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人大常委会推进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建设纪实
□玉溪日报记者顾世丹文/图
戛洒镇人大代表工作站组织代表视察重点项目建设
太桥村人大代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曼勒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内,人大代表对群众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近年来,为拓宽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履职渠道,丰富代表履职形式和内容,新平县人大常委会在县委的领导下,对照省、市人大有关代表活动阵地建设的标准和要求,积极推进人大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认真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履职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平台作用和代表主体作用,为建设幸福美丽和谐新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阵地建设规范化
新平县辖12个乡(镇、街道),目前共有省、市、县、乡(镇)四级人大代表773名,其中,省人大代表2名、市人大代表32名、县人大代表168名、乡(镇)人大代表571名。
新平县、乡(镇)两级人大高度重视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建设,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加强人大代表工作的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把加强代表活动阵地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夯实基层人大工作基础、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据了解,2017年以来,新平县人大常委会按照省、市人大的有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按照“示范引领、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对12个乡(镇、街道)人大代表工作站和123个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进行提升改造,实现人大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同时,在桂山街道凤凰社区、平甸乡桃孔村、扬武镇扬武社区、戛洒镇戛洒社区、漠沙镇曼勒社区等村(社区)开展片区联络活动试点创建工作。各乡(镇、街道)根据工作实际,分别在各辖区内建设示范点,通过示范点建设,发挥以点带面、引领示范作用。此外,新平县人大常委会还按照创建要求,组织各乡(镇、街道)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选择阵地场所和外观建设模式,使全县活动阵地既统一规范,又具有各自特色。
代表活动常态化
随着阵地建设的不断完善,如何充实活动内容成了当地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建设亟须解决的问题。新平县人大常委会指导各乡(镇、街道)人大依托人大代表工作站和人大代表联络室,积极组织开展代表培训、视察调研、接待选民、评议站所、代表述职等活动,不断推动代表活动规范化、常态化。
闭会期间,新平县人大常委会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分批分期组织县人大代表到北京大学和青岛市人大干部培训中心学习培训,邀请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到新平开展代表集中培训。各乡(镇、街道)以代表活动阵地为平台,组织开展各种学习培训活动。其中,作为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示范点,戛洒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牵头组织平寨、南蚌、达哈等村(社区),围绕如何开展阵地活动发挥代表作用、如何完善台账资料规范档案管理等问题进行座谈交流,提高人大代表履职水平和阵地建设规范化水平。曼勒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在代表小组组长杨文昌带领下,组织辖区内的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和部分农户,就蔬菜种植管理和销售进行培训,提高基层人大代表和农户的生产经营水平。者竜乡人大代表工作站在每年县、乡人代会结束后,及时组织传达县、乡人代会精神,做到上情下达,使群众及时了解党委、政府的工作方向和政策措施。
人大代表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为更好地接受选民监督,新平县各乡(镇、街道)人大每年定期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向本选区的选民报告履职情况,接受选民测评和监督。2017年以来,共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述职34次153人。通过述职和测评,鞭策履职不到位的人大代表增强代表意识和责任意识,宣传履职优秀的人大代表,促进代表加强自身建设。
平台作用实效化
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下,各乡(镇、街道)人大积极探索,从关乎发展的大事着眼,从群众身边的难事着手,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了人大代表工作站和人大代表联络室作用的实效化。
2018年,漠沙镇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探索出人大代表联组活动的方式,将全镇分为3个片区开展联组活动。这种片区周边联络活动的机制,促进了代表之间的交流,推进了村(社区)共治,形成共识、集聚智慧,更好地发挥代表作用,得到广大基层人大代表一致认可,并迅速在全县总结推广。
2017年以来,新平县各站、室通过人大代表接待联系群众,收集民意2000余条,形成书面建议711件,解决307件。为进一步加强对代表建议的督办工作,2019年,新平县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了人大代表建议“双评双推”工作,通过人大代表与承办单位对代表建议质量和办理质量的双向评议,推动代表履职及建议的落实,使一些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落实。
肩负着新的时代使命,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新平县人大常委会将在省委、市委、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优势,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紧扣新平实际,积极依法履职,深入探索创新,谱写新时代人大工作创新发展新篇章,为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