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做好高校就业创业工作打造"互联网+服务"模式

一、落实完善就业创业政策,进一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各地要结合实际落实完善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落实完善学费补偿、高定工资档次、税收优惠、社保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结合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开发就业岗位,统筹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中小微企业就业和创业。

要进一步简化政策审批办理流程,推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在线办理,指导帮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做好政策申请、手续申报,加快审批和资金拨付,确保政策兑现。

要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公开,健全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做好社会保险转移接续、人事档案管理服务等工作,畅通毕业生跨区域、跨不同单位主体就业的渠道。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依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招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及时纠正各类就业歧视,保护毕业生就业权益。

资料图:2月8日,为期两天的“2017年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招聘会在石家庄举办。图为招聘会现场。中新社记者韩冰摄

二、引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各地要切实抓好创业引领行动的组织实施,力促各项帮扶措施落地见效,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要综合运用税收优惠、创业担保贷款、就业创业服务补贴、经营场所租金补贴等创业扶持政策和鼓励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扶持政策,重点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企业吸纳应届毕业生,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

要加大毕业生创业培训工作力度,抓好专项培训计划组织实施,提升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同时配合教育部门和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模拟、实训等创业实践活动,帮助毕业生增强创业能力。

要进一步做好创业服务工作,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创业服务功能,发挥好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创客空间等创业服务载体的作用,扩大创业导师队伍,为毕业生创业提供咨询辅导、项目孵化、场地支持等服务。

三、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强化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

各地要以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为着力点,会同教育部门抓紧制定计划实施方案,细化措施安排,重点是建立健全涵盖校内校外各阶段、求职就业各环节、就业创业全过程的服务体系,加强工作对接和情况交流,督促推进计划执行,确保实施成效。

要联合教育部门和高校落实校园精准服务行动,组织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选择一批高级职业指导师为毕业生提供专门指导,组织学生参观人力资源市场,配合高校举办校园招聘活动,主动提供一批岗位信息,帮助更多毕业生在离校前落实就业岗位。

要做好毕业生离校前后的信息衔接,城市人社部门要及时向所在地高校了解掌握毕业生基本情况,省级人社部门要及早与教育部门、高校衔接未就业毕业生实名信息,共同建立完善登记信息反馈、信息核查、跟踪服务制度,确保信息真实完整、服务有效接续。

各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对未就业毕业生逐一进行联系,针对需求开展个性化就业帮扶,对就业困难和长期失业毕业生要提供“一对一”援助服务,落实好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各地要适应高校毕业生多元化就业需求,加强和改进就业服务,更好促进供需匹配。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毕业生不同时段求职就业特点,继续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服务月、服务周、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等专项服务活动。

要着力夯实服务基础,健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信息数据库,规范信息采集、更新、报送等工作流程,动态更新就业进展情况,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

四、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联动,协同各方共同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各地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组织领导,依托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协调机制,组织和动员各有关单位发挥职能,特别是与教育部门加强协同配合,综合施策,形成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合力。

要加强对市、县工作的督促检查,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建立定期调度、通报等工作推进机制,对任务重、压力大的地方要重点督促指导。

要密切跟踪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化,根据就业新情况、新特点,研究完善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制定应对特殊情况的预案。

THE END
1.互联网+人才就业服务工程互联网+人才就业服务工程 “互联网+人才就业”全心服务平台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互联网为支撑、大数据为核心的创新产品,以提高招聘求职效率和质量为目标,全面颠覆传统招聘求职方式,真正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供给与需求精准对接,是新常态下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人才招聘新模式! 产品https://www.74cms.com/rencai/
2.以智慧服务助力稳就业促就业以“数”赋能、以“智”为擎推动就业服务,为更好解决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提供了新路径。文|本刊评论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一头连着万家灯火。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各地经济发展呈现“开门红”态势,为稳就业提供了强劲动力。就业市场开局良好,各地稳就业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7654161761891284&wfr=spider&for=pc
3.提供“互联网+就业”不断线服务护航毕业生求职之路近日,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正在举行“2023届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专场”“华东六省一市重点地区面向2023届高校毕业生专场”“黑吉辽内蒙古地区面向2023届高校毕业生专场”等招聘活动,将优质岗位资源推送给有需要的毕业生,提供“24小时×365天”不断线的“互联网+就业”服务,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近期,各地各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630375
4.创新“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揭阳兴起O2O招聘春节过后,揭阳市招工难和就业难矛盾依旧并存,部分企业难以招到技能人才、高层次人才,部分劳动者难以实现稳定就业。招聘需求与求职需求无法完全匹配,这与目前市场公共就业服务不够完善、就业信息不对称是脱不开关系的。针对这种状况,揭阳市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就业服务”的形式实现O2O无纸化招聘,充分利用互联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702/19/c288831.html
5.河南日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构建“精准+”就业服务体系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解决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扶上马,送一程”,推动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 完善课程体系,确保就业创业课程贯穿人才培养始终 学校在本科学生中共开设三门就业创业类课程,分别为公共必修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和选修课“创新思维https://www.hnuahe.edu.cn/info/1033/2802.htm
6.打造“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多方协同提高直播带岗服务品质如果说,直播带岗最初是受疫情影响应运而生的一种“互联网+就业”的新模式,那么,在当下,这种由政府搭台,在政府工作人员的协助推介下,让企业“唱戏”的方式,不仅能使岗位信息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也能让求职者更安心,企业更省心,最终促进人岗对接,有效提升就业效率。https://mobile.my399.com/p/205191.html
7.云南省公共服务就业系统上线就业创业手续可上网办云南公共服务就业信息系统的全面投入使用,为云南省的就业创业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服务体验,快加入进来,一起感受互联网+就业创业服务带来的便利生活吧!https://h5.newaircloud.com/detailArticle/9944528_10217_qjr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