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既具有“技术”的属性,同时也具有“教育”的属性。
从教育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开放性打破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使得教育社会化、终生化、自主化;共享性是信息化的本质特征,它使得大量丰富的教育资源能为全体学习者共享,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交互性能实现人--机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人--人之间的远距离交互学习,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其他人之间的多向交流;协作性为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人--人、人--机协作完成任务的机会。教学信息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至少有四大特征:
信息传递优势。现代经济学认为,获取信息是克服人类“无知”的唯一途径。信息搜寻要花费代价(即交易费用),其中,信息传递成本占据了相当的份额。传统教学采用“师傅带徒弟”式的完全面接方法,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是一种社会资源浪费。网络教学高速度的信息传递功能,无疑地大大节约了全社会的信息传导成本。
信息质量优势。随着“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学生可以共享优秀教育资源和高质量的教学信息。不可否认的是,作为知识传导者的教师,水平也参差不齐,接受者获得的信息质量也就大有差异。远程教学由最优秀的教师制作课件,可以有效保证所传输的信息质量。
信息交流优势。教学方式现代化改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主的单向教学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方式。教育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交互式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教学平台随时点播和下载网上教学资源,利用网上交互功能与教师或其他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双向视频等系统共享优秀教师的远程讲授及辅导,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优势开展学习活动。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而成长为具有探索求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二、教育信息化行业主要销售/服务模式
教育信息化主要服务类型及盈利模式
服务类型
主要服务内容
主要功能
盈利模式
售卖硬件设备
提供智慧黑板、投影仪、电子白板、电子书包、教育照明等设备
实现多媒体教学、直播、录播等功能
向学校/政府/机构收费
售卖教务管理软件/技术平台
实现家校互动、教学及教务管理线上化
收费/免费提供教学软件或教学内容
提供教育教学软件或者教学内容
覆盖教学练测评等场景,如组卷、题库、智能阅卷等
将学校或政府作为渠道,向C端用户收费是主流,但具体实践形式还有待探索和验证
补充性的课程解决方案
提供师资培训、教材、课程内容、评价体系等资源
丰富教学内容,补充新兴课程领域的不足
三、日本教育信息化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在1987年的报告中提出,教育必须为迎接信息化时代而积极实行改革,强调信息化是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之一,并且把教育与信息化的关系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发挥教育在社会信息化中的作用,二是把信息化发展的成果应用于教育、文化和研究等活动中。同时,报告还将教育信息化的内容概括为将新的信息手段应用于教育活动、有计划地培养主导信息化的新兴人才、培养信息运用能力和促进教育设备的信息化四个方面。
1999年,日本政府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正式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其主要内容是:2001年前实现公立初等、中等和高等学校的网络化,使教师具备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能力;2005年前实现其他学校的网络化,在所有学校教学中实现计算机授课,完成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以及学生学习方式上的彻底改革。2001年,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设立了以总理大臣为首的“IT战略本部”,制定《IT国家基本战略》,确立了“IT立国”的发展战略。同年,日本政府在《IT国家基本战略》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了“e-Japan战略”(日本IT战略),其主要目标是在2005年前把日本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IT国家,并要求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发展。2008年,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信息化教育继续受到高度重视,文部科学省要求各教育阶段中的各门课程均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信息化教育,特别是增加电子计算机与信息通信网络的教学内容,并加强对学生信息道德的指导。
2010年发布新版《教育信息化手册》,细分了“信息应用能力3观点”的具体内容。2013年“世界最先进IT国家宣言”和“日本再兴战略”再次提高标准,提出“1人1台计算机”的口号,强调信息技术能力应从儿童抓起;同年发布的第二期教育振兴基本计划更是要求在2020年前彻底实现“1人1台”。
2013年6月,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第2期教育振兴基本计划”,包括学校信息化建设目标。为了保证第2期教育振兴基本计划中制定的校园信息化建设目标能够顺利实现,日本政府又基于《面向教育IT化的环境建设4年计划》,每年向地方财政拨款1678亿日元。
日本主要的国家级教育信息化项目
项目名称
起止年份
项目内容
学校教育设备整备事业
文部省
1981~
为中小学等提供教学设备购置经费,购买如录音机、相机、电视、计算机等设备。
新媒体教育利用开发事业
1987~1990
在各地实证校开展通信网络、数据库、信息系统、视频教材、计算机等多媒体的教育实践和研究活动。
新媒体教材研究开发事业
1988~1994
由日本视听觉教育协会负责,1991年起改名为“新媒体教材开发事业”,主要用于开发视频、超链接等多媒体教材。
计算机整备计划
1990~2005
5年1期,共设3期,购置计算机信息化设备。
100校项目、新100校项目
通商产业省
1994~1998
属于“网络利用环境提供事业”,建设学校网络环境,前3年建设中小学实证校等111所,后2年新设108所。
互联网I、II、III
邮政省
1998~2001
先后选拔2000多所学校,进行以网络建设为主的教材数据库、电视会议系统、高速宽带等的研究和实践。
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综合计划
2006~2007
开展学校ICT环境建设,充实ICT教育和信息伦理教育,提高教师的ICT应用指导能力,推进校务信息化。
先导性教育信息化推进项目
2007~2009
对ICT教育实施情况、ICT教学环境、教师ICT指导能力和校务信息化等进行实践调研。
教育信息化综合支援模型事业
2008~2010
选择5个地区开展教务信息化,提高教师ICT指导能力,设置教育CIO并派遣ICT辅助人员,强化教师支援体制。
地区雇佣创造ICT纽带项目
总务省
2010
通过配置ICT辅助人员和培养教育协调专员,联合本地人才和资源,构建ICT环境,推动教育信息化,提高就业率。
未来学校
推进事业
2010~2013
以部分中小学作为试点,构建ICT学习环境,开展教学应用研究,验证学习环境的有效性。
学习革新事业
2011~2013
以部分中小学作为试点,验证ICT应用下的教育效果和影响,开发教育指导方法和电子教材。
利用ICT的教育推进实证事业
2014~2015
为实证校配置ICT辅助人员,与大学和企业合作,开发ICT应用教学效果的验证方法和最佳指导方法。
先导性教育系统实证事业
2014~
构筑成本低、应用扩展性强的教育云平台,开展云服务、数据分析、教务系统研发等各类试点性实证研究。
先导性教育体制构筑事业
构建先导性教育体制,无缝连接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家庭,开展基于教育云平台的各类试点研究。
2018年3月,日本文部省又对全国中小学进行了2017年度的学校教育信息化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日本校园信息化建设并没有实现整体建设目标。此外,还存在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均衡的情况,以教育用学生电脑拥有率为例,日本37个都道府县(相当于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有36个没有达到每人一台,其中群马县和静冈县为5.9人/台;再以教室无线网络接人率为例,接人率最高的为静冈县(66.6%),最低的为兵库县(22.0%),不但没有实现100%接人目标,而且都道府县间的差距较大。
日本不同类别学校信息化建设状况
2017年,日本文部科学省相继出台了新的中小学学习指导纲要,特教学校小学部、初中部的学习指导要领;2019年,日本政府又出台了诸如《支持新时代学习的先进技术运用推进策略(最终稿)》《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法》等,这些文件与法律内容都有涉及运用ICT开展学校工作、教学和学习的内容。
四、中国教育信息化行业供应情况分析
1、我国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规模稳增
从教育经费来看,近年来我国不断投入资金加强建设国内的教育信息化,2023年我国教育信息化投入规模为5315.2亿元。具体如下:
2、国内市场企业主要分为两类大型,且高校市场入局者渐多
总体来看,我国教育信息化行业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由于教育信息化覆盖的场景广,服务内容包括学工、人事、办公、教学教务、生活服务等方方面面,专注于各类细分领域的企业较多,因此行业整体呈现分散化、区域化、集中程度低的特点,行业竞争激烈,业内能够充分主导国内整体教育信息化市场的大型企业较少。目前教育信息化行业的企业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此类企业以“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联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数量较少,综合实力较强,一方面拥有相对全面的信息化平台及应用产品体系,另一方面建立了全国的营销服务网络,在特定细分产品领域上有一定的优势,具有较强的业务水平和相对稳定的客户资源。
第二类是应用软件企业或系统集成公司。此类企业主要针对“学工、人事、办公、智慧教室、校园数据应用”等单一的业务职能,或只面向部分省份或区域,在经营资质、资金实力、业务规模等方面均相对偏弱。这类企业数量较大,总体呈现充分竞争的状态。
此外,以“阿里、腾讯、华为”为代表的大型互联网或软件厂商近年来开始逐渐参与高校市场。该等企业有较强的品牌和资本优势,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方面有良好的底层技术能力,但其对校园管理、学生服务、教学、科研等高校细分领域的业务经验不具优势,因此其正尝试通过与业内公司合作的方式参与高校市场。
3、教育信息化企业以华东地区较多,广东省数量排名第一
目前,涉及教育信息化产业的企业数量、类型较多,从企业数量来看,广东省、山东省、福建省的教育信息化企业数量占比最高。从数据上来看,我国教育信息化企业以华东地区较多。
从教育经费来看,近年来我国不断投入资金加强建设国内的教育信息化,2023年我国教育信息化投入规模为5315.2亿元。
随着多项知名赛事的全球化推广,当前全球体育赛事规模持续扩大,截止2023年,全球体育赛事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51.37亿美元,其中亚洲和欧洲地区是全球体育赛事行业最大的区域市场,此外北美地区也是局部较为发达的体育赛事地区,这三大地区成为全球体育赛事行业的主流区域,各区域市场份额大致如下。
近年来我国游泳培训行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截止2024年上半年,我国游泳培训市场规模约为65.1亿元。
随着我国羽毛球爱好者的持续增加,以及全民健身风潮下,羽毛球运动量的增长,使得我国羽毛球行业市场持续增长。截止2023年,我国羽毛球市场规模约为8.56亿元。不过未来随着参与者数量逐渐接近上限,行业的增速可能会逐渐降下来,驱动力也将由羽毛球消耗数量增长变成羽毛球消耗的质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