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实用干货!资深实验服务供应商赛业生物诚意总结,可别错过
一、基因敲除细胞系的构建
1.基因敲除的sgRNA如何设计?
在CRISPR-Cas9系统中,sgRNA(smallguideRNA,sg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引导Cas9蛋白酶至基因组特定的靶序列上,Cas9蛋白与PAM序列结合后便可对靶位点进行切割,形成DNA双链切口。sgRNA设计的合理与否,对于CRISPR-Cas9编辑系统的切割效率,甚至最后能否得到KO细胞具有重要影响。目前虽然有诸多高效快速的gRNA设计工具,但我们仍需了解基本的设计原则才能更好地做出判断。sgRNA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不影响其他基因,尤其是编码蛋白的基因。挑选靶区域时应避免选择与其他基因重叠的区域,且能影响蛋白的功能结构域。
(2)尽可能影响所有的转录本,敲除位点最好在编码区的前50%,但避免敲除ATG所在外显子或ATG之前的外显子。
(3)片段敲除的sgRNA设计在内含子上,这样能敲除整个外显子区,避免翻译出残留蛋白。敲除区域前后序列尽量简单,方便后续的PCR鉴定。同时敲除的外显子编码序列之和为非3的倍数,使靶区域后面的序列发生移码。另外,片段敲除所选定的敲除区域不要超过10Kb,超过10Kb后编辑敲除效率会降低。
(4)在设计sgRNA时要综合考虑候选编辑位点的序列、位置、正负链、GC含量、潜在的脱靶位点等信息。例如靶点的GC%尽量不要低于40%,靶点序列GC%偏高(50%~70%)有较高的打靶效率;靶点内不要有连续4个以上的T碱基,避免形成RNAPolIII的转录终止信号等。
2.如何避免脱靶效应?
研究表明,sgRNA通常会与基因组DNA发生一定概率的序列错配,从而引起非预期的基因组编辑,即所谓的脱靶效应(Off-targeteffects)。为了尽可能避免脱靶效应,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优化:
(1)提高sgRNA特异性。在设计sgRNA序列时,可选择GC含量在50%~70%,与靶基因序列之外的基因组DNA同源性较低的sgRNA序列,同时还可以选择在sgRNA的5’端增加2个鸟嘌呤,来提高sgRNA的特异性。
(2)控制Cas9-sgRNA用量。通过控制Cas9蛋白或sgRNA的表达量来减少脱靶效应,细胞中持续表达Cas9将增加脱靶风险,因此可以通过Cas9蛋白的抑制剂来降低Cas9活性,降低脱靶效应。尽管通过调节sgRNA和Cas9浓度可降低脱靶风险,但浓度降低后,相应的基因组编辑能力也会减弱,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gRNA和Cas9复合物比值。
(3)改造Cas9。通过对野生型Cas9进行改造提高CRISPR-Cas9系统的特异性,可将Cas9中的一个酶切位点失活,得到突变型切口酶,由于突变型Cas9只能对单链进行切割,因此需要2条sgRNA同时引导,在DNA不同的链产生2个相近的切口,才能引起双链DNA断裂。只有2条sgRNA均发生错配时才会发生脱靶,这极大降低了脱靶效应。
(4)选择合适的递送载体。目前Cas9可以通过DNA质粒、病毒和蛋白质三种方式传递到靶细胞中,利用Cas9/sgRNA核糖核蛋白(ribonucleoproteins,RNPs)递送系统不会在被编辑的细胞基因组中插入外源DNA序列,可有效减少脱靶效应。
3.如何检测脱靶?
一直以来,CRISPR系统的脱靶效应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对于脱靶效率的检测也有不少研究。
针对细胞外的检测方法有:
(1)Digenome-seqDigestedgenomesequencing,通过Cas9核酸酶体外切割后提基因组DNA,进行高通量测序,鉴定脱位点,生物信息学分析来检测脱靶情况。
(2)CIRCLE-seq,将基因组片段化之后自连接环化,然后用Cas9复合物处理将提取的DNA断裂成300bp后再环化,加入gRNA和Cas9,含有靶标序列的环形DNA会被切割成线性DNA,再对线性的DNA进行高通量测序。
(3)SITE-Seq,在细胞外将DNA在sgRNPs处理后进行高通量测序,该技术使用了sgRNA编程的Cas9对基因组DNA中的剪切位点序列进行识别。
细胞内的检测方法有:
(1)GUIDE-seq,在细胞内通过Cas9切割产生双链断裂后,以非同源性末端接合的方法,引入一段短双链寡核苷酸来标记CRISPR-Cas9诱导的脱靶断裂,高通量测序确定脱靶位置。
(2)DISCOVER-Seq,利用DNA修复因子结合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和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可以识别出CRISPR在基因组中切割的的确切位置。
(3)GOTI,利用双细胞胚胎注射RNA和Cas9来评估脱靶效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分选出小鼠胚胎基因编辑细胞和未编辑细胞,全基因组测序进行差异比较分析。
4.CRISPR-Cas9系统的活性检测方法有哪些
通常我们都是采用各个设计网站预测,得到我们的gRNA,那如何能够快速、准确的验证CRISPR-Cas9系统是否能发挥作用呢?
(1)荧光活性检测法。在Cas9和gRNA的作用下,靶点位置的双链DNA会被切割形成DSB,细胞通过同源重组形成有活性的荧光蛋白,可通过流式细胞仪来检测荧光强度是否增强,以此来判断Cas9及gRNA的活性及敲除效率。
(2)错配酶法。对修饰后的靶序列进行PCR扩增过程中,会形成含有错配的DNA双链,将经过错配酶切割后的产物进行凝胶电泳,检测CRISPR-Cas9系统的切割活性。
(3)套峰检测法。对修饰后的靶序列进行PCR并测序,通过分析Spacer区域套峰情况来分析CRISPR-Cas9系统的活性。
5.实现基因lossoffunction,我是要做敲低(RNAi)还是敲除?
(1)当敲除可能会导致细胞增殖非常缓慢或停止生长,或在细胞转染后的cellpool阶段检测效率呈显著下降趋势,即可判定可能出现敲除致死的情况,建议用RNAi。
(2)由于存在部分强功能蛋白,即使表达下调了,仍然有较强的功能,如果RNAi始终做不出表型,但从有关信息推测这个基因很大可能性会出表型,建议做KO;另外,研究的目的基因处于非转录区域,或者目的基因有很强的转录效率,也是无法用RNAi进行有效干扰的,则建议做KO,且KO细胞更适合进行回补实验。
(3)最后,敲低跟敲除不是二选一的关系。当我们用RNAi做了基因敲低,观察到细胞表型的变化后,仍然可以进一步做敲除,让实验结论更加有说服性。
6.实现KO的主要技术手段、技术原理和技术特点是什么?
7.KO的策略有哪些?我们的优势是什么?8.移码突变和片段敲除哪个能更好的破坏目的蛋白的功能结构域?9.如何选择最有效的细胞转染法?10.KO单克隆与KOcellpool的区别?11.构建好敲除细胞系之后,如何进行验证?12.筛选出了很多单克隆杂合子,但无法筛选出纯合子13.是否可以确保蛋白不表达?14.细胞KO的整体流程是?周期大概是多久?15.KO细胞有哪些应用?16.如何实现特定片段的精确敲除?17.除Cas9外,CRISPR技术还有哪些常用核酸酶?有什么区别?18.基因拷贝数对敲除的影响?19.如何确定敲除某个基因会引发细胞死亡或严重影响细胞状态?20.非编码RNA(lncRNA与miRNA)与编码基因的敲除策略有什么差异?21.如何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做靶基因筛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