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日报

根据《达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实施细则》,达州市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经各县(市、区)委宣传部、社科联和市级有关部门(单位)以及各高校的初评推荐,学科评审组评审和专家复审组复审,由达州市社会科学评奖委员会审定,达州市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共104项,其中,荣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75项。现予公告征求意见。自公告之日起30日内,对获奖名单持有异议者,可以向达州市社会科学评奖委员会办公室书面提出。需保密者,请注明。过期或不符合要求的异议,不予受理。公示期满后,达州市社会科学评奖委员会将报请达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授奖。

联系人:邓良智、李静

达州市社会科学评奖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12月12日

达州市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104项)

荣誉奖(1项)

1.《张开基传》(专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7

王发祯(万源市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苏述俊(万源市政协)

一等奖(4项)

1.《汉字的记词方式与结构功能》(专著)

巴蜀书社2018.10

龚嘉镇(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2.《服务与发展理念下的高校学生管理研究》(专著)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9.7

莫春梅(四川文理学院)

3.《川陕革命老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专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10

蒲小梅(四川文理学院)

4.《生命语文论稿》(专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9

熊明川(四川文理学院)

二等奖(24)

1.《论君子文化的时代内涵》(论文)

《成都大学学报》2018.5

程碧英(四川文理学院)

2.《关于推进达州市特色村“景区化”的建议思考》(研究报告)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采纳批示2019.5

毕瑛涛(中共达州市委党校)

丁德光(中共达州市委党校)

袁静(开江县政协)

蒲东恩(中共达州市委党校)

陈凤鸣(中共达州市委党校)

3.《万源市革命老区发展史》(专著)

四川民族出版社2019.9

万源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万源市革命老区发展史》编辑部

4.《汉语网络类成语的立体透视》(专著)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8.9

车飞(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5.《巴文化的传承转化及创新发展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采纳批示2018.7

成良臣(四川文理学院)

成立(四川文理学院)

邹茜(宣汉县职业中学)

6.《普通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专著)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7

赵栅凌(四川文理学院)

7.《中国共产党制度自信的优秀传统文化探源》(论文)

《湖南社会科学》2019.1

包志国(四川文理学院)

孙杰(四川文理学院)

8.《论“意”与中国传统美学体系的建构》(研究报告)

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2019.5

王赠怡(四川文理学院)

9.《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风险挑战及其法律应对》(论文)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4

朱德莉(四川文理学院)

10.《达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主要成就和重要启示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采纳批示2019.9

杨登述(中共达州市委党校)

唐敏(中共达州市委党校)

刘杨(中共达州市委党校)

蒋明远(中共达州市委党校)

王开仓(中共达州市委宣传部)

11.《教育法治探究》(专著)

吉林文史出版社2019.7

黄明友(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12.《生态文化视阈下老区振兴发展研究》(专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5

13.《民营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困境亟待解决》(决策建议)

罗金泉(中共达州市委党校)

丁登林(中共达州市委党校)

王晓龙(中共达州市委党校)

14.《达州争创四川省经济副中心战略举措建议》(调研报告)

达州市社科联《重要成果专报》2019.12

王飞(中共达州市委党校)

邓良智(达州市社科联)

张国平(中共达州市委党校)

15.《关于发展高质量旅游业支撑达州创建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建议》(决策建议)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采纳批示2019.1

袁静(中共达州市委党校)

16.《川陕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系列论文)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9.3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9.2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9.1

王成端(四川文理学院)

17.《脱贫村返贫风险防控机制调查研究》(调研报告)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采纳批示2018.12

蒋太光(中共达州市委党校)

龙开均(中共达州市委党校)

18.《达州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论文)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7

李天奇(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杨朝莉(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孙玉龙(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李贤辉(达州公路物流港)

胡雪莲(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19.《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古琴与钢琴的发展》(专著)

敦煌文艺出版社2019.12

陈国志(四川文理学院)

20.《教学学术视域下高校初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基于西部新建本科院校的调查》(研究报告)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18.2

黄培森(四川文理学院)

周波(四川文理学院)

21.《数字媒体背景下视觉传达艺术多角度研究》(专著)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8.4

彭琳(四川文理学院)

22.《基于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研究》(专著)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9.6

屈川(四川文理学院)

23.《达州市高校大学生HIV高危行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采纳批示2019.4

徐晓宗(四川文理学院)

裴容(四川文理学院)

徐旭(四川文理学院)

张岚(四川文理学院)

24.《达州市民营经济政策落地落实情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采纳批示2019.12

达州市工商业联合会

三等奖(75项)

1.《莎士比亚作品叙述问题研究》(系列论文)

《文学教育》2019.5

《文教资料》2019.11

2.《萝卜羌寨“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变异(1949—2009)》(系列论文)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8.112019.11

邓杰(四川文理学院)

3.《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研究》(系列论文)

《苏区研究》2018.3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18.5

何先成(四川文理学院)

4.《表述的张力及其平衡之道》(论文)

《文学理论研究》2018.3

姜约(四川文理学院)

5.《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汉语语义韵研究——以Cause的汉译对应词“导致”“引起”为个案》(论文)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2019.1

李华勇(四川文理学院)

6.《真实乃文学的生命——杨牧诗歌艺术探讨》(论文)

《中华文化论坛》2018.8

林平(四川文理学院)

7.《索尔·贝娄小说叙事艺术研究——以〈洪堡的礼物〉为镜像》(系列论文)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8.3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6

王喆(四川文理学院)

《语言文字应用》2018.11

郑岚心(四川文理学院)

杨文全(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9.《激活新文艺群体的双创动力——浅析如何加强对区域(地方)新文艺群体的团结、组织和引导》(论文)

《中华文化论坛》2018.6

杨帆(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10.《新时代文化自信之境遇与路径》(论文)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

张志伟(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11.《川东坐歌堂民俗音乐文化研究》(论文)

《四川戏剧》2018.3

李秀明(四川文理学院)

12.《中国当代喜剧小品的美学建构》(系列论文)

《当代戏剧》2018.7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9.3

《美与时代》2018.8

《艺苑》2018.12

《延边党校学报》2018.12

刘长宇(四川文理学院)

加晓昕(四川文理学院)

13.《两汉魏晋时期巴渝舞研究》(系列论文)

《成都大学学报》2018.10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8.5

马璐瑶(四川文理学院)

14.《消弭与重构中的纳西族东巴跳文化符号研究》(研究报告)

《四川戏剧》2019.11

史明娜(四川文理学院)

孙亮亮(四川文理学院)

张皓(四川文理学院)

王圣(四川文理学院)

胡帅(四川文理学院)

15.《四川民间戏剧在乡土绘画中的价值表述》(论文)

《四川戏剧》2018.12

吴仕华(四川文理学院)

16.《孔子文化人格视域下的新时期好老师》(论文)

郑小军(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17.《实践逻辑与功能定位:乡村治理体系中的自治、法治、德治》(论文)

《党政研究》2018.3

邓超(四川文理学院)

18.《加强和改进四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研究》(论文)

《西昌学院学报》2019.2

姜仕华(四川文理学院)

侯忠明(四川文理学院)

郑长江(四川文理学院)

冯蜜(四川文理学院)

周春滟(四川文理学院)

19.《驻村“第一书记”精准扶贫效能提升研究》(论文)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8.3

兰奎(四川文理学院)

王洪辉(四川文理学院)

20.《民主的治理: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导向、挑战与变革》(论文)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8.12

罗大蒙(四川文理学院)

21.《生态环境损害:从科学概念到法律概念》(论文)

《河北法学》2018.11

南景毓(四川文理学院)

22.《做好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侧锻造》(论文)

《人民论坛》2019.11

文茂群(四川文理学院)

2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继承与发展研究报告》(论文)

《学术探索》2019.3

余文盛(四川文理学院)

24.《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人群行为失范问题调查研究》(调研报告)

《达州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2018年优秀课题汇编》2019.12

张娟(中共达州市委党校)

25.《“新乡贤”文化与达州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调查研究》(调研报告)

达州市社科规划项目2019.12

蒲小勇(中共达州市委党校)

昌雯(中共达州市委党校)

廖佩伶(中共达州市委党校)

26.《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视域下落实意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达州路径”探析》(论文)

冉长春(中共达州市委宣传部)

郑永富(中共达州市委宣传部)

冉然(中共达州市委宣传部)

郑利娜(达川区委宣传部)

27.《提升达州市基层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成效研究》(论文)

黄龙德(达州市社科联)

廖运键(中共达州市委宣传部)

唐活伶(中共达州市委宣传部)

28.《对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探讨》(论文)

《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9

张学文(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29.《坚定用新思想引领幸福美丽达州建设》(论文)

《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8

孟国娟(达川区委党校)

30.《达州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条例》(研究报告)

谭盛刚(达州市人大法制委)

31.《提升老区村级治理能力奠定乡村振兴基石》(论文)

《老区建设》2018.6

32.《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辩证看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论文)

《达州日报》2019.11

李开界(中共大竹县委党校)

33.《认识论》(专著)

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2018.7

陈永华(达州鹤龄医院)

34.《生态文明视域下产业生态价值市场的建构》(论文)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9.9

陈熙隆(四川文理学院)

35.《达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绩效评价研究》(研究报告)

《OpenJournalofSocialSciences》2019.10

程子彪(四川文理学院)

傅忠贤(四川文理学院)

张雁(达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冉燕(四川文理学院)

冯昭君(四川文理学院)

36.《达州市绿色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

易江莹(四川文理学院)

37.《推进达州市服务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论文)

《达州通讯》2018.2

刘小艺(四川文理学院)

孟秋菊(四川文理学院)

李健(四川文理学院)

聂艳(四川文理学院)

38.《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农民合作社的作用、困境与对策》(论文)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19.4

39.《贫困山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适宜路径探索——以宣汉县为例》(调研报告)

李愈强(宣汉县委党校)

陈继红(宣汉县委党校)

40.《达州建成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重难点和着力点研究》(调研报告)

杨明(中共达州市委党校)

汪妍(中共达州市委党校)

周海兵(中共达州市委党校)

41.《互联网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的实证分析》(论文)

《商业经济研究》2018.7

王彦(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42.《达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及建议》(论文)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6

周传彪(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段军(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王军(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何成奎(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张元华(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43《企业纳税筹划问题研究》(专著)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6

廖友国(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44.《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特色小镇”建设研究——以通川区为例》(研究报告)

达州市社科规划项目2018.12

邹洁(中共通川区委党校)

刘平泉(通川区政协)

45.《争创四川数字经济示范区的路径研究》(研究报告)

《达州通讯》2018.8

陈健(达州市数字经济局)

46.《达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瓶颈及对策研究》(研究报告)

《市场监管论坛》2019.10

陈谋(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曲鸿飞(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余蕾(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刘霜(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47.《乡村振兴背景下工商资本与农村生产要素融合机制研究》(论文)

《西南金融》2019.8

侯丰荣(中国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

刘新荣(中国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

文言春(中国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

袁雯雯(中国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

李娅(中国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

48.《欠发达地区财政民生支出困境与对策研究——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研究报告)

《财政科学》2019.1

李晓军(达州市财政局)

王洪波(达州市政协)

49.《秦巴山片区旅游扶贫效率测度及精准优化研究》(论文)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8.5

陈国柱(四川文理学院)

卢双鹏(四川文理学院)

50.《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对策研究——以四川革命老区D市为例》(论文)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9.2

刘长江(四川文理学院)

51.《革命老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影响因素研究——以达州市为例》(研究报告)

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项目2019.3

52.《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论文)

《商业经济研究》2018.1

张婷(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53.《特殊教育师范生学习倦怠与职业决策困难的调查研究》(系列论文)

《中国特殊教育》2018.1

《现代特殊教育》2019.8

陈立(四川文理学院)

54.《达州市建设全国巴文化高地研究》(研究报告)

杜松柏(四川文理学院)

许洪顺(四川文理学院)

马碧红(四川文理学院)

胡蓉(四川文理学院)

55.《我国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创新研究》(论文)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8.3

何霖(四川文理学院)

56.《四年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论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1

《继续教育》2018.5

雷钢(四川文理学院)

57.《达川区民办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研究》(研究报告)

李壮成(四川文理学院)

王石薇(四川文理学院)

孙韵(达川区教育局)

卢菊(达川区教育局)

58.《小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论文集)

《西南大学学报》2018.9

《AdvancesinSocialScience,EducationandHumanitiesResearch》2019.6

梁英豪(四川文理学院)

梁迎丽(南京邮电大学)

59.《达州市留守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论文)

《中国学校卫生》2019.8

欧胜虎(四川文理学院)

60.《“传统体育文化符号异化与传承”系列研究》(系列论文)

《体育文化导刊》2019.2

《贵州民族研究》2019.5

《四川戏剧》2019.1

谢成立(四川文理学院)

61.《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现实困境、教师阻抗与调适建议》(系列论文)

《语文建设》2019.7

《昭通学院学报》2018.12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9

魏晓俊(四川文理学院)

62.《川东革命老区教育精准扶贫研究》(研究报告)

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2018

叶怀凡(四川文理学院)

叶柳(四川文理学院)

63.《论班级文化建设的价值、策略与原则》(论文)

《教学与管理》2019.4

64.《教学学术视域下大学教学的品性及其意蕴》(论文)

《高等教育研究》2018.6

65.《基于情绪驱动的中等收入群体网络舆论引导研究》(论文)

《社科纵横》2019.9

李建军(中共达州市委党校)

66.《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小学生性格优势培养》(研究报告)

通川区金山小学校课题组

67.《文化资本的代际传递机制分析》(论文)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1

袁勇我(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68.《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的内涵及其培养策略研究》(论文)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8

刘清清(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69.《高职生择业效能感、人格与就业压力的关系》(论文)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6

卫宇(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易名(内江铁路机械学校)

70.《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促进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应用策略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

何晓娅(达州市电化教育与技术装备中心)

71.《关于在达州市郊区发展观光果业的思考》(论文)

《中国园艺文摘》2018.1

周继芬(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刘新强(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刑蕾(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72.《浅谈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以石桥火龙非遗项目为例》(论文)

陈海平(四川文理学院)

吴波(达川区委宣传部)

郑利娜(达川区社科联)

吴松泽(达川区文化馆)

73.《基于四川省宣汉县乡镇学校校长教学领导力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调研报告)

《中小学校长》2019.11

陈桂元(宣汉县普光镇方斗小学)

74.《略论达州闪小说作品里的人物众生相——以《川东文学》达州闪小说群体联展为例》(论文)

THE END
1.潍坊市政府门户网站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菲 通讯员 马尧轩)日前,省工信厅发布《关于公布第八批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通过复核的第二、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的通知》,滨海区山东崇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莱德管阀有限公司、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4家企业入围第八批省制造业http://www.weifang.gov.cn/ywdt/ztzl/rdzt/qyztc/xwdt/202412/t20241213_6449235.html
2.潍坊临朐:聚焦“专精特新”开辟经济发展新路径坚持创新驱动,临朐县在领跑“专精特新”新赛道上不断攀高;一大批将创新融入发展基因的“冠军”企业,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潜能,临朐县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重大平台建设、产业政策扶持、创新项目攻关、高端人才引育、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持续完善“科技型中小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308310921077647&wfr=spider&for=pc
3.创新创业工作思路8篇(全文)目前,全市妇联系统共协调发放贷款3.6亿元,仅潍坊银行发放“巾帼之约”授信额度就达7580万元,帮助妇女新上项目704个。“信贷担保”被群众形象地称为妇女创业的“启动器”、企业转型发展的“润滑剂”。 二是打造绿色通道助推妇女创业。市妇联将今年定为 “服务企业发展年”,把深化妇女创业就业作为首要任务,加大对“https://www.99xueshu.com/w/filefeuj7puw.html
4.潍坊市潍城区探索“社区微业”模式全面提升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今年以来,潍坊市潍城区聚焦解决群众就业创业、企业用工难题,积极发挥社区“微动能”作用,创新推出以稳就业促创业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微业”模式,推动实现居民“家门口”就业创业,探索出一条促进群众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创业新路径,相关做法得到省人社厅相关领导充分肯定,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同志专程现场调研,https://sd.rmsznet.com/detail/3367/358282
5.重磅!大众日报连发十篇文章深入解读山东“十大创新”突出这一“源头活水”,我省将深入实施“万名博士、十万硕士、百万大学生创业齐鲁计划”,建立青年人才成长全链条支持机制,引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 “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要在引才方式上探新路,在育才上落实招,在服务上用真情。”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梅建华透露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661764
6.深度探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潍坊市校企合作新路径近日,潍坊市委书记刘运一行莅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要针对人才培养和人才就业问题进行了调研交流。为探索潍坊市企业校企合作的潜力,7月16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鸢梦油你”实践队于潍坊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展开了一项深度调研。该调研不仅深入挖掘了校企合作的现状与挑战,还聚焦探讨了如何通过更紧密的合作关https://sem.upc.edu.cn/_t1037/2024/0725/c13345a436893/page.htm
7.中国残疾人联合会8. 残疾人康复服务支付保障政策研究 中标单位:康复大学(筹) 主持人:杨立雄 9. 我国残疾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实践路径研究 中标单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主持人:蔡翮飞 10 . 残疾人就业能力提升的支持性体系研究 中标单位: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 https://www-current.cdpf.org.cn/zwgk/ggtz1/972c949f8aab4a4b9beac17cc33ca322.htm
8.潍坊昌邑市探索“山东手造”发展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发布日期:2022-10-09 来源: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 今年以来,昌邑市抓住实施“山东手造”推进工程机遇,坚持问题导向、创新驱动、活态传承,深挖本地手造资源,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小手艺”做成“大产业”,使“手造”成为乡村振兴、富民兴村的助推器。https://www.ytta.cn/voices/7843588821642358779/shandong
9.2022年第1期湖南建设人力资源网湖南省《意见》是在党的十九大之后印发的首个推动教育综合改革的政策性文件,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的整体制度安排,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https://www.hnjsrcw.com/Magazine/?ID=242
10.打造巾帼家政高地山东省妇联推动巾帼家政服务提质扩容创新发展阳光大姐开发的家政服务诚信平台,实现与公安部身份验证平台实时对接,多方信息联动,用新技术破解诚信难题。 推动家政服务多元化,探索提质扩容新路径 9月7日,山东省妇联系统首家集培训、孵化、就业、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家政服务平台——潍坊巾帼家政广场正式启用,并被命名为“山东省巾帼家政提质扩容先行园区”。广场总面积http://3g.sdchina.com/touch/4563229.html
11.潍坊潍城区探索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就业原标题:潍城区探索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大众日报潍坊讯(记者 都镇强 谭佃贵 通讯员 赵志辉)近年来,潍坊市潍城区围绕强化新旧动能转换支撑,突出人才引育创新,积极探索技能人才选育管用新路径,打造技能人才新高地,为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智力保障。 https://www.workercn.cn/c/2022-09-21/7171450.shtml
12.融通思政育人路径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寿光市圣都职业高中自办学以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让每名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把立德树人与多元发展、德技并修有机统一,严格遵循职普融通教育的原则和规律,准确把握学生的特点,聚焦思政课建设,与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服务育人深度融合,积极当好学生“拔节孕穗期”的引路人,着https://www.chinazy.org/info/1009/184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