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毕业季一到,各大用人单位便纷纷开始了大学毕业生的招聘工作,但由于大学毕业生的专业水平良莠不齐,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挑剔,加之大学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岗位环境、薪酬等方面的条件也十分在意,二者之间的矛盾常让大学毕业生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延缓了大学生的应聘进度,因此,大学生就业变得十分困难。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持续不断地增加,从2016年的749万人增长至2021年的909万人,这不仅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影响其就业率,同时,政府部门面临社会压力越来越大。
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出台到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2]。大学生由社会追捧的“天之骄子”转变为有文化的劳动者。首先,且近三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上涨,这与社会所需求的岗位人才数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与此同时,“双减”政策的出台影响了许多教辅培训机构的经营。这一方面导致了部分就业岗位的减少,其次,从教辅培训机构离职的员工比大学毕业生更具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求职方面比大学毕业生更加具有优势,这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目前,各大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针对学生的就业进行规划,但是,该类课程普遍课时较少,针对性不强,学生所能学习到的知识浮于表面且其多采用课堂统一讲解的模式,缺乏师生互动的环节和一对一的个性化就业指导[3]。课程内容也主要偏向于面试技巧之类的内容,虽然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工作,但是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并无多大的帮助。
在此情况下,就业指导课程通常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也使得多数学生对自身的未来职业发展没有明确的规划,始终处于得过且过的状态。
1.缺乏明确的目标与规划
目标通常指引人不断前进,没有目标通常会让人陷入迷茫的状态,时常感到忙忙碌碌却有一事无成。大学生在经过初、高中的学习后,已经习惯了在他人的监督下学习。
在进入大学后,没有了学习的监督者,许多大学生开始放飞自我,缺少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对自身的发展以及大学四年的学习缺乏明确的规划和目标,导致其在大四临近毕业时只能随大流加入求职大军,但缺乏充分的准备,只能面临就业难的局面。
2.对自身的定位不准确
许多大学生在就业时心态较为复杂,拥有过高的就业期望值,难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缺乏对自身客观、科学的认识,常不能对自身的能力进行准确的评估,以至于出现将就业目标锁定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要求与自身能力并不对等的薪资与职位,这也使得大学生在就业时面临较大的困难。
本问卷调查基于广西科技大学学生对广西科技大学就业信息平台的使用情况,包括对就业信息平台的了解程度、就业信息平台的亮点、希望就业信息平台提供的就业及服务、就业信息平台的改进建议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来了解目前广西科技大学就业信息平台的发展现状。
1.对就业信息平台的了解程度
一般而言,求职者通常会倾向于在自己较为了解的、信任的就业信息平台上填写个人信息并发布求职简历。对处于待业状态的大学生而言,了解可信任的就业信息平台则更为重要。
通过调查广西科技大学学生对广西科技大学就业信息平台的了解程度,可以反映出广西科技大学信息平台,对在校学生群体中的影响与传播程度以及学生倾向使用平台的程度。
2.希望就业信息平台提供的就业信息及服务
处于待就业状态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通常会寻找一些就业信息或就业服务来了解自己所适合的工作,并帮助自己更高概率地获得入职机会。
在求职阶段,多数学生会对未来职业规划产生迷茫,更需要专业的就业指导服务来帮助其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了解学生所需要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服务有助于广西科技大学就业信息平台的改进和良好发展,并为广西科技大学学生就业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广西科技大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广西科技大学学生对广西科技大学就业信息平台的了解和使用情况,以及广西科技大学就业信息平台的不足之处。本文数据主要采用问卷星调查问卷软件进行线上调查,调查对象涉及多个年龄段人群,收集到有效调查问卷209份,调查问卷数据由问卷星调查问卷软件导出,本分析报告所进行的数据分析均在此基础上进行。
图4学生数字画像匹配用人单位要求模型图
图1广西科技大学就业信息平台了解情况统计图
图2受访人群求职困扰因素统计表
图3受访人群希望提供的就业信息服务统计图
在就业信息平台上设置留言咨询板块,学生、用人单位可以在此板块与学校就业中心交流互动并为学校就业平台提出建议。学校就业中心也可根据学生、企业在此板块的留言,了解学生与用人单位对就业的看法与需求,帮助学校就业中心不断对学校就业信息平台进行完善,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并提高就业信息平台的服务质量。
毕业季的到来使一部分毕业生产生了焦虑、恐惧的情绪,对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政策和就业流程较为模糊,需要从事就业工作的老师为其提供一些就业解疑和帮助,而从事就业工作的老师人数有限,不能及时回答毕业生的各种问题。由此可以开设预约老师咨询的服务程序以及在线咨询的板块向老师寻求就业咨询与帮助[4]。毕业生困惑的问题得到答案后能够增加就业的信心,并帮助提高求职的成功率。
目前,大多数高校开展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大多是采用课堂、讲座等形式,细致、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偏少,学生难以获得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学校就业指导工作难以发挥作用。
大学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高校发展、国家振兴。大数据时代下,对高校就业信息平台进行完善能够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的水平,开创大学生就业的新局面,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向前发展,为努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