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组织的流行做法——组织平台化

平台化的组织是当下组织建设的一种流行做法。平台本意上是一个舞台,是人们进行交流、交易、学习的具有很强互动性质的舞台。

做大组织平台的契机

对于一个企业组织来讲,每个发展阶段都面临着多种选择,每个发展阶段都面临着做大组织平台的契机。企业家必须要解决好三大平台建设和协同发展问题,即现金流平台、成长性平台和影响力平台,三大业务平台确保了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三大业务平台基础上,探索能够聚集产业资源的产业平台和能够聚集金融资源的金融平台。

在管理上,平台提供了组织空间,无论是合伙做企业还是创业单飞,都会有充足的机会。

比如马云的阿里,通过合伙人委员会实现对董事会的多数席位控制权,确保了阿里的业务发展符合创始人的预期。

阿里的合伙人身份不等同于股东,虽然阿里要求合伙人必须持有公司一定的股份,但是合伙人要在60岁时退休或在离开阿里巴巴时同时退出合伙人(永久合伙人除外),这与只要持有公司股份就能保持股东身份不同。

阿里合伙人会议并没有取代董事会来管理公司,合伙人会议的主要权力是董事会成员候选人的提名权。也就是说,合伙人拥有人事控制权,而非公司运营的直接管理权;他们职责是体现和推广阿里巴巴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至于财产经济责任,合伙人不是GP了,也就是说,他们履职的责任主要是精神和身份层面的,没有具体财产赔偿责任。

这个合伙人委员会就是在阿里这个平台组织上应运而生的,很具组织创新性。

三层盈利模式

打造平台组织背后隐含的第一层盈利模式,可以借用资金聚集等资源优势,向上下游的厂商获得高于行业水平的溢价,从而获取一定的溢价收益,这在规模经济中是显而易见的,也是被多数企业家所能够识别到的,至于说平台上的交易费用则完全可以做成免费的。

第二层盈利模式,则是做中小企业的供应链金融,即平台企业与银行间达成合作关系,面向平台上供应链所有成员企业进行系统性融资安排,这是整个平台的盈利模式的核心。

在“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下,处在供应链上的企业一旦获得银行的支持,资金这一“脐血”注入配套企业,也就等于进入了供应链,从而可以激活整个“链条”的运转,而且借助银行信用的支持,还为中小企业赢得了更多的商机。

第三层盈利模式,则是为平台做配套和基础服务的业务,如物流、物业、小商业、餐饮等等,此处不再赘述。

平台组织是实现规模经济到范围经济到体验经济的最佳途径,在当下这个新经济时代,平台组织的生命力会愈演愈强,无论是区域为王,还是产业为先,平台都有利于形成企业发展的大战略和大格局。

平台组织化的缺陷

组织平台化并不是没有缺陷,它依然有很大风险,可能出现组织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导致组织执行力低下,甚至解体。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塑造富有凝聚力的平台化组织文化,将组织愿景与个人愿景充分融合。

在制定组织愿景时,充分考虑每一个员工的自由全面发展,实行公平公正的薪酬激励和成长激励。如果一个项目的成功主要是某一个团队完成的,甚至是某个团队的某个以前不起眼的员工发挥了关键作用,那么组织一定要充分奖励这个团队和这个发挥关键作用的员工。

打造平台化组织是互联网时代组织发展的大势所趋。平台化组织是对传统组织形态的扬弃,是适用互联网时代的灵活高效的组织形式。

处在互联网大潮中的众多企业要拥有平台化的思维,进行平台化转型,建立自由项目团队,打造相辅相成的平台生态圈,塑造富有凝聚力的平台化组织文化。

THE END
1.平台化组织管理制度平台化组织管理制度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通过建立与平台经济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实现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共赢。平台化组织具有开放性、数据驱动、用户参与和效益共享等特点,具有弹性、创新和用户优势等优势,同时面临数据安全、竞争合作、监管规范等挑战。建立合理有效的平台化组织管理制度,需要优化组织架构、实现数据https://wenku.baidu.com/view/02f2496e74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3a.html
2.什么是你能理解的平台型组织?界面新闻·JMedia当然,所有的文化、战略、商业模式、价值、运行、机制,都需要一个载体,一个以客户为导向,靠数据驱动,通过开放协同,构建网络效应的组织平台为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平台型组织。 01、平台型组织的定义 平台型组织概念是希伯拉在对意大利olivetti公司研究的基础提出的,指的是能够在新兴商业机遇和挑战中建立灵活的资源、惯例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3645942.html
3.为什么说平台型组织,是当前组织中的最高级形态?也最能适应数字下图对比了机械型组织、生态型组织的特点。机械型组织体现的是对效率和控制的重视,与任务专业化、职权层级、规章制度、正式的报告制度、集权的决策等相关;而生态型组织体现的是对学习能力的重视,与任务共担、层级弱化、较少的规章条例、面对面的沟通、放权的决策等相关。 http://www.chnstone.com.cn/a/media/Edongcha/2023/2023/0525/5421.html
4.组织的平台化转型与人员管理平台化不仅是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现象、经济现象,更代表一种组织现象。组织的平台化转型目标是连接双边或多边主体,将组织作为一体化的平台,通过共享资源来赋能平台,从而创造单独一边所无法创造的价值。 关于传统组织与平台化组织的区别有个形象的比喻:前者是“火车模式”,主要靠领头者,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后http://uqbang.com/hr/detail.html?id=5
5.平台型组织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与矛盾,也基于技术比如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组织架构也开始向前演变,平台化和液态化组织应运而生。 以华为为例。华为目前的整体组织架构就是一种平台化组织。在某些创新业务(如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单元)上,又具有液态化组织的特征。 集团职能平台是华为的中央平台,是作为统治抓手的后台组织;各个业务单https://zhuanlan.zhihu.com/p/615165654
6.流程型组织是平台型组织的高级形式流程型组织是平台型组织的高级形式 平台型组织的内涵是什么?当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有的是从前、中、后台的组织能力的角度来看,有的是从企业生态圈来看,有的是从合伙人机制来看,这些说法往往不在同一个可比较的论点上,因此我们抛开具体的形式,捕捉共同的思想,这就是开放与自由。人们是否愿意存在于某个组织,在于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49781317&efid=S5CBoCSk4iGu-uZRyDthEg
7.平台化组织的类型与运作模式波士顿咨询平台化组织的类型与运作模式波士顿咨询李舒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人问:平台化组织是不是只适合互联网企业,我的企业是不是也可以走平台化的方向我们做了一个分析,既然平台化组织目的是为了让企业更好的应对不确定性,同时也让这个企业更灵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1257003.html
8.向“平台型组织”转型,该怎么走?当下有太多纷繁复杂的“新组织”概念,但其实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说同一个问题,都没有逃出“平台型组织”的框架。 一、什么是平台型组织? 什么是平台型组织,可以把这种组织的状态总结为“12字箴言”: 并联劣后 “劣后”是一个金融术语,意味着一起合作的伙伴中,谁承担最后“兜底”的风险。我观察到的企业中,大量职https://www.ruthout.com/information/2475.html
9.罗华刚:美的战略落地的7+3机制治理组织、经营组织、业务组织三位一体 决策机制清晰(含机构) 适应环境与战略升级机制 主要领导人严而不重的MECE分工(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分层分级管理体系 机制二:平台化的组织机制 去中心化、科层化的平台化组织 扁平化的敏捷化组织 http://www.fuyuzhiku.com/archives/6458
10.《平台型组织》作者谈组织转型:企业热衷的三台架构真的做对了吗三台架构只是企业建立平台型组织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事实上,平台型组织的组织结构并非固化,各个组织模块之间一定是相互嵌套的,人员的协同一定是跨边界的。所以,我们从企业“有没有跨边界协作项目”的角度进行了检验。 所有样本中,有X%的企业既在组织架构中明确划分了前中后台又同时出现了大量跨边界协作的项https://www.tmtpost.com/5362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