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AI+作业”进课堂开封网评

不可否认,AI技术的引入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助手,能够快速提供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然而,正如曾经引发争议的“拍照搜题”软件一样,AI技术的滥用同样可能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一方面,“AI+作业”可能导致学生过度依赖技术,从而削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习惯于通过AI快速获取答案时,他们可能会逐渐失去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索的兴趣。长此以往,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会对他们的未来发展造成潜在威胁。

另一方面,“AI+作业”也可能加剧教育不公平现象。虽然AI技术为所有人提供了获取信息和资源的便利,但善于利用这些技术的人与不善于利用的人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的数字鸿沟。这种鸿沟可能会导致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使得一些学生因为无法有效利用AI技术而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AI+作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问题,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其所带来的积极意义。通过合理利用AI技术,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获取信息、拓展学习领域并提升学习效果。因此,在防范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AI技术来促进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对待“AI+作业”,堵不如疏

青平

对“AI+作业”进课堂现象,习惯于从保护孩子角度出发的家长们,难免会产生担忧和焦虑。但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新技术一味地“堵”,不明智也行不通。堵不如疏,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正确认识和使用AI,让新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学习和生活,才是可取之道。

伴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中学生,对网络技术有着超出成年人的敏锐触觉,难怪当人们还在讨论大学生用AI写论文的利与弊时,“AI+作业”却提前一步进入中学课堂。相对于学生熟练使用AI,家长们望尘莫及。

青少年对待新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尤其是AI技术具有很强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能帮助学生完成很多文科类的东西,因此,“AI+作业”进中学课堂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尤其是一些实践作业的策划、书籍的读后感和总结等,让AI帮忙省时省力。经过了最初的好奇之后,有不少学生发现AI并不那么完美,最终还得靠自己去思考,考试还是得靠自己上阵,AI的思考只能是参考,AI也只能是助手和工具。这也正印证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当然,对于辨别力和自制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说,老师和家长还是要进行积极的引导,教他们如何正确认识、如何科学使用,避免走入误区,防止“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对中学生用“AI+作业”有必要进行限制

付彪

技术的进步不断颠覆着传统教育方式。不可否认,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已深度参与学生的学习。但也应认识到,AI终究只是工具,“有问题找AI”绝不可以取代学生独立思考、深入理解。

有媒体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85%的家长不赞成孩子用AI完成作业;超过七成家长认为,孩子使用AI做作业会减少他们的学习动力,导致失去对知识的深入理解,降低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因此,对中学生用“AI+作业”,有必要进行限制。

笔者认为,限制中学生用“AI+作业”,并非完全杜绝他们利用AI学习。此前教育部要求下架某些作业软件,也并非不允许所有作业软件的存在,而是要趋利避害,限制作业软件的弊端,不能把它当作“抄作业工具”。同样,如果把AI当作偷懒的工具,那么它一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甚至智力发展;如果引导学生正确、恰当地使用AI,那么它就可以成为孩子学习的助手,为他们提供更广泛的知识和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总之,“AI+作业”不能任其野蛮生长,我们应通过管理和教育,让孩子们科学有效地使用,把其“利”发挥到尽可能大,把其“弊”限制到尽可能小。

注重体验性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苏豫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得到拓展与完善。如今,文字输出、信息检索、方案优化等等,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离不开AI的帮助。但是我们要看到,“AI+作业”如“搜索神器”,会把“过程性”的学习体验给弱化甚至消灭,所以笔者认为,在学生学习、写作业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应该重视过程化、注重体验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人工智能正在引发教育的深刻变革。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新技术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可以鼓励学生恰当地利用AI,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中进行提高,把AI的结果当作新的起点,将结果过程化,将认知的过程具象化,从而注重体验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技术。

“AI+作业”不是“狼来了”。正确利用AI,让学生知道动脑思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是重点。全面发展是每个学生不断成长的核心,而体验性将助推全面发展上台阶。因此,全社会要共同努力,积极面对人工智能的影响,教育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全面发展中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

THE END
1.探索人工智能与科学创新的碰撞与融合—《AIforScience》新书发布2024年7月,《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新书正式发布。本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对AI for Science的基础概念和技术支撑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人工智能在生物医药、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电子技术、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全面梳理,是业界首部全面介绍AI for Science主题的书籍著作。 https://laoyaoba.com/n/912539
2.未来已来,“人工智能”如何助力行业应用?未来,AI将继续“+”入千行百业,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中国区云&行业解决方案和数据中心销售部总经理梁雅莉表示英特尔将继续倾力打造全链路的AI平台,从而推动新生应用的落地,不断释放AI的潜能,让AI无处不在。 原标题:《未来已来,“人工智能”如何助力行业应用?》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592837
3.“人工智能AI+”应用嘲盘点ai应用“人工智能AI+” 应用场景盘点 在这个科技与梦想交相辉映的时代,人工智能已不再停留于遥不可及的概念构想,而是化身为一股汹涌的创新洪流,深刻塑造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文化艺术的智慧火花到生命科学的精密探索,从工业制造的革新升级到日常生活的细致入微,人工智能以其无界的融合力与无限的创新潜力,绘制出一幅幅https://blog.csdn.net/h1453586413/article/details/140396853
4.“人工智能+”是否就是“AI”?一方面,AI,即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指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模拟人类智能,使得计算机能够处理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3471150447764986&wfr=spider&for=pc
5.阿里云ai学习路线人工智能学习路线(学+测)人工智能学习路线,算法原理、框架精讲、机器学习实战、图像识别实战、自然语言处理实战,人工智能技术一站式学习https://developer.aliyun.com/learning/roadmap/ai
6.人工智能(AI)++了什么?在现代生活中,我们正处于人工智能不断进化的时代。人工智能+是什么?,人工智能+即AI+,代表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各个领域深度融合的新趋势,它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更是对我们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首先,想象一下你的智能手机。它不仅可以识别你的语音指令,还能通过学习你的偏好提供个性化推荐。这就是人工智能+在https://www.sohu.com/a/790746847_121188207
7.人工智能+是什么意思人工智能(AI)+ 的概念通常指的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其他行业或领域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创造出新的应用、产品或服务。 这里的“+”表示的是一种跨界融合的趋势,旨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推动其他行业的创新和升级。 在实际应用中,人工智能+ 可以涵盖许多方面,比如: 智能制造: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提高生https://www.ai-indeed.com/encyclopedia/9675.html
8.AI观察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人工智能+”有何深意?——中国青年网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杨杰表示,“+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大有不同,是将人工智能从助力千行百业提质增效的辅助手段升级为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和核心能力。 而“行动”二字的提出,更是强调了“人工智能+”的实践要求。此前,产业界将2024年视作“AI应用元年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hotnews_41880/202403/t20240309_15122282.htm
9.超越技术的界限:AI+Web3的未来发展之道资讯区块链跨越技术边界:AI与Web3的未来融合之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与Web3的结合正在开创全新的未来,这种结合不仅超越了单纯的技术层面,更在深层次上改变了我们对互联网和数字世界的认知,更多详细资讯请看下面正文https://www.jb51.net/blockchain/924682.html
10.人工智能+VR共同引领虚拟世界的革新人工智能(AI)和虚拟现实(VR)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共同引领虚拟世界的革新。这两项技术的结合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同时也为许多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会和未来市场潜力。 从技术角度来看,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智能交互:人工智能技术使虚拟世界的交互更加智能化。通过自然语言处理https://yaotai.163.com/cs/news/MRqoX44BLmgvlgK6KTgX.html
11.智海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平台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指导下,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教育部人工智能专业(AI+X)虚拟教研室、教育部101计划“人工智能引论”课程虚拟教研室、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智云实验室联合承办的“新http://www.aiplusx.com.cn/
12.人工智能A*算法原理人工智能 A*算法原理 A*简介 A算法是启发式算法重要的一种,主要是用于在两点之间选择一个最优路径,而A的实现也是通过一个估值函数 F=G+H G表示该点到起始点位所需要的代价 H表示该点到终点的曼哈顿距离。 F就是G和H的总和,而最优路径也就是选择最小的F值,进行下一步移动(后边会做详细介绍)https://www.jianshu.com/p/274bbb6598df
13.OpenAIGenmab launches “AI Everywhere” Story Using GPT-4 to impro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Brazil Story Using GPT-4 to deliver a new customer service standard Story Improving ecommerce data quality News Sora Sora is here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tag. Product Introducing ChatGPT https://openai.com/
14.百度实践“人工智能+X”,人工智能教育加速向未来百度从国内师资力量做起,培养骨干教师,在新工科框架下举办了首个以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为目标的师资培训班。培训班提供人工智能国内一流实训平台AI Studio、行业真实数据集、免费V100 Tesla GPU算力、完善的配套的学习教材和课件、不断迭代的课程体系、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方法……该培训受到了众多老师们的一致欢迎https://www.51cto.com/article/705652.html
15.人工智能迎来第三次发展浪潮,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系统逐步完善1955年,达特茅斯学院会议首次提出“人工智能”。 1957年,罗森布拉特发明第一款神经网络Perceptron。 1970-1979 低谷阶段 被称为经典符号时期,此时人工智能与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紧密相连。 1970年,计算机能力突破没能使机器完成大规模数据训练和复杂任务。 1973年,lighthill针对英国AI研究状况的报告批评了AI在实现其“宏伟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054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