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8日晚上、19日上午,2023年(第二十二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第九届青年论坛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论坛由天津大学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系主任、中国物流学会兼职副会长刘伟华教授主持,24位来自全国高校、研究院、企业的青年代表发表了演讲。天津德利得供应链公司原运营总监、中国物流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恽绵,南昌职业大学党委委员、常务副校长、中国物流学会兼职副会长朱占峰,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物流学会兼职副会长黄远新,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物流学会兼职副会长但斌,中物联物流园区专委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物流学会兼职副会长宫之光等5位业内专家作为嘉宾出席会议并对青年演讲进行了精彩点评。
论坛通过专家打分,评选出六位“青年论坛新锐奖”获得者,分别是重庆理工大学杜建辉、石家庄铁道大学耿立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敏、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魏洪茂、上海交通大学袁彪、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王春娟。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为获奖者颁发了证书。
本次青年论坛演讲展示分为四组,分别为“物流系统设计与优化”“供应链运营管理”“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智慧物流与绿色物流”。每组嘉宾都进行了主题新颖、观点鲜明的精彩演讲。下面是新锐奖和其他参赛嘉宾的主要观点:
一、新锐奖获奖嘉宾的主要观点集萃:
1.杜建辉重庆理工大学
演讲题目:考虑LIFO约束的动态订单取送货问题研究
杜建辉采用滚动时序机制刻画城市动态取送货问题的动态性,为应对动态取送货问题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设计多种动态需求分配策略,包括紧急单策略、顺风单策略和聚类打包策略。该研究设计的多种需求分配策略能够基于配送系统供需状态,动态的选择并执行最优的分配策略。为提高取送货模型的适用性,减少在配送大件和易损件时的装卸搬运,将后进先出(LastinFirstout,LIFO)约束引入动态取送货问题(DPDP)。定义并设计Block路径,然后设计基于Block的局域搜索算子,提高搜索效率。
2.耿立艳石家庄铁道大学
演讲题目:物流需求的智能预测方法
耿立艳针对物流需求影响因素过多且各因素间的相互关联性问题,提出三种数据降维-支持向量机预测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核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对物流需求影响因素进行数据降维,再将降维后的数据作为支持向量机输入变量预测物流需求;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在选择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参数时的局限性,分别利用自适应惯性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随机惯性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时变加速系数粒子群优化算法、二阶振荡粒子群优化算法、动态加速系数粒子群优化算法选择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最优参数,提出五种改进粒子群算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方法;针对单一智能预测方法难以全面反映物流需求的变化规律的问题,将不同的智能预测方法有机融合,分别提出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支持向量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三种智能组合预测方法。
3.王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演讲题目:冷链物流资源共享下生鲜食品供应链碳交易模型研究
4.魏洪茂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演讲题目:“三层叠加、三场联动、三园融合”的物流创新创业创造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魏洪茂聚焦“创新、创业、创造”的物流三创人才培养,创新三创工作体制与机制,建立三创综合服务平台,构建生态化三创项目孵化体系,成立创新研究院、海峡青创小镇,打造丰富的“三创”立体平台。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和用心的理论凝练,形成了基础层、提升层、精英层三层叠加,学场、职场、云场三场联动,校园、孵化园、产业园三园融合的物流三创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三层叠加是按能级规律育人,三场联动是特色类型彰显,三园融合是赋能平台集成,构成的是一个遵规律、合类型、有载体的三创育人体系。该模式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双高计划建设、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5.袁彪上海交通大学
演讲题目:跨境电商包裹履行新模式—菜鸟智能合单SmartParcelConsolidationatCainiao
6.王春娟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演讲题目:“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数字流通发展研究
王春娟提到“数字中国”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重要战略,“打造数字化、智慧化、开放型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是我国“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重点。该研究回顾了我国数字流通发展的历史沿革、宏观环境与微观现实特征;从内在推力机制和外在拉力机制两个方面探究了数字流通的动力机制,从数字感知能力、数字整合能力、数字重构能力和数字共享能力四个维度探究了数字流通发展的演化能力;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创新性构建了数字流通发展的动力体系,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深入探究了数字流通发展的演化路径。该研究提出,我国应当实施统筹推进、协同发展、合作共享、因地制宜四大政策机制,采取加强流通业的数字技术赋能、推动流通业的商业模式变革、提升流通业的数字化治理水平、加快流通业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四大政策措施,通过流通节点数字化感知、流通链条数字化整合、流通网络数字化重构、流通生态数字化共享四大路径,促进数字流通发展。
二、其他参赛嘉宾的主要观点集萃:
1.阳晶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演讲题目:基于叉车-穿梭车协作的紧致化仓储系统取货调度研究
2.胡依娜武汉科技大学
演讲题目:模块化仓储系统的提升机优化调度问题
3.熊依蓓武汉科技大学
演讲题目:多模块PBS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
4.谢磊山东大学
演讲题目:产品质量不确定下供应链成员企业信息获取和共享策略
谢磊建立了一个由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组成,上游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旨在分析上下游企业在面对不确定质量信息时的最佳信息获取和共享策略,并考察产品质量的高低概率以及信号的准确性对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下游企业总是在质量信号为高的概率较高时选择获取信息,上游企业是否获取信息随着质量信号为高的概率增大而不断变化。质量信号为高的概率较低时,上游企业有动机将其获取的质量信息共享给下游企业,但这会对下游企业的利润造成损失,因此下游企业不愿接受这一信息。在该情况下,不确切信息的共享行为会造成供应链整体利润的下降,这与部分研究分析准确信息的共享有利于供应链总利润的提升是不同的。但是当质量信号为高的概率较高时,通过利润再分配能够使得双方收益均得到提升。
5.刘丽河南工业大学
演讲题目:传统/新能源汽车双积分和补贴退坡政策下的汽车生产线策略
刘丽以垄断性汽车制造商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双积分和补贴退坡政策下汽车制造商的最优生产线策略,以及两种政策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通过构建考虑异质性消费偏好的格式化定价模型,研究了同时考虑双积分政策和补贴退坡政策(DS方案)和仅考虑双积分政策(D方案)两种政策方案如何影响汽车制造商的生产线策略,并确定了最优的汽车定价、节能水平和碳排放。
6.孙赫迎东北林业大学
演讲题目:基于收益共享成本分摊机制的班轮线上供应链的定价和服务质量决策模型
孙赫迎提出在与航运电商平台合作进行舱位销售时,班轮企业之间通常相互合作,但是合作有利有弊。在集中决策下,该研究构建了考虑服务质量竞争的班轮企业和航运电商平台的最优定价和服务质量决策模型。在分散决策下,该研究基于班轮企业合作和不合作的两种模式,分别构建了考虑服务质量竞争的班轮企业和航运电子商务平台的最优定价和服务质量决策模型。此外,该研究设计了收益共享成本分摊机制协调班轮舱位线上运输链。为班轮企业与第三方航运电商平台合作的线上销售渠道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为班轮企业的多元化销售渠道选择提供理论分析框架。
7.乐雄平武汉轻工大学
演讲题目:全球平板显示器供应网络拓扑结构与中断风险传播研究
乐雄平从企业、省域和国家三个维度,分别构建了全球平板显示器供应网络。从网络拓扑结构的角度分析了全球供应网络的显性中断风险,从中断风险传播的角度分析了全球供应网络的隐性中断风险。该研究有助于企业和政府管理者在应对可能发生的供应、需求和合作中断时做出有效的防范决策,有助于保障平板显示器的持续供应,提升平板显示器供应网络弹性和鲁棒性,增强我国在全球平板显示器产业中的竞争优势。
8.王博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演讲题目:跨境电商物流万亿市场尚未开启的三个新赛道
9.常杰山东管理学院
演讲题目: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服务体系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
常杰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产品供应链渠道为研究对象,以乐陵市全国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农产品供应链渠道为抓手,结合乐陵市农业发展背景,提出了基于农产品,公交车和物流网点相融合的建设思路,构建了基于运作体系、保障体系、服务体系的客货邮融乐陵市农业发展背景,提出了基于农产品,公交车和物流网点相融合的建设思路,构建了基于运作体系、保障体系、服务体系的客货邮融模式,为乐陵市农产品供应链提供了模板,提供了乐陵市农产品走出去及建设特色品牌的发展路径。
10.郝京京云南现代物流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演讲题目:基于综合运输大数据的云南省降低物流成本对策研究
郝京京提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公路、铁路等运输业均积累了海量运营数据,为揭示物流成本内在运行机制和提出降低物流成本对策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该研究集成运用涵盖云南省货物运输占比较大的公路和铁路两种运输方式的综合运输大数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知识融合理论与方法,实现了全域物流海量异构数据的集成与融合;通过数据挖掘、空间分析技术、特征识别技术等方法明确了影响云南省社会物流成本的主要因素,揭示了云南省物流业的整体运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获取了云南省物流成本高企的内在运行机制。
11.江展鹏南京大学
演讲题目:基于OTS-XGBoost模型的货运保险购买预测与可解释性研究
江展鹏提出当前网络货运平台的货运订单保险覆盖率较低,存在一定的运输风险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研究构建了OTS-XGBoost模型对货运订单上保问题进行预测,并基于SHAP方法进行可解释性分析,在全局层面分析了影响订单上保的主要特征因素,同时在局部层面分析了司机历史行为和个别特征取值对样本预测结果的影响。这一研究不仅为模型整体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指标解释,还在订单层面指明实际预测依据,提高了机器学习模型的可解释性。
12.周林重庆理工大学
演讲题目:区域互救与外部救助耦合的突发性疫情初期应急物资协同调度研究
周林针对以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为代表的突发性非常规公共卫生事件所体现出来的疫情初期应急物资极度短缺问题给疫情防控带来的巨大挑战,提出了基于疫情核心区“相濡以沫”式互救与外部救助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协同调度问题。首先在分析疫情扩散规律的基础上,设计改进的SVEIR模型精细刻画疫情扩散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疫情动态演化、政府响应决策与物资调度耦合场景下的应急物资协同优化模型;并基于问题特征设计自适应大邻域搜索算法对模型求解。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仿真分析表明提出的模型能够有效地促进疫情防控,基于关键参数的敏感性分析为突发性非常规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提供了有益建议和决策支持。
13.陈顷稔英国杜伦大学
演讲题目:从关系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钢铁物流网络
陈顷稔通过关系经济地理学的视角,通过全球生产网络分析框架,把分析视角局限于区域内部,分析了内陆钢铁物流网络系统的运作机制以及网络当中不同参与者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的关键因素。该研究聚焦于川渝地区钢材物流市场,结合最新的理论框架,通过文献研究,访谈以及深度案例研究的方式分析了钢铁汽运物流价值链中不同参与者的价值捕获,嵌入性以及和区域的耦合过程。
14.程澄东南大学
演讲题目:基于仿真的物流园区布局优化
程澄详细介绍了一种创新方法,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GA)优化物流园区布局。物流园区布局的优化问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任务,涉及到货运运输效率和整体园区功能的平衡。在这项研究中,充分考虑了物流园区及其功能区域的独特特性,以解决选择最合适的道路网络布局的挑战。该研究所采用的自适应遗传算法不仅仅是一种传统遗传算法,它还包含了复杂的初始种群生成策略,并引入了自适应的交叉和突变操作。这些创新的方法能够获得更为优化的解决方案,从而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实现物流园区布局的最佳化。
15.王兆明合肥工业大学
演讲题目:肉类预制菜冷链物流品质控制关键技术装备创新
16.陈婉莹浙江工商大学
演讲题目:快充还是慢充?智能仓储机器人充电策略研究
陈婉莹提出充电设施是高成本的有限资源,智能仓储机器人的充电策略可较大程度地影响仓储效率以及运营成本。该研究基于智能仓储机器人充电场景,揭示了考虑动态优先级的机器人充电策略对仓储成本、效率、环境三方面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结构的优先级半开式排队网络构建与求解方法,有助于推广动态优先级在智能仓储领域的应用,拓展智能仓储的研究范围,为智能仓储机器人的充电决策提供理论支持,降低智能仓储的运营成本并提高效率。
17.李卓超中国石油运输公司北京华油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演讲题目:能源化工行业物流平台探索与实践
李卓超提出油气供应链是石油化工企业日常运营的核心业务之一,石油石化企业供应链管理以保障油气产业链平稳顺畅为主要职责。当前,油气供应链发展主要存在专业化发展集中度不高、供应链整体协同困难、创新驱动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面对能源革命和能源转型加快推进的新形势新趋势,必须有效利用云计算、物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驱动业务模式重构、管理模式变革、商业模式创新与核心能力提升,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价值增长。中国石油物流服务平台在中国石油的落地实践在降本增效、绿色安全、创新发展、生态共建方面却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促进了能源与化工行业现代物流体系优化。
18.周扬名上海交通大学
演讲题目:面向“最后一公里”软集群车辆路径优化问题的双级模因搜索方法
周扬名围绕供应链物流“最后一公里”中的软集群车辆路径优化问题(Soft-ClusteredVehicleRoutingProblem,SoftCluVRP)进行了深入研究,创新性地将复杂的SoftCluVRP问题分解成集群层级和客户层级的两类子问题进行求解,前者可以作为一个一维装箱问题进行求解,后者可以看作是多个旅行商问题,利用LKH求解器进行求解。针对该问题,首次提出了一个双级模因搜索(BilevelMemeticSearch,BMS)方法,BMS首先利用一个基于分组匹配的交叉算子来产生后代解,其次通过一个双级混合邻域搜索来进行局部优化,最后借助一个禁忌机制驱动的种群重构策略来逃脱局部最优,从而快速获得高质量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