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平台让人才尽展其能

自古以来,就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之说,无不道出了将才的重要。在创新驱动发展的今天,人才的竞争更加白热化,依靠人才抢占高地、获得成功,已成为各行各业最为通行的法则。

静安企业毫不例外,深谙其中道理,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人才观,建立了自己的人才库,规划了自己的人才发展战略,保证企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人才观,关系到企业高层的决策方向、中层的理解贯彻、一线员工的愿望追求,可以说是企业文化的关键点之一。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分析重点事例来阐释静安的人才观,以此启发广大静安家人强化人才观念,树立人人皆可成才、个个争当人才的良好风尚,开创人才建设崭新局面。

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要务

静安的发展史上留下过许多佳话,其中不乏有求贤若渴、义重如山、三顾茅庐、桃园结义等等生动故事。决策层的眼光是深邃的,理念是超前的,在人才问题从不局限于家内外、企内外、省内外甚至是海内外,也不惜劳苦、不惜代价、不惜成本,面向五湖四海挑选人才,或者是通过高等学府培训人才,曾经开出过高薪待遇招贤纳士,出台过优惠政策从高校直录应届毕业生,投入过大价钱依托名校举办企业经济管理高研班,从而为企业发展构筑了人才方阵,干成了一系列大事、难事,推动了企业稳步健康发展。这些都是属于静安的大动作,属于静安的大手笔。

行动的背后是观念和理念的主导与支撑。集团高管层坚持重视人才建设,把人才资源视为第一资源、最紧要的事务,把人才竞争看成是各类竞争的关键因素,把选人育人用人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并将“无大将可用”列为集团的“五大警示”之一摆上突出位置,从而未雨绸缪,牢牢把握争夺和拥有人才资源的主动权,有效防范人才队伍建设出现危机。事实也一再昭示,企业的发展环境、任务挑战在不断变化,然而增强企业人才储备、人才竞争,始终不会变、也不能变,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才为本”的思想牢固确立起来,遵循人才的普遍成长规律,统筹实施人才培训计划,突出管理人才、创新人才、高技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打造牢固的“人才链”,始终占领人才的制高点。

人才有标准,职业素养、专业素质都要过得硬

古人云“德者,本也。才者,末也。”意指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是根本,才华和才能是由根本所发展产生的枝末。换言之,德行犹如树根,才能犹如枝叶,树根不牢固,枝叶是不会茂盛的。历史和现实都说明了一点,企业的人才标准是多个要素综合在一起的,要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培养、引进、使用、评价人才,确保队伍既纯洁可靠又充满活力。

爱才,识才,惜才

爱才、识才、惜才是人才汇集的关键所在。一个领导者,只有真正的爱才,才能聚合人才;如果不尊重人才,或者妒贤嫉能,也就不可能吸纳各类人才来到自己的身边;识才是领导者的必备素质,古人云“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只有领导者保持一颗公心,有一双识才的慧眼,才能挖掘人才、发现人才,而不至于人才埋没、流失;惜才也就是珍视和爱惜人才,“士为知己者死”,只有惜才之心、容才之量,才能做好发现培养和聚合人才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把各类人才运用到重要岗位上,推动企业蓬勃发展、持续发展。

既要有为我所有的人才

又要有为我所用的人才

在今年10月25日医疗板块召开的科室主任座谈会上,集团领导再次阐述了作为人才密集型的医院需要确立怎样的人才观,特别提出要多策并举抓好专家型人才的优化配置,既要有为我所有的人才,又要有为我所用的人才。

医院在人才配置上有过许多成功的探索,一方面按编定岗,不惜代价培养、引进专家人才;一方面,坚持“人才以用为本”,与省内外名院、名科、名医协作,建立远程医疗分中心,与安医大一附院共建肿瘤专科联盟病区,轮流定时安排专家坐诊查房,与安中医附院建立协作单位,带队伍、带技术,人才不求我有,但求能用,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作用影响。此外,从集团到各实体单位,也越来越多地采取灵活机制,选择性的购买第三方服务,找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我所有、为我所用,是人才建设“两条腿走路”的有效方式。为我所有,能够保持队伍精干稳定,保证各项工作正常运转;为我所用,能够共享宝贵资源,给队伍增添力量,关键之时发挥关键作用。常格不破,人才难得;人能尽其才,则百业兴。既有为我所有的人才,又有为我所用的人才,必将驱动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走活集团管理运营的一盘大棋局。

人才靠选,靠带,靠用,靠管

2020年6月下旬,养亲里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演说比赛,一批新人登台,话中心职能、表各自思路、提意见建议。这场比赛引发了集团领导的特别注意,深深感到养亲队伍的新生代已经出现,实力不凡、后继有人。有的还形象比喻,“五朵金花”花开正艳,新的“五朵金花”又含苞待放了。

各实体单位正是靠着选人才、带人才、用人才、管好人才,做到了人才济济、人尽其用。养亲苑、养亲里屡屡在省市养老护理专业大赛上摘金夺银,医院有一批自己培养出的高级职称医生,其他各条战线也都是人才辈出,无不印证了人才培养需要打好组合拳,抓好全过程。“选人”在先,给人锻炼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公开“赛马”,把真正的人才选生出来;“带人”为重,“名师带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再好的人才苗子也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播洒;“用人”为本,“实践是磨刀石”,人才越是用当其时越能发挥作用、砥砺成长,人才还有一个“保鲜期”的问题,过期了也就失去了活力;“管人”为要,对人才不能求全责备,但也不能放手不管,同样必须牢记“小爱是大害、小恶是大爱”的警言,做到是非分明、松紧有度、严爱相济,在生活上多关心,在工作严要求。

THE END
1.打造高质量人才发展平台积极搭建人才服务平台。根据人才发展需求,加强人才服务保障,加强人才驿站、人才之家建设,完善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通过创业启动资金、场地租金减免、贴息贷款、税收奖励等政策支持,做好跟踪服务。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引进人才,建立人才服务台账,在资金扶持、解决落户、配偶安置、医疗服务、子女入学、住房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https://wap.hhhcq.cn/content/646854/51/14366318.html
2.如何构建高效人才发展平台?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构建一个高效的人才发展平台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吸引和保留人才,还能提升整体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明确战略规划与目标 首先,要建立一个高效的人才发展平台,企业需要明确战略规划与目标。这包括理解企业的长远发展愿景,确定关键业务目标,并将人才发展战略与之紧密衔接。通过明确的https://www.atalent.com/zh/ruhegoua/0/
3.搭建人才平台激发人才活力搭建服务平台,抓牢基础保障。国家竞争、国家富强、产业发展,说到底要依靠人才集聚。广大组工干部要在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上持续发力,坚持服务至上,积极听取人才的各类建议,解决人才的实际问题。要建立综合服务平台,强化人才专门服务,高效细致完成各类保障工作,营造宽松和谐的创业环境,激活人才发力的“一池春水”。(祁卉)http://sp.ycwb.com/2022-12/02/content_41211793.htm
4.山西着力搭建人才成长新平台澎湃号·媒体澎湃新闻山西着力搭建人才成长新平台 山西经济日报记者 王佳 “省委、省政府立足我省‘十四五’转型出雏型战略目标,着眼产业布局结构对人才的广泛需求,打破常规、务实创新,提出统筹推进资质教育和学历教育两大领域,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推动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明确要求,为《山西省“十四五”人力资源开发、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239451
5.人才培养要搭建好“三个平台”人才培养要搭建好“三个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并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做好人才培养工作需要从能力素质、实践历练、结果转化等三个方面着眼,切实提升我国人才工作竞争力。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mb/2022-01/28/content_24907833.htm
6.优化人才生态,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中国青年网悉心育才,搭建人才发展平台。悉心育才是对人才的长远投资,应注重人才的成长与发展,不断搭建和完善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平台。首先,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公正评价人才的工作和贡献,确保人才得到合理的肯定和奖励。其次,要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和学习机会,鼓励人才不断提升自己,拓宽视野、增长才干。同时,还要创造更多实践机会,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pinglun.youth.cn/shsz/202312/t20231212_149606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