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会员费几乎成了各家平台型工具的惯用套路。
在会员的基础上还要另外收费,这种“VIP+”的待遇让每一位付费用户都想不通、也接受不了。
当然,收割会员费的套路不仅出现在爱优腾等主流视频网站。近日,杭州某科技公司HR李林告诉锌财经,她在BOSS直聘上购买了一万六千八百元的企业招聘会员服务,吃了个大亏。
BOSS直聘的限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限制岗位发布数,只留给用户5个火爆岗位的坑位,多了不给发布。如果HR发布的岗位均中标,则只能轮流去发布岗位。二是,火爆岗位也有招聘期限,比如该岗位的有效期是一个月,一个月你没有招到人的话,BOSS直聘会直接下线该岗位需求。
如此的限流、限次数,逼着用户购买一次服务后,继续购买高价格增值服务的套路并不少。
李林告诉锌财经,其他招聘平台和拉勾网做的和BOSS直聘则完全不一样。同样的服务内容,其他招聘平台收费可能不到八千元。在使用其他招聘平台的过程中,系统会自动提示用户已经投放了多少岗位,以及岗位进程详情,都能通过数据清晰看到。
同时,其他招聘平台的会员可以一次性同时发布100个岗位,其中也包括BOSS直聘里要收费的“火爆岗位”。
BOSS直聘上并无直观的功能使用次数了解页面,“就像是为了让你不知不觉就把所有功能次数给全部用完”,李林说。
在BOSS直聘上,非会员则被收割得更严重,用户需要不停地去购买职位发布次数。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个购买到的岗位都只有1-3个月不等的有效期。
类似的付费购买服务次数也不少。据了解,BOSS直聘上的非会员使用“打招呼”功能的上限是一天40次,数量当日用完了的话需要另外购买,否则只能第二天再使用此功能。李林告诉锌财经,HR一般一天要用到高达200次的“打招呼”功能,BOSS直聘的这波操作让HR们叫苦不迭。
也就是说,BOSS直聘在原本收取了高昂套餐费用的情况下仍要进一步收费,很显然难以让购买了服务的用户们服气。
“BOSS直聘只管按次数收费,质量完全不管”,李林告诉锌财经,自己要招一个岗位时,发现BOSS直聘反馈到的信息全部都不是自己想要的,“说白了,他们就是随便完成任务交差”。
而在正常的企业招聘过程中,平均一个HR每天需要浏览到的简历数是三四百份左右。
也就是说,企业交了一万六千七百元的套餐后,为了正常的招聘需求仍需要另外花钱。
可对于HR来说,单纯的查看简历再打招呼,简单的聊天有时一来一回,有时再无回音。这其实是在浪费手上拥有的套餐次数。很多时候,花钱买了次数,其对应的实际转化率低之又低。
相比较之下,其他招聘平台反而做的更符合HR的需求。付费用户每天可以无限制地查看平台上的简历,根据公司需求下载简历联系求职者。而其他招聘平台的扣算规则是简历的下载次数。也就是说,一个HR在其他招聘平台上的套餐次数使用是实打实在用的。
“这就像我们去做招聘,BOSS直聘是选择权在平台,其他招聘平台是选择权在我们自己手上”,李林告诉锌财经。
李林购买的万元企业招聘套餐中的“牛人直通卡”也十分鸡肋,BOSS直聘会自动每天给用户推荐合适的求职者。但大多数像李林的HR更多的是自己去检索,因为系统自动推荐过来的求职简历,匹配度极低。
这么看来,HR不太愿意用的付费功能反而是无次数限制的。要说BOSS直聘自己,心里是真的门儿清。不过同样,这个功能有效期30天,非会员还是要付费的。
“其实真要说这个功能,只能说平台的算法能力不行,但是去限制火爆岗位就真的太过分了”,李林说。花了一千七百块还要另外花钱去找求职者,这对所有HR来说,都是一个哭笑不得的事情。
功能与价格不对等,无法保证使用效果,是HR们使用过BOSS直聘后最为吐槽的地方。
招不到想要的人,和根本没办法去招人,又是两码事了。
据了解,BOSS直聘系统自动会对招聘信息进行关键词屏蔽操作。比如李林在发布一条最新招聘信息时,用到了“会员营销”就被屏蔽了,系统显示出现违规关键词不允许发布岗位。
除了收割会员费等“硬伤”,BOSS直聘的使用体验也经常被吐槽。
很多时候同一个HR的招聘账号需要在公司内不同的主管级流动,以查看与确认信息,而BOSS直聘上一个账号无法进行同时登陆,也就是说没有子账号一说。“其他招聘平台就不一样了,一个主账号可以分配好几个子账号,同时在线同时招人,一点都不误事。”李林说。
回顾BOSS直聘从发家到辉煌,期间与拉勾大战,也深陷过李文星的负面,到最后拿钱砸出来的大流量却又磨刀霍霍向企业主,收割会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