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继续保持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地位,出国留学人数保持增长态势,同时,因国际关系变化、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及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等多重因素,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
本文图源及数据均来自领英Linkedin发布的《2024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
要点提炼
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
留学生对针对性强、匹配度高的就业机会需求高。
中国留学生概况
领英人才大数据显示,2023年毕业的海外华人留学生人数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女性以54%的占比略高于男性(46%)。从年龄来看,26岁以下人群占比最高,为76%,彰显了我国海外留学生群体趋向于年轻化。
毕业去向
调研显示,80%的中国留学生毕业后将直接就业,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从上年的17%下降至7%,而计划毕业后创业者数量较去年下降了3%。值得注意的是,84%的中国留学生毕业后首选回国发展,该比例较上年高出一倍之多。
可以看出,中国留学生毕业归国意愿明显增强。而且处于暂未明确计划观望状态的中国留学生亦由上年度的31%减少至13%,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早就有明确规划。
调研结果显示,在决定回国就业的中国留学生中,受家庭因素(离家人更近、陪伴家人)、生活环境(更熟悉/习惯国内生活方式、生活更加便利)和文化环境(认同国内的文化环境、更好的环境融入)的影响是其选择回国的三大主要原因。
虽然大多数人(66%)认为回国就业有一定优势,但本次调研数据还揭示了中国留学生在回国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多重挑战和顾虑。一部分留学生对就业有明确的规划和较高的信心,但大多数仍感受到激烈的竞争压力(65%)、薪酬不满意(56%)、工作岗位匹配难度(37%)和对国内就业环境的不适应(34%)。因此,同学们也不用对自己焦虑的心情感到挫败,注意排解,切勿过多内耗。
导致留学生感到迷茫和焦虑的因素有:激烈的竞争压力(65%)、薪酬不满意(56%)、工作岗位匹配难度(37%)和对国内就业环境的不适应(34%)等。
归国求职特征
在求职准备度上,调研数据显示,47%的中国留学生毕业前在海外就开始利用各种渠道寻找回国后的工作,其中31%在毕业前就已经确定了就业岗位,反映出他们在职业规划方面明确意识和积极适应能力。
尽管存在前面提到的各种挑战和顾虑,但中国留学生归国后会通过积极规划和适应进行应对,这也凸显了全球化背景下他们作为重要人才群体的独特价值和潜力,体现了留学生在职业规划方面的前瞻性和积极性。
在归国就业的首选目标企业类型方面,外资企业(58%)仍是海归留学生的首选,原因可能是其国际化的工作环境和高薪酬。加之留学生自身具备的优势特点,也使得这些企业更乐于招收留学生。
调研表明,留学生回国求职预期的前三大行业依次是高科技/互联网、金融服务&保险、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偏好于成长潜力高、技术驱动及创新导向的行业,且热衷能提供职业发展和学习机会的岗位。
2023年调研显示,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的薪资预期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更多留学生预期中等薪资水平,这种变化反映了留学生对国内就业市场薪酬水平的适应和期望的现实调整。
温馨提示
从国家层面来看,留学生群体在我国不同的历史阶段为国家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教育部也一直在以新时代留学工作方针“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为工作指引。大部分留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国发展与我们国家大力吸引留学生回国发展的政策有关。
从用人需求看,国内高校毕业生和海外留学生在职场各有优势。不过,一些与国际交往较多的用人单位通常会在招聘时倾向于有留学背景的求职者,背后隐含的是在专业技能之外,对留学生在外语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国际视野等方面的需求。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甲129号金隅大厦19层(邮编:1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