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审定量测试到定性评价,互联互通测评要注意什么?

进入文审阶段,平台的测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在该测评节点,申报医院需要提交证明材料并进行文审汇报,评审通常采取专家初审和汇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

方案中明确建立定量测试和定性评价两只专家队伍,其中,文审专家组由管理机构从定性评价专家库中选择专家组建。

注意事项

首先,专家初审环节。专家会通过技术架构及应用效果等证明材料来初验平台建设的标准化情况及成熟度应用情况。此项审核对证明材料文档的要求非常高,证明材料要有文字描述加上系统截图;医院要根据测评指标的每一项要求反复对标,保证各指标项的论点、论据足够佐证。

其次,汇报审核。整体汇报要注意对标指标、逐条汇报、实事求是等。针对专家的提问,要认真记录,能够现场解答的最好由院方人员认真解答;确实有些没有实现的一定要记录在案,文审结束后继续整改。

总之,对于专家文审,医院要有充分准备。如果医院所提供的证明材料完全无法佐证,评审答辩时又无法解释材料的客观真实性,从实际业务角度来讲,专家会认为是材料造假,直接判定文审不通过。当然,对于证明不足的指标,专家会定义为弱项作为现场测评的重点查验项。

定量测试:2020版测试方案释放了哪些信号?

专家文审之后,就是定量测试的准备。通常在5月份,医院的定量测试会陆续开展。

定量指标测试采用“黑盒测试”的方法,即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

该测试主要包括数据集、共享文档标准化情况(对应测评指标2.1和2.2)及互联互通交互服务、平台运行性能情况(对应指标3.2和3.3)。

1.数据资源标准化建设情况

数据资源标准化建设分为数据集标准化与共享文档标准化两部分,总体分值为30分。其中,三级要求达标分数为28分,四级及五级乙等需达到29分,而五级甲等仍要求达到满分30分。过级达标要求较之前保持不变。

数据集标准化:测试电子病历数据的数据类型、表示格式、数据元值及代码等数据元属性的标准化程度。

共享文档标准化:测试电子病历共享文档的文档结构和文档内容的标准符合性。

测评依据:

根据2020版互联互通测评方案,数据集标准化建设需要依照《WS445-2014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等文件标准,包括17个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以及各数据集下的若干子集(共计58个子集),以及另有两个五甲要求的共享文档---法定医学证明及报告、健康体检。而共享文档标准化则需要依照《WS/T500-2016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等文件标准进行建设,共计53个共享文档。

数据集、共享文档需具备:

(1)完整性:输出文档数量与临床病历文档种类和数量一致;

(2)准确性:凡评审标准有明确要求的字典(特别是ICD-10、ICD-9等),均需将业务字典映射为标准字典后输出;

(3)真实性:所有数据需真实有效,且除缺省默认之外,全部需要在业务系统中找到真实出处;

(4)覆盖率:①共享文档对应业务的应用覆盖率达100%以上;②每份共享文档值覆盖率达95%以上。

由此,在该测评节点中,数据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以及标准性等数据质量问题是关键。医院需仔细阅读国家下发的测评方案中的标准规范,逐条对标建设、查缺补漏,在源头上建好应用系统。尤其是要做好数据集口径的确认、业务改造、临床使用推广、数据填充等一系列工作,确保数据质量。

2.互联互通标准化建设情况

在定量测试中,互联互通标准化建设情况包括互联互通交互服务情况以及平台运营性能情况两部分。

首先,3.2互联互通交互服务情况主要是测试平台基本交互服务接口的标准符合性。2020版测评方案有以下几点变化:

评审内容:

2020版测评标准中,需要实现的互联互通交互服务数量由38个增加到69个,新增项包括就诊卡信息查询、住院转科信息查询等。(四级甲等)

评审指标:

“3.2.8状态信息交互服务”中去掉了药敏结果与病理结果状态服务评审指标。(五级甲等)

等级要求:

预约信息交互服务中,号源服务等级要求由四级甲等调至五级乙等,过级难度明显降低。

互联互通交互服务标准符合性即判断测试对象是否符合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和交互规范。需注意以下几点:

(1)及时性:对照平台运行性能3.3及平台应用效果,所有基于平台的交互服务(标准或非标)均需及时响应,小于1s为宜;

(3)准确性:无论是出入参格式,还是值域合法性,均需要完全满足互联互通测评方案标准要求;

(4)覆盖率:标准交互服务所涉及的所有业务均需按照标准要求100%接入平台。

此外,在自动化测试中可能会遇到发送请求消息失败、XML无法解析、Schema校验错误以及缺少必填内容等问题。由此,在实际定量测试过程中,院方及项目团队要仔细核对、逐项排查,避免产生上述问题。

定性评价:针对四级甲等及以上提出哪些新要求?

据数据统计,2013年~2019年,评级结果为四级甲等的医疗机构占比约86%,四级甲等已成为当前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的目标和期望值。由此,以下内容主要针对2020版测评方案中“四级甲等及以上等级”的评测内容、指标及要求进行解读与探讨。

定性测试是由测评专家进行人工定性评价,主要依据测评方案中的定性指标,通过文件审查、现场验证、现场确认和演示答疑等形式对测评对象在实际生产环境中的运行情况进行验证测评和打分。

定性评审指标主要包括互联互通标准化建设中的技术架构(对应指标3.1)、基础设施建设(对应指标4.0)以及互联互通应用效果(对应指标5.0)三大部分。

1.技术架构情况

2020版互联互通在技术架构上提出了新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2信息整合技术

四级甲等要求在总线技术基础上探索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环境搭建,实现API网关等环节的系统化管理;

3.1.3信息资源库

3.1.4统一身份认证及门户服务

分值由1.7分降为1.5分,小幅下降,等级要求为五级乙等;

3.1.5平台功能

新增数据脱敏配置管理、交互服务订阅管理功能;其中,数据脱敏配置管理是四级甲等硬性评审要求。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该部分总分值由15分调至18分,比重小幅上升。

4.1.2存储设备

医院信息平台存储是否具有连续数据保护(CDP)能力,分值由0.04分调至0.5分,大幅上调。(五级甲等)

4.1.3网络设备

五级甲等要求具有物联网与5G部署接入能力;

医院数据中心无线网络设备调整为无线网络控制器、无线终端设备、无限认证和安全保障机制三大部分,等级由五级乙等调至四级甲等。

4.2.3网络安全

恶意代码防范能力要求提高,四级甲等要求具有网络流量恶意代码防范措施及新型和未知威胁发现能力。

4.3.2应用安全

医院应用系统安全防护能力要求提高,四级甲等要求定期对应用系统进行安全检查与应急演练。

4.4.1临床服务系统建设情况

临床服务系统建设由22个增至33个,其中四级甲等≥22个,五级乙等≥26个,五级甲等≥30个。

4.4.2医疗管理系统建设情况

医疗管理系统建设由12个增至24个,其中四级甲等≥14个,五级乙等≥18个,五级甲等≥20个。

4.4.3运营管理系统建设情况

3.互联互通应用效果

应用建设情况及利用情况

5.1.1公众服务应用系统建设情况及利用情况

实现的公众服务类型调整为患者自主终端、患者线上服务、患者线上支付;其中,四级甲等≥2且满足应用要求,五级乙等≥3且满足应用要求。(实际应用达到门诊量的50%为满足应用要求)

5.1.2医疗服务应用系统建设情况及利用情况

5.1.2.1实现的医疗服务应用,新增CDR浏览器、基于数据中心的BI系统;其中,四级甲等≥3且满足应用要求,五级乙等≥4且满足应用要求。第一项实际应用达到临床和医技应用环境全支持,并达到门诊量的30%为满足应用要求;第二项实际应用需要数据证明为非个案应用。

5.1.2.2提供医院运行、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新增DRGs;且四级甲等≥4,四级甲等及以上要求基于医院信息平台实现。

5.1.2.8基于大数据的决策分析方面提供临床决策支持,调整为临床用药预警、诊疗效果预警、VTE预警、传染病预警、血糖预警、急性肾损伤预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预警以及其它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展的病种预警等;其中,五级乙等≥3,五级甲等≥6。

5.1.3卫生管理应用系统建设情况及利用情况

5.1.3.1在门诊动态管理方面提供辅助决策支持,新增门诊患者平均预约诊疗率、预约患者就诊等候时长,要求四级甲等≥4;

5.1.3.2在工作负荷管理方面提供辅助决策支持,新增医生日均住院工作负担(如平均每位医师每日担负的住院床日数),要求四级甲等≥3;

5.1.3.3在患者负担管理方面提供辅助决策支持,新增门诊次均药费、住院均药费,要求四级甲等≥6;

5.1.3.4在工作效率管理方面提供辅助决策支持,要求四级甲等≥4。

新增“5.1.4新技术应用情况”

5.1.4.1大数据技术应用情况,分值0.1分,包括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数据建模、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大数据搜索等;其中,要求五级乙等≥3,五级甲等≥5。

5.1.4.2其他新技术应用情况,分值0.1分,包括5G、影像AI、语音识别、视觉识别、区块链、物联网、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其中,要求五级乙等≥3,五级甲等≥5。

互联互通应用效果,是国家互联互通标准化测评重点考察的项目。由上文可以看出,新版测评方案更加注重互联互通的实际应用效果。由此,医院在互联互通建设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该部分等级要求中明确了“满足应用要求”的指标,医院需对照具体要求满足相应的覆盖率;

第二,该部分患者自助终端、患者线上服务等多项评审指标需基于医院信息平台实现;

第三,新标准要求申报四级甲等、五级乙等的医院必须建成具备一定数量功能的互联网医院;注意,虽然标准不要求一定基于平台,但建议涉及到标准交互服务的业务部分,有针对性的接入平台;

第四,所有种类指标,需采用基于平台的数据分析系统实现,普通报表或各类业务系统单独具备的指标统计不能满足标准要求。

此外,申报高等级的医院要注意把握新版方案在业务闭环、临床知识库、临床辅助决策支持、基于大数据的决策分析、基于大数据的临床科研应用与人工智能等方面的要求。

平台联通业务范围

5.2.1基于平台的内部联通业务

5.2.1.1接入平台的临床服务系统的接入情况,接入的系统由22个增至33个,其中四级甲等≥15个,五级乙等≥26个,五级甲等≥30个。

5.2.1.2接入平台的医疗管理系统的接入情况,接入的系统由12个增至24个,其中四级甲等≥10个,五级乙等≥18个,五级甲等≥20个。

5.2.1.3接入医院信息平台的运营管理系统的接入情况,接入的系统由7个增至15个,其中四级甲等≥6个,五级乙等≥10个,五级甲等≥14个。

5.2.2基于平台的外部联通业务

5.2.2.1医院信息平台是否接入上级信息平台,与上级已联通的业务由4个增至8个,其中五级乙等≥5个,五级甲等≥8个。

5.2.2.5平台是否接入外部机构,已联通的外部机构由7个增至11个,其中四级甲等≥5个,五级乙等≥7个,五级甲等≥9个。

一是需要在平台上完整、及时的显示;

二是要支持围绕患者、医嘱或处方等条件的精准查询,同时可查看详细的日志内容;

THE END
1.什么叫bi平台帆软数字化转型知识库什么叫bi平台 BI平台,亦即商业智能平台,旨在通过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及报告生成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核心特点包括:数据收集与整合、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报告生成与分享。其中,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是BI平台的关键,因其能够将复杂的数据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图表和报告,从而帮助决策者迅速识别趋势和异常,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https://www.fanruan.com/blog/article/222087/
2.什么是BI?企业数字化的规划和落地企业信息化建设 - 派可数据BI可视化分析平台 业务信息化- 企业使用的 ERP、CRM、OA、MES、自建的业务系统等,业务系统的建设都统称为业务信息化。业务信息化的主要作用是管理企业的业务流程,标准化、线上化,以提高生产运营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为BI的建设打下数据基础、是业务管理思路的体现,也是现代的企业管理方式。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78763808&efid=IIU4kC9omHSMNDd9brumRg
3.什么是BI?医院需要建设BI?医院经营医管攻略什么是BI?医院需要建设BI? 刚刚上任的李院长,看着案头的三份报表,非常苦恼。 都是“耗占比”,都是“2020年全年” 但是三个科室报上来的数据却“完全不一样” 回想刚刚问过病案室、财务处和医务部。 都说是对的 但是“信谁的”? 哪个数据敢用? http://zl.hxyjw.com/arc_40406
4.一文详解企业数据平台建设思路什么是企业数据平台 企业建设数据平台想要解决什么样的数据问题?让我们先来看看数据是如何发挥它的价值的。 数据在企业中如何应用 一般企业内部的数据会以两种方式来使用: 支持BI分析,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各种数据报表应用,它也包括数据的上卷下钻分析。 支持自助式的探索式的数据分析,通常包括统计分析和建模分析。 https://news.51cto.com/art/202107/672292.htm
5.2022国央企数字化实践报告——深度解读国央企不同嘲数字化痛点某农信社通过建设云平台提升服务效率、实现信创落地统一数据管理分析通道——浙江电信打造一栈式数据中台与BI 解决方案中国国新建立全领域、全级次、全时期一站式数据中台,实现数据价值应用 中汽协会打造行业级区块链平台,汽车数据共享、监管双落地 某大型能源集团以湖仓一体数据底座强韧数据能力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5006827.html
6.企业数字化建设之——BI(项目)系统/OLAP/建设落地步骤全流程参考数据中心建设之——理解基于财务三大报表的BI指标体系搭建-CSDN博客 一 背景说明 1.1 企业为什么要上BI系统 ? BI(Business Intelligence,商务智能)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和商业洞察力,从而取得更好的商业成果;数据驱动决策,提高效率,发现潜在价值,实时监控。 https://blog.csdn.net/java_zhong1990/article/details/132570345
7.智慧医院BI智能决策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方案.ppt医惠大数据BI分析平台特征 简约、安全、移动、智能 所见即所得的多维分析动态灵活展现 系统建设的模型化和后期维护的可持续性 模型准确率计算 图形化建模 模拟预测 在海量数据中进行动态路径分析探索 门诊Cube分区 住院Cube分区 医保Cube分区 病案Cube分区 医惠大数据BI分析平台特征 简约、安全、移动、智能 完整的安全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709/6153024235003211.shtm
8.创业团队怎么做数据?(1)——一套适合创业团队的数据平台解决方案换句话说,大家都知道数据分析很重要,也都想做,可都忽视了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不过,如果我说,因为创业团队的灵活,反而能做得更好呢? - 基于免费、开源工具,可以不花钱就有好用、高效的工具,ROI极高 - 对整个团队,是很好的锻炼、升级 以下是基于我在大公司做数据中台、小公司从0搭建数据平台、个人项目试https://www.douban.com/note/729488422
9.数据分析——指标字典该如何搭建和推行?(3)是公司数据化建设的基础、数据平台搭建的基础 像搭建数仓、数据资产管理平台、BI分析平台,甚至是数据中台,都需要用到指标和维度,那就都需要指标字典作为基础。指标字典作为公司最标准、最规范的口径文档,将是这些平台中指标部分的关键性参考。 03 指标字典都包括哪些部分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73149-1.html
10.医疗信息化平台建设和思路《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与规范》)于今年4月颁布,明确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建设要求。根据指标体系图,笔者认为,信息平台基础是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基础,大数据治理是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核心,大数据平台建设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http://www.aidemed.com/news/1198-cn.html
11.福州市中医院互联互通四甲标准集成平台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本项目可研编制主要为福州市中医院互联互通四甲标准集成平台系统建设项目的可研报告编制提供一个明确的目标,说明项目的总体建设框架、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规划、针对福州市中医院确定的用户需求以及在确定用户需求进行具体的方案编制以及通过评审。 (四)可研咨询工作内容 https://fzszyy.cn/show.aspx?Id=8301
12.报表BI项目建设中工具平台该花多少钱?在报表 BI 项目中,使用第三方的工具平台早就非常成熟方便了,不仅能提升开发效率,还能大概率省出一部分费用,所以项目上一般都会先选一个报表 BI 工具平台 这些工具平台有免费的,也有收费的,免费的就是开源的,相当于花钱为 0,收费商用的有很多,但有的很贵,有的很便宜,看起来都差不多的东西,却有着几万几十万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513/06/78825344_11231377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