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一师医院产科护士长邵桂珍为婴儿上门体检。黄叶叶摄
十三师总医院(红星医院)医护人员正在给患者进行远程会诊(资料图片)。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赵宝山摄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郑娅莉
在线开展预约上门护理服务、远程会诊……近年来,兵团卫生健康系统围绕职工群众看病就医中的“关键小事”,全面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着力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普惠化、便捷化和智能化水平,努力实现让健康医疗数据“多跑路”,群众就医“少跑腿”,走出了一条符合兵团实际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之路。
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
满足患者健康需求
当前,“互联网+”已融入社会各个领域,传统的医疗领域也不例外。近年来,兵团坚持以信息化推动医疗卫生现代化,全面建成高效统一、管理规范、开放共享、公平普惠的“大健康”“大卫生”健康信息服务体系,通过“互联网+医疗健康”探索服务新模式、培育发展新业态,努力办好职工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为健康兵团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兵团卫生健康系统紧盯目标、攻坚克难,扎实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事业发展,以此更好地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截至目前,兵团已建成1个兵团级和14个师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167个团场医院、767个连队卫生室,完成兵团、师市、团场、连队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云”部署任务,实现师、团、连现场问诊,基层开展检查、上级实时诊断,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慢病续方取药和医保直接结算。
该负责人介绍,兵团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成后,面向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业务情况概览和数据分析资料,方便了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实时掌握各级医疗机构门急诊就诊人次、出入院人次等信息,全面了解兵团医疗卫生业务开展情况,提高了重点专科能力,把医疗资源配置到基层团场,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
目前,兵团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采集360.46万余条人口信息、266.74万份电子健康档案和572万份电子病历信息,累计发放电子健康卡143.63万余张。
“互联网+护理服务”
消除患者后顾之忧
手机点一点,护理送到家。近年来,兵团大力发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各医疗机构利用在本机构注册的护士,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主,为出院患者或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护理服务。对于家里有高龄、失能或处于康复期的人群来说,“网约护士”可以帮助他们消除后顾之忧。
截至2023年底,兵团40多家医疗机构开展了“互联网+护理服务”,为行动不便的出院患者、老年人等人群提供了200多项上门医疗护理服务项目。
近年来,兵团坚持政府主导,多渠道、多层次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着力打造“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周到完善的护理服务,打通医疗护理服务“最后一公里”。
远程会诊
架起患者“健康桥”
“这边的影像画面清晰、流畅无卡顿,人员已经全部到位,各方面工作准备就绪。”3月27日,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专家与三师总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医务人员,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开展了疑难病例远程会诊。
据悉,该患者为一名34岁的男性,既往吸烟史10余年,每日吸烟7支至10支,本次因突发胸痛2小时入院,经过完善心电图、心肌酶、医学等检查后,初步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鉴于患者年轻、病例病情复杂,在科主任申请、远程会诊中心积极协调,三师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专家进行了远程会诊。
远程会诊过程中,专家在线视频详细了解患者病情,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提出了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
近年来,三师总医院利用远程会诊平台实现与自治区人民医院、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江门市中心医院等疆内外“三甲”医院“一对一”“一对多”的连线会诊。同时,积极探索并开创了三师方舟互联网医院与各实体医院“线上+线下”新型医疗服务模式。
不仅如此,三师图木舒克市医疗保障局、人社局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三师方舟互联网医院纳入该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实现网上就诊购药医保支付,成为兵团首家开通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结算的医院,让偏远地区患者可通过手机APP软件享受到先进的医疗资源和服务。
兵团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推动兵团卫生健康工作体系重构、业务流程再造,让高效、便捷、智能、有温度的卫生健康新服务惠及广大职工群众。下一步,兵团将持续推进数字健康变革、创新、发展,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在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推进兵团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