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职业学院深入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体两翼五重点”部署要求,锚定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的数智化转型战略,深入实施“52261”行动,即完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人才保障、经费保障、校企合作5项保障,夯实基础设施和数据标准2个支撑,搭建数据和业务2个平台,健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管理服务、科学决策6个领域应用,筑牢网络与信息安全1条底线,以学校发展战略提档为统领,以教育生态提级为重点,以教学形态提质为核心,以师生信息素养提升为目标,综合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实施“数智城职行动”,在智慧校园、数字应用、课堂革命、技术要求等方面聚力,有效推进数字技术与教学建设和改革深度融合,切实推动学校教学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建设智慧校园,服务学校治理,发展战略提档
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涉及顶层设计、制度创新、资源建设、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学校把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作为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实施以智慧校园赋能办学治校水平升级的“增智”工程,提高数据治理能力。
学校坚持“需求牵引、应用为王、服务至上”原则,不断健全其组织和运行保障体系,全方位推进信息化转型建设。成立专门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出台《重庆城市职业学院智慧校园建设规划》等制度,建立《重庆城市职业学院智慧校园数据标准》等技术标准、数据标准和安全标准,组建由校内外的知名学者、行业专家组成的信息化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配齐专兼职信息化工作人员,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全方位的保障。随着系统规划和周密部署落地,学校对接“1361”数字重庆建设整体构架,制定实施“52261”行动计划,高站位推进“多元融合、数据赋能”的信息化校园建设。学校获评重庆市智慧校园示范校,获推荐国家教育部门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
强化数字应用,服务校园生活,教育生态提级
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任务,根本目的在于推动教育生态的优化升级,只有坚持创新迭代、持续发展,才能不断催生更加高效、富有弹性的教育新生态。
进行课堂革命,服务人才培养,教学形态提质
学校深入实施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的数智化转型战略,依托信息化技术在教师发展、校企合作、课程教学、实验实训、实习就业、发展评价等方面实行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教学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与教育场景深度融合使教学实践场景突破时空限制,使教学形态变得多元化,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发展形态。学校实施培养目标的数字化改造,修订课程数字化能力教学目标,提供数字化课程资源。分专业群打造教师教学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共同体,紧扣学生专业学习需求、职业岗位需求、终身发展需要,突出专业特色、职业特色、产业特色及行业特色,系统化设计教学课程学习“资源群”“资源包”“资源链”600余个。例如,学校根据产业发展数据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增加大数据、移动互联等专业。充分利用包括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慕课等在内的教学资源,开发工作手册式、活页式数字化教材37种,将线下“教材”变为线上“学材”,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和因材施教。据统计,目前学校数字化改造实训室44间,立项重庆市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专业资源库2个;建成国家在线精品课程2门、重庆市在线精品课程23门、一流课程7门、校本课程900余门,实现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全覆盖;校企开发数字化教材88种,学校教育信息化赋能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越发鲜明。
聚焦技术要求,服务师生成长,信息素养提升
学校以强化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为目标,用信息化建设助推育人质量、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让新技术成为教学新潮流,形成新常态,全场域、全过程推进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