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用户规模达2.3亿人!事关人工智能领域

最新数据!用户规模达2.3亿人!事关人工智能领域

在11月30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上,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正式发布了《2024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简称《报告》)。据《报告》统计,截至2024年6月为止,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数量已攀升至2.3亿,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的16.4%。

就产品数量而言,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截至2024年7月,已有190多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完成备案并为公众提供服务,人工智能的普及率以大模型为代表达到了16.4%。

在产业融合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融合正在我国快速推进。它与制造业、农业、医疗、教育等传统行业的深度整合,不仅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催生了众多新业态和新模式。特别是在2024年,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科技企业降低了模型调用成本,显著减少了其他行业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门槛。

在数字化时代,年轻一代不仅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受众。他们对AI的认知和学习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而2022年《职业教育法》的修订更是强调了职业教育与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AIGC技术正在推动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根本性变革,促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并要求教学环境现代化,深刻影响着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因此,探讨如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推进高职院校教学的数字化转型,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AIGC技术推动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创新转型

AIGC技术并非作为制度进入职业教育领域,而是通过知识学习和教学辅助等方式,对传统课堂教学产生影响,引发教学变革。AIGC技术深入教育核心,逐步改变教学主体、内容、组织和方法,实现教学体系的创新。

(一)教学主体的变革

AIGC技术的应用正在重塑高职院校的教学主体,推动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AIGC的融入使得教师角色向指导者、辅助者和创新者转变,更多地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解决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考。同时,学生的角色也从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探索者。通过AIGC提供的个性化学习路径和资源,学生能够根据个人兴趣和学习节奏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模拟环境和实践场景进行技能训练,这种沉浸式学习体验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AIGC技术使得工具如ChatGPT以“机师”身份参与日常教学与实训,推动了从“师一生”二元结构向“师一机一生”三元结构的转变。

(二)教学内容的革新

AIGC技术的应用为教学内容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其更加多元、包容、个性化和情境化。AIGC技术通过支持多模态教学内容,将文字、图像、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多媒体元素融入教学,打破了依赖纸质教材的传统模式,提升了知识传递的活力和直观性。同时,AIGC技术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广泛获取,使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访问到大量的碎片化知识和高质量的数字化开放资源,将教学内容从课本限制中解放出来,与社会生产实践和最新科技接轨,满足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需求。此外,AIGC技术还能根据教师的个性、教学风格和学科特点,自动生成定制化的教学材料,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

AIGC技术的融合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带来了创新性的变革。通过引入情境式、启发式和探究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互动和个性化。在情境式教学中,AIGC能够构建接近实际的虚拟场景,让学生沉浸在专业环境中,提升学习兴趣和效率。在启发式教学中,AIGC为学生提供框架,鼓励他们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激发深入思考和跨学科探索。在探究式教学中,AIGC帮助教师理解学生需求,提供个性化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创新思维。AIGC技术的应用不仅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还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字素养,实现了教学的个性化和全周期支持,推动了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四)教学环境的扩展

AIGC技术扩展了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实现了虚实结合,创建了跨时空、数字化、虚拟化的实践场域。智慧学习平台结合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自主预习、复习和实践操作,而线下则侧重于教师引导和操作标准的达成。AIGC技术打破了时空限制,构建了融合技能学习空间与未来真实职业场景的虚拟环境,增强了学习环境的沉浸感和适切感,使学生能够深度理解和应用知识点,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此外,AIGC技术通过教学环境感知与智能计算,采集教学过程中的数据,还原教学场景,挖掘学生学习需求,帮助学生自我评价,并推荐针对性学习资源,实现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定制化。同时,AIGC技术还能实时监测教师教学全过程,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字时代所需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字素养,为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智慧型人才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二、AIGC助力:高职院校教学智能化升级

(一)教学资源的自动化生成与应用

AIGC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课件、练习题和职业技能训练教程的自动化生成成为可能。在当前国内高职院校中,教师们已经开始利用如ChatGPT等文本AIGC工具来创建教学内容和练习题,使用StableDiffusion等AI绘画工具来绘制插图,以及运用RunwayML等AI视频编辑工具来制作动画和职业培训教程。这些工具通过模仿人类的创造方式,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大纲和知识点,自动生成相应的教学材料,有效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并提升了教学资源的制作效率。此外,AIGC技术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如成绩、学习速度、偏好和错误类型),构建学生模型,并据此调整学习内容的难度和深度,实现教学的个性化。为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和质量,需要持续对算法进行更新和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

(二)智能化学习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三)虚拟实训与模拟实战的革新

针对工程、医学、设计等实践操作密集型专业,AIGC技术正引领一场虚拟实训与模拟训练的变革。通过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室和模拟环境,AIGC技术使学生能够在虚拟空间中进行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从而有效提升实践能力并激发创新精神。

(四)智能辅导与答疑系统的个性化定制

(五)学情分析与教学评估的智能化升级

(六)在线课程的智能开发与动态管理

三、AIGC挑战:应对技术依赖与隐私安全的策略

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尤其是AIGC,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然而,AIGC的广泛应用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包括技术依赖的形成和数据隐私安全的担忧。

(一)技术依赖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为应对这一挑战,教师应采取必要措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教师应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情感品质的培养。其次,教师可以利用AIGC工具提高教学效率,如撰写教学方案或设计作业,但不应放弃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教学反思,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学校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如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等,并强化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健康合理的方式使用新技术。此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AI素养,让他们学会甄别和评估AI生成的内容,理解技术的局限性和潜在风险,培养正确的技术观和创新精神。

(二)伦理考量与隐私保护

在学生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数据安全成为一大挑战。为确保学生信息的安全,必须实施数据加密、匿名化处理及安全存储等措施,严防身份盗窃和数据滥用。生成式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依赖于大量的个人数据以提供定制化教育体验,这涉及到数据的收集、存储和使用,因此,必须采取严格的隐私保护措施,防止数据泄露或不当使用。同时,AI在教育中的应用还包括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监控,以优化教学策略。然而,这种监控必须控制在合理的教育目的范围内,以避免侵犯学生的隐私权。

四、结语

AIGC技术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应用展示了其在推动教育现代化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巨大潜力。通过智能辅导系统、学情分析与教学评估、在线课程开发与管理等多方面的创新,AIGC显著提升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体验。然而,技术依赖、教育公平性、伦理与隐私等问题不容忽视。教育者、学生和政策制定者应共同努力,充分利用AIGC的优势,同时规避潜在风险,确保教育的公平性和可持续发展。

THE END
1.2019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K12在线教育平台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99亿,较2018年底增长530万,占手机网民的23.6%。从近年来,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及手机用户规模看,我国在线教育的用户渗透率还在进一步体升,2019年上半年,手机用户规模增速放缓。 2016-2019年6月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及占整体网民比例统计统计情况https://bg.qianzhan.com/trends/detail/506/191111-c3f3ffe0.html
2.教育行业数据分析:预计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增长率为18.4%数据显示,自2017年以来,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增长率呈逐年降低的趋势,2017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增长率为45.2%。2018年增长率为37.7%,2019年增长率为25.5%,预计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增长率为18.4%。 数据来源:艾媒数据中心(data.iimedia.cn) 更多行业数据请查看全球新经济商业情报数据平台——艾媒数据中心(datahttps://www.iimedia.cn/c1061/70504.html
3.#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有你吗?今天,中国互联网络信息【#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 有你吗?】今天,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①截至今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9.04亿#;②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10亿;③网络视频已成为仅次于即时通信的第二大互联网应用类型;④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https://www.toutiao.com/w/1665180322491403/
4.说一说k12在线教育图5 2014Q1-2015Q1中国k12在线教育市场活跃用户规模 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k12移动互联网教育活跃用户规模达到27.48万人,环比增长34.8%,由于k12用户群体的特殊性,其接触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的频率远高于接触电脑的频率,加上经过2014年的整合与洗牌,k12移动教育用户规模的增长率将进一步提高。 https://www.jianshu.com/p/8e8fdea7509f
5.人民日报聚焦在线教育:用户达1.44亿,网民使用率近两成艾瑞咨询研究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941亿元,同比增长22.9%。未来几年,中国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也将继续保持稳健的增长势头。 “目前社会培训机构教师、独立教师这类人员的在线授课,属于市场行为,其管理主要通过在线平台的监管和消费者的选择,因此授课人员常常鱼龙混杂。”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63928
6.互联网发展指数排名:中国位列世界第二,川渝进入全国前十以在线教育为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春季学期全国大中小学开学推迟,2.65亿在校生普遍转向线上课程。截至2020年6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81亿,占全体网民整体的40.5%。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对全国31个省区市互联网发展情况的评估结果显示,浙江进入全国综合排名前五位。 https://www.cqcb.com/shuangcheng/2020-11-24/3318689_pc.html
7.2016年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流媒体网2016年,我国个人互联网应用保持快速发展,除电子邮件外,其他应用用户规模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网上外卖、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增长最快,年增长率分别达到83.7%和28.0%;手机应用方面,手机外卖、手机在线教育课程规模增长明显,年增长率分别达到86.2%和84.8%。 表7 2015-2016年中国网民各类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率 https://lmtw.com/mzw/content/detail/id/141223/
8.2020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有望增至4538亿元【2020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有望增至4538亿元】《科创板日报》24日讯,近日,艾媒咨询发布《2019-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在政策利好、消费升级和技术浪潮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持续扩大,2020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有望增至4538亿元,用户规模将增至3.09亿人。其中,四成用户认https://m.cls.cn/detail/446204
9.STEM教育拓展教育基地例如互联网巨头网易,2018年4月18日宣布获得美国一款风靡全球200多个国家的青少年编程教育产品——Code Combat在中国区公立学校和在线个人用户市场的独家代理权,并以“极客战记”的中文品牌登陆中国。在市场运营策略上,极客战记会同时开拓B端和C端市场。 4.1.2 STEM行业市场规模http://www.izhtop.com/6578.html
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发展分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42亿,较2020年3月减少8 125万(见图5);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41亿,较2020年3月减少7 950万(见图6)。2020年下半年,随着疫情防控取得积极进展,大中小学基本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在线教育https://www.ceeia.cn/news/detail_35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