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小额贷款一、产品简述阿里小额贷款是指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借款人不需要提供担保。
阿里小额贷款是阿里金融为阿里巴巴会员提供的一款纯信用贷款产品,(简称“阿里信用贷款”)。
阿里小额贷款无抵押、无担保,债务人无需提供抵押品或第三方担保仅凭自己的信誉就能取得贷款,并以借款人信用程度作为还款保证的。
目前贷款产品对杭州地区的诚信通会员(个人版和企业版)和中国供应商会员开放,贷款放款对象为会员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个体版诚信通为实际经营人)。
二、发展历程阿里巴巴集团一直在摸索创新为中小企业及个人提供门槛更低、效率更高的金融服务。
阿里小贷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数据积累期、经验积累期以及独立发展期。
1、数据积累期(2002~2007年):阿里巴巴通过“诚信通”、淘宝等产品积累原始商户数据,为小贷风险管理打好基础。
阿里巴巴在2002年3月推出了“诚信通”业务,主要针对的是会员的国内贸易。
阿里雇了第三方,对注册会员评估了下,把评估结果连同会员在阿里巴巴的交易诚信记录展示在网上,帮助诚信通会员获得采购方的信任。
在2004年3月份,阿里巴巴又推出了“诚信通”指数,用以衡量会员信用状况,这也成为了阿里巴巴信用评核模型的基础。
同时在B2C端,淘宝规模大幅增长(至07年时交易量已超过400亿),这也为阿里巴巴累积了大量数据。
2、经验积累期(2007~2010年):阿里巴巴与建行、工行深入合作放贷,同时建立信用评价体系、数据库以及一系列风控机制。
2007年阿里巴巴与建行、工行合作先后分别推出“e贷通”及“易融通”贷款产品,主要服务于中小电商企业。
阿里巴巴相当于银行的销售渠道及信息提供商,帮助银行评估信用风险的同时也拉了一堆潜在借贷者,同时也想着帮助电商企业融资得以进一步成长。
2008年初,阿里巴巴旗下国内最大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和建设银行合作推出支付宝卖家贷款业务.符合信贷要求的淘宝网卖家可获得最高10万元的个人小额信贷。
2009年9月.阿里巴巴与格莱珉银行(又称“孟加拉国乡村银行”)信托基金携手开展格莱珉中国项目,向中国最贫困的居民提供小额信贷金融服务。
这是著名的“穷人银行”格莱珉银行信托基金首度直接在中国推行小额信贷项目。
在此期间,阿里巴巴建立了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数据库,及应对贷款风险的控制机制,借助平台对客户进行风控,并公布不良信用记录。
3、独立发展期(2010年至今):2010年阿里巴巴开始自建小额贷款公司,以小微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
阿里巴巴于2011年正式中断与建行、工行的贷款合作,独立发展。
2010年6月8日.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复星集团、银泰集团和万向集团在杭州宣布成立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小贷”),注册资本6亿元人民币,得到国内首张电子商务领域的小额贷款公司营业执照,标志着阿里巴巴“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商业模式的建立。
这是中国首个专门面向网商放贷的小额贷款公司,是全国范围内第一家电子商务领域的小额贷款公司,贷款金额上限为50万元,目标是帮助小企业及创业者解决微小融资需求。
阿里小贷正式成立,开始向部分城市的淘宝或阿里巴巴上的电商企业放贷。
2011年6月21日,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复星集团、银泰集团、万向集团共同出资2亿元组建重庆市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阿里小贷依托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阿里云四大电子商务平台,利用客户积累的信用数据,结合微贷技术,向无法在传统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弱势群体批量发放50万元以下的“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的纯信用小额贷款服务。
其后阿里小贷进行了多轮资产证券化项目,扩充了它的贷款额度。
12年嘉实基金(财苑)子公司等参加了阿里小贷证券化的项目。
13年7月阿里与万家基金子公司的证券化项目借助诺亚财富完成募集。
同月,与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合作的证券化项目获批,将在交易所挂牌交易目前,阿里小贷提供两种不同类型的贷款服务:淘宝贷款和阿里巴巴贷款。
淘宝贷款主要面向天猫、淘宝以及聚划算的卖家,分为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
订单贷款是指,基于卖家店铺已发货、买家未确认的实物交易订单金额,系统给出授信额度,到期自动还款,实际上是订单质押贷款。
订单贷款日利率为0.05%,累积年利率约18%。
淘宝、天猫订单贷款最高额度100万元,周期30天。
信用贷款是无担保、无抵押贷款,在综合(行情专区)评价申请人的资信状况、授信风险和信用需求等因素后核定授信额度,额度从5万元-100万元。
信用贷款日利率为0.06%,累积年利率约21%。
信用贷款最高额度100万元,贷款周期6个月。
阿里信用贷款又分为“循环贷”和“固定贷”两种。
“循环贷”指获贷额度作为备用金,随借随还,免息同时不取用。
固定贷指获贷额度在获贷后一次性发放。
阿里巴巴贷款主要面向阿里巴巴的会员。
淘宝、天猫、聚划算商户由于业务经营全过程均在淘宝平台上完成,其经营状况、信用历史记录等十分详尽,且系统已为其自动评价,故放贷审核、发放可全程在网上完成,而B2B业务放贷的流程中则有实地勘察环节,由阿里金融委托第三方机构于线下执行。
淘宝贷款没有地域的限制,面向全国的淘宝、天猫以及聚划算的卖家。
阿里巴巴贷款则有比较严格的地域限制和要求,之前主要是面向在江苏、浙江以及上海的付费会员开放。
整体上讲,阿里金融的小贷业务以淘宝、天猫平台的贷款居多,不过阿里巴巴贷款具有明显的扩张势头。
四、对自身金融业务的影响在这个年交易额过万亿元的电子商务平台上,无担保、无抵押、纯信用的小贷模式不断刷新资金流转的速度。
而阿里金融实现批量放贷的核心,正是阿里大数据。
对于大多数银行和小贷公司来说,小微企业的资料审查、业务管理和风控成本与大企业差不多,但是收益太少,所以造成了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但阿里小贷有这样的绝招——“数据+平台”以淘宝订单贷款为例,上海开淘宝女鞋店的卖家王乐(化名)对21世纪网表示,由于支付宝上资金需要一到两周才能划到账户,她经常通过订单贷款周转,每笔额度基本保持在八千到一万,申请后几秒钟就能完成贷款,非常方便。
阿里利用了大数据和信息流,实现金融信贷审批,与银行相比,极大提高了贷款效率。
通过阿里巴巴、淘宝、天猫、支付宝等一系列平台,阿里金融对卖家进行定量分析,前期搜集包括平台认证和注册信息、历史交易记录、客户交互行为、海关进出口信息等信息,再加上卖家自己提供的销售数据、银行流水、水电缴纳甚至结婚证等情况。
同时,阿里金融还引入了心理测试系统,判断企业主的性格特征,主要通过模型测评小企业主对假设情景的掩饰程度和撒谎程度。
所有信息汇总后,将数值输入网络行为评分模型,进行信用评级。
贷款发放之后,可以通过支付宝等渠道监控其现金流,如果出现与贷款目的不符的资金运用,将立即经测算,阿里小贷发放的贷款,平均每笔7600元,由于大数据加平台检测,贷款周期不超过半年,额度在一百万内,阿里小贷的不良率控制在1%以内。
这样的融资机制可以帮助中小网商更好地把握住商机,并不断地冲破自身发展中面临的瓶颈。
五、阿里小贷模式特点及优势阿里金融的强大在于其根据电商的特点设计出了相应的贷款产品。
阿里巴巴利用小贷公司作为信贷投放窗口,将目标客户严格限于阿里系电商平台的注册会员商户,在线上完成贷前贷后的所有流程。
阿里金融这种“小贷公司+平台”的全新模式,将小贷公司的牌照优势与电子商务企业的渠道、信息优势充分结合,有效降低客户搜索成本以及信用风险,缓解了信息不对称、流程复杂等问题,摆脱了与银行合作带来的束缚。
1、阿里小额贷款最大的优势在于信息优势,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缓解阿里巴巴高度适应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新契机,正是由于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商平台上才得以汇聚海量的商户及海量的交易,而海量的交易所产生的海量信息又能够借助先进的技术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和处理。
这种在真实的贸易背景下产生的交易数据比商业银行在线下网点中获取的客户交易数据更及时、更丰富,也因此而更富有吸引力。
通常,商业银行更多地掌握着客户的资金流,但较少掌握客户的信息流,更遑论客户的物流信息和商流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无法有效地把控信贷风险,信息不对称现象显著存在。
因此,银行为了规避风险,就必须承担更高的监督成本,导致银行的成本收益比下降。
正因为如此,以往商业银行对面向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并不热心。
但是,阿里金融小额贷款模式的基础是阿里系庞大的电商生态系统,这使得阿里金融能够对申请贷款的商户做深入的分析和了解。
阿里金融通过将商户日常交易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形成庞大的商户信息数据库,不但包括了商户的商业交易情况,还包括了其商业信誉、现金流动、销售状况等更丰富详尽的情况,这就使得阿里金融可以更方便、更深入地了解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能够对海量中小商户的信息有着全面周详的把握,从而使借款方与放款方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得到改善,并从源头上更好地把控了风险。
可以说,正是阿里巴巴B2B业务平台、淘宝平台、天猫平台等3个强有力的电商平台,以及海量的客户信息数据和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才使得独特的阿里金融小额贷款模式得以存在。
阿里小额信贷依托阿里巴巴集团的B2B、B2C、C2C平台多年来累计下来的巨量商户真实数据、交易数据,信用数据,把B2B平台1688、C2C平台淘宝网、B2C平台天猫商城等电子商务平台以及支付平台支付宝的底层数据打通并且共享,通过深度的数据挖掘以及数据的云计算,使多年积累的客户信用数据都会转化为中小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级”,有效地缓解中小企业规模小、缺少担保、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传统银行对个人及小企业贷款存在的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其主要原因就银行很难真实地掌握中小企业的现金流和客户的信用信息,客户信用和现金流的全部真实信息银行最想要的就是关于客户信用和现金流的全部真实信息,这也是为什么每家银行都要求贷款客户在自己这里开立账户的原因。
商业银行手即使真实地掌握中小企业的现金流和客户的信用信息,在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上也需要另建专门的信用评价系统。
可见阿里小额贷款公司的信息优势有那么明显。
2、阿里小额贷款低成本和高效率。
传统中小企业金融的营销成本较大,阿里巴巴作为互联网公司,从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很容易找到活跃网商,经过技术处理.可以“自动”地从后台数据中找到最需要贷款、最有可能获得贷款的客户,做较为精准的定向营销,并结合客户的供应链管理情况作出预期授信的判断.直接进行点对点的营销工作,既节约了营销的成本,又避免了对客户的过度打扰。
阿里巴巴B2B的客户营销是“一一对一”的销售。
每个客户都有自己的客户服务专员,这样也做到了贴近客户的服务。
在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时,客户的网站行为数据也可以在电子商务平台得以体现。
正是由于巨大的信息优势,加上对网络、电子支付和云计算的有效运用,阿里小贷与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宝底层数据完全打通,通过大规模数据云计算、客户网络行为、网络信用在小额贷款中得到运用。
小企业在阿里巴巴、淘宝店主在淘宝网上经营的信用记录、发生交易的状况、投诉纠纷情况等百余项指标信息都在评估系统中通过计算分析,最终作为贷款的评价标准。
可以有效地把交易数据转化率为信用评级,转化为贷款的的依据,这样就大大减少了企业的贷款人工成本,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贷款的成本。
阿里小贷所倚赖的网络平台和电子支付,大幅提高企业融资效率,简化了小微企业融资的流程,降低降低融资成本。
有了这样高效的处理技术这使得阿里小的贷款批量化审批发放贷款成为可能。
3、阿里小贷最大程度降地低了贷款风险。
阿里小额贷款能够最降低风险,最重要的就是它能很准确、很全面掌握企业的交易信息,企业有多少销售额,发生多少订单,执行情况到底怎么样,销售的产品客户是否满意,销售的产品退货的比例等等,通过其建立的数据收集系统真实、完整地把巨量的交易信息记录并保存下来。
通过深度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的云计算的处理,就能够根据客户的当年以及历史交易次数,交易规模和资金流转记录等交易信息结合客户的贷款目的分析出客户的最佳贷款金额。
而贷款发放后,又可以通过第三方支付方平台支付宝对其资金使用情况,是否符合当时贷款申报的范围进行监督,对每笔交易的现金流,每笔交易的收益等这些企业的真实的资金流信息,财务信息可以实时准确地掌握。
这样就做到从贷前、贷时、贷后,全面地监控和把握风险,最低限度地控制小额贷款的风险。
客户网上交易情况全都在阿里巴巴控制之中,但银行却很容易遇到某些不诚信的小企业弄虚作假、粉饰报表,就可能得不到企业真实的财务数据而掩盖了风险,另外银行也不能用第三方的交易记录作为融资凭据。
4、流程创新优势阿里小贷根据信贷工厂运营模式.将申贷和审贷流程尽量简化,从客户申请贷款到贷前调查、审核、发放和还款采用全流程网络化、无纸化操作。
只要是阿里巴巴诚信通会员和淘宝卖家,无需担保,客户足不出户,只需要在电脑前简单操作即可轻松获取贷款,整个过程最短只需要3分钟。
这种通过技术进步替代银行高企的风险管理人力成本的做法,不但能够降低贷款的风险,加快放款的进程,而且使阿里金融的监督成本快速降低。
5、降低了监督成本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还需要进行贷后监控,制订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阿里小贷借助电子商务可以轻易实现传统金融模式无法实现的全时监控,因为客户的任何一点经营情况变化都能反映在电子商务平台。
如获贷企业的沟通工具在线时长是否发生了变化等,都可能意味着企业的经营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同理,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对获贷客户的记录、交易对手都可以直接掌握,极大程度上避免了贷款出现逾期甚至坏账的可能性。
在贷款到期日前,阿里小贷会提前提醒客户按期还款。
如果客户恶意欠贷,不排除对其进行“互联网全网通缉”、在网上公布信用黑名单、封杀网上店铺等惩罚措施,直至采取法律手段。
阿里金融大大抬高了申请者违约的成本,从而将道德风险爆发的概率大大降低,同时利用电商平台有效降低了监督成本。
6、阿里信贷的客户资源不仅雄厚而且具有可持续性。
阿里充分利用利基战略并在互联网融资这个专业市场获得成功。
对阿里金融而言,对参与电商交易的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市场就是一个利基市场。
在小微企业贷款领域,商业银行往往因为小微企业贷款金额小、成本高而不愿涉及,但阿里金融则利用其对客户在互联网上交易信息的深度把握,有效占领了这个独特的市场。
根据媒体报道,2012上半年,阿里金融累计放款130亿元,共计170万笔,日均贷款近万笔,平均每笔贷款的金额仅为7000元。
如此迅捷的贷款审核和发放速度,是传统商业银行依据现有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方式很难实现的。
因此,阿里金融获得了一块独特的领地,并不断耕耘开拓,获得了商业银行不曾料到的成效。
2012年上半年,天猫商城以47.6%的市场份额稳坐前茅。
对于当前融资难的中小微企业来说,阿里巴巴的小额贷款业务足以吸引其进入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随着电商企业客户越来越多,使得主体业务也越做越大。
注:B2B是指一个市场的领域的一种,是企业对企业之间的营销关系。
电子商务是现代B2Bmarketing的一种具体主要的表现形式。
它将企业内部网,通过B2B网站与客户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网络的快速反应,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注:阿里金融小额贷款模式与商业银行小微贷款模式的比较六、阿里小贷存在的风险(一)运作风险小额贷款公司作为新生事物,它的发展必定要经历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作为我国首家网络小额贷款公司,阿里小贷的发展运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阿里小贷身份特殊,定位模糊目前我国对发展小额信贷组织还处于摸索试点阶段,尚没有一套法律框架来界定其法律地位。
200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更加贴近农民和农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业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2008年5月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出台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自此小额贷款公司在我国取得了合法地位;2009年6月银监会又发布了《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但这些规定都没有上升到立法层面。
小额贷款公司以企业法人身份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经营着银行业务性质的金融业务,但没有取得金融许可证,因而不受到《商业银行法》等法律体系的覆盖。
由于不承认其为金融机构,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就不能在税前提取风险准备金,也不能按“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无法纳入人民银行结算系统,也无法获取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的信息。
PS: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主要使用者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其通过专线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总部相连,并通过商业银行的内联网系统将终端延伸到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信贷人员的业务柜台。
企业如需贷款,贷款银行会在你申请借款时通过此系统查寻企来的信用记录,如果以前有不良,则贷款的可能会大打折扣。
这一规定,限制了小额贷款公司正常的融资渠道,使其无法获得低成本的社会闲散资金为其所用,导致了后续营运资金不足,资金周转率、利润率降低。
虽然根据有关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可以从两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不超过资本净额50%的融入资金,即使放大到100%的杠杆也没有多少额度,但这不足以缓解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压力。
因此即使包含重庆新设立的小贷公司在内,阿里小贷目前可用于放贷的资金不超过27亿元。
针对这一问题,阿里解决的办法就是资产转让。
最典型的是跟东方证券资产管理公司做了资产转让项目,在深交所挂牌交易。
通过这种方式,2012年阿里小贷就获得90多亿元资金。
简单地来说,就等于多了90多亿元资金进行放贷。
另外,现在阿里小贷正在谈银行的直投项目:客户由阿里来找,客户的信用评价由阿里做,并由阿里提供违约担保;但资金来自于银行,借款人是跟银行签合同。
这种模式阿里在跟多家银行谈,希望能大力推动与银行的这种联合放贷模式。
但是尽管提供资金的合作银行可从中获得一定的费用,但由于银行自身利润率逐渐被压缩,银行也面临提高收入的压力,其是否有长期动力提供资金给阿里金融理财产品,尚待观察。
3、阿里小贷转型困难,不确定性因素多根据有关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在自愿的原则下,可以转变为村镇银行或者贷款公司,但是其条件限制较为严格,其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
而《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对于股东的规定更加严格,投资人必须为境内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
无论哪一项规定,基本点都是银行必须控股或者全资经营。
2010年,阿里巴巴在淘宝网上发布一份“小额贷款需求调研问卷”,以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升级为ABCD银行为假设,向淘宝网上个人买家了解提供存、贷款以及虚拟信用卡服务的可行性。
阿里小贷2010年才刚刚成立,离满足升级为社区银行需要经营三年的期限还早。
同时,即便阿里小贷可升级为银行,也必须找一家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阿里巴巴对银行的控股权需控制在20%以下。
4、阿里小贷与支付宝资金无法关联2010年,人民银行为规范非金融机构的支付业务,降低网络支付为用户以及整个金融市场所带来的风险,颁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支付宝被划为非金融机构。
该办法规定,第三方支付公司均需申请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才算获得合法运营“牌照”。
根据规定,为保障“沉淀资金”安全,支付机构需要选择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备付金存管银行。
2010年6月8日,支付宝确认工商银行作为其备付金存管银行。
由于支付宝是非金融机构,同时阿里小贷的身份不清,阿里巴巴目前还无法利用支付宝拥有的巨大资金链获取收益。
(二)投资者风险虽然阿里小贷一直坚持做“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的纯信用小额贷款服务,适用于中小企业,但投资于阿里小贷的风险也并非为零。
逾期率则在2011年5月超过2.5%的高点。
为防范风险,阿里预提超过250%的风险拨备资金。
贷前利用数据采集和模型分析等手段,根据客户在阿里巴巴/淘宝网平台上积累的信用及行为数据,对客户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