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到2019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家在职教地位、办学主体、培养目的等多方面做出了进一步得明晰,政策的不断引导和鼓励支持将帮助中国职业教育更快得步入快车道。
一、中国职业教育市场现状
相较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侧重以就业和以提升技能的可持续性为目的,通过体系性的技能培训或者短期的知识培养从而满足从业和岗位需求。根据是否颁发学历证书,职教可以分为学历职教和非学历职教。学历职业教育以中高等职业院校为运营主体,院校性质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费用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出。非学历职教以民办机构为主要运营主体,主要支付方为企业和消费个体,根据培训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企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考试培训。
基于消费端针对职业教育支付的学费收入(不涉及教育产业链上下游的衍生服务),德勤对中国的职业教育市场进行了规模测算。过去五年,中国职业教育市场11%的增速较快发展。2018年,中国职业教育市场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其中学历制职业教育和非学历制职业培训的比例分别为37%和63%。未来五年,中国职业教育将保持12%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到2023年将超过9,000亿元的市场规模,其中学历职业教育市场规模接近3,000亿元,非学历职业教育市场规模超过6,000亿元。
整体职业教育的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职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和政策的支持和鼓励。
中国整体经济增速下行,GDP年均增速从2009年的9.4%下降到2018年的6.6%,产业端和人才供给端的不平衡进一步凸显。之前依靠人口红利,通过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将逐步转化成为通过科技和创新驱动的新经济增长模式,这将新增大量对于高端技能型、创新型和科技型人才的需求。同时随着城镇化发展和传统工业产能过剩,农民工和下岗工人面临大量的再就业和转岗需求。而从供给端来说,从总量和结构看,我国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的21.3%,而其中高技能人才数量还不足6%。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技工求人倍率近些年一直维持在1.5以上,高技能人才求人倍率维持在2以上的水平,求人倍率越高,说明岗位的需求人数越多,而求职者却供不应求,而且技工的短缺,从过去的东部沿海地区逐步蔓延到中西部地区,从过去的季节性演变为经常性更新。“十二五”期间我国结构性失业人口规模大概为1,397万人,预计“十三五”期间将增长至1,425万人。
根据2017年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2020年,制造业人才缺口将达到300万。根据工信部教育考试中心的透露,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产业发展催生了对于职业技能,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刚需。
再次从机制上,国家积极推行学历和非学历的融合发展,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高学生可持续的就业能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同时,积极推行企业和院校的综合育人的培养模式,在办学主体上向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计划到2020年初步建成300个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在培养体系上,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100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今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中明确企业充分参与到在职业标准设立、培养阶段和评价体系上各个环节,确保专业和产业的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学历职业教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的起步发展阶段,确立高职和完整学历类体制教育的中高职体系化发展阶段以及中高职衔接、强调终身教育、鼓励产教融合的多层次多元化探索阶段。
二、行业趋势
专业共建和院中院模式的兴起2018年,教育部提出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对这类新兴专业,职业院校自身的专业建设能力较弱,需要依托第三方来制定培养方案。同时产业端对这类人群的需求较为旺盛,下游千亿级大企业的产业生态拥有足够的岗位规模。
以国内发展校企合作方面领先的慧科教育科技集团为例,慧科通过整合产业端与职业院校端的资源与优势,建立轻资产院中院模式,推进产教融合。在产业端,一方面结合阿里巴巴等领先企业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技术知识为课程内容,同时根据教育部要求自主研发部分专业培养方案。同时帮助产业端将实验室解决方案销售给职业院校,供其为实训基地。此外,慧科积极打通领先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产业链人才需求,给与学生就业保障。
总结来看,慧科的关键成功因素主要包括培养拥有渠道资源的销售团队并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打造核心课程与IP、与下游产业端深度合作以保证就业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教育公司需要建立在当地有渠道资源的销售团队,借助其人脉与校方达成合作;同时建立有效的销售团队激励机制,驱动团队销售业绩提升。第二,院中院的建设离不开产业端的支援,教研团队需要与产业端领先企业合作,将教研与产业最新技术成果融合,打造核心课程与IP,确保市场领先地位。第三,开拓丰富的产业端资源,包括与领先企业深度合作或进行并购整合,确保学生就业,完成闭环。1、发展高质量的高职院校,建立特色专业竞争力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在港口、铁路、公路、管道、通信等众多领域,包括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监控等岗位,都要求输出大量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同时,国内传统产业转型持续升级带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要一大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现代工匠精神的新型高技能人才的支撑。发展高质量的高职院校,建设特色专业、新兴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与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沿海发达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丰富,高职对本地生吸引力低,而欠发达地区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稀缺,高职更具吸引力与发展空间。
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发展先进制造的领先案例之一。学院重点打造工程机械、智能制造、智能控制等发展前景较好的特色专业,目前在校人数7,300人。依托三一集团的产业优势,学院建设了校内外实验实训教学场地90余个,内外顶岗实习基地50余个,并与国内外40余家行业领先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根据《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7届大专毕业生共963人,就业951人,就业率高达98.75%,高出省内高职平均值5.99个百分点,高出本科就业率5.84个百分点,在湖南省内遥遥领先。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城镇化建设和一带一路的领先案例之一。近年来,江苏省轨道交通产业快速发展,预计运营人才缺口达3万人。依附于快速发展的轨道交通产业,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原有的道路桥梁、机电技术、空中乘务等重点专业,开设3个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同时,重点建设与多家轨道交通集团联合开展的订单培养模式,提前确认学生就业。通过校企合作,在解决学校就业难问题的同时,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弥补轨道交通产业的人才缺口。
建设高质量、具有特色专业竞争力的高职院校需以产业为核心、以就业为保证,根据市场趋势与产业动态设置差异化特色专业、建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非学历职教以民办机构为主要运营主体,主要支付方为企业和消费个体,根据培训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企业管理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考试培训。2018年,非学历职业教育市场规模总计3,224亿元;其中,企业管理培训的市场规模为1,720亿元,占整体非学历职业教育的53%;职业技能培训市场规模为1,090亿元,占整体非学历职业教育的34%;职业考试培训市场规模为414亿元,占整体非学历职业教育的13%。
职业技能培训的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630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09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从培训受众、培训周期来看,技能类培训年龄范围较广、培训周期较长、客单价较高,因此市场规模更为广阔,将稳步增长。在职业技能领域,IT类,财会类,市场营销类以及管理类培训业务占比近30%。
职业考试培训的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181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4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其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研究生考试培训和以注册会计师考试为代表金融财会类考试培训的是增速最快的三个赛道,分别为18%,19%和28%。传统非学历培训板块未来仍然存有较大刚需,特别是如何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同时,随着工作转换频次的增加、职场生命的延长、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创业热度的提升,“招聘+职业教育”和“创业创新+职业教育”成为了非学历培训的新兴趋势:
2、招聘+职业教育
“招聘+职业教育”模式即招聘往前后端延伸,通过职业教育加强和C端客户的粘性,延长客户的生命周期,同时为B端用户提供从招聘到培训更完善的产品体系,帮助B端更好得匹配C端人才。
拓展职业教育业务使得LinkedIn能够更好的为人才和企业提供精准的匹配,实现完整的就业服务链条,这是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招聘企业将业务延伸至职业教育,以实现资源和流量之间的整合互通。
3、创业创新+职业教育
创业环境的持续优化为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创业生态圈由创业者、创业培训辅导机构、基金公司以及政府构成。创业者们希望学习创业成长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以更好的发展其创业项目,从而催生了一批创业辅导机构则为创业者们提供创业过程中的辅导服务,同时基金风投公司也希望寻找到优质的创业项目,加速其发展,政府则希望吸引创业者们能够在当地投资兴业。
非学历职业教育近年来蓬勃发展,以其灵活的机制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填补学历职业教育对接产业需求的不足。从细分赛道来看,职考类由于对于职业资格的从业要求,培训成为刚需,增速较快;从运营模式上,非学历职业教育板块也体现出线上线下融合的趋势,线下授课仍为主流,但线上占比不断提升的特点。从商业业态上,连接企业端和提升人才端的平台类机构,以及服务创新创业的类商学院机构,充分整合资源,赋能产业发展,有效解决商业痛点,成为近年来非学历的新兴趋势。
《2025-2031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规划报告》共八章,包含2020-2024年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制度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投资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的前景趋势分析等内容。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