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中的可能误区及破解之道教学科学学校职业教育体系

当前,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必然趋势,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重要阵地的高职院校也不例外。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对教育本身的提升,也是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积极响应,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适应性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涉及全业务、全要素、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的系统化、体系化重构,全面而深远的改革。然而,据笔者团队结合所展开的一项重要课题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在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区,让日益喧嚣尘上的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内嵌着一些隐忧。

问题所在

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中已显现的误区

第三,重数据轻算法。很多高职院校对数字化转型过于注重形式,虽强化了对数据的采集、存储和积累,但缺乏有效的数据分析和挖掘,在大量数据的堆积之下却没有根据场景设计算法,忽视了人的作用以及数据背后的深层含义和实际应用,难以有效转化为教学管理服务的智慧决策,导致“数据丰富、智慧贫乏”的现象,造成数据资源的浪费,无法为办学治校育人提供有效的支持。

第五,重效率轻安全。在意欲追求数字化带来高效率的同时,一些高职院校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大量的教育教学数据、师生个人信息等被电子化,学生的行踪、成绩、消费等信息都可能被记录和分析,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到位,往往缺乏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导致隐私权被侵犯、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增大,给学校管理和个人信息安全带来了隐患。

破解之道

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中应优化的思路

第一,硬件建设与软件设计并重,创建完善的数字化支撑环境。实现数字化转型首先需要构建一个全面、高效的数字化支撑环境,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应重视软件与硬件的双重发展、协同发展。在数字化实践中,高职院校要在提升信息化基本能力和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软件系统和资源的开发,在完备的硬件条件构筑的物理基础上,一体化设计应用场景,为数字化转型嵌入软件赋予的智慧和灵魂,形成硬件与软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师生提供便捷高效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数字基座支持。

第二,技术应用与能力培养并重,建构系统的数字化培养体系。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人。高职院校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按照“整体智治”的目标,要在推进信息技术广泛融入应用到教育教学之中的同时,同步提升自身驾驭技术的能力,避免陷入工具至上的“技术陷阱”。为此,高职院校要着力提升全校师生的数字化素养和应用能力,尤其是面向数字时代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建构系统的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既要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又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跨学科综合素质。

第三,数据采集与算法建构并重,推进全面的数字化教学改革。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加强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深入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将数据用于评估教学效果,转化为教学和管理的决策依据,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更个性化、更丰富、更有效、更精准的学习体验和支持服务,经由科学的信息反馈推进教学方式和效果的持续改进,实现数据驱动的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的智慧化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第五,工作效率与信息安全并重,提升整体的数字化治理能力。在追求效率的同时,高职院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和需求,建立一套完善的数字化治理体系,不断探索和创新数字化治理模式。尤其重要的是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数据保护政策、数字化治理监督与评估机制、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应急响应机制等,规范数据的采集、存储、使用、共享和销毁等环节,着力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确保信息资产安全,防范网络安全风险,确保数字化转型的健康有序进行。

作者: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本文为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K23YD3180089成果

THE END
1.“数字化浪潮”下高职教师的困境与出路当前,数字化愈发成为催生教育结构变革的重要力量。在教育数字化浪潮中,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有助于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进而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然而,高职教师普遍面临数字化意识不够、数字技术知识和技能缺乏,数字社会责任未能有效转化为数字化实践等问题;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数字化专业发展的薄弱之处也日益http://www.jyb.cn/rmtzgjsb/202405/t20240528_2111201603.html
2.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研究:现状问题及建议摘要:数字化教学资源对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回顾了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发展历程,发现目前资源建设存在三个问题,即资源库建设思路和互联网范式的矛盾、现代教学理念与传统内容呈现方式的矛盾以及资源库设计功能实现程度不一。文章认为,应当全面认识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功能,引进先进学习理念https://www.hebcpc.cn/gzjy/info/1074/2104.htm
3.网络中心该部分规定了职业教育中使用的三类数字资源的要求,包括课堂与实训室数字化教学资源(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教学工具软件APP、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等)、仿真实训资源(仿真实验软件、仿真实训软件和仿真实习软件等)、数字场馆资源(职业体验馆、数字博物馆、数字艺术馆、数字科技馆、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4.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新IT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系列报告(四)一方面C端职场用户缺乏系统性的成长路线,职场能力的持续提升面临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B端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趋势已越来越明显,技术人才体系的培养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IT职业教育发展至今,我们很看重核心团队对流量敏感度的把握,同时看重团队回归教育本身,为用户提供核心价值的决心。https://blog.csdn.net/u012921921/article/details/107150221/
5.就“数智赋能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湖科’”主题与[主持人]:谢谢院长的解答,除此之外,您觉得当前职业教育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所面临的挑战是什么?"痛点"在哪里? [10:16] [嘉宾]:当前面临的挑战主要有:1.数字基座搭建有待完善。学校内部数据共享不通畅,与外部教育部门、兄弟院校、企业等数据交流也存在障碍。 [10:16] http://talk.hnedu.cn/room.do?id=718
6.洛阳市商业中等专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2023年)(一)存在问题 59 (二)改进措施 59 七、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数据表 60 八、中等职业教育满意度调查表 62 洛阳市商业中等专业学校 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3年) 一、基本情况 (一)学校概况 洛阳市商业中等专业学校是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备案的一所集中专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民办学校,是洛阳市首批5所标准http://www.lysyxy.com/article_4282.html
7.提高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1~26届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举办的“说专业·说课程·说专业群·说教材”研讨会(以下简称“说课”)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如何适应三重因素影响,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职业教育新版专业目录落地实践,适应新技术变革和产业发展需要,适应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需求,推动新技术改造传统专业、课程以及教材,http://cfy.hzjzxy.com/info/1271/6142.htm
8.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韩锡斌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现状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及项目的指引和推动下,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职业院校数字化支撑条件不断完善、信息技术赋能下的教学与学习模式不断革新、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持续提升、信息时代治理体系与治理模式建设初见成效、数字化体制机制逐步健全。由此可见,数字化已然成为实现职业教育适应性提升、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战略https://www.mbachina.com/html/ictedu/20230110/519536.html
9.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通用12篇这表明,现代职业教育,应该与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在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稳定性上发挥更大作用;而这个作用的发挥,衡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围绕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认真总结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成就与经验,深刻分析存在问题,不断改革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使教育作用于人https://www.xueshu.com/haowen/149286.html
10.让数字化转型为职业教育赋能——《教育三人谈》线上圆桌论坛实录近年来,“科技+教育”的快速发展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驱动教学和管理方式的新变革。与此同时,我国对数字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提高,培养具有综合技能的数字型人才也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点目标之一。那么,数字化转型于职业教育而言究竟有何意义?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职业院校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https://jyj.gmw.cn/2022-10/28/content_361209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