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变化。用人单位以工作职位对任职者的具体要求在劳动力市场上以价格机制选用符合标准的人才。,抽样调查通过对2000多家用人单位调查问卷统计,2006年4月初,550多家单位问卷反馈。其中,国家机关110家,占199;事业单位202家,占366;国有或集体企业94家,占17;私营企业66家,占12;三资企业35家,占621其他类型的单位45家,占82。从问卷分布的情况来看,与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分布状况基本相符,可以满足统计分析的要求。,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素质的要求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素质要求方面,涉及的问题包括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道德修养、社会适应能力、团体合作精神、工作态度、责任心、持续的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刻苦踏实精神、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践经历、毕业学校的名气等13个方面。从结果来看,专业基础知识居第一位。正确的工作态度、责任心等也受到重视。由此可见,学生在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后,对待工作的态度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道德修养等将成为用人单位重点考虑的方面,而团队合作精神、毕业学校的名气也将是用人单位考虑的重点。根据统计情况,在综合了第一重要因素、第二重要因素
3、和第三重要因素的统计数据后,3个因素的排序显示出明显的层次性。根据统计总表,我们对这些因素进行了聚类分析,将13个因素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提及率在40左右,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知识、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道德修养、责任心;第二层次提及率在15左右,主要包括团体合作精神、毕业学校的名气、踏实刻苦精神、社会适应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就业素质方面的要求归纳如下(1)高校毕业生的基本素质构成是学生进入就业市场的基本准入条件。(2)高校毕业生的中层素质构成是决定其就业与否的决定性条件。(3)精英素质构成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是有层次性的。单位招聘以基层工作人员为主,因此基本根据基层因素进行招聘,即,用人单位招聘主要着眼点在于应聘者是否具备做好一个普通员工的素质,专业基础知识、正确的工作态度、道德修养和责任心是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大学生就业能力主要存在的问题1、基础知识较差、动手能力差2、知识拓展能力相对欠缺3、创新能力缺乏4、应聘能力薄弱,1、用人单位对基础实践能力的要求高与大学生难以达到之间的差异,知识拓展能力是指在未知领域里知识量的积
4、累,对大学生而言,是要突破专业知识的局限,知识量呈发散状向其他未知领域扩展,表现为知识的广博度和知识结构状况。,2、用人单位对知识拓展能力要求较高,3、用人单位对创新能力要求高与大学生较为缺乏之间的差异,65.1%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然而有40.7%的大学生感到自己的创新能力很欠缺,只有17.3%的大学生感到满意。调查还显示,只有24.7%的大学生选择“经常在学习和工作中有创新的设想和建议”,偶尔有创新设想和建议的占66.5%。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每年受理的近15万件专利申请中,大学生申请的仅占0.05%,而在美国,每年受理的近40万件专利申请中,大学生申请专利的占23%左右。二者的巨大反差,说明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相当欠缺,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和提高迫在眉睫。,4、用人单位看中应聘能力,心理准备不足,对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缺乏自信,不能充分地展现自己。,第三节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体系,找工作是学习至上?还是能力之上?,“忙碌型”学生,一部分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专业知识上;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则把精力放在参加各种活动上(这些活动有
7、要面向市场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首先,要大力改革课程设置。其次,要建立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再次,要注重学生思想品质建设和心理素质培养。最后,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以改进就业指导工作。,四、大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大学生个体要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坚定信心,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把握提升就业能力的机会,增强提升就业能力的主动性。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就业观、成才观,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一技之长,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大胆投身社会实践、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提前适应社会;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合理的就业目标、勇于竞争;保持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奉献和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第五节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一、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三、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就业能力的根本四、正确的择业心态提升就业能力的保证,第五节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一、通用能力培养二、个人素质的培养三、专业技能培养,(一)、通用技能的含义,通用技能是一些从
8、事任何职业或行业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技能,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广泛的可迁移性,对人的终身发展和终身成就影响极其深远。通用技能又被称为“可迁移技能”、“核心技能”、“共同技能”等,它强调的是,当职业发生变化时,从业人员所具备的这一技能依然起作用,所以有人形象地称它为“可携带的技能”。,(二)、通用技能的构成,(1)人际交往能力培养(2)沟通能力培养(3)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4)团队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5)其他通用技能,(1)人际交往能力培养,1.人际交往能力的含义2.人际交往能力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3.人际交往的原则,1.人际交往能力的含义,人际交往能力即人际应对能力,也称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2.人际交往能力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1)人际交往是获得信息、开启心智的重要途径。(2)人际交往是工作中必需的能力和技巧,是争取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3)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和和谐融洽的氛围有利于人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