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最大的危险就是走过场,以形式主义的办法解决形式主义问题。扎实推进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更加注重严格要求,坚决防止“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位列“四风”之首,这种本末倒置的行径,只图虚名,不求实效,表面上“轰轰烈烈”,骨子里“空空如也”,影响恶劣,流毒甚广,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防止形式主义,最重要的就是“求真务实”。只有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量、以实绩说话,让形式主义尝不到“甜头”、捞不着“彩头”,才能彻底铲除其滋生蔓延的“土壤”。否则,以不诚之心、不实之力治理形式主义,必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可能演变为新的形式主义。
防止教育实践活动“走形式、走过场”,必须始终突出解决问题。坐而论道,不如立而行之。使群众受益、让群众满意,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目标。对准了“四风”,找准了问题,就要积极付诸行动,认真抓好落实。如果蜻蜓点水、敷衍了事,辜负群众的期盼,导致群众的反感,最终将失信于民,甚至适得其反。因此,深入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必须拿出钉钉子精神,以动真碰硬的“狠”劲儿、锲而不舍的“韧”劲儿,不回避、不绕弯,把整改工作贯穿于活动始终,以实际成效接受群众的检验,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拥护。
整改措施:日常工作中要切实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完善个人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的制度,对技术人员的自学做好监督工作,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另外要加强对现场的监督管理力度。
2.存在的问题:作为工程部长负责编制项目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并且在实施过程当中进行监管,因主要管理技术、实验等工作,过多的参与生产存在怕别人说自己越权、揽权的思想,会有不管大胆管理、积极应对的现象。
整改措施:在对待问题方面,能够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沟通,不管成绩还是问题、缺点,都能讲透,做到不隐瞒、不避讳、不偏倚,知耻而后勇,对于不是职责范围内的事,也不能一问三不知,要积极协调其他部门解决问题。
3.存在的问题:在办理不紧要工作的时候,存在拖字诀的想法,开展进度缓慢,实际拖不了的时候快速解决,不注重质量。
整改措施:积极主动,找准工作方法,迅速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要不怕困难,提高解决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能把什么事都往领导身上推,往同事身上推。
5.存在问题:没有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除日常必须的学习外,很少主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缺乏对政治理论的系统学习和深刻理解,缺乏系统性、经常性和针对性的深入学习,导致党性修养积累的层次不够高。
整改措施:加强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切实领会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不断强化组织意识、责任意识、表率意识和宗旨意识,保持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一、存在的问题
通过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各部门经对照自查,截至目前,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共排查四个方面存在问题
(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方面
1.存在有时贯彻上级重大决策、任务部署,悉心理解执行不够,存在以会议落实、文件落实、表态落实的倾向,存在应付上级检查的现象,对会议和文件内容没有仔细调查研究,没有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措施;
2.贯彻落实缺少有效方法,存在“活动式”的思想误区,习惯以活动牵引落实,把“活动频繁”当作“工作活跃”;
(二)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
1.深入车间、班组程度不够,与职工面对面交流少,对基层职工思想动态没有及时了解跟踪;
2.管理服务部门存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低、个别人员服务态度差等问题。
3.工作过程中有急躁情绪,工作方法简单粗糙,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职工工作积极性。
(三)履职尽责、推动企业改革发展方面
1.工作上有畏难情绪,存在求稳怕乱思想;存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倾向;对待日常工作标准不高,满足于交差即可思想;缺乏优化意识和危机感,对工作不够负责、不够用心、心思没有放在履职干事上;
2.存在老好人思想,怕得罪人,对于个别不良现象和作风存在态度漠然,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听之任之;
3.纪律观念仍需进一步提升,存在迟到早退、违反劳动纪律的情况;
4.业务能力不足,业务学习意识不强;
5.工作创新不够,依然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没有对已有经验进行总结,没有结合新时期的工作要求,提升思想、做出方案、拿出举措。
(四)学风会风文风及检查调研方面
1.对于一些工作重安排部署,轻督促问效,压力传导不够、问效问责不够,导致一些工作流于形式;
2.存在有些制度“依葫芦画瓢”,内容不是来自调查研究,而是源自抄袭拼凑;
3.存在会议过多,参会人员过多;
4.检查考核过多过滥,材料多、表格多、台账多,凡事要求工作留痕。
二、研究整改措施
针对在自查自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部门针对12个共性问题和特性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方案,明确责任领导和整改期限,整改工作主要在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各部门负责人的思想认识,深入查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部门中的各种表现,查摆问题要把自己“摆进去”,“照镜子正衣冠”,剖析查找自身在管理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2.深刻反思,做到深入群众,定期“把脉职工”“问诊一线”,保持足够的敏锐性,对分管领域内各种变化因素可能对职工造成的影响进行调研和预判,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对个别同志要提前打招呼、做工作,避免情绪累积於结,把工作做在前面,避免矛盾升级,管理上做到制度“透明化”和“一碗水端平”;
3.会风精简、文风务实,严禁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传达精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营造“比学赶超”的良性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