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云南大学国际学院同等学力加试《文学基础》考试大纲

1、系统掌握中国文学史的基本知识,把握各阶段文学的流变,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2、能够运用文学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评价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现象,欣赏解析文学作品。

考查范围:

一、先秦文学

(一)《诗经》

风、雅、颂;赋、比、兴。

(二)《楚辞》

《离骚》:解题、思想内容、香草美人等艺术手法、形式和语言;屈原的影响。

二、秦汉文学

(一)汉赋

汉赋的形成;骚体赋、诗体赋、散体赋;贾谊、枚乘、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扬雄、班固、张衡、赵壹、蔡邕等人的辞赋。

(二)《史记》和《汉书》

《史记》:写作目的、体例、人物形象的塑造、叙事艺术、语言风格、对散文、小说、戏剧的影响。《汉书》:叙事风格和语言特点。

(三)汉乐府和文人五言诗

乐府的兴衰、分类、现实精神、叙事特点;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苏李诗;《古诗十九首》。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建安、正始和两晋文学

建安文学的总体特点;正始文学的总体特点;两晋文学的特点。

(二)陶渊明

田园诗;散文和辞赋;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金刚怒目”的一面;陶渊明的影响。

(三)南北朝诗歌

谢灵运的山水诗;鲍照的诗;七言诗的发展历史。

(四)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搜神记》等志怪小说;《世说新语》等志人小说。

四、隋唐五代文学

(一)隋和初唐诗歌

初唐四杰;陈子昂;张若虚和刘希夷。

(二)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王维诗与禅。高适、岑参的边塞诗。

(三)李白和杜甫的诗歌

李白:英雄主义;批判意识;人生之恋;自然之爱;人情之美;强烈的主观色彩;丰富的想象;清新俊逸与雄奇浪漫;乐府歌行和绝句。杜甫:忧国忧民;感时伤事;自然与友情;诗史;律诗和古体诗;沉郁顿挫和萧散自然。地位和影响。

(四)中、晚唐诗歌

韩愈、孟郊、贾岛的诗歌;刘禹锡和柳宗元;李贺;白居易和新乐府: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及讽谕诗;白居易的感伤诗和闲适诗;李商隐:爱情、怀古伤今:多义的诗旨与绮丽的诗风。

(五)唐代散文

古文运动兴起的原因;韩、柳的古文理论;唐代古文运动的发展过程;韩愈的论说文、杂文,阳刚之美。柳宗元的杂文、山水散文,阴柔之美。

(六)唐代传奇、变文和词

传奇。词的产生和发展:燕乐;从民间词到文人词。花间词:温庭筠、韦庄。南唐词:冯延已、李煜。

五、宋辽金文学

(一)北宋词

晏殊、欧阳修;范仲淹;柳永;秦观和贺铸;周邦彦。

(二)南宋词

李清照和“易安体”;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风格和影响。姜夔、吴文英、王沂孙。

(三)宋诗

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诚斋体”;范成大对山水田园诗的贡献;陆游的爱国诗和生活诗。

(四)苏轼

(五)宋代散文

宋代古文运动的兴起及成就;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的古文。

(六)辽金文学

《西厢记诸宫调》。

六、元代文学

(一)杂剧概说

杂剧的体裁特点;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二)关汉卿

(三)王实甫和其它杂剧作家

(四)元代散曲

散曲的产生、特点和体制;散曲的代表作家:关汉卿、马致远、张可久。

(五)南戏

南戏的源流、发展与形成;南戏与杂剧体制上的区别;高明与《琵琶记》。

七、明代文学

(一)《三国演义》

成书过程和版本;拥刘反曹;诸葛亮、刘备、曹操、关羽;“七实三虚”;宏大的结构;战争描写;语言艺术;历史影响。

(二)《水浒传》

成书过程和版本;“忠义”、“乱自上作”、“替天行道”;“同而不同”;结构;语言艺术;历史影响:禁毁与续书。

(三)《西游记》

取经故事的演变;与心学的关系;极幻极真;物性、神性和人性的统一;游戏笔法。

(四)其它白话小说和文言小说

冯梦龙和三言;凌蒙初和二拍;《金瓶梅》;《封神演义》;《剪灯新话》。

(五)明代戏曲

(六)明代诗文和散曲

前后七子和复古运动;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晚明小品文、明末文社;《山歌》与《挂枝儿》。

八、清代文学

(一)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歌颂爱情、提示科举制度的弊端、宣扬因果报应;借花妖狐魅以写人情、情节曲折离奇、多种小说模式;语言艺术;影响。《阅微草堂笔记》等。

(二)吴敬梓和《儒林外史》

对科举制度和病态文人的揭露和讽刺、对理想的追求;讽刺艺术;结构;语言艺术。

(三)曹雪芹和《红楼梦》

曹雪芹的生平和创作;《红楼梦》的版本;对爱情的歌颂、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对人情世故的描写、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网状结构;叙事角度的变化;语言艺术。《红楼梦》的续书;“红学”。

(四)清代戏曲

李渔的戏曲理论和创作;洪升和《长生殿》;孔尚任和《桃花扇》。

(五)清代诗文词

钱谦益和虞山诗派;吴伟业的《圆圆曲》;“神韵说”;“格调说”;“性灵说”;“肌理说”。词的中兴、“阳羡派”、“浙西词派”、纳兰性德、“常州词派”。桐城派;清代骈文。

九、近代文学

(一)近代诗文词

龚自珍的散文和诗词;黄遵宪和“诗界革命”;梁启超和“新散文”;“南社”;曾国藩与“桐城派”。

(二)近代小说和戏曲

“小说界革命”;四大谴责小说。

中国现当代文学

1.牢固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深入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运作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熟悉重点作家作品和重要文学现象。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轮廓和总体特征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范围及分期

(三)学习现当代文学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二、“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初期新文学创作

(一)“五四”文学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二)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

三、鲁迅

(一)现代文学的高峰

(二)《呐喊》、《彷徨》综述

(三)抒情叙事散文

(四)浩瀚的杂文创作

(五)杂文化的历史小说

四、郭沫若

(一)《女神》的诞生

(二)历史剧作及小说创作

五、四大新文学社团的贡献与影响

(一)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的主张与创作实践

(二)创造社“为艺术”主张与创作实践

(三)新月社与新格律诗

(四)语丝社散文的贡献

六、3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

(一)三种文艺运动及两条基本线索

(二)左翼作家群的创作

(三)“京派”及其他作家

(四)“海派”的文学创作

七、30年代五大小说家

(一)茅盾:长篇小说成熟的标志

(二)巴金:青春咏叹到深沉的悲剧

(三)老舍:市民社会的抒写者

(四)沈从文:湘西牧歌的咏叹

(五)李劼人:“大河”风情的彩绘者

八、曹禺、夏衍等人的戏剧创作

(一)曹禺戏剧艺术的贡献

(二)夏衍、田汉、洪深的剧作风格

九、现代诗的发展

(一)初期象征派

(二)戴望舒及现代诗

(三)臧克家、田间的诗歌创作

(四)艾青:现代新诗的又一个高峰

十、40年代文艺思想论争及文学发展

(一)抗战文艺运动兴起

(二)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

十一、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文学

(一)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文学概况

(二)钱钟书和他的《围城》

(三)张爱玲的《传奇》及《流言》

(四)七月派的小说与诗歌

(五)冯至和“中国新诗”派

(六)讽刺文学的兴盛

十二、解放区文学创作

(一)解放区文艺运动

(二)赵树理的小说

(三)解放区其他小说家

(四)解放区戏剧和诗歌

十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

(一)毛泽东文艺方向在全国贯彻推行

(二)影片《武训传》批判

(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高扬

(四)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五)批判胡风集团

(六)“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反右派运动

(七)文艺“大跃进”和“两结合”创作方法

(八)文艺政策的调整

(九)“左”倾文学思潮升级和《纪要》

(十)激进派在“文革”期间的文艺思想及其实践

(十一)“四五”天安门诗歌运动

(十二)“文革”文学的存在方式和特征

十四、新中国成立后的小说

(一)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二)社会变革题材小说

(三)“样板小说”

十五、新中国成立后的诗歌

(一)政治抒情诗

(二)叙事诗

(三)青年诗人的探索

十六、新中国成立后的散文

(一)颂世散文

(二)讽喻杂文

(三)民间私语

(四)报告文学

十七、新中国成立后的戏剧

(一)老舍的剧作

(二)“第四种剧本”

(三)历史剧

(四)“社会主义教育剧”

十八、“文革”结束后的文学事件、运动和思潮

(一)思想解放潮流

(二)现代主义思潮

(三)1985年

(四)文学本体论问题

(五)“重写文学史”

十九、“文革”结束后的小说

(一)伤痕小说

(二)反思小说

(三)改革小说

(四)知青小说

(五)寻根小说

(六)先锋小说

(七)新写实小说

二十、“文革”结束后的诗歌

(一)七月诗派

(二)“中国新诗”派

(三)朦胧诗

(四)“第三代”

(五)艾青等人的诗

二十一、“文革”结束后的散文

(一)巴金等人的散文

(二)报告文学

二十二、“文革”结束后的戏剧

(一)探索戏剧

(二)风俗伦理剧

(三)历史反思剧

二十三、1990年以来的文学事件、现象和思潮

(一)批判夏中义和“左”倾思潮回流

(二)人文精神大讨论

(三)文学的边缘化和凡俗化

(四)网络文学的兴盛

二十四、1990年以来的小说

(一)长篇小说的繁盛

(二)女性小说

(三)“80后”小说家

二十五、1990年以来的诗歌

(一)先锋诗歌

(二)“70后”诗歌

二十六、1990年以来的散文

(一)学者散文

(二)其他作家的散文

二十七、1990年以来的戏剧

(一)先锋戏剧

(二)其他剧作家的话剧

外国文学

1、系统掌握外国文学(包括欧美文学与亚非文学)历史发展的基本态势,熟悉和了解各国各阶段重要思潮、流派、作家、作品,理解外国文学历史上出现的重要文学现象的社会、历史、文化根源。

一、欧美文学

(一)古希腊罗马文学

古希腊文学的基本情况;古希腊神话的基本内容、特色;《荷马史诗》;三大悲剧家埃斯库洛斯、索福克勒斯与欧里庇得斯;“喜剧之父”阿里斯多芬

(二)中世纪文学

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类型;但丁与《神曲》

(三)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情况与基本特征;薄伽丘与《十日谈》;塞万提斯与《堂吉诃德》;莎士比亚与《哈姆莱特》

(四)17世纪文学

古典主义、巴洛克文学与清教文学;莫里哀与《伪君子》

(五)18世纪文学

启蒙文学;卢梭与《新爱洛依丝》;歌德与《浮士德》

(六)19世纪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华兹华斯与《抒情歌谣集》;拜伦与《唐璜》;雨果与《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惠特曼与《草叶集》;麦尔维尔与《白鲸》。

现实主义文学;斯丹达尔与《红与黑》;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福楼拜与《包法利夫人》;狄更斯与《双城记》;勃朗特姐妹与《简爱》、《呼啸山庄》;哈代与《德伯家的苔丝》;海涅与《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普希金与《叶夫盖尼·奥涅金》;果戈理与《死魂灵》;屠格涅夫与《父与子》;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罪与罚》;列夫·托尔斯泰与《安娜·卡列尼娜》;契诃夫及其短篇小说;马克·吐温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易卜生与《玩偶之家》。

自然主义、唯美主义与前期象征主义;左拉与《萌芽》;莫泊桑及其短篇小说;波德莱尔与《恶之花》。

(七)20世纪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艾略特与《荒原》;卡夫卡与《变形记》;奥尼尔与《毛猿》;普鲁斯特与《追忆似水年华》;乔伊斯与《尤利西斯》;福克纳与《喧哗与骚动》;萨特与《禁闭》

后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贝克特与《等待戈多》;海勒与《第二十二条军规》;马尔克斯与《百年孤独》

二、亚非文学

(一)古代亚非文学

古代亚非文学的基本情况;《圣经》;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

(二)中古亚非文学

中古亚非文学的基本情况;迦梨陀娑与《沙恭达罗》;紫式部与《源氏物语》;萨迪的诗文创作;《一千零一夜》

(三)近现代亚非文学

近现代亚非文学的基本情况;夏目漱石与《我是猫》;川端康成与《雪国》;泰戈尔与《吉檀迦利》;纪伯伦与《先知》;马哈福兹与《三部曲》;索因卡与《解释者》

民间文学

1、掌握民间文学学科的基本定义和概念及代表性作品。

2、了解民间文学学科概念的独特性。

3、了解与民俗学有关的一些定义和概念。

一、什么是民间文学

(一)民间文学界定

(二)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二、神话

(一)神话定义

(二)神话的特征

神话思维;自然宗教;母题;神话原型;神话分类;宇宙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族群起源神话;灾难神话;自然神话;文化发明神话;战争神话;《山海经》;

(三)神话学史

神话隐喻说;神话“历史化”;万物有灵观;神话功能;互渗律;集体表象;

三、民间传说

(一)传说界定

传说;传说核;

(二)传说分类

人物传说;史实传说;地方风物传说;习俗传说;中国四大传说;

(三)传说与节日文化

四、民间故事

(一)民间故事界定

故事;故事类型;《五卷书》;

(二)民间故事分类

幻想故事;动植物故事;灰姑娘型故事;天鹅处女型故事;童话;世俗故事;巧女故事;机智人物故事;寓言;笑话;

(三)民间故事学术史

历史地理学派;AT分类法;丁乃通;

五、史诗

(一)史诗界定

史诗;创世史诗;英雄史诗;迁徙史诗;

(二)典型作品

《吉尔伽美什》;《伊利亚特》;《奥德赛》;《摩柯婆罗多》;《罗摩衍那》;《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创世纪》;《梅葛》;《查姆》;《巴塔麻嘎捧尚罗》;《司岗里》;《牡帕密帕》;《遮帕麻遮咪麻》;《哈尼阿陪聪坡坡》;

六、民间叙事诗

(一)民间叙事诗界定

民间叙事诗;婚恋叙事诗;

《阿诗玛》;《娥并与桑洛》;

七、歌谣、谚语及谜语

(一)界定

歌谣;谚语;谜语;

(二)歌谣分类

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

八、民间说唱及民间戏曲

民间说唱;民间戏曲;

(二)分类

宝卷;评书;相声;相声“包袱”;花灯;花鼓;

九、语境

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社会语境;表演;理查德·鮑曼;语境的构成;

十、中外民间文学史略及研究方法

希腊神话

歌谣学运动

《歌谣周刊》

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

文学理论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中西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要准确理解并能运用这些概念来解释、分析文学现象。

一、文学基本原理

(一)文学活动

1、文学活动的构成

(1)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作品、作家、读者、世界

(2)文学活动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2、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1)文学发生的几种观点: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

(2)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二)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1、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的表现)

2、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文学与话语;文学与话语蕴藉;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三)文学创造

1、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文学创造与其他精神生产的区别)

2、文学创造过程

(1)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材料储备的主体性特征;艺术发现;创作动机)

(2)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构思方式)

(3)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行之于心”到“形之于手”;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即兴与推敲)

3、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1)文学的真实(文学中的求真;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真实的发掘与表现)

(2)美的创造(审美理想的烛照;文学形式的升华;文学形式之美)

(四)文学作品

1、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1)文学作品的类型(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

(2)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诗;小说;剧本;散文与报告文学)

2、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1)文学典型(典型论的发展;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意境(意境概念的形成及界定;文学意境的特征;意境的分类)

3、叙事性作品

(1)叙述内容(故事;结构;行动)

(3)叙述动作(叙述者与作者;叙述者与声音;叙述者与接受者)

4、抒情性作品

(1)抒情性作品的构成(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抒情性作品的结构)

(2)抒情方式(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抒情角色)

5、文学风格

(1)风格的定义和内涵(创作个性是内在根据;主体和对象的和谐统一是基本条件;言语组织和文本特色是外部特征)

(2)文学风格与文化(文学风格与时代文化;文学风格与民族文化;文学风格与地狱文化;文学风格与流派文化)

(五)文学消费与接受

1、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文学产生、传播与消费;文学消费的二重性;文学消费与文学的意识形态性;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

2、文学接受过程

(1)文学接受的发生(期待视野;接受动机;接受心境;从隐含的读者到读者阅读)

(2)文学接受的发展(填空、对话与兴味;还原与异变;理解与误解;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

(3)文学接受的高潮(共鸣;净化;领悟;余味)

3、文学批评

(1)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文学批评的界定)

(2)文学批评的模式(传统批评模式;现代批评模式)

(3)文学批评的实践(了解对象;选点切入;确定要旨;布局安排;力求创见)

二、西方文论

(一)古希腊时代文艺美学

1、柏拉图的文艺思想(文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美的理念的问题,艺术是摹本的摹,影子的影子;文艺的社会功用;文学艺术与灵感)

2、亚里斯多德的文艺美学思想(亚里斯多德关于摹仿的论述;文学艺术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功用)

(二)罗马时代的文艺美学

1、贺拉斯关于文艺的论述

2、朗吉弩斯的文艺思想

(三)文艺复兴时代的文艺美学

1、文艺复兴对古典艺术的批判与继承

2、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重要艺术家对自然与摹仿的思考

3、文艺复兴时代关于美的具有代表性的论述

(四)各国文学思潮

1、法国新古典主义:布瓦罗的著作及主要思想

2、英国经验主义:培根关于美与艺术的论述

3、法国启蒙运动: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的文艺美学思想。

4、德国启蒙运动:(1)温克尔曼的主要著作及文艺思想(2)莱辛的美学思想

5、德国古典美学:(1)康德的美学思想:审美判断;祟高的分析;天才和艺术(2)歌德的生平、创作及主要美学思想(3)席勒的美学思想(4)黑格尔的美学思想

(五)近现代文艺美学思想

1、费肖尔、立普斯、谷鲁斯的文艺美学论述

2、韦勒克的文学批评观点

3、罗兰?巴特的文艺理论思想

4、德里达的文艺美学思想

三、中国文论

(一)先秦时代

(二)两汉时代:汉代的“诗教”思想,《毛诗序》的诗学思想。

THE END
1.202412秋季批次期末考试《欧洲文学史》随机题答案雨果莫泊桑契诃夫3、西班牙最早出现也是最好的一部流浪汉小说是( )。(2 分) A、 《羊泉村》 B、 《十日谈》 C、 《小癞子》 D、 《坎特伯雷故事集》 标准答案:C 4、契诃夫创作的戏剧被认为是20世纪现代戏剧的开端,以下作品不属于该类的是( )。(2 分) A、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C586480556AUVT.html
2.最新版精编2020年艺术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188题(含标准答案)1.古典主义是现实主义最基本的文艺思潮。() 我的答案:√ 2.法家学派强调虚静的境界。() 我的答案:× 3.义和团是18世纪末发生于中国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我的答案:× 4.启蒙运动指的是18世纪初至1789年发生在德国的一场文化运动。() 我的答案:× 5.《论自命不凡》和《论https://wenku.baidu.com/view/fb660f6d5a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5.html
3.世界读书日出版机构推荐的书单,买它!文化课澎湃新闻正是从这本书,刘勃开始了他的历史人文写作。他似不经意地检读小说《西游记》(也包括了一些电视剧《西游记》内容),兴之所至、随手拈来史籍典故、今人段子,游刃穿插于文本、历史、现世当中,宛如孙行者精神附体。本是BBS盛世的遗珠,稍加整饬,即以适合他的方式等来真正属于他的读者。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099553
4.霞浦2021年事业编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网友整理版- 1:等到贝克特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20世纪60年代已经接近尾声了。他的一生不是在等待,就是在被等待。作为《等待戈多》的作者,虽然最终没有出席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不过,他也没有拒绝奖金,否则他就成http://www.sdsgwy.com/article/html/6848750.html
5.浪漫主义是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兴起于欧洲的一股文艺思潮,它反映浪漫主义是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兴起于欧洲的一股文艺思潮,它反映在艺术的各个领域:在德国是诗和音乐;在英国是诗、小说和风景画;在法国是绘画和雕刻。下列属于这一风格的作品包括①《唐璜》②《英雄交响曲》③《自由引导人民》④《日出·印象》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https://www.shuashuati.com/ti/bbbe151fdd3345948078b57f13d72ad5.html?fm=bdd480a450144034c3f3d24ec815d3f823
6.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在读本科的时候有不少同学对教育学比较感兴趣,也会选择这个方向进行深造所以会去考研,不少同学对学校的专业不是太了解,下面上海高顿考研网就来给大家推荐一个教育硕士专业不错的院校,并为大家整理好了考研大纲。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相关复试成绩基本要求 https://www.gaodun.com/kaoyan/sh/1220934.html
7.《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笔记(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书评马德普主编.《当代西方政治思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导论·课程简介:力图准确介绍各种政治思潮基本观点与主张的基础上,揭示各种思潮的兴衰起伏与西方社会政治发展变化之间的关系,分析各种思潮之间的联系与冲突,评价它们在理论上的得失以及历史上的作用,为我们认识西方政治生活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 P1一、西方政治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5258/
8.社会观察杂志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2018年第04期社会工作理论的'百家争鸣'对于社会工作来说,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可谓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百家争鸣'时期。随着独占鳌头的弗洛伊德心理动力学派的渐渐衰弱,心理治疗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客体关系学派(object relation theory)和自我心理学(self psychology),个人的心理从此变成与周围他人密不可分的动态关联中的自我状况(Goldhttps://www.youfabiao.com/shgc/201804/
9.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超全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②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http://www.gaokao.com/e/20181212/5c10ab52d6faf.shtml
10.比利时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国内经济危机和民族语言矛盾激化,比利时政局十分不稳。1968~1981年内阁更迭10次。1981年11月提前大选,12月17日,马尔滕斯组成荷语基督教人民党、荷语自由进步党、法语革新自由党和法语基督教社会党四党联合政府。政府协调内外政策,制订3年经济紧缩计划,国内政局才逐渐趋于稳定。 https://vibaike.com/428014/
11.走进西方音乐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D、文艺复兴 4、【判断题】格里高利圣咏是中世纪时期的一种音乐形式。() 5、【判断题】巴赫是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音乐家。() 2.1音乐的晨光 1、【单选题】()不是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 A、埃斯库罗斯 B、索福克勒斯 C、荷马 D、欧里庇得斯 2、【单选题】悲剧艺术跟希腊人崇拜()神有关。 http://xuzhou.ehqc.cn/html/94_93.html
12.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6、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所倡导的社会思潮是( ) A、人文主义 B、复古主义 C、自由主义 D、民族主义 7、下列历史人物真正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是( ) ① 克伦威尔 ② 拿破仑 ③ 德川庆喜 ④ 查理一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最先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国家是( ) https://www.oh100.com/chusan/806753.html
13.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意识形态。其代表作家有德国的()和(),法国的()和(),英国的()和()等;19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浪漫主义画派,代表画家有()的《梅杜萨之筏》、()的《自由领导人民》等。 参考答案:歌德;席勒;雨果;乔治·桑;雪莱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9074580.html
14.课程这是人类社会向全世界联为一体迈出的第一步。1500年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地理大发现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与它同时或前后发生的,在西方还有两大运动,一个是文艺复兴运动,另一个是宗教改革运动。三者从不同方面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鸣锣开道:地理大发现为资产阶级开辟了大显身手的广阔天地;文艺复兴向资产阶级注入了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3604ec696788f54b76784be
15.超星尔雅纷争的年代答案2022纷争的年代章节测试答案汇总1、【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对两希文明的正确概述:() A、知识与信仰 B、理性与宗教 C、哲学与神学 D、演绎与归纳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以下哪一个突出体现了现代社会的特征:() A、20世纪东方 B、20世纪西方 C、10世纪西方 D、10世纪东方 https://www.duote.com/tech/202103/171598.html
16.建筑风格:外国建筑史(概述)设计赏析18世纪英国庄园府邸追求豪华、雄伟、盛气凌人风格与追随意大利文艺复兴柱式规范和构图原则的大型公建,忽视使用功能,缺乏创造性和现实感。 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一)启蒙主义的“理性”与唯理主义的“理性”不同 启蒙主义建筑理论的核心——批判的理论,认为合乎理性的社会是“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的社会,宣传唯物主https://www.stonexp.com/show-15250-2.html
17.2023年自考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自考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理学教育理论的主要教育主张,理解明清之际启蒙教育思潮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注意教育思潮的基本教育主张,基督教新教的教育思想,掌握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理学教育理论 (一)理学教育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理学教育理论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原因和思想渊源与学术背景。 (二https://www.educity.cn/zikao/5009613.html
18.王岳川: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主潮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转型特征,表征出现代性艺术精神向后现代性审美文化价值偏移的重要趋势。进行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研究,不仅要分析其与19世纪文学理论思潮的内在承继关系,以及其与西方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知识社会学、政治学等的关系,以获得一个比较宽广的学术视野和工作平台;而且要进行20世纪时代精神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6413.html
19.极简西方艺术史:从原始艺术到后现代主义,48个流派让你一次全知道1987年,这幅作品的价值就达3500万美元。这一年,一位男子用一把短猎枪试图射击这幅作品,来表达他对于“英国政治、社会以及经济状况”的愤怒。枪响后,展厅中保护画作的玻璃展柜被击碎,玻璃将画面中圣母的长袍划出一道6英寸的口子。 12、佛罗伦萨画派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形成的美术流派,13世纪末已经形成,早期代表画家http://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3/0910/3668.html
20.海外教育概况期末考试答案2023春答案:正确答案:新教育的思潮促使人们对西方教育传统进行全面反思,推动了人们对于教育现象的重新认识.新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对20世纪欧美国家的教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构成成了20世纪西方教育的重要起点.但是,新教育只关注儿童个人的发展,注重精英教育,始终未能解决好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如儿童主动性与教师https://www.wkebb.com/c/b6fd77479c51a10022f69bded6ac2c6e.html
21.姜雪后人类与大屠杀:暴力的技术逻辑与文学的抵抗策略福柯在《必须保卫社会》中认为18世纪末出现了一种新的权力,这一权力将“使人死”这一传统的君主统治权逆转为“使人活”的权力,这一权力与福柯早期专注的肉体惩罚权力处于不同层面,并共同组成现代社会的生命政治治理术。这种“新事物”通过出生率、死亡率、发病率、寿命的统计技术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新机制的https://wxs.sass.org.cn/2023/0607/c6913a545740/page.htm
22.不朽的艺术网课答案(全文)26. 以下哪幅作品不是安格尔所做() 《浴女》 27.在文化史上,发生在1760年代后期至1780年代早期的德国文艺思潮是() 理性主义运动运动正确 对立冲突变化多样色彩艳丽 《泉》《土耳其浴女》《夜巡》《夜巡》- 正确 启蒙运动新古典主义运动狂飙突进运动狂飙突进 https://www.99xueshu.com/w/q6tp1ragwuo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