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2022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展示二十三

—潍坊市现代物流业职教集团集团化办学的改革创新

摘要:潍坊市现代物流业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紧跟物流行业的发展脚步,通过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实现教育链和产业链的跨界合作,全面创新和改革物流专业的教学工作,把传统物流升级为智慧物流,合作培养复合型高技能智慧物流应用专业人才,确保物流专业的学生能够学习到最先进的理念、知识和技能,以便在未来就业时更好的满足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职教集团产业学院赋能专业升级

一、实施背景

潍坊市现代物流业职业教育集团由潍坊职业学院牵头组建,成立于2017年12月,现有理事单位93家。集团在潍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搭建起了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院校多方参与的协作平台,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集团运行机制,以校企合作为抓手,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为核心,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推进集团各理事单位的深度合作,提升集团活力和影响力,为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科技的发展,物流业已经步入智慧物流的发展阶段。智慧物流既为现代物流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也对传统物流就业市场造成了冲击,未来的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将从基础性岗位转向技术性岗位,传统的物流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智慧物流人才需求,如果依然按照传统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会导致物流就业市场供需矛盾。这对向物流行业输送大批物流人才的高职院校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有必要对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课程体系急需转型升级。

二、主要做法

依托潍坊市现代物流业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共建产业学院,共建智慧物流专业,校企双方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构建起“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享、人才共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生态。下面以集团理事长单位潍坊职业学院与京东集团、北京新迈尔、北京极智嘉等行业头部企业共同成立的京东物流学院、极智嘉智慧物流学院为例,重点介绍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情况。

(一)共建特色产业学院培养智慧物流人才

2018年10月,潍坊职业学院与京东集团、新迈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共建京东物流学院合作协议,主要合作培养物流管理专业(智慧物流方向)人才;每年招生计划位80人。2019年实际招收学生64名,2020年招收学生89名,并且新迈尔公司派驻了职教师管理该批学生。依托与龙头物流企业京东集团的合作,使学生能充分接触到数据处理、物流信息化等方面的业务,学习物流信息化、计算机操作、智慧物流系统分析、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为成为多元化复合型智慧物流人才打好专业基础。

2020年11月,潍坊职业学院与北京极智嘉科技有限公司、中物联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共建极智嘉智慧物流学院合作协议》,成立极智嘉智慧物流学院,校企共同推进“两业”融合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推进“两业”深度融合发展助力。

图2成立极智嘉智慧物流学院签约仪式

(二)完善产业学院管理体制机制

极智嘉智慧物流学院接受潍坊职业学院党委的领导和行政的管理,事业发展纳入潍坊职业学院总体规划。采用资本管理与运行管理相分离的模式,极智嘉智慧物流学院成立理事会,理事会组建框架为“3+2+2”,即潍坊职业学院推荐代表3人,其中理事长1人;北京极智嘉科技有限公司推荐代表2人,其中副理事长1人;中物联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推荐代表2人,其中副理事长1人;理事会负责极智嘉智慧物流学院建设、发展的重大事项决议,不参与极智嘉智慧物流学院具体运营。

极智嘉智慧物流学院运行管理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校企三方合作组建极智嘉智慧物流学院党政领导班子,设院长1人,常务副院长和副院长2人,院长和副院长的入职及解聘均由校企三方共同审核决定。

潍坊职业学院和理事会对极智嘉智慧物流学院领导班子实行校企双领导双管理双考核,极智嘉智慧物流学院领导班子同时对校企三方负责。

(三)共建智慧物流实训中心满足智慧物流人才培养需要

物流专业是实操性很强的专业,高职物流专业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实训室。智慧物流实训室对软硬件的要求很高。对于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改造,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我们与计算机专业共享一些设施;在人工智能方面,我们与机械专业共享一些实训设备,这样,既提高了校内实训设备利用率,又节约重新添置新设备的资金。对于物流专业性较强的设备,逐步淘汰了落后的物流设施,引进了符合智慧物流要求的一些设备,如拣货机器人、立体库、VR等。

1.与新迈尔公司共建VR物流实训中心

2.与新迈尔公司共建双元智慧教室

新迈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投资65万余元建设的双元智慧教室于2020年10月完工并投入使用,该智慧教室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以高端硬件平台为基础,搭载了远程教学平台、在线学习平台、教育云桌面管理平台、项目化教学资源平台、教学过程管控平台,并配以资培训、课程改革升级、案例库迭代、专家在线教学、产教融合商业化项目导入等教育资源,为教学提供智慧教育一体化解决方案。可以概括为:四通:以智慧教室为平台,连通学校与企业、连通理论与实践、连通岗位与人才、连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五化:以智慧教室为平台,实现硬件企业化、管理智能化、资源体系化、过程可视化、育人可控化;六助:以智慧教室为平台,助力课程改革、助力专业教学、助力师资培养、助力资源迭代、助力三全育人、助力产教融合。

3.与中国建设银行潍坊分行共建智慧物流实训中心

中国建设银行潍坊分行投资680余万元建设的建智慧物流实训中心于2020年7月完工并投入使用,该中心系统采用企业流行的C/S架构,能对现代化物流设备(RFID、PDA、电子标签和立体化仓库等)进行高度无缝的集成,并通过映射扩展到外部应用。RZ-SCM系统基于供应链网络设计,集成行业实践业务模型,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掌握和了解企业在物流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掌握物流上、中、下游之间的协商与管理方式。

4.与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物流智能机器人实训中心

2021年1月,极智嘉计划投资500余万元在我院建设物流智能机器人实训中心。该中心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智慧物流实训活动,通过实训,学生熟练掌握智慧物流机器人的安装步骤、智慧物流机器人的使用、熟练使用智慧物流机器人的控制软件操纵机器人、熟练掌握智慧物流机器人之间协调配合运输的方法。

图3北京极智嘉AI研究院潍坊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四)制定符合智慧物流时代发展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

(五)促进“专业链+产业链”的建设

京东物流学院的设立和建设,实现了教育链和产业链的跨界合作,形成了各自所拥有的人才资源、智力资源、知识资源、信息资源、资金资源、设备资源等各要素的高度集成;通过京东物流学院这个平台,综合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功能,以产业发展需求为起点,实现知识和技能从发现、应用、综合、传播等环的一体化衔接。

图4在智慧物流实训中心为顺丰物流公司进行新入职员工培训

(六)依托优势产业链打造物流特色专业群

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发展需求高度契合,物流产业链发展的动态变化决定了智慧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和起点,做实“专业链+产业链”,把专业建设真正做到适应物流产业发展,服务物流产业发展,提升和引领物流产业发展,依托优势产业链打造物流特色专业群。

图5举行现代学徒制拜师仪式

(七)打造适应智慧物流要求的教师团队

在智慧物流专业的建设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为了提高教师在智慧物流背景下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专业实操技能,学院每年都教师下企业锻炼,以便教师能对现代物流企业有更深入的认识,参与智慧物流的运作和操作,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专业教师对物流前沿技术有更深刻的感知,从而有利于物流课程的教学。

四、成果成效

(一)专业建设水平得到行业企业高度认可

主持山东省物流与交通运输协会行业标准和规范7个,参与教育部专业教学标准制定开发4个,主持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2项,牵头成立潍坊市现代物流业职业教育集团,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秘书长郭肇明担任集团名誉理事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任豪祥担任学校发展顾问、山东省物流与交通运输协会秘书长侯鹏担任兼职教授;学院当选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山东省物流与交通运输协会常务理事单位,1名教师当选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委员会委员。接待137所中高职院校交流学习,资源库和平台省内受益学生达3.7万人,开展社会培训10万余人次,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73项,直接经济效益3883万元。助推学校荣获“服务贡献50强”。

(二)科研成果丰富

主持《山东省物流行业转型升级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研究》《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山东省流通业发展对策研究》《服务黄三角经济建设的潍坊临港物流业发展对策》《基于供应链的物流技术标准化方案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潍坊农产品冷链物流平台建设》等厅市级以上科研课题12项;主持横向课题《物流管理和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双证书课程认证体系的探索》《物流成本费用的内部控制标准研究》等7项;主持《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与实践》等教改课题6项。

(三)双创大赛成绩显著提高

近年来,潍坊职业学院物流类专业群的学生在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1项、银奖5项;在山东省第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

五、经验总结

(一)优化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把智慧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为:在掌握物流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物流技术方法与手段,培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二)构建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产业学院的创建,一方面为物流专业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企业用职业化模式培养物流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的无缝连接,重新构建物流专业双元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探索校企协同育人路径

针对智慧物流专业的特点,校企联合从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师资培训、产学研基地等方面开展专业建设与人才共育,真正做到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学生毕业后可优先选择到合作企业工作,解决了学生就业、企业用工需求。

六、推广应用

通过校企共同打造特色产业学院赋能传统专业升级,该做法在地方同类高职院校中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兄弟院校前来调研学习10余次,专业建设团队受邀前往省内外12余所院校介绍经验;专业群带头人案例获评首批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典型案例。2021年7月,借助山东省智慧物流“双师型”教师“校企双岗”实践能力提升项目培训班,向山东省13所高职院校的30名教师进行经验介绍。

THE END
1.潍坊市政府门户网站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菲 通讯员 马尧轩)日前,省工信厅发布《关于公布第八批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通过复核的第二、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的通知》,滨海区山东崇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莱德管阀有限公司、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4家企业入围第八批省制造业http://www.weifang.gov.cn/ywdt/ztzl/rdzt/qyztc/xwdt/202412/t20241213_6449235.html
2.潍坊临朐:聚焦“专精特新”开辟经济发展新路径坚持创新驱动,临朐县在领跑“专精特新”新赛道上不断攀高;一大批将创新融入发展基因的“冠军”企业,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潜能,临朐县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重大平台建设、产业政策扶持、创新项目攻关、高端人才引育、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持续完善“科技型中小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308310921077647&wfr=spider&for=pc
3.创新创业工作思路8篇(全文)目前,全市妇联系统共协调发放贷款3.6亿元,仅潍坊银行发放“巾帼之约”授信额度就达7580万元,帮助妇女新上项目704个。“信贷担保”被群众形象地称为妇女创业的“启动器”、企业转型发展的“润滑剂”。 二是打造绿色通道助推妇女创业。市妇联将今年定为 “服务企业发展年”,把深化妇女创业就业作为首要任务,加大对“https://www.99xueshu.com/w/filefeuj7puw.html
4.潍坊市潍城区探索“社区微业”模式全面提升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今年以来,潍坊市潍城区聚焦解决群众就业创业、企业用工难题,积极发挥社区“微动能”作用,创新推出以稳就业促创业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微业”模式,推动实现居民“家门口”就业创业,探索出一条促进群众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创业新路径,相关做法得到省人社厅相关领导充分肯定,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同志专程现场调研,https://sd.rmsznet.com/detail/3367/358282
5.重磅!大众日报连发十篇文章深入解读山东“十大创新”突出这一“源头活水”,我省将深入实施“万名博士、十万硕士、百万大学生创业齐鲁计划”,建立青年人才成长全链条支持机制,引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 “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要在引才方式上探新路,在育才上落实招,在服务上用真情。”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梅建华透露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661764
6.深度探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潍坊市校企合作新路径近日,潍坊市委书记刘运一行莅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要针对人才培养和人才就业问题进行了调研交流。为探索潍坊市企业校企合作的潜力,7月16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鸢梦油你”实践队于潍坊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展开了一项深度调研。该调研不仅深入挖掘了校企合作的现状与挑战,还聚焦探讨了如何通过更紧密的合作关https://sem.upc.edu.cn/_t1037/2024/0725/c13345a436893/page.htm
7.中国残疾人联合会8. 残疾人康复服务支付保障政策研究 中标单位:康复大学(筹) 主持人:杨立雄 9. 我国残疾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实践路径研究 中标单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主持人:蔡翮飞 10 . 残疾人就业能力提升的支持性体系研究 中标单位: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 https://www-current.cdpf.org.cn/zwgk/ggtz1/972c949f8aab4a4b9beac17cc33ca322.htm
8.潍坊昌邑市探索“山东手造”发展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发布日期:2022-10-09 来源: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 今年以来,昌邑市抓住实施“山东手造”推进工程机遇,坚持问题导向、创新驱动、活态传承,深挖本地手造资源,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小手艺”做成“大产业”,使“手造”成为乡村振兴、富民兴村的助推器。https://www.ytta.cn/voices/7843588821642358779/shandong
9.2022年第1期湖南建设人力资源网湖南省《意见》是在党的十九大之后印发的首个推动教育综合改革的政策性文件,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的整体制度安排,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https://www.hnjsrcw.com/Magazine/?ID=242
10.打造巾帼家政高地山东省妇联推动巾帼家政服务提质扩容创新发展阳光大姐开发的家政服务诚信平台,实现与公安部身份验证平台实时对接,多方信息联动,用新技术破解诚信难题。 推动家政服务多元化,探索提质扩容新路径 9月7日,山东省妇联系统首家集培训、孵化、就业、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家政服务平台——潍坊巾帼家政广场正式启用,并被命名为“山东省巾帼家政提质扩容先行园区”。广场总面积http://3g.sdchina.com/touch/4563229.html
11.潍坊潍城区探索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就业原标题:潍城区探索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大众日报潍坊讯(记者 都镇强 谭佃贵 通讯员 赵志辉)近年来,潍坊市潍城区围绕强化新旧动能转换支撑,突出人才引育创新,积极探索技能人才选育管用新路径,打造技能人才新高地,为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智力保障。 https://www.workercn.cn/c/2022-09-21/7171450.shtml
12.融通思政育人路径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寿光市圣都职业高中自办学以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让每名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把立德树人与多元发展、德技并修有机统一,严格遵循职普融通教育的原则和规律,准确把握学生的特点,聚焦思政课建设,与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服务育人深度融合,积极当好学生“拔节孕穗期”的引路人,着https://www.chinazy.org/info/1009/184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