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辅仁中学始建于2020年,地处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创建全市首个国家级人工智能示范校、省级教育信息化2.0示范校为办学理念。
辅仁中学建校之初,就制定了《“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育质量”课堂教学改革计划》《信息化教学培训实施办法》和《高效课堂培训学习工作实施方案》,开启了学校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
一、信息化基础环境
1.1校园网络环境
我校主干网络接入了200MB光纤,楼与楼之间用千兆光纤连接,交换机和路由均使用千兆级,有线网络全覆盖到学校的每个教学、办公和活动场所,无线网络覆盖到办公区域和智慧教室,到达教室和办公室桌面网络可达百兆,可以满足教育教学及教育信息化活动的要求,支持高峰期的群体并发访问,所有计算机设备均启用Windows防火墙,保护校园网络安全。
我校教师办公采用一体化电脑,都是最新设备,能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操场LED屏幕可以服务学校宣传和活动等等。
智慧黑板也是平板教学实验班,班上每位学生1台平板,老师通过平板电脑跟学生实时同屏、实时互动,使整个课堂更加的生动活泼,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会议室一体机能够辅助校领导开展各项学校规划、预案、工作计划总结、党建工作等等。
目前我校建设的校园电视台是参照市电视台标准进行建设的,通过虚拟不同的场景,可以实现校园故事展播、校长教师论坛、名师课堂讲座同步直播等功能,还可以在校园内外录制编辑,实现大型活动直播。
云计算机教室除了可以满足平时对学生计算机课程教学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外,还具备云资源共享,实现无人授课,学生自主学习的功能。
云录播教室除了具备录课功能以外,还可以支持在线互动直播,可以实现全区同上一节课,优质教师资源共享。同时还具备点播功能,老师可以在学校,在家随时随地点播观看录制好的的名师课堂,提高教学水平。
操场投放大屏能够播放视频、音乐等,更好的丰富学生校色生活。
会议室多媒体能够辅助校领导开展各项学校规划、预案、工作计划总结、党建工作、座谈会,技能比赛等等。
教室班牌的智慧之处在于它是班级宣传的窗口,学校信息发布的窗口,还可以实现学生打卡考勤、班级风采展示、学校知识拓展等功能,同时将数据实时同步到大数据中心,为下一步教育决策提供依据。
二、信息化应用
2.1应用平台
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教育云平台,改革驱动、创新引领、服务发展,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课堂教学、教育服务、教育治理新模式,以信息化全面带动教育现代化。以下是我校的使用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教育云平台情况说明。
1.学校信息发布。
通过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教育云平台,进行学校信息发布,发布在本平台的资讯管理栏目中体现信息技术的融合等等。
2.校本资源库。
3.名师工作室。
名师工作室是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的平台。我校可以利用名师工作室查看其他学校的资源。
4.学校空间。
我校利用学校空间进行通知,公告,班牌发布,学生风采,教师寄语等等内容的发布。
5.班级空间建设。
2.2教育教学
学校重视信息化模式的改革,逐渐形成了备—教一析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备,是指老师是的备课,老师的备课资源来自之智学网资源库,每天都在更新很多的教学资源,有助于把握最新的教学动态;教,是指老师的授课过程,全程采用信息化平台,随时实现人机互动,有著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要点,增加学习的积极性;析,教师可以通过平板对学生进行作业的布置,在教师端,可以直接统计学生的正确率,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我校使用学科网进行资源下载、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利用鹤壁市智慧教育平台进行打卡、发布通知公告、考勤,方便学校统一管理。例如上传我校有关信息化教育资讯,例如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背景下提高小学生美术鉴赏力的实践与研究、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护苗行动弘扬红色精神彰显军人风范拥军活动侧记等等。
利用我校大数据精准教学,提高教师分析学生成绩的效率,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利用云计算机教室,教授学生编程,可以满足平时对学生计算机课程教学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外,还具备云资源共享,实现无人授课,学生自主学习的功能。
利用录播教室开展远程教研在线互动直播,可以实现全区同上一节课,优质教师资源共享。
利用智慧课堂进行平板教学老师通过平板电脑跟学生实时同屏、实时互动,使整个课堂更加的生动活泼,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2.3教育管理
2.4教育评价
三、用户信息素养
3.1教师信息素养
在信息化时代,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首先就必须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促进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学校教师培养和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智慧课堂教师可以通互联网资源搜索、画廊展示、翻翻卡、随机作答、抢答、PK、发布作业、试题讲解、辩论赛、倒计时等功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思考、表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2学生信息素养
我校学生信息素养主要培养学生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全面提升信息素养。
3.3管理人员素养
学校管理者的基本素养应该有先进前沿的教育思想,炽热如火的教育情怀,澎湃不已的创业激情,卓越非凡的管理能力,深度挖潜的研究能力和专业水准的协作能力。
我校在管理人员素养上制定数字校园建设方案、信息化整校推进和信息化发展规划等,全面实施。
四、网络信息安全
4.1安全管理与信息技术安全
五、保障机制
5.1组织保障
5.2全员培训
我校领导组织学校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参加数字化校园建设2.0培训,全部培训人员达到合格。相继织教师参加教育云平台培训,全体教职工获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合格证书。
5.3资金投入
数字化工程是一项投入大、周期长的系统性工程。尤其是初期的硬件、软件等设施投入需要较大投入。同时,信息化工程在后期维护中,需要定期更新、升级。维护经费的保障,也是对经费提出的一个挑战。
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的实施是需要一些列统筹之后才能确保数字化校园实施的完善,我校通过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有效的解决和合理的规避实施难题,为学校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技术保障。
在信息化课堂教学发展之路上,学校将继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深入开展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培训,继续依托优质课程资源,基于校园的畅言智慧课堂,持续深入进行课堂教学与研究;探索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和不同授课内容的一科多型的课堂教学;探索基于一科多型课堂教学下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构建具有个性特色的智慧课堂教学新模式,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有更加显著的提高,努力创成智慧教育区域名校、形成特色品牌和名师骨干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