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已过半,主流媒体在上半年报道中及时抓住流量高峰,设置议题回应民众关切焦点,把握新媒体舆论主导权,在不断融合中找到适合自身语境的新媒体传播方式。比如,河南、山东、江西等广电践行“流量为群众服务”“将正能量做成大流量”的战略指引,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2023年上半年主流媒体网络传播力榜单结果
2023年上半年主要央媒机构的传播生态格局基本保持稳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在新媒体渠道融合传播效果位列前三。
图注:2023年上半年主要央媒网络传播力评估结果
38家省级以上广电机构网络传播力榜单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湖南广电和河南广电位列前三。CTR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38家省级以上广电机构共有68款累计下载量过百万的自有APP产品,在第三方渠道形成超过1100个活跃头肩部账号。
图注:2023年上半年38家省级以上广电机构网络传播力TOP10
湖南广电持续发展“芒果TV”和湖南卫视一体双翼的传播格局,不断催生王牌爆款,在微博、抖音渠道具有较强的传播实力。
河南广电紧抓短视频发展红利期,抖音、视频号渠道发展势头强劲,在短视频渠道位列省级广电之首。
2023年上半年主流媒体网络传播亮点梳理
(一)自有APP渠道:洞察自身优势,不断扩容自有旗舰产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APP推出原创大型融媒体节目《中国短视频大会》,以“短视频里看中国”为主题,设置美食、动漫、运动、时尚等八大垂类赛道,选拔优质短视频创作者和内容,让短视频“有美感、有深度、有内涵,有短视频该有的样子”。
省级广电媒体自有APP产品中,“芒果TV”“冀时”“百视TV”“四川观察”、“大象新闻”位列省级广电媒体TOP5,其中河北台“冀时”和四川台的“四川观察”累计下载量增幅超过20%。
“四川观察”APP上线“云演出”模块,发挥西南地区最大的“云演出”平台,深挖四川文化大省的资源价值,不仅为用户提供演出信息服务,还将演出主创请入直播间丰富APP直播内容矩阵,为用户提供更丰富多元的文化服务。
(二)短视频渠道:成为全民化应用,渗透生活全场景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CNNIC第51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首次突破十亿,用户使用率高达94.8%,各家财报数据显示,抖音、快手月活用户数量均超过6亿,视频号月活达到8亿以上。
主流媒体聚焦短视频渠道,持续发力内容生产打造爆款短视频作品。截至2023年6月底,8家央媒及38家省级以上广电媒体机构在抖音渠道发布作品近百万篇,累计互动量达103.5亿次,其中产生1.4万条10万赞爆款作品;在快手渠道,主流媒体共发布超50万条短视频作品,累计互动量36.4亿次,10万赞以上的爆款作品达5600余条。
38家省级以上广电媒体机构中,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外,河南广电、山东广电在短视频分渠道榜单中位列第二、三位。
图注:38家省级以上广电机构短视频渠道分榜单TOP10
河南广电在“流量为群众服务”战略要求下,以新媒体矩阵为全新载体,致力于公益事业,积极履行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全面发力打造“机构-频道-节目”多级账号矩阵。“大象新闻”抖音号上半年累计互动量达5.8亿次,位列省级广电机构抖音号互动量首位。
山东广电在短视频渠道以头部账号带动矩阵账号的模式打造自有账号品牌,其中“一切为了群众”(抖音号、视频号、快手号)、“闪电新闻”抖音号、“齐鲁频道”快手号、“生活帮”视频号均入围各渠道账号互动量榜单TOP20。“生活帮”视频号推出“查处罂粟种植”融媒直播行动,跟随民警查处罂粟种植,在全省各地推出近30场新媒体直播,该主题融媒直播行动观看流量超过7亿。
“一切为了群众”在抖音、快手等多渠道推出《正面刚·当面办》,与多家法院合作,对法院强制执行过程进行直播,目前累计直播70余场,该系列直播活动受到山东高院点赞。
(三)微博渠道:社交广场和热点发源地
根据CTR监测数据显示,主流媒体中“人民日报”官微、“央视新闻”官微主持热搜话题数量最多,位列前二。“央视新闻”官微在今年年初就韩国对华歧视性入境限制措施进行回应,主持的微博话题#外交部回应暂停签发韩公民赴华短期签证#累计阅读量近3亿,互动量超76万次。
“人民日报”官微围绕森林消防队经过5天5夜奋战扑灭云南玉溪森林火灾事件,发起的微博话题#玉溪万人夹道欢送灭火英雄#累计阅读量超9090万次,互动量超4万次,网友热评“永远为逆行者热泪盈眶”“致敬英雄”。
38家省级以上广电媒体机构中,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外,浙江广电、湖南广电和北京广电在微博分渠道榜单中位列省级广电机构前三位。
图注:38家省级以上广电机构微博渠道分榜单TOP10
在省级广电媒体中,浙江广电(奔跑吧)、湖南台(芒果TV、湖南卫视)依托综艺资源和明星流量,不断提升作品互动水位线。
北京广电发力打造品牌IP,强化微博账号影响力。“北京台春晚”官微通过与央媒账号“人民日报”进行联动宣推,扩大触达人群和圈层,提升了自身账号IP曝光度。
北京广电“北京国际电影节”官微发布上半年热播剧《狂飙》主演同框视频片段“#张颂文高叶北影节再同框#……”,播放量超200万次,进一步提升IP影响力。
“北京卫视”官微巧借明星流量赋能晚会IP传播效能,发布的“#时代少年团加盟北京卫视五四歌会#……”宣推预热博文,互动量超88万,主持的微博话题#北京卫视五四歌会#累计阅读量超4.4亿次,互动量超680万次。
人民日报社和新华社各有4个公众号平均单季度阅读量过千万,在主流媒体机构中排名第二、三位。
在38家省级广电机构中,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外,上海广电和黑龙江广电在省级广电机构中位列前二。
(五)国际传播渠道:抢首发争独家,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影响力不断提升
2023年国内主流媒体机构继续展现大国媒体的责任与担当,根据CTR海外传播力榜单显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人民日报位列前三。
图注:2023年上半年国内主流媒体构海外传播力榜单TOP10
1、全球视角精准发声,营造正面宣传舆论场
有效开展舆论引领,提升重大问题发声能力,CGTN发布《经济学家批判美国国会自1945年以来第103次调整债务上限》等报道,探讨美国高通胀持续的风险,揭批美国金融弊病;CGTN记者跟进报道美国俄亥俄州“毒火车”事件,结合实地探访深度分析政府应急举措及对毒气泄露当地居民产生的后续影响,引发多国网友热议;根据国际舆论锋芒指向,有力开展舆论反击。
人民日报在Facebook渠道改编澳大利亚著名诗歌,并以AI说唱的新颖形式反驳“中国威胁”论,作品观看量达204万。
2、“头条工程”直播跟进,积极传递中国声音
3、立体报道多维切面,展现中国社会真实发展面貌
以点带面彰显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光明前景。“CGTN”发布2023山东省春季黄河大集热闹集会现场,以小见大展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播放量超673万,互动量超1.8万。
新华社的Facebook账号“ChinaXinhuaSports”发布贵州“村BA”视频,“乡村+体育”凸显中国乡村发展澎湃活力,播放量21万。
中国日报的Facebook账号“ChinaDaily”展现游人乘坐竹筏一览桂林山水的热闹景观,“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引发国际网友围观,观看量达729万。
人民日报的Facebook账号“GlobalTimes”发布视频展示乡村振兴计划下的中国浙江新乡村风貌,风景优美的绿地、现代化的农业、先进的公共设施等吸引了超190万次观看。
4、文化内容丰富多元,文化传播影响力持续走高
传统文化大放异彩,春晚盛宴走入人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春晚”YouTube账号持续发布春晚、元宵晚会节目切条,同时制作“春晚时光机”合集,带观众重温经典,单篇最高播放量达134万次。
省级广电也积极发布春晚精彩作品。上海广电“百视TV”官方频道YouTube账号发布2023东方卫视春晚全集,收获80万观看。
各大省台专注垂类内容,打造精细化品牌IP。湖南广电在音乐、综艺、短剧等方向持续发力强化受众黏性。音乐垂类《声生不息》宝岛季通过文艺作品搭建桥梁纽带,《时光音乐会》开辟慢音综赛道,YouTube渠道单篇作品最高播放量达258万,最高互动量达1.3万;综艺垂类持续深化细分圈层影响力,《大侦探》《向往的生活》《妻子的浪漫旅行》等经典节目热度不减,最高播放量133.9万;短剧垂类打造“芒果TV大芒”(MangoTVShortPlay)YouTube账号,持续投放校园、古装等不同类型短剧资源。
浙江广电持续放大王牌户外综艺IP影响力,《奔跑吧》9期节目YouTube单渠道播放量过百万。《天赐的声音》主打专业音综,撬动知名歌手流量,单集最高观看突破561万次。
结语
回顾2023年上半年,主流媒体机构不断通过互联网方式实现庞大的用户连接和触达通路,传统的主流媒体优势也逐渐通过新媒体渠道得到拓展,实现“从卫视频道到卫视融媒矩阵”的演变,越来越多的区域性传统媒体通过新媒体渠道打破地域限制成为在全国范围颇具影响力的“新兴”主流媒体。
主流媒体的融合之路处于跨屏的关键阶段,正朝着建设全业态产业链,打造全媒体传播体系的目标奋力前进,未来必能服“牛”乘“马”,引重致远。
“与时代同行”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举行记者节主题活动
省委第三巡视组巡视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工作动员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