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海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再下功夫,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提升企业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大通关合作。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海关监管制度创新,推进口岸扩大开放。促进服务贸易和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增长,着力推动加工贸易产业链升级。
洋山深水港四期工程调试王宁摄
全国唯一的粤港澳互通、客货并重的陆路口岸
拱北海关:通关速度逐秒压缩充分释放大桥红利
朱家兴
走进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现场海关关员自豪地介绍,口岸地处“一国两制”和改革开放桥头堡位置,是全国唯一的粤港澳互通、客货并重的陆路口岸,海关监管服务的职责光荣且使命重大。
2018年10月23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开通,10月24日,大桥通关运作。驻守于此的拱北海关隶属港珠澳大桥海关,用心守护这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做出新贡献。
在口岸,海关监管现场拥有包括3个现场报关大厅、4个查验平台、6个旅检现场、110余条客货车通道等设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桥海关自然也被各种新科技“武装到牙齿”:H986、顶照式、CT行李机、辐射探测、太赫兹、毫米波、低温热红外测温仪等等多达14项,2000多个监控镜头让全部作业现场实现了无死角、全流程监控。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两个多月以来,大桥海关共监管进出境客、货车共7万多辆次,旅客约330万人次,截获仿真枪、货币、动植物产品、濒危物品、侵权物品、涉税物品等共计2100宗,查获各类走私违规案件31宗。在防控疫情方面,大桥海关严防死守做好非洲猪瘟、埃博拉出血热等疫情的防控工作,坚决阻断疫情传播和蔓延。共处置发热报警1275人次,医学排查249人次,确诊流行性疫病7人次;启动病媒生物三地联合调查,捕获首批病媒生物50余只,检出1例汉坦病毒阳性样本。
大桥通车前,从珠海到香港陆路需3个多小时,水路需1个多小时,港珠澳大桥把这个距离缩短至40分钟左右。地缘优势给三地企业和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一位本地的海产品进出口公司负责人欣喜地说:“与之前经虎门大桥绕行出口相比,通过港珠澳大桥出口鲜活海产到香港,可以为企业节省近一半的运输费用,海产抵埠后的存活率提高约两成。”
在《港珠澳大桥口岸三地海关合作备忘录》框架下,一批惠企政策纷纷在大桥口岸落地。得益于全国通关一体化、海关通关作业无纸化、广东陆路快速通关等改革措施的深入推进,企业经大桥口岸通关已实现提前审放模式;粤港两地海关对货车查验结果互认正式实施,一方查验后对车辆施以“绿色关锁”,另一方不再实施重复查验;内地海关“跨境快速通关”模式与香港海关“多模式联运转运货物便利计划”已实现对接,粤港海关“跨境一锁,分段监管”已具备实施条件。两个多月以来,已有1.94万吨、共计价值约70亿元人民币的货物经由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通关,并呈现出明显增长态势,大桥对粤港澳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带动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署级课题试点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
大连海关:智能导航服务体系支持辽宁自贸试验区建设
关宣
作为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举措,大连海关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创新保税混矿监管模式,大力支持企业利用海关特殊监管政策在全国率先开展保税混矿业务,助力企业矿石转口贸易发展,打造东北亚矿石分拨与贸易增值服务中心。2018年,保税混矿入库量共计1140.83万吨,同比增长10.08%,已完成保税混矿量1096.79万吨,同比增长17.17%,入库货值8.79亿美元,其中转口日韩混矿量718.71万吨,同比增长47.23%,占混矿入库总量的63%。同时,积极助力铁矿石期货保税交割业务全面上线,铁矿石期货10000吨在大连港散货物流中心保税堆场完成仓单交割,是大商所率先实现完整流程的保税交割品种,对于推动大连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大连海关还创新利用自贸试验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委内加工”政策,有效推动辖区企业化解产能过剩难题。现已有8家企业申请开展此项业务。其中,大连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通过开展“委内加工”,生产的电冰箱由只能单向出口变为同时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有效化解了过剩产能。
我国加工贸易开展最早、密度最大地区之一
黄埔海关:深化加贸及保税监管改革的制度创新
李宇
2019年1月10日早上,东莞市特普特有限公司CEO李荔芳一到公司,就循例来到车间查看。尽管春节已临近,但这家位于我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东莞市的民营企业依然是一派繁忙景象。
东莞市德普特电子有限公司一直为国际知名品牌生产中高端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液晶显示模组。2018年的中美贸易摩擦为企业发展增添了诸多不利因素。此时,黄埔海关深化加贸及保税监管改革的制度创新为广大加工贸易企业带来了一场“及时雨”,助力企业实施产业链升级,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黄埔海关创新保税维修监管制度,支持企业开展保税售后维修业务。说起开展该业务带来的好处,李荔芳感慨良多:“保税维修帮助企业从单一代工延伸到售后服务,加速了向制造服务业的升级,增加了企业在行业中的话语权,体现出了公司的竞争优势。”该公司还将原深圳综保区的保税维修业务转移整合至东莞,进一步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每年可为企业节约近3000万元的成本。
除通过制度创新支持企业发展以外,黄埔海关的改革还着力提升企业自律自管的主动性。明确将内销税款自缴、单耗自核、经营问题自查、简单违规自纠等12项业务交由加工贸易企业实施自主管理。李荔芳特别提到了单耗自核政策,企业可根据生产实际自主申报成品耗料,单此一项每年就可为企业节约成本达60多万元。
原来,企业在海关办理加工贸易业务需要很多随附单证,每份随附单证都要加盖公章扫描上传,人力成本和通关效率均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黄埔海关在改革中取消了内销征税联系单、余料结转申报表等审核作业环节,使加贸业务办理随附单证精简了54%。同时,格式化电子表单录入取代单证扫描上传,实现业务办理真正无纸化,通关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此外,企业还可自主选择线上线下业务办理方式,既可选择属地海关就近办理,也可直接通过“互联网+海关”平台在线办理,实现了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据统计,黄埔海关加贸业务全程网上办结率达99%以上。
中国(广东)自贸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的自贸制度创新
深圳海关:内外贸同船运输提升华南港口群核心竞争力
曹菲
2018年深圳单个集装箱合规成本降低约104.85美元,给进出口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2018年10月31日,TCL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为集团下属成员企业TCL王牌电器(惠州)有限公司开立总额3000万元人民币的关税保函,并在深圳海关完成备案审核正式启用。这是深圳海关接收的首单由集团财务公司出具的关税保函。TCL王牌电器(惠州)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李廷伦测算,本集团财务公司作税收担保后,每年可节省3万多台电视的销售利润。
2018年12月26日,驳船“穗顺风机883”同船装载了由黄埔老港码头起运的转关货物、由黄埔乌冲码头起运的内贸货物和出口空箱,沿着珠江运抵深圳海关西部港区码头。以往,驳船运载货物因各种限制只能运载单一种类货物。如今,在繁忙的珠江水道上,已实现出口的清关货物、转关货物和内贸货物同船运输。据船运企业测算,这项改革可以提高船舶运载量达20%以上。
深圳海关所属蛇口海关副关长柯东清介绍说,去年下半年以来,由黄埔海关至深圳海关的内外贸同船运输业务在西部港区顺利落地。这是中国(广东)自贸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的一项自贸制度创新,这项业务突破了以往珠江水道驳船运载货物种类单一的限制,使得船运公司可以充分释放驳船运力,灵活整合物流资源,有效发挥了驳船大型化、运输规模化的优势,推动珠江水路运输向绿色、高效、便捷发展,加速珠江上下游港口联动发展进程,提升华南港口群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
对于因市场化运作需要,由中介服务产生的交易成本,深圳海关通过提供免费的公共服务,推动海关服务直通货主企业。2018年底,云南迪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向海关咨询报关中介以查验异常为由收取“手续费”是否合法合规,收到企业咨询信息后,深圳海关立即核实情况,向企业宣讲海关政策,同时协调通关业务部门按规定办理通关手续,避免了中介企业的“灰色”收费。
全国率先开行的中欧班列
重庆海关:中欧班列(渝新欧)数量质量实现“双高”增长
唐冠雄
“2018年,中欧班列(渝新欧)一共开行1400多班次,开行数接近前七年的总和。”看着手里的统计报表,渝州海关关长张涛开心地说道。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这个全国最早开行的中欧班列在重庆到欧洲的铁路线上共往返了1442次、运载进出口货物11.08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1倍和1倍,继续保持了数量和质量的“双高”增长。
在提及和海关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中欧班列发展的时候,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漆丹自豪地说,“中欧班列(渝新欧)在过去取得了诸多成绩,2018年,在海关的支持下,我们又在全国的中欧班列里实现了三个领先。”
率先通过“中哈关铁通数据交换平台”完成中欧班列海关监管数据传输。在海关总署部署下,2018年,重庆海关承担了“重庆—多斯特克—阿拉木图”路线的中哈海关“关铁通”项目试运行工作,将海关监管所需的17项数据通过“中哈关铁通数据交换平台”与安全智能锁进行同步上传,货物舱单数据依据交换平台与沿线海关进行数据共享。该批货物于2018年12月20日在哈方仓库由哈方海关人员对安全智能锁进行成功解锁操作,这标志着第三次中哈“关铁通”数据交换测试工作顺利完成。哈萨克斯坦海关认可中国海关的查验结果以及放行信息,这将极大地加快中欧班列(渝新欧)从哈方过境的通关效率,实现中哈海关之间的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信息互通,为中欧班列的快速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持。
率先完成中欧班列较大规模邮件进口测试。在实现中欧班列(渝新欧)出口运邮常态化开展的同时,重庆海关还积极推动开展班列进口运邮测试。2018年11月26日,在重庆铁路口岸,一个装载着来自德国邮件的集装箱被海关关员开箱查验,这标志着中欧班列成功完成邮件进口测试。此次测试以安全智能锁为监管载体,将货物启运信息、机检图像、查验结果等数据写入安全智能锁,测试集装箱抵达重庆后,海关关员通过手持阅读机即可查阅查验结果,不再实施集装箱开箱侵入式查验,大幅提升了通关效率,节省了企业通关成本,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
率先开行中欧班列商品车专用车运输国际班列。2018年11月15日,112台奔驰品牌进口整车搭乘中欧班列商品车专用车运输国际班列抵达重庆团结村站,海关关员及时为其办理了查验放行手续。此趟班列改变了以往以集装箱为承运单元的传统整车监管模式,开通整车专用铁路运输测试车厢,并在全国率先支持商品车专用铁路运输班列国内段监管。相比传统的集装箱装运整车,单批运量更大,单个车厢可装8至10台整车,并且装卸便利灵活,进一步降低了进口整车运输成本,这将吸引“一带一路”沿线更多国内出口品牌、欧洲进口品牌以及日韩等国过境商品车通过中欧班列发运。
在进出境地海关的对口合作支持下,目前中欧班列(渝新欧)已实现了对我国主要铁路边境口岸的全覆盖,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二连浩特、满洲里、凭祥、绥芬河……都能看见中欧班列(渝新欧)飞驰而过的场景。此外,中欧班列(渝新欧)还增开了重庆—明斯克,重庆—汉堡,重庆—莫斯科,重庆—乌克兰、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重庆—德黑兰,重庆—伊斯坦布尔等班列,辐射版图明显扩大,已成为我国进出境口岸最多、开行路线最丰富、通道体系最完善的国际货运班列之一,国际铁路货运大通道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和释放。
重庆海关监管通关处副处长张锦东表示:“2019年,在海关总署的支持下,我们还会进一步加强监管通关改革和海关关际合作,全力为中欧班列(渝新欧)营造高效便捷的通关环境。我相信,在新的一年里,中欧班列(渝新欧)将会越开越好、越开越多、越开越快。”
2018年1至10月,安徽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同比增长7.9%。不过在龙头企业总体平稳运行的同时,部分龙头企业却陷入经营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