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政策解读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精神,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在总结地方探索基础上,充分座谈论证,听取有关部委、部分省份、研究机构以及互联网医疗企业的意见建议,研究起草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4月1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了《意见》,确定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措施,强调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缓解看病就医难题,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文件起草过程中,我们注重做到三个“结合”,就是坚持中央总体要求和地方创新实践相结合,对一些在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加以提炼和总结;坚持“做优存量”与“做大增量”相结合,既运用“互联网+”优化现有医疗服务,又丰富服务供给;坚持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相结合,促进互联网与医疗健康的融合创新、规范发展。

《意见》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了支持“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鲜明态度,突出了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政策导向,明确了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支撑体系,也划出了监管和安全底线。政策出台有利于深化“放管服”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缓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健康需求。

同时,“互联网+医疗健康”也是新事物,参与主体多、涉及领域广,隐私安全风险高,也迫切需要部门和地方加强协同配合,及时发现解决新问题,引导各方有序参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抓好政策组织实施,及时跟踪总结地方做法并加强指导,推动工作取得实效,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研究制定《意见》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研究制定《意见》,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医疗卫生现代化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

《意见》有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便民惠民,以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健康需求为导向,依托互联网等技术优势,提高医疗健康服务质量和可及性。二是坚持包容审慎、安全有序,营造包容发展的政策环境,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公平竞争、开放共享的局面。创新监管方式,切实防范风险。三是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推动医疗健康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服务体系整体效能。

三、《意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文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从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创新“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优化“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互联网+”药品供应保障服务、推进“互联网+”医保结算服务、加强“互联网+”医学教育和科普服务、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应用服务等七方面,推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服务融合,涵盖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诸多方面。

三是加强行业监管和安全保障,对强化医疗质量监管和保障数据信息安全作出明确规定,保障“互联网+医疗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四、《意见》提出了哪些创新举措?

另一方面,出于对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文件明确提出了一些规范性监管措施。比如,在强化医疗质量监管方面,出台规范互联网诊疗行为的管理办法,明确监管底线。建立医疗责任分担机制。强调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等第三方机构应确保提供服务人员的资质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并对所提供的服务承担责任。“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产生的数据应全程留痕。在保障数据信息安全方面,要研究制定健康医疗大数据确权、开放、流通、交易和产权保护的法规。严格执行信息安全和医疗健康数据保密规定,严格管理患者信息、用户资料、基因数据等。

总之,就是通过制定出台这样一个《意见》,既鼓励创新又包容审慎,积极释放政策红利,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的深度融合发展。

五、对“互联网+医疗健康”这一新兴业态,应如何强化监管、防范风险?

监管新事物,要有新方式。“互联网+医疗健康”不少行为发生在虚拟空间,与以往监管实体医院不太一样。在这方面,坚持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相结合,既加大油门又备好刹车,区分不同情况,积极探索和创新适合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监管方式,既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又防范可能的风险。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防范风险最核心的是各负其责。互联网医院的发展是以实体医疗机构为依托,责任主体还是实体医疗机构本身。在监管方面,原则是按照属地化管理,实行线上线下统一监管。在这个文件中,我们特别强调了第三方平台的责任,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平台等第三方机构应确保提供服务人员的资质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并对所提供的服务承担责任。同时,建立医疗责任分担机制,推行在线知情同意告知,防范和化解医疗风险。

三是提高监管能力。“互联网+健康医疗”有一个特点,就是网上全程留痕。一方面,我们将建立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监管端口,所有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和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需要及时将数据向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进行传输和备份,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通过监管端口对互联网医疗服务进行动态监管。另一方面,我们会推进互联网可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全国统一标识的医疗卫生人员和医疗卫生机构可信医学数字身份、电子实名认证、数据访问控制信息系统,完善医师、护士、医疗机构电子注册系统。通过这样一些措施,做到“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产生的数据应全程留痕,可查询、可追溯,同时保证访问、处理数据的行为可管、可控,创新监管机制、提升监管能力,满足行业监管需求。

六、《意见》的出台,能让“互联网+医疗健康”为老百姓带来哪些健康红利?

《意见》通过健全和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服务和支撑体系,更加精准对接和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可以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成果带来的健康红利,在看病就医时更省心、省时、省力、省钱。

二是跨时空均衡配置医疗资源,将优质医疗资源和优秀医生智力资源送到老百姓家门口。通过“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使资源更加合理配置,利用“互联网+”技术把医疗资源和医生智力资源配置到一些匮乏的地区,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改变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例如,通过建立互联网医院,把大医院与基层医院、专科医院与全科医生连接起来,帮助老百姓在家门口及时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针对基层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通过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诊断等服务,促进检查检验结果实时查阅、互认共享,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大幅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鼓励医疗联合体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面向基层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推动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帮助缓解老百姓看病难问题。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THE END
1.互联网医疗总体来看,《意见稿》对互联网医疗的监管已经较为明确,在线上线下一体化和属地化两大原则下,利好医院自身拥有的互联网医院,对平台型互联网医院形成了明显的冲击。 2021-10-30 11:33 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疗 医疗健康 · 分析 互联网医疗上市“大逃杀” 互联网医疗收割季到了。 2021-10-28 18:02 互联网医疗https://www.iyiou.com/t/hulianwangyiliao/
2.“互联网+医疗”能玩出什么?新华降“互联网+医疗”在互联网公司巨头和传统医药企业相继“触网”的带动下成为资本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以岭、神威等传统药企先后布局“互联网+大健康”产业,为网售处方药“备课”。同时,“互联网+”的新环境又为企业带来新挑战。[点击详细] 上海医药投资1亿布局处方药电商 http://www.xinhuanet.com/health/zt/special/hlwyl.htm
3.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其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互联网医疗,代表了医疗行业新的发展方向,有利于解决https://baike.sogou.com/v140165542.htm
4.互联网+医疗汇智-互联网医疗 Stella谈互联网医疗 更多 急诊科的大徐 1小时前 来自HUAWEI Mate 60 Pro 有些医生水平很高,但是也不乏社恐的,所以,他们更适合互联网医院,原来这些人没机会,我相信未来的医疗时代,一定会走向互联网的。毕竟多数患者是不要手术的,他们需要的是精准的做哪些检查,有人来解读检查的结果,给出合适的治https://m.weibo.cn/search?containerid=100103type%3D1%26q%3D%E4%BA%92%E8%81%94%E7%BD%91%2B%E5%8C%BB%E7%96%97
5.“互联网+医疗”互联网真假难辨,担心遇到骗子和冒牌专家 网上诊疗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 患者隐私和信息安全 没有面对面的沟通,缺乏人文关怀和安全感 传统的就医习惯很难扭曲 现有技术、法律法规、运营体系均不成熟 其他 14.您认为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会给传统医疗带来的影响是? https://www.wjx.cn/jq/16748612.aspx
6.“互联网+医疗”的价值是什么?医信通“互联网+医疗”将信息技术与医疗行业相结合,为医疗服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不仅提升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医疗服务的质量,还打破了地域限制,降低了医疗成本,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相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医疗将会在未来发展成为医疗行业的新常态。 http://www.fbpaas.com/h-nd-153.html
7.互联网加医疗什么意思(解析对医疗+互联网的认识)一、互联网+医疗的现状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各个行业开始逐渐与信息化相结合,互联网医疗作为一种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业态,为医院的各科室从业人员、管理人员、信息流通等带来了便利,也在不断提升医患就诊的便捷性、安全性。 目前从医院内部使用系统的角度来说,医院数字化系统主要包含(医院信息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53555-1.html
8.互联网+医疗演讲稿(通用8篇)新事物的诞生总会遇到很多挫折,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他们的“互联网+医疗”也经历了一个从禁止到解禁、从探索到成熟的过程。大家知道医院的治疗流程吗,先是挂号,挂什么样的号,人家安排你到什么科,进行一次初步诊断,然后安排你是住院治疗还是直接治疗,如果初步治疗有效的化,那么恭喜你,病好了,如果没效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bia3xm.html
9.国家卫计委:互联网+医疗三大机会国家卫计委:互联网+医疗三大机会 “医改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难题,期待互联网+这种思维能够为医改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表示。 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副司长傅卫认为,深化医改是群众关注的民生工程,互联网技术具有克服信息不对称和协同整合多方资源的优势,如何借助互联网助推医改、建设健康中https://www.coboo.com/xwx/hyxw/hyxw011.html
10.互联网+医疗:打造未来智慧医疗服务的新格局互联网+医疗:开启未来智慧医疗的无限可能 在21世纪的科技洪流中,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医疗健康领域也不例外。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一场医疗领域的革命正在悄然发生,智慧医疗的新格局正在被塑造。这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更将为患者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高效,让医疗健康服务真正实现个性http://www.maigoucrm.com/v2/detail.aspx?id=31415
11.卫健委再发一文,强力发展“互联网+医疗降”!39降网核心提示:文件再次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 12月10日,国家卫健委下发《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国卫规划发〔2020〕22号),明确指出,进一步聚焦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向纵深发展,国家卫https://news.39.net/shwx/201215/8493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