医学影像技术的认识(精选5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方向教学设计

【基金项目】2011年度新疆师范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SDJGZ2011-02。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介绍

查阅国内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高校的该专业介绍,大部分都是这样描述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专业。本专业的毕业生需要掌握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备数字媒体制作、传输与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新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

二、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解析

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2008年开始招生的,该专业归属在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信息技术系,课程设计多由教育技术学专业拓展而来,课程教师主要也是教育技术学专业。

按照国家教育部和新疆师范大学本科办学要求,通识教育课和博雅课程是新疆师范大学非师范专业必修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和博雅课程合计970学时,占总学时的36.5%,这部分课程设计是办学指导思想决定的,不同高校会有所差异,但校内不再具有可调整性和设计性。

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课程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及综合实践课四部分。具体开设课程如下:

专业核心课: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构成设计、大众传播与文化、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影视制作系统、计算机动画设计、网络编程语言、新闻采访与写作、影视节目编导、新疆地方民俗学、纪录片创作、网站规划与设计、综艺晚会策划、电脑平面设计、数字音频技术。

从这份课程教学计划里,我们发现这样一些问题:

综上所述,从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可以看出,在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上,由于过于偏爱于培养复合人才,并为这一目标而赋予实践,开设了许多跨学科门类课程,形成了杂乱无章不成体系的局面。在课程的设置上存在着严重的堆砌和求全倾向。

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方向)的知识体系构成

不同学科背景的学校开设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其支撑的学科平台也不一样。各大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相应的岗位输出相应的人才。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中核心内容之一,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的发展规律而制定的。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有时代性、科学性以及针对性等,要使学生有所学、有所用,将来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这一点对于办学建设十分重要。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充分考虑了本校的传统学科优势与本专业的技术特色,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目前的主要教学科研方向设为“虚拟现实技术”。其次在这个主要专业大平台的背景下再确定把“交互设计”、“多媒体网站”、“电子出版物”、“短片创作”作为四个专业小方向,以利于毕业生就业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在这个培养目标里面,涉及4个关键词:影视、数字媒体、技术、艺术。从学科角度看,本专业首先立足于影视,拓展于数字媒体,是影视专业在数字媒体方向的发展。从知识体系看,本专业应该在学习和掌握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创作和实践。由此,笔者以为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是:

1)依据目前的校本实情,培养方向定位在影视方向,以后随着发展,可以逐步开拓别的方向,如网络传播方向、游戏动漫方向等;

3)本着技术是创作的基础,艺术是技术的张扬的原则,将技术性课程作为本专业的主要课程,加强实践实习环节,提升艺术成果。

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方向)的课程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方向)在教学计划内的课程设计关联因素很多,如公共基础课里面会有大学生素养类课程、传统文化类课程等,专业课程里面也会有影视技术类、艺术创作类、数字媒体传播类等方面课程,而且作为本科教学的四年计划,每门课程的开设学期和课时都互相影响。依据新疆师范大学教学实际和新疆区情,本文就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方向)提出该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课程设计:

这个设计有三个不变,一是保持原先的总学时、总学分和周学时数不变,二是保持通识教育课和博雅课程不变,三是原来的教学计划模块不变。保持了这三个不变,也就回避了学校教学改革和学校层面的教学设计,虽然仅针对专业课程进行设计对于本科生四年培养显得并不全面和科学,但这些的做法在实践中具有了较大的可行性。

与原有的相比,新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计上有了这样一些特点:

1)课程的关联度提高,专业方向更为明确突出。

2)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循序发展、层层递进。

4)通过文学剧作、传播文化、文化人类学等内容的补充,提高了该专业学生影视创作的内在功力。

五、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设计

尽管在教学计划里规定了一些课程的实验课时,也规定了必要的实践活动,但它很难反映出学生实际的能力培养程度,特别是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体现在实际的教学环节里和各种教学活动中。依据我们以往的部分经验,借鉴其他院校的先进经验,结合我校实情,我们针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方向)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进行这样一些设计:

2)重视实验课的教学,一方面注重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关联、结合,另一方面又要注重实践活动的设计,使实验课程不再是验证性操作,而是创作型的开发。

3)学生作业的主要形式是数字化的作品,作业不再可以抄袭、复制,评价作业的方式也不再是教师的批阅,而是公开展览,接收大众(广大师生)的点评。我们一些课程的学生作业作品展已经在课程学习中常态化。

4)学生学习过程中,常常是以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特别是影视作品的创作,强调团队精神,强化协作学习意识。如电视短片的创作等。

7)结合自己个人的发展方向,做好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是大学专业学习的集中深化,也是大学四年学习的综合检验,由此,我们提出要求学生做到“四化”,那就是方向化——本着自己的特长和发展方向,一体化——将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一体化。协作化——毕业创作应发挥团结合作的精神,精品化——力求毕业作品精品化。

参考文献:

[1]杰,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现状分析及教学体系的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

[ABSTRACT]ObjectiveToassessthecurrentsituationinmedicalimageologyteachingandreforming.MethodsThecharacteristicsofmodernmedicalimageteachingandtheproblemsexistedintraditionalteachingwereanalyzed,themodifiedmeasureswerethenproposed.ResultsWiththeamendmentoftheteachingplanandprogramandtheimprovementofsubjectconstructionandcoursesystemreform,theoptimizedcoursegroupwasformed.ConclusionImprovedcoursesystemofmedicalimageology,constructedonthebasisofdiagnosticradiologyandmultimediateaching,greatlybenefitthedevelopmentofcomprehensiveabilitiesofstudentsmajorinmedicalimageology.

[KEYWORDS]medicalimageology;teaching;reform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以影像为主的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学科,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如何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对影像图像的独立分析与判断能力,为今后更好地胜任临床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医学影像学成为临床医学中发展较快的一门学科,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20年来从传统X线诊断学到现代医学影像诊断学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该课程的教学不再是一本教材一支笔就可以完成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21世纪教学的需要。因此,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高质量地完成现代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1现代医学影像学的特征

1.1现代医学影像学教学的内涵在不断丰富

自1895年伦琴发现X线以来的百余年间,放射学经历了巨大的变化,随着B超、CT、MRI、ECT和DSA等技术的出现和介入放射学的兴起,放射学已发展为诊疗兼备的现代医学影像学。

1.2医学影像学发展日趋强劲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广泛应用,医学影像诊断已从显示宏观结构发展到反应分子、生化水平的变化;从显示形态改变到反映功能变化;从单纯诊断向治疗方面发展。尤其超声医学在现代医学四大影像诊断技术(CT、MRI、同位素扫描和超声医学)中发展更为迅速,在各种影像诊断学中,以其仪器体积小、便于移动、价格相对便宜、对人体无创伤以及可以重复检查等优点,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由于各种电子探头相继问世,计算机前处理和后处理能力不断增强,以及数字化处理的实现,使图像质量、储存、编辑、转录的能力有了极大提高。现在超声探查的途径已从体外进入到腔内、血管内;超声诊断仪已从超声诊断室进入了手术室、监护室、急诊室。目前,胎儿超声、经颅超声、血管内超声、心腔内超声、体内超声、介入超声、三维超声已取得或正在取得惊人的进步。随着影像诊断技术不断提高,目前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且临床地位日趋重要,专职从事医学影像学诊断的医务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队伍也日益壮大。

1.3医学影像学是一门涉及学科知识面广的综合学科

医学影像学从内容上涉及到了内、外、妇、儿等多门学科、多个专业,这就要求不论教师还是学生应有一定的广度医学知识面。①解剖是基础:影像声像图实际上就是人体各组织声阻抗的分布图,各种检查方法都是以人体不同部位和断面成像为基础的。因此,只有熟知大体解剖,了解正常断面解剖,树立平面和立体观念,才能正确认识正常组织的图像和鉴别异常图像,并能对病变做出准确定位。②病理是关键:各种疾病都有其病理与生理的改变,组织和脏器的不同病理生理变化决定了超声波对其的不同反射,从而表现出不同特征的声像图。因此,掌握病理学与生理学知识对疾病诊断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一些比较难鉴别的病变,把声像图与其病理生理改变结合起来分析,往往能得出更加符合临床的正确结论。③临床是目的:影像诊断的目的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然而影像诊断入门容易,精通难,一个好的影像诊断医师必须熟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多方面的临床知识,了解各科有关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这样才有可能更全面地分析临床提出的主要诊断问题,从而避免出现漏诊误诊。

2传统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2.1教材、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目前的教学需要

2.2医学影像学内容多、涉及知识面广而学时数少是影像学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

要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确实会很困难。尤其超声医学与CT、核磁共振、X线在教材与教学设置上融合在一起使该矛盾凸现的就更为突出。然而,超声诊断学尽管属于影像诊断学体系,但有着其自身的特点,超声诊断学尤其超声心动图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与其他医学课程相比超声诊断学教学具有其特殊性,其强调的是实时、连续、多切面及动态观察疾病的影像学改变。因此,超声检查的操作手法很重要,往往同一个病人,由于操作手法不一致,切面的大小也不一致,有时可以造成诊断意见悬殊很大,正因为该学科这一特点才使得超声的诊断是靠动态和实时做出的。因此,超声的诊断必须医生亲自操作而不是仅靠读几张片子就做出诊断。此外,尽管超声医学近年来发展迅猛但人们对其的认识还是相对不足,以致超声诊断学在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上不尽合理,势必会导致学生对这个学科认识比较薄弱。

3加强医学影像学教学几点粗浅的建议

随着医学影像学设备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超声、CT、介入放射学已逐步普及和MRI大量引进使用,国家九五攻关重大决策已将介入放射学单独成立为一级学科,与内科、外科并列为现代医学三大技术。因此,为了适应新世纪现代医学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进一步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层次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医学影像学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修订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为了培养基础宽厚、临床实践能力强的医学影像学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应围绕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运用现代教育理念,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着手修订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计划,使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充分体现课程体系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的调整和优化。

3.2加强医学影像学学科建设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促使优化课程群的形成

21世纪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修订,必然涉及到教学内容的更新。为了适应我国目前各影像学科或从事这些学科的技术人员专业独立性的特点,应该加强医学影像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满足培养新世纪高级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的需要。我们认为医学影像学应该下设放射诊断学教研室、超声诊断学教研室、核医学教研室、介入放射学教研室和分子影像实验室[1]。实验室可进行包括分子生物学实验在内的影像学实验研究。通过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在放射诊断学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形成医学影像学课程群,并形成以放射诊断学为核心、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的医学影像学课程体系。

3.3更新教学手段,实现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的现代化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顺应现代教学发展潮流的有效的教学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经验的进一步的积累,多媒体教学必将更好地促进医学各学科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加速医学教育现代化进程[4]。

总之,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医学影像学教育也面临更大的挑战,旧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面对21世纪医学影像的发展,我们要顺应时代,推陈出新,总结经验,不断地探索一些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用新的内容与知识充实学生,以培养更多的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吕发金,谢鹏,罗天友.分子影像学及其对医学影像学的影响[J].重庆医学,2005,34(5):775.

[2]刘璐,刘扬,王宇,等.多媒体教学促进核医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3,17(2):9294.

[3]徐珞,吴梅,孙向荣,等.《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几点体会[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6,42(4):361362.

关键词:医学影像数字化教学应用

医学影像学在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下,成为现代医学领域发展最快、涉及范围最广的学科之一。医学影像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需要教授学生大量影像图片资料。而传统的胶片式教学主要依赖于传统胶片,信息量少,只能提供静态的信息,费时费力且图像质量参差不齐,已逐渐地被时代的发展所淘汰。数字化教学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可以全数字化的采集、传输、重现医学影像资料,极大地方便了医学影像教学。

一、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X线、CT、MRI、介入放射学、超声及核医学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形象思维学科,其特点是有大量的图像数据,通过对影像资料的分析、对比,结合其他临床知识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疗效的观察。鉴于这一特点,临床教学中也以指导学生积累丰富的图片及图像资料为主,包括正常及疾病状态的图片,从而熟悉各种器官的不同成像技术所得的图像的正常与异常表现。

二、传统医学影像学教学

三、数字化医学影像学教学

(一)数字化医学影像学教学的建立

PACS(PictureArchivingCommunicationSystem)即图像储存与传输系统①,是数字化医学影像信息采集、存储、传输的管理系统,是数字化医学影像学教学建立的基础。基于PACS系统的数字化医学影像学教学指在主计算机网络平台引导下,教学内容会被实时显示在各个教学终端的多媒体终端上,学生可以通过这一途径随时观看到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图像及报告。这种方式,使得教学资源可以最大限度的共享,丰富学生的临床经验。利用电脑,教师可以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将讲授内容随时编写成电子课件,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件课后自学②。

(二)数字化教学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随着PACS的迅猛发展,更多教师认识到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作用,并积极参与到实现基于PACS系统的数字化教学中来③。Dundas认为由于PACS具有可存储功能,能将导入的数字图像进行保存,同时它还允许访问以前的图像进行比较,PACS这一技术为影像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④。

1.医学影像教学数字片库的建设

基于PACS系统的医学影像教学数字片库的建设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1)按照系统进行分类,如呼吸、循环、骨骼肌、消化、泌尿、中枢、五官等;(2)按照检查手段进行分类,如X线、CT、MRI、介入放射学、超声及核医学等;(3)按照患者的信息进行分类。

2.数字化教学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优势

基于PACS系统的数字化医学影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通过计算机和网络临床实践中采集到的真实图像信息直接传输到学生面前,还可以对这些图像进行有效的管理及保存,为临床医疗中的需要提供了方便,也进一步提高了原有教学层次。数字化教学具有如下多方面的优点:

(1)图像质量高、信息量大;

(2)为影像学生的实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提高了效率;

(3)为教师和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提供了便利条件;

(4)为学生学习新知识、课外复习及自习提供了有利条件;

(5)影像资料信息可长期保存;

(6)对于重点内容、关键图片、典型征象显示突出、直观。

“看图识病”是影像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基于PACS系统的数字化医学影像教学能帮助学生建立多维立体的观图思维,改变他们传统的平面思维,解决了传统平面图像对学生阅片造成的干扰,提高了他们的实习效率。这种方式下,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对观察的图像进行调节、测量模拟实际工作中的场景,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习惯实际工作的特点,提高动手能力,为进入临床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可使学生观察到传统方式无法观察的新信息。基于PACS系统的数字化医学影像教学的另一优势在于使同一病例不同时期的各种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可以同时显示,学生对疾病的理解过程是立体的,对疾病发生、发展的认识能更生动,对不同病程下的影像图像的理解更深刻,便于学生横向联系和纵向比较,加深学生感性认识。

同时,基于PACS系统的数字化医学影像学教学还具有方便共享的特点,不同医院间、同医院不同科室间(尤其是各影像科室间、影像科室与临床科室间)、不同地区间甚至是不同国家间也能达到设备和资源的共享。

四、结术语

基于PACS系统的数字化医学影像学教学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医学影像资源共享,从根本上改变了医学影像的教学思维,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丰富了教育教学手段,促进了基础教学和临床教学的实际结合,真正让学生掌握了识图看片的能力,必将在医学影像学临床与教学工作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注释:

①罗敏,王小林,罗松等.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的综合布线和网络系统的设计[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6):493-497.

②邓晓娟,张伟国,陈蓉等.建立电子教学资料库革新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J].重庆医学,2012,41(5):509-510.

关键词:整合医学;肿瘤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康巍。

整合医学是一个新兴的多学科融合的领域,通过纵横发展达到从宏观把握到微观理解各疾病特点的目的。整合医学模式下的肿瘤医学影像教学,横向上整合基础理论知识,纵向上整合国内外影像顶级专家的影像诊断知识资料库,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整合比较肿瘤影像学结果,以达到全方位的培养影像学专业技术人才的目的。

1整合医学的内涵

整合医学模式下的肿瘤医学影像学教学,旨在从横向上整合各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并与临床技能操作相联系,将各学科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充分利用各种肿瘤治疗指南及Meta分析结果;并从纵向上整合国内外影像顶级专家的影像诊断知识,形成资料库,医院通过使用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整合院内患者的影像资料,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整合肿瘤比较影像学结果。整合医学是一个新兴的多学科融合的领域,通过纵横发展达到从宏观把握到微观理解各疾病特点的目的。

2肿瘤医学影像学教学的特点及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

肿瘤影像医学是医学中较为特殊的一门学科,影像医学在医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影像医学是临床医学的“眼”,因此学好这门学科显得越来越重要。现今的肿瘤医学影像学教学工作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基础医学课程安排过少,课程过于枯燥,肿瘤影像专业的学生基础理论略薄弱,因此不利于从整体上把握肿瘤的发展及特点;2传统的肿瘤医学影像学授课模式过于单一,跨学科的联系较少,因而不利于从整体上认识肿瘤;3影像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和研究,不和患者直接接触,因而不利于动态评估病情与影像表现的相互关系。而整合医学强调用整体、动态发展、相互联系和既对立又统一的思想和观点进行教学,这恰好是对传统教学的补充,因此对肿瘤医学影像学的教学及临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整合医学教育理念对肿瘤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的意义

3.1如何从横向上开展整合医学模式下肿瘤医学影像学教学

整合医学有助于促进肿瘤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多学科合作。肿瘤的诊断分四级,一级是临床症状和体征,二级是影像诊断及肿瘤标志物,三级是细胞学诊断,四级是组织病理学诊断。一级和二级诊断是影像学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整体把握肿瘤疾病的各种信息并指导学生进行分析。从多角度讨论理论发现、诊疗方法和预防策略,形成相应的共识和指南,并充分利用各种肿瘤治疗指南及Meta分析结果。

整合医学是一种显示医生集体力量的表现,在授课过程中不单纯由影像专业的学生参与,可以成立研讨小组,邀请各个学科的学生参与讨论,共同学习与进步,逐步融入整合医学的基本思想。通过多个学科学生的共同讨论可以达到和弥补因现代医生的专科化而导致的缺陷。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共同解决一个复杂机体由于各种问题的相互交织所出现的复杂问题。

3.2如何从纵向上开展整合医学模式下肿瘤医学影像学教学

整合医学为医学学术界的交流提供了平台,不仅能够整合国内外影像专家的影像资源,而且可以整合各影像设备的特点并进行合理的优化选择,从而做到真正合理且精准的诊断。

一方面,整合国内外影像顶级专家的影像诊断知识并形成资料库,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整合各学科专家擅长的专业领域知识并上传到网站,可以供肿瘤影像学专业的学生进行远程学习;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见问题也可以将相应的问题上传到网络上请求专家进行远程会诊。目前做的比较好的几个影像网络平台有:罕见病疑难病会诊平台、医影在线、医学影像园、医学影像技术网、丁香园等。

另一方面,院内通过使用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PACS)整合院内患者的影像资料,以方便教学与研究[4]。现国内外流行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computeraideddiagnosis,CAD),就是通过影像学、医学图像处理技术以及其他可能的生理、生化手段,结合计算机的分析计算,辅助影像科医师发现病灶,提高诊断的准确率[5]。

再一方面,整合肿瘤疾病影像特点及影像设备的优势,为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诊疗提供最优的方案。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影像设备不断更新,检查技术的繁杂往往让临床医生选择起来比较棘手。各种影像检查技术具有各自独特的优势和劣势,针对不同患者同一种疾病的诊断都可能要有不同的选择。医生既要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又要考虑疾病的确诊及定位。比较影像学(comparingimaging,CI)即以多种成像设备为手段,以临床实践应用为导向,将疾病的影像检查综合比较,从而采用最有诊断价值的最优先的影像检查方法,为临床医生进行诊疗提供切实依据。现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备受国内影像教育专家的青睐[6]。

4整合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2结果

3讨论

3.1传统医学影像继续教育学习班模式存在的不足

3.2新技术结构体系在医学影像继续教育中的特点

新技术,尤其是功能影像在医学影像诊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医学影像学已从过去传统单一依靠器官解剖结构的形态诊断学,发展成为结合分子病理、分子代谢以及器官微结构的形态和功能诊断并重的局面。如脑梗死影像诊断,利用DWI和PWI技术不仅为超急性脑梗死诊断提供了可能,而且缺血半暗带理论的提出为进一步认识脑梗死发生的血供机制指导脑梗死溶栓治疗提供了客观的影像学依据,同时DTI以及BOLD-fMRI技术的应用,为从结构和功能网络上揭示脑梗死后脑功能损害和重组机制提供了途径[5]。可见,这些新技术影像不仅为临床疾病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能,而且在指导个体化治疗上也扮演着较为重要角色,已成为医学影像继续教育学习班授课的重点。然而,这些医学影像新技术,设计理论复杂,涉及大量分子病理和基础生物医学知识,信息量庞大,对临床影像工作者短期理解存在困难。因此,建立恰当的信息交互平台,对医学影像继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陆大军,张向阳,袁为标,等.基层医院影像医师继续教育形式的创新与实践[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10):1130-1131.

[2]李振辉,潘军平,杨岷,等.中国影像医师网络学习现状调查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4,29(12):1360-1364.

[4]史军华,史军丽,王亚男,等.探索影像继续教育学习模式的心得体会[J].医学信息,2013,26(17):8.

THE END
1.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萧萧语歇 2024-07-16 05:13:42 推荐回答 萧萧语歇 2024-07-18 10:34:07 教育技术,作为学科研究对象的技术。在美国,教育技术是以领域的面目出现的;在中国,教育技术被视为学科的研究对象。教育技术重视所有学习资源或称为人类的学习媒体的开发、应用、管理,设计和学习者的学习经验,https://m.yyk.iask.sina.com.cn/q/870XXcBN4sit.html
2.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技术问题。教育技术问题是教育问题与技术问题的交集,教育技术问题主要包括三类问题,即教育领域中的技术问题、与技术密切相关的教育问题以及教育与技术的关系问题。教育技术学是现代教育学发展的重要成果,教育技术参与教育过程,是对教育过程模式的优化提升,使得教育过程的组织序列更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840963908129146620.html
3.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科学B.硬件技术及软件技术C.信息技术D.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环节要作的工作就是:使用评价的工具和方法对学生学习前的起点行为进行分析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6864963.html
4.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搜题 题目 [多选题] A.学习过程 B.学习资源 C.受教育者 D.教育理论 多选题,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ABCD 提交 查看参考答案https://www.shangxueba.cn/daxue/04BBD487.html
5.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声明: 本网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用户创建编辑,上传,机构合作,自有兼职答题团队,如有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送邮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网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移除相关内容,刷刷题对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担法律上的任何义务或责任 https://www.shuashuati.com/ti/b7a59cad4d7c429b8c6589dcce0bb6bd.html?fm=bdbds
6.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学历类单选题,自考单选题,自考专业(小学教育)单选题,现代教育技术单选题https://www.chazidian.com/kaoshi/shiti-75624/
7.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技术 B媒体技术 C教学方法与手段 D学习过程与资源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小额打赏 169人已赞赏https://www.examk.com/p/1049177738.html
8.根据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a.教学设备和教学题目题型:单选题 难度:★★★4.5万热度 根据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 a.教学设备和教学模式 b.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c.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 d.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该题目是单项选择题,请记得只要选择1个答案! 正确答案 点击免费查看答案 试题上传试题纠错https://m.12tiku.com/newtiku/24205/9898066.html
9.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A.学习材料与教学环境B.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C.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D.教学方法https://www.netkao.com/shiti/0/2993927h09i56jc0x.html
10.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搜题找答案>05194教育技术学试题答案>试题详情 【题目】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 ( ) A、媒体技术 B、 资源开发技术 C、教育技术 D、 教学方法与手段 纠错 查看答案 查找其他问题的答案?https://www.zikaosw.cn/daan/6349255.html
11.来我国职业教育原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第一,研究对象涉及众多国家。这一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工作者有着明显的镜鉴意识,希望通过对国外职业教育的研究来发展我国本土职业教育。具体涉及《谈谈联邦德国的职业教育》、《日本企业的职业教育的特点》、《美国职业教育见闻》、《挪威加强高中职业教育》、《从宏观上看苏联的职业技术教育》、《西班牙的劳动教育和职业训练http://www.tech.net.cn/news/show-62255.html
12.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是设计、开发、运用、管理与评价以及相关的实践。 2、简述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1)视觉教育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 2)试听教育阶段(20世纪30~50年代) 3)试听传播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4)教育技术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https://www.yjbys.com/qiuzhizhinan/show-537316.html
1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开题报告2篇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根据《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指南》的有关精神,我们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确定为我校的“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核心课题。选择这一课题,基于以下几点认识: 1、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https://www.ruiwen.com/kaitibaogao/5442854.html
14.少数民族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调查研究摘要:多民族是我国基本国情,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民族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更是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的重要部署。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关键在于提升少数民族教师队伍,特别是少数民族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水平。研究以1050名南方少数民族师范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法,展开了针对少数民族http://epc.swu.edu.cn/info/1060/1535.htm
15.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论文(通用7篇)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论文(通用7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https://www.wenshubang.com/jisuanjiyingyonglunwen/337304.html
16.教育技术学概述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其中,学习指由经验引起的行为、知识、能力的相对持久变化。学习过程包括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学习资源是指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有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之分。 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含义如下: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103/09/4355439_66166939.shtml
17.教育学原理笔记整理教育学成为一门专门科学研究领域的标志是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简答)15曲阜简 (一)教育与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是有区别于教育学的,是一种自古就存在的现象,教育学是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了相关的理论学说和研究。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28785308
18.2022年4月自考08328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历年真题)电化教育应用中强调“三深入”,其中包含 A.深入科学 B.深入实践 C.深入学科 D.深入理论 3.教育技术实践和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学习过程”和 6. 下列有关“中景”叙述正确的是 A. 一般表现为人的膝盖以上 C.表现的场面大 7. 以下为常用的多媒体编著工具的是 http://www.zikao35.com/42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