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高校怎么教

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日前,“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在清华大学成立,联盟首批由137所国内高校和50家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共同组成,吹响了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集结号”。

创新创业教育VS专业教育

“两张皮”拧成“一股绳”

这是南京大学的一堂物理课,只见传统形式摆放的桌椅改成了以学生六人小组为单位的蓝色工作台,配备了标准测试仪和电脑,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同步进行;教室三面环绕黑板,六七位学生正同时在黑板上学习讨论;无线投影仪也进行了改造,每个学生都能随时切换成为主讲……近年来,南京大学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开展了“三三制”教学改革,在本科阶段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3个阶段和“专业学术”“交叉复合”“就业创业”3条发展路径,使全校学生都有机会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和发展路径,从而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全面部署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实施意见》不是单纯地鼓励发起一场大学生创业运动,而是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说。

对此,教育部于6月初召开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教育部负责人特别强调:“要牢固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由‘两张皮’向有机融合的转变。”

知识传授VS创新精神

照本宣科变能力拓展

创新创业教育是什么有人说,是亲身实践,不是“闭门造车”;有人说,是能力培养,不是知识灌输。采访中,很多专家向记者强调,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教育,其本质是一种素质教育。

目前,不少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技能、知识画了等号,定位过于狭窄,导致大学生对创业教育认可度偏低。“老师只是照本宣科地教授学生,最终学生是没办法创业的。”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说:“注重社会实践要从改革教学方法做起,从教科书中讨论型的研究方法变成行动型的研究方法。”教育部负责人也强调:“要加强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广泛搭建实习实训平台,办好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

一些高校先行一步,值得借鉴。北京交通大学新建1000平方米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心,入园学生企业可获1万到5万元扶持,并享受企业注册等环节的“绿色通道”;黑龙江大学设立创业基金,已有近4万名学生参加训练项目8200余项,涌现出年销售额300余万元的金泰科技公司等380余个学生创业企业和团队;天津大学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为学生提供“创意—创新—创业”完整链条的全过程服务……

创业教育内容涉及广泛,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丰富的社会经验与职业观念。那么,如何让“学院派”的高校教师成为“实战导师”呢

招数二,内部挖潜。近年来,各高校通过定向培训、专题进修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创业素养与能力,做到真正懂创业、会创业,再来教创业。华东理工大学出台规定,鼓励建立师生和校友联合的创业基地,鼓励教师把指导学生创业与自身的学术研究紧密结合。

“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要坚持全员参加、专兼结合,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组织开展专门培训。”教育部负责人指出。

部分学生VS全体学生

“开小灶”转向“大众化”

“我比较保守,可能不会创业,创新创业教育和我没关系吧”《实施意见》出台后,很多学生对此不解。针对这种观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回应,“我们是把创新和创业放到一起讲的,没有孤立地讲创业。因为创新是源头,通过创新引领创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这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从“开小灶”到“大众化”,是此次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创新创业教育从面向少部分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拓展为面向全体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创新文化,让创新精神在所有学生骨髓里生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表示。

近年来,屡创新高的大学毕业生数量,使得就业愈加困难,在求职路上屡屡碰壁后,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正跃跃欲试地尝试自己创业,对很多大学生而言,从“找饭碗”到“造饭碗”,是一个顺应历史潮流的划时代转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并不是很强。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业指导中心的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22.9万人,有意从事自主创业的学生人数只有10%,而最终选择创业的仅为1%。有数据显示,全球大学生创业中,美国大学生成功率最高,接近20%,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3%。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让创新创业从“开小灶”走向“大众化”,需要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个性化培养教学管理制度,比如,推行休学创新创业,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改革学生学业考核评价办法等;推进协同育人,高校与高校,高校与政府、社会间协同,学科专业间协同,建立多样合作、交叉培养新机制;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宣传创新创业理念,加强引导力度,形成尊重、支持创新创业的氛围。

南京大学校长陈骏指出:“为大学生播撒创新创业精神的种子,勤于施肥浇水,待时机成熟,自然会开花结果。”(本报记者张烁)

THE END
1.浅谈对当前高校创新教育面临的问题思考二、高校创新教育的出路 (一)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观是指导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高指导原则。新的教育观念包括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人才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人才的根本标志;质量观:当前要大力倡导和宣传“创新性”质量观,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思想观念基础;教学观:教学工作要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https://www.xuexila.com/lunwen/edu/higher/26655_2.html
2.高校创新教育的基本内涵高校创新教育的基本内涵 在当前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只有加强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积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才,才能在提高人才竞争力的基础上,显著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为国家建设和发展贡献相应的力量。现阶段,我国应正确认识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学生特点和社会人才需求,适当开展https://www.sciqklw.com/jylw/25902.html
3.浅谈对当前高校创新教育面临的问题思考论文摘要:国家把创新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然而,当前高校创新教育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应试教育下形成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障碍;教师的创新素质缺失;教学的基本环节缺乏制度的保障。根据上述问题,高校创新教育的根本出路https://www.yjbys.com/bylw/lunwenfanwen/20783.html
4.高校创新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高校创新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一词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和使用,他指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以及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https://heri.xupt.edu.cn/info/1014/6021.htm
5.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解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政策现在全国高校都在搞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否有政策规范评判标准? 计划公布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名单 教育部正在研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认定标准》,明确一些能够科学反映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效的关键指标,并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的基础上,认定一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计划今年10月公布首批示https://www.eol.cn/html/c/cxcy/index.html
6.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在当今高校教育体系中,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发展不仅是顺应时代潮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促进“产教融合”实践的进一步落地。 一、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问题 https://tech.china.com/article/20231007/102023_1418178.html
7.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论文3.创业教育是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迫切需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是当代大学生,当代大学生更加的关注自我发展、更加向往全面自由的发展。而创新创业所要求的个体素质、个体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恰恰与他们最大限度的发展个性、发挥自主作用、实现自身价值的想法相吻合,创新创业不仅激发起他们内在的热情更是他们所树立的人生https://www.unjs.com/lunwen/f/20190119165847_1860855.html
8.深化教育属性补足高校“双创”短板近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蔚然成风,在搭平台、建制度、强实践、促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回顾创新创业教育走过的历程,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和总结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探索健全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4684525?sdkver=e06426d6&clientprefetch=1
9.上财校长独家解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怎么想如何做?当我们在谈论创新创业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如火如荼,瓶颈期却亦悄然而至。高校究竟该扮演何种角色? 当我们在谈论创新创业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如火如荼,瓶颈期却亦悄然而至。高校究竟该扮演何种角色?时值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成立一周年,在上海财经大学首届创业学院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24266
10.吴澎:中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自党中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为了适应国家新需求,教育部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高等院校“双创”教育工作也逐渐发展起来。然而,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想要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捷径还需要不断努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借鉴研究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http://www.foodostc.com/workdynamics/article/id/171
11.天津日报数字报刊平台编者按: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天开高教科创园开园一周年重要节点,我市举办“天开杯”创聚津门全国大学生智能科技创新创业挑战赛总决赛。为此,本报摘选刊登我市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和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做法,展现我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成效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4-05/12/content_143088_784946.htm
1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https://www.gxdlxy.com/scxy/info/1006/10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