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天猫双11刚刚度过了11岁生日,今年京东618也迎来了第17个年头。
可谁还记得618原本只是京东的店庆日?
98年,618那天,刘强东成立了京东公司。
如今,由京东打造的电商节受到全民、乃至竞争对手如此重视,已完全脱离了京东平台的印记,不得不说也是一种成功。
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下滑,618作为年中一个大促节点,今年格外值得研究。后疫情时代,到底经济几何?消费力几何?新的营销玩法又有什么胜算?
300多娱乐圈明星把淘宝直播间当成通告来赶、苹果手机加码参加天猫的打折、一众去年完全没有上榜的小众品牌如李子柒、内外等上了天猫行业销量TOP10、还有618前夕Prada、MiuMiu、Dior低调入驻天猫奢品……今年的618,仍有不少特别的现象。
我们研究618,是为了搞懂“下半年怎么办”。
如果说以前的电商节是消费狂欢——买家省钱,卖家赚钱,而今年618更像是,“买家为了生活,卖家为了流量”。
据公开数据显示,天猫累计下单金额6982亿元;6.1-6.18期间,京东618全球年中购物节累计下单金额达到2692亿元,创下新的纪录。拼多多称,自5月25日以来,平台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19%,其中农产品和品牌商品增幅最多;苏宁表示,618当天,苏宁易购全渠道销售规模增长129%。
可以看到,去年京东11.11全球好物节累计下单金额达到2044亿元,今年618则再次迎来新的涨幅。而在去年双十一,天猫累计下单总金额2684亿元,今年618成绩已超越天猫去年双十一。
2020年双十一天猫是否能再超越自己,也是下半年值得期待的一件事情。
但不能否认的是,“618”对电商销售额增长的贡献度正逐年放大,赶超双11。
在此之前也可以看到,618预售期数据成绩也很亮眼。6月1日预售期开始消费数据表现亮眼,各大平台也在当日迎来首个小高潮。天猫“618”开售10小时成交额同比猛增50%,成交额已超去年全天。除天猫主场外,淘宝直播也贡献了亮眼成交额,自预售启动以来直播场次累计超过140万,61狂欢当天开场89分,淘宝直播成交额超过20亿元,全天成交额超过51亿元。苏宁“J-10%"计划发布后首日订单量也增长426%,搜索量全网增长9倍,总体表现亮眼。
洞察一:中国还有敢不上网的商品吗?
品牌紧密拥抱电商节,线上零售模式成标配
为了促进消费复苏,拉动消费,各大电商平台对品牌商家降低了门槛,吸引了不少大中小品牌加入,今年天猫618的品牌已超过10万家,比去年翻了一倍。同时,疫情以来,超过200万商家涌入淘宝开新店,受限于线下消费场景的品牌也借助本次618机会,将线下促销优惠场景迁移到线上,比如房地产、旅游、博物馆、海淘食品、航空旅行等等消费品类加入了今年618促销大战。
这恐怕是所有品牌开始争夺线上消费的始点,线上竞争愈发激烈。
未来,线上零售模式将成所有品类标配,消费者可以在网上买一切。
洞察二:“前戏太久”,消费者很不满意
电商节营销周期长线化,消费拉锯战很难爽
受上半年消费欲望的压制,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拉长了促销活动周期,618延长至20天左右,以通过前期促销优惠活动不断唤醒消费者购物欲望,为各类品牌创造消费需求,营造消费场景,吸引消费者流量,同时也是一个深度种草周期,为最后刺激消费者购买埋下长线。
但是,战线拉得长,就意味品牌面临的是一场混战,如何“错峰出行”也成为本次品牌营销的一大难点。
虽然天猫、淘宝、京东等推出超长营销期,同时也为品牌、主播制定错峰出行、排位赛等营销玩法,以实现前期大规模引流,但不能忽视的是,由于周期拉长,会导致消费者各大平台之间的流动频率和流失率提升。
相对于以往双11集中引爆流量,刺激消费,618营销引爆节点感较弱,品牌商无法洞察明显流量增幅变化,在消费者运营与管理方面明显会跟不上节奏。
从消费端来看,其实电商促销节也并不适合长线营销周期,主要原因是:
1.过长营销周期会给消费者带来疲惫感,消费敏感度降低,未能塑造、传递出促销优惠低价的稀缺性,一定程度上是弱化了消费需求;
时趣认为,如果各大电商平台因流量、用户争夺而拉长战线,长线营销周期确实可以持续强化消费者对平台促销节的认知,但会消弱最后节点的品牌销售转化,品牌很难感受到促销大爽,除非618当天亮出价格最底线,否则很难引起消费者兴趣。
洞察三:别废话,多少钱?
平台优惠力度空前,品牌陷入价格战
每年电商节日吸引流量的重要方式就在于红包,今年618,天猫联合多地政府和品牌发放超百亿现金消费券和补贴,表态要让618成为上半年的双11。京东的投入超过历年;拼多多则牵手国美,补足供应链,加码百亿补贴力度,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对外喊话:“我们的补贴不设上限,没有定金和预售,不需要为了凑单满减而做数学题。”
时趣洞察引擎通过对“618”关键词的监测还发现,虽然一线城市用户仍然是618的主要社交声源,但新一线城市,包括二、三线城市用户对618的讨论热度也在上升。
由于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大型销售节点均未带来显著营收增量,而品牌们几乎将上半年的成绩都押注在了618,各大电商平台也纷纷推出不少新的营销玩法。
无论是叠蛋糕、领金币、还是618列车等等互动红包获取游戏,对于各大电商平台而言,在整个618营销期间,主要的核心动作还是引流,吸引消费者,同时,根据不同平台风格,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购物体验,留住消费者,再到最后一个环节,触动消费者购买。
除了平台加大各种补贴优惠力度外,不少品牌也为618推出了价格优惠红包。在中国,AppleStore天猫官方旗舰店对平台搞的各种促销活动也是历来冷淡,而这次在天猫618拿出史上最大诚意。它不仅参加天猫618打折,还不断将折扣加码,回血清库存的欲望极其强烈。据了解,6月1日天猫618开售第一天,天猫平台上iPhone产品成交创下史上最快纪录,5秒即破5亿元,根据苹果2020年第二财季财报折算,这一数据超过了中国市场1天的成交额。
与此同时,还有不少国际美妆大牌比如海蓝之谜、雅诗兰黛、兰蔻、赫莲娜以及SK-II、科颜氏等。像这次618护肤界的爱马仕海蓝之谜,以前的调性是基本不打折的,这次除了限量赠品礼盒以外,还附加了回购券,雅诗兰黛会员福利多,兰蔻五折等等。当然结果也不错,少女、姐姐们成功将这些品牌送上了天猫618TOP榜单。
不得不说,品牌力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优惠促销中,脱颖而出的重要砝码。当面对优惠力度混战下,品牌力强的更让人“心向往之”。
洞察四:不能出国,我就海淘
618电商节国际化,比肩黑五全球狂欢
据网经社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进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2.47万亿元,同比增长30%,相比2018年增速上升3.34个百分点。可见,当消费者需求得到持续释放,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本土品牌,进口消费呈常态化。而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出境游受阻,海外代购、旅游免税店购买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部分需求在618期间也得到了释放。
今年,当国内电商血拼618的时候,进口跨境电商如天猫国际、京东国际、苏宁国际、考拉海购等也纷纷参战618,满足了有购买奢侈品、海淘需求的消费者,不仅吸引了新的流量进入,同时也促进了品牌触达更精准的用户群体,带来销量的增长。
数据显示,6月18日,京东国际成交额同比增长100%;苏宁国际618开场18小时销量增219%;考拉海购日均新开卡会员数提升近70%;天猫国际618进口消费同比增长43%;单创商品成交额达14.68亿元。
另外,在618前有不少奢侈品牌低调入驻天猫,如宝格丽、Prada、Chole、Miumiu、Dior等。
洞察五:边买边交友
电商平台向社交电商靠拢,电商边际模糊化
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的消失,传统电商获客成本不断上升,再加上直播、短视频等内容不断侵蚀用户时长,为了降低拉新成本,传统电商出现了内容化、社交化的趋势,在营销方法上也就出现了明显变化。
6月16日,天猫联合江苏卫视举办了《618超级晚》晚会;京东和快手联合发起双百亿补贴,苏宁则与抖音打造“超级买手”直播间,同时,也和东方卫视联合举办了《618超级秀》晚会;拼多多则和湖南卫视举办《618超拼夜》誓将补贴进行到底。
本次618是电商平台向社交电商靠拢的一次标志性节点。为了能在618期间争夺到更多流量红利,或者稳住2020下半年用户增长大盘,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向社交“红人”抖音、快手等靠拢,以求实现流量与交易转化共赢的局面,突破增长的桎梏。
同时,通过此次电商平台和社交电商平台、电视台等具备内容优势的平台合作,可以看出,电商商业模式正在一个创新迭代路上,消费者正在倒逼电商模式的细分,或者正在模糊电商平台的特质,电商平台不仅仅需要连接人-货-场那么简单,还需要内容、需要社交,而直播带货正是电商社交需求爆发的原点。
洞察六:C位是直播
直播带货已成为电商平台促销标配
截至6月16日7:00,淘宝直播引导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超过250%,天猫618期间有13个直播间累计成交过亿。京东方面,头部商家100%开播,18个品牌直播间破亿,83个品牌直播间破千万。京东快手首场直播带货专场销售额达14.2亿……
疫情期间,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品牌方对直播的接受程度呈现爆发式增长,今年一季度淘宝直播的日活跃商家数同比增长88%,直播已成为电商行业的标配渠道。
在本次618期间,也可以看到直播形式已经逐渐占据各平台的618促销的主C位置,电商平台们推广直播,对商家就意味着有流量扶持,商家有机会获得更多曝光和推广,同时直播也可以为电商平台带来新的用户增量,并且提升用户使用电商平台的粘性,电商平台就会获得更多触达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机会。
直播不仅成为今年电商平台618的重头戏,也是品牌今年618影响的重点营销打法,并且和其他营销方式进行联动和组合,甚至有的品牌以直播营销为核心,其他社交媒体为辅的整合营销打法,这里社交媒体的营销和传播,更多的是为了引流到直播间,为直播间最终的销售助力。比如,618年前期的事件营销、悬念造势等,都有可能是为了引爆直播间的带货销售,直播过程中的精彩内容进行剪辑包装,又可以成为后续传播的重点内容,将直播营销的效果最大化。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品牌在618直播大战更希望的是抢占份额,抢夺市场话语权,又或者是增加品牌曝光,但无论是哪一种,可以肯定的是以直播赚钱已经不是单一目的了。这就对电商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诉求,比如如何扩大用户规模、吸引更多消费人群,如何提升用户的消费粘度、拉升GMV等。
洞察七:甭管你是谁,都来卖货
重新定义明星、KOL商业模式
在这竞争激烈的618营销期内,明星、KOL主播和CEOIP也成为本次营销争夺战的一大亮点。今年天猫618,300多娱乐圈明星把淘宝直播间当成通告来赶,除此之外,600多位总裁也已早早预定了天猫618的排期,在淘宝进行直播带货。同样,启动“明星盛典”以来,京东直播的助阵明星嘉宾,也多达数百位。
▼关于宠粉,推荐阅读▼
洞察八:先用内容把你吸引过来
内容+短视频深度种草,营销噱头制造机
内容营销、短视频深度种草,也是本次618各品牌的创新玩法。各大电商平台也纷纷推出了内容话题制作噱头,比如快手推出的“618快手电商狂欢月”活动,包括“1个大事件+6大主题季+4大创新活动”共11个营销模块,覆盖3C、汽车、美妆服饰、亲子等全行业品牌,品牌主可以结合不同版块内容进行爆点,流量,定制,产品四方面创作。另外,快手针对不同品牌需求的客户设置“三大会场”,包括“品牌种草天团”,即针对品牌种草推出的专场活动,通过直播让受众对品牌“种草拔草”。
除了平台搭建种草活动以外,品牌也会根据产品调性搭配不同的内容营销、短视频营销的种草玩法,以实现品牌自身产品曝光,以种草方式刺激消费者加购。
618期间,京东Plus会员推广采用了短视频深度种草的方式,将重心锁定在产品使用层面,邀请明星张小斐在三支短视频中,分别出演和三位大妈PK省钱“秘技”的晨练阿姨,辅导孩子写作业到抓狂的年轻妈妈,幻想有一个贴心男朋友的单身女生,以趣味传神的表演,将京东PLUS会员给消费者生活带来的改变表现地生动形象,借角色之口,推广三大会员权益,传达“京东PLUS,让热爱MAX”的核心主题。
项目通过用创意性视频场景化种草,紧紧围绕产品核心利益点,深挖目标消费者的落地应用场景,并通过设定不同消费角色,与消费者进行深度沟通,获得共鸣,激发购买欲望。同时,再以病毒式反转剧情,在消费者心中形成记忆点,从生活场景过渡到核心权益推广,趣味度高、可看性强。
洞察九:你留得住上半年的钱,留得住下半年的粉么?
比如,在今年京东618推出了“数你最会玩”直播,聚焦于3C垂类的直播基地,由品牌厂商和零售平台携手打造,挖掘私域流量,深耕品牌自留地,软硬结合,帮助品牌共建达人生态体系。据了解包括联想、微软、戴尔、西部数据等21个电脑数码领域头部品牌均已入驻直播基地。
总体来看,今年618玩法方式众多,也有不少创新,但玩法还是基于以往相同的营销路径,促销购物节的营销闭环在于吸引消费者——留住/刺激消费者——消费者购买,而今年整个618品牌的侧重点都在于留住和刺激消费者,平台重点是吸引流量,却忽略了最终目标导向。
或许未来电商节的目的将不再是提升销售额,以促销量为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品牌曝光和品牌拉新,以拉新促增长,那么,未来品牌在参与618的时候,有更大的可能性是以品牌新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