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

“智慧教育助力职业教育,让更多人获得职业发展能力。依托平台,全国有接近55%的职业学校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探索运用虚拟仿真、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和资源创设教学场景,解决实习实训难题。”

2月13日,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开幕式上,我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其中,讲到职业教育领域时,他向与会者作了如上表述,同时,他介绍说,目前,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职业教育)上线专业教学资源库1173个,在线精品课6700余门,视频公开课2200余门,覆盖专业近600个,215个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分布全国,“助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教育新基建逐步落地,职业教育数字化迎来新变革。

当天,围绕职业教育领域数字化资源如何开发与应用等问题,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国3000余所职业院校及行业企业代表近10万人线上线下共同参与这场盛会,共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大计。

搭建职业教育新基建“底盘”

资源、平台、共享成为这一场盛会的热词。

“对于一些人群来说,一夜之间可以由线下转为线上远程式工作。”在2月14日的论坛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孙善学对数字化发展作出判断。在他看来,数字技能被广泛应用成了新现实,人们对于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需求的激增,驱动着教育和培训内容更新和服务转型。

其实,早在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结构优化、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就在党的二十大上,“推进教育数字化”被写进二十大报告,为教育未来发展指明方向,明确路线。“大力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信号也多次在教育部文件中被释放。

“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应用要做到时时处处可用、方方面面覆盖。”论坛上,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慧波记得,2010年,中国启动了共建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他说:“这在中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从2010年开始,教育部立项建设了203个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同时带动省级立项建设的专业资源库达到了582个,覆盖了现在职业教育的十九项专业大类,为基于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了支撑和服务。

12年来,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访问量累计超过了160亿次,日均访问量达到了315万次。截止到2022年11月22日,203个职业教育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共收录了网络课程近20万门。

“这样一个大量资源库在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中是罕见的。在教学资源建设上,我们毫无疑问成了世界职业教育的数字资源建设的大国。”孙善学说。

在数字化时代,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资源库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性。一块屏、一根线跨越了时空,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共学,让学习型社会建设有了前行的“加速器”。

论坛上,张慧波提出,要通过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展,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使数字化资源平衡充分地覆盖到每一个地区、每一个职业院校和每一个学生,实现资源“方方面面覆盖”。

孙善学感到教学资源库建设将大有可为。他建议,未来要提高资源库的建设质量,使资源库依法制化轨道发展;探索课程学习成果的认证,开发课程电子证书、技能微证书等方式;推动学校共建资源库;开发资源库、英语多语种内容,推动国际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用数字化技术构建真实工作环境

论坛上,来自各地职业院校的一把手和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聚在一起。他们的共识是,要把数字化跟职业教育推进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核心命题相结合。

“要利用数字化技术破解校企割裂的问题,探索如何解决校企合作目标、数字化学习队伍等。”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韩锡斌强调,尤其是利用数字化技术解决实训和教学难点,构建真实工作环境。

部分职业院校把改革方案带到了论坛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成全国首个职业教育5G+智慧校园;推动建设教育部智能ICT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完成ICT公共实训中心和9个ICT实训分中心建设;建成158间智慧教室,其中一半左右的教室配备网课录播系统。

3年前,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与公司合作,打造了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学习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平台,探索了人才培养的数字化方案。

要推动校企合作数字化,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欣斌认为还有更远的路要走。他说,一方面需要建立校企双元治理制度与数字化转型生态系统,推进特色产业学院治理体制与运行模式创新;另一方面需要开展产业发展大数据分析,如建设粤港澳产业与人才需求数据库,促进职业教育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精准对接。此外,还要建设海外职业教育数字化培训中心,持续扩大中国职业教育数字化国际“朋友圈”。

“未来,要把数字赋能和职业教育的升级改造融合起来。”探索职业教育数字化改革多年,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郑绍忠认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人才的培养才能更契合社会的发展。

《2022年中国智慧教育发展指数报告》中也给出了科学建议:要优化智慧教育资源投入,接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师生数字化应用能力,提高平台用户活跃度;建立数字化治理体系,健全数字化管理机制;提升数字化教育水平,完善数字技能培训体系。

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驱动下,教育迎来了新的“红利期”。近年来,智慧教育平台体系的搭建聚合起高质量、体系化、多类型的数字教育资源。数字化技术为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模式的固化、技能培养的滞后等命题提供一条创新路径。科技革命纵深发展,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站在历史发展的新方位,数字化孕育着教育的新形态。翁铁慧发出倡议。她说,希望世界各国秉持互惠互利理念,深化互学互鉴与合作,携手构建职业教育数字化互联互通格局,共同推动国际职业教育数字化迈上新台阶。(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杨洁)

THE END
1.数字赋能,十方融海驱动职业教育新变革还能结合市场数据,动态调整课程内容,确保学员所学即所需。十方融海CEO陈劢表示:“以科技为舟,以市场为帆,我们将持续赋能职业教育,为学员开拓数字时代的无限可能。”未来,十方融海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探索数字化职业教育的更多可能性,以技术为杠杆撬动行业变革,助力人才成长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6143389941402989&wfr=spider&for=pc
2.数智赋能融合创新:数字化转型激发职业教育新动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智能技术,构建一个全场景、全感知、全智能的数字世界,在实现数字世界对物理世界的精准映射基础上,优化再造物理世界的业务,紧密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推动职业教育在思维理念、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外在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980371154579973496&item_id=980371154579973496
3.十方融海以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新价值资讯速一、数字化赋能,线上职业教育迎来智变与质变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学往往围绕着具备相似学习背景与学习能力的职业院校学生群体展开。但在线上职业教学培训中,用户群体复杂多样,学习背景与学习能力不一,因此,传统的线上职业教育课程往往存在学习过程难以监督、培训结果难以量化评测、软件安装复杂等问题。 https://www.cet.com.cn/xwsd/10115911.shtml
4.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新生态[摘要]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数字化战略具有外在和内在价值内涵。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内涵突破急需数字化转型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外在风险应对机制赋予数字化战略发展契机,通过国家、省级、各个职业学院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实施数字化实践路径,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具有良好前景,能够重塑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306/t20230614_2111056205.html
5.数字赋能,助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数字赋能,助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3月25—31日,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研修班(第三期)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本期研修班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外语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培训中心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教务处安排黄璇、王金金2名教师参加学习。https://www.ynit.edu.cn/gmzyxy/dygz/xueshengshetuan/5318.html
6.让数字化转型为职业教育赋能——《教育三人谈》线上圆桌论坛实录近年来,“科技+教育”的快速发展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驱动教学和管理方式的新变革。与此同时,我国对数字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提高,培养具有综合技能的数字型人才也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点目标之一。那么,数字化转型于职业教育而言究竟有何意义?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职业院校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https://jyj.gmw.cn/2022-10/28/content_36120957.htm
7.杨欣斌:数字化转型赋能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发展新华网北京2月17日电 13日-14日,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京召开。14日,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平行论坛之一“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平行论坛在京举办。本次论坛以“转型与重塑: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新生态”为主题,围绕职业教育领域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应用、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等问题展开http://www.xinhuanet.com/edu/20230217/96e0e556eeeb40fb95d88a91736e633f/c.html
8.“三教”改革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基于产业数字化转型背景摘要:数字技术以其特有的资源禀赋优势,推动产业全面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越来越多的岗位职责由原先单一、局部向全面、复合的趋势变化。“三教”改革作为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教师改革为主导,以教材改革为载体,以教法改革为媒介,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胜任能力的供需契合,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https://www.hebcpc.cn/gzjy/info/1074/2217.htm
9.高校继续教育优秀案例:淄博职业学院——数字赋能,助力高等学历数字赋能,助力继续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高等学历 单位:淄博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作者:赵建业 崔进 王亮 庞国龙 摘要 淄博职业学院于2023年初通过租赁信息化平台及网络课程资源的方式,升级迭代信息化建设,快速实现了数字资源自主建设、办学管理智慧化及教学在线监测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我校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教学水平https://cdce.eol.cn/news/361857.html
10.我校2024年首个国家级职教“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项目“数智赋能融合发展7月13日,我校首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培训项目——“数智赋能 融合发展:高职教师课程思政数字化创新与实践应用”在广州拉开帷幕。此次研修班汇聚了来自贵州、山东、江苏及广东等地的23位高职教育精英,他们跨越千山万水,齐聚我校,共同探索如何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实现职业https://www.gdmec.cn/info/1055/772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