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网络系统基本可分为校园网网络中心、教学子网、办公子网、图书馆子网等。校园网体系结构由: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应用系统三大部分组成。详见校园网拓扑结构图:
千
百
教务
总务
政务室
数据服务器
应用终图书管理子网
多媒体
学生机
教师机
“共创”多媒体教学
扫描仪
教师工作站
刻录机
校务行政办公子网
网管
INTERN
路由器
加防火
代理服务
中心交换
信息中
DATA服
主服务器文件服务
资源服务
第二章、数字化校园网应用体系
数字化校园网应用体系主要体现为:管理应用、辅助教学、通讯服务,基本可分为校园网网络中心、教学子网、教务子网、办公子网、图书馆子网、多媒体教学网,远程连接
“任我游”简介
“任我游”是教育部重点开发项目之一。早在1998年,共创软件公司就开始着手筹划、设计。该系统采用了先进的XML技术。体现了众多管理功能与先进技术的完美融合,涵盖了学校信息管理、教务办公管理、教学资源管理、信息通讯等所有领域。
任我游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校园网的优势,以流畅的全方位信息交流,较好的实现了学校人性化的自主式教学和高效便捷的管理运作。为学校师生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平台。具体表现为——
通用性:适应不同类型的学校管理需求,充分考虑用户需求的多样性。
安全性:系统拥有管理、安全、实用而灵活的权限认证体系。通过多层次的
扩展性:具有良好的功能扩展性。在原有平台的基础上用户可随时增加新的功能模块或者平滑升级到更高版本。
数据共享:整个系统依据不同功能划分教学、管理、应用、信息服务等模块。这些模块在系统中相互融合、数据共享,即插即用,为系统的扩展提供灵活的接入服务。
数据交换:整套系统除能导入/导出不同数据外,还可以与其他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数据交换,突显了用户第一的思想,保护投资者利益,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
一、图书馆管理系统
随着全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热潮的兴起,传统的日常图书管理方法和教育手段已不能满足目前的教学需要。为了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更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必须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建设适用于该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系统与管理系统。
图书馆网络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在图书馆内建立一个以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管理平台,将现行以手工作业和单机作业为主的管理活动提高到系统网络平台上来,从而实现学校图书管理自动化,籍此提高图书管理效率和质量,使图书馆充分利用计算机所带来的新技术,为培养跨世纪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实现图书管理自动化和辅助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共创公司的图书管理系统自1998年起开发至今,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认真吸取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地升级换代,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图书馆数字管理模式。他集设置书库、采购、编目、流通、查询统计以及对阅览室的管理等于一体,涵盖了图书馆的各项管理工作。将原先繁重的手工劳动变为计算机的劳动,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校园网读者可以利用浏览器检索馆藏图书、期刊、音像,并且可以进行远程预约。对于所有的管理工作都可以进行网上连机
操作,实现了图书馆的数字化和管理上的现代化。
2000年11月2日,省图工委为《共创图书管理系统》授予中小学图书馆软件建设许可证。2001年9月全面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如今,共创图书馆管理系统已经拥有了全国上千家的用户。就南京市来说,已有98%以上的中小学使用了我们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并且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此次推出的共创图书管理系统的新版本,就是在听取了众多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后,以新思路、新平台重新开发的又一套升级产品。
1、系统主要特点:
●完善的功能:简便的操作性:良好的扩展性:本身自带维护中心,
●智能化的图书编目方案;
在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图书编目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出是从手工转入计算机管理的瓶颈,如何使不熟悉计算机操作的工作人员迅速进入角色,关键在于减轻录入量过大的负担。
共创图书管理的智能化编目方案,提供一个庞大有编目数据库,拥有60万条以上的编目数据,在编目过程中使用ISBN(或统一书号)的自动识别技术,在扫入ISBN条码头同时,系统首先完成查重的工作,如果曾
经编目就越过编目过程,没有编目的就搜索外挂编目数据库,这样用户不再陷入繁琐的录入过程,可以注重考虑图书分类。对于没有ISBN和统一书号有图书,可以使用书名、作者姓名进行检索。
●完善的借阅规则;
针对学校图书馆,教工学生共享图书的特点,我们设计了完善的借阅览规则,该规则灵活,既可以针对部门(班级)设置借阅范围,也可针对读者个人设置借阅范围。有效的保证图书的有序流通。
●直观的分析系统;
●强大的图书检索;
图书检索是读者有效利用图书馆的必经之路。它可以通过标题、作者姓名、分类号等十三个检索点入手,检索该馆是否收藏某种图书,并显示该书的具体信息,复本量有大小及每个复本收藏于图书馆的某个书库或阅览室,若此书已被其他读者借走,则给出借阅该书读者的信息及应还日期,如果读者需要可以进行预约。
●可交换性;
在图书管理的计算机化过程中,MARC(机读目录数据)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编目数据交换和共享的基础。然而,它复杂的定义使多中小学图书管理人员望而却步。图书管理系统使用通俗的编目界面,降低使用门坎,在系统内部自动转换为标准的MARC数据,同时提供MARC数据的导入导出功能,方便图书馆之间进行编目数据交换。2、主要功能:
A、馆务:书目管理、库室设置、借阅规则、借阅设置、归还期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