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辽宁省安监局《关于印发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沈安监函【2010】12号,沈阳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沈阳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沈安委【2009】23号等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辖区内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和较大的自然灾害的应对工作。
1、安全生产事故
(1)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事故。
(2)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上述所称“以上”包括本数,所称“以下”不包括本数。
2、自然灾害
主要包括地震、台风、暴雨(雪)等自然灾害。
(四)应急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为首要任务,同时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市卫计委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下,医院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有关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3、预防为主,平安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二危险源辨识
(一)医院概况
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位于沈阳市大东区北海街11号,南临一环路,北临老瓜堡西巷,东邻合作新村小区,西邻沈阳中心血站和天兴小区。占地面积约5.0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28万平方米,其中门诊楼和病房楼均为超过50人的公共聚集场所。
(二)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序号
危险源类别
所在部位
可能发生的事故
1
火灾
全院
2
燃气
食堂锅炉房
火灾,燃气管道漏气爆炸
3
电热蒸发器
供应室4台、洗衣房3台
触电、机械伤害
4
压力容器
供应室2台、实验室1台,氧气站5台
爆炸、触电、烫伤
5
压力管道
供应室、洗衣房、食堂、地沟锅炉房
爆裂、烫伤
6
电梯
1号楼6部、2号楼3部、3号1部、5号楼9部
冲顶,跌落、墩底、机械伤害
7
电力设施
变电所
变压器和电缆烧毁或爆炸,火灾,高压漏电,停电等
8
用电设备
各医疗科室
触电,火灾
9
危险化学品
实验室、病理科、各医疗科室
中毒,化学灼烧,火灾,爆炸,环境污染等
10
机械伤害
高处坠物、旋转物飞出、货堆塌落、物品传运、树木或构筑物倾覆等打击、设备挤压、碾轧、绞缠等伤害
11
房屋
各建筑物
构筑物脱落,物体打击,坍塌等
12
人员聚集场所
门诊楼、病房楼
拥挤,踩踏,火灾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院长担任
副指挥长:党委书记担任
指挥员:院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担任
指挥部成员:院办、党办、工会、财务科、医务部、护理部、预防科、院感科、保卫科、后勤保障科、安监科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医院院办,办公室主任由院办主任担任,负责应急工作的协调处置及日常工作。
(二)应急状态下的职责范围及分工
2、指挥长、副指挥长职责:负责召集医院应急指挥部会议,根据上级的指示,部署医院的应急救援工作及上级交办的其它有关工作。
3、指挥部成员职责:按照各自分管工作,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指挥部指令畅通。
6、财会科:根据指挥部的指令,负责应急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7、安监科:负责起草《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照指挥部指令,在事故现场对事故情况进行初步判断,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技术性建议。协助市卫计委事故调查小组进行事故调查。
8、保卫科:负责事故现场保护警戒、治安保卫、人员疏散工作。负责事故现场区域周边道路的交通管制工作,禁止无关车辆进入危险区域,保障救援道路畅通。负责应急状态下的机要保密和保卫工作。
9、医务部、护理部:负责制定和落实灾害事故医疗救援专项应急预案。负责组织医疗应急救援队伍,紧急调用各种医疗救援资源和力量,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治疗和转运工作;准确统计人员伤亡数字,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人员抢救情况。
按照国际通行的伤病员检伤分类方案,对在事故中受伤的人员以及转移出的患者进行检伤分类处置。即按轻、重、危重、死亡分类,分别以“蓝、黄、红、黑”颜色的伤病卡(以5×3cm的不干胶材料做成)作出标志,置于伤病员的左胸部或其它明显部位,便于医疗救护人员辨认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10、预防科:负责制定和落实职业病防护、疾病预防和控制等专项应急预案;做好事故现场的疾病控制工作。
12、后勤保障科:组织抢险队伍及时赶到现场进行搜救,将伤亡人员、被困人员及设备等,抢救到安全地带;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抢险、抢修工作;负责抢险救援物质的供应和运输工作;保障应急期间的通讯、给排水系统的正常功能,组织专业人员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应急状态下的动力供应,同时防止发生衍生灾害。
四信息报告
(一)报告程序及时限
1、事故发生后,发现事故的职工或目击人员应立即向事故部门负责人或总值班室报告,必要时拨打119、110求助。
3、院长根据事故发展态势,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并在1小时内将事故基本情况向卫计委报告。
(二)事故报告内容
2、事故简要经过、伤亡人数、抢救情况、直接经济损失的估计,事故原因、事故性质的初步判断、是否需要增援等事项。
(1)院办公室:8007(内线)88320630(外线)
(2)院保卫科:8110(内线)88323435(外线)
(3)院安监科:8100
(4)院后勤科:8085(内线)88313913(外线)
(5)总值班室:8035(内线)88320630(外线)
(6)消防监控室:8200(内线)88323438(外线)
(1)委办公室:2341234623412350
(2)委安监办:22843955
(3)委总值班室:23416534
五应急响应
(一)应急原则
1、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健全应对事故的有效机制,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
2、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始终坚持“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的理念,坚持现场最高领导的绝对指挥权,坚持现场救援人员“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绝对服从。
(二)基本响应程序
3、医院应急预案的启动须经院长批准,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通知指挥部其他成员赶赴事故现场。
4、指挥部成员接到报告后,应在30分钟之内赶到事故现场。并按照第三条第二款分工,迅速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5、应急预案启动后,指挥部全体成员未经批准不得离沈,有特殊任务时,由所在科室按职务高低递补。
7、有救援任务的员工根据预案规定的应急响应程序,按照自己的职责,迅速执行救援任务。
8、没有救援任务的员工,做好自救,听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迅速从疏散出口撤离到安全地点。
(三)扩大应急响应
1、事故发生后,医院应积极组织自有力量进行应急救援工作,控制事故的发展。
2、当医院自有力量无法控制事故时,指挥部应当立即向市卫计委申请启动局级应急预案。局指挥部人员未到达前仍需代理指挥。
3、指挥权交接后,医院指挥部应积极配合卫计委现场指挥部的应急救援工作。
(四)处置措施
1、根据灾害事故类别,启动相应的专项预案,采用该专项预案的应急措施进行处理。
2、注意高处是否有欲坠落的物体、周围是否有裸露的电线、泄露的蒸汽或热水等,以免造成二次事故伤害。
3、救援人员要做好自我防护,佩戴好必需的防护用品,严禁违章操作和盲目行动。
4、进行现场施救时,应尽量保护现场,确因抢救人员必须移动的物体,尽量做出标记或拍照,以便于日后事故调查。
(五)应急结束
1、当遇险人员全部获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由医院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宣布应急结束。
2、应急结束后,指挥部办公室召集成员会议,统计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数据,做出善后处理方案,分析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救援总结并及时上报。
六保障措施
(一)人员保障:指挥部成员部门要按照第第三条第二款职责将本科室人员组成应急救援队伍,平时进行应急观念和管理等教育,并加强对职工进行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
(二)技术保障:各科室要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消防干事经常检查并监督维护各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安全标志、应急灯等,消防通道,确保其完好有效;后勤各科室按照各自职责定期维护房屋建筑内电气线路设施,电梯、锅炉、各种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设备设施,确保医院安全良好运行;有关科室要定期检查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与保管,确保其安全可靠。及时检查、发现和整改各类灾害事故隐患,对重大疑难问题分析论证应聘请有关专家提出整改意见。
(三)医疗保障:医务部、护理部负责建立各专业医护人员的信息档案,并根据需要及时组建医疗队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预防科根据需要做好现场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
(四)物质保障:预防科储备一定数量的救治烧伤烫伤、剧毒危险化学品中毒、外伤等各类急救药品和器械;医务部根据应急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建立现有装备的管理和应急调用制度;后勤保障科常备足够的抢险工具、防护用品和车辆;应急指挥部应掌握各专业的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情况,并保证救援物资始终处于可正常使用的状态。
(五)资金保障:财会科应根据院长指示,落实用于突发灾害事故应急工作所需经费。
财会科和审计科对灾害事故应急保障资金的使用和效果进行监管和评估。
(六)现场管理:所有应急救援人员进入现场前一定要搞清楚事故的性质,注意现场的不安全因素,以免造成二次事故伤害。救援人员要做好自我防护,佩戴好必需的防护用品,严禁违章操作和盲目行动。进行现场施救时,应尽量保护现场,确因抢救人员必须移动的物体,尽量做出标记或拍照,以便于日后事故调查。
(七)应急救援物资及装备:防护服,手电筒,铁锹、镐、撬棍,手套,水靴、防毒面具、救生绳、担架、医药箱、对讲机、面包车等。
七宣传、培训和演习
(二)演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救援演习,加强和完善各科室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并根据演练的实际情况及发展变化适当调整完善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