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译著联合书单|德国电梯社会:一个欧洲心脏地区的危机书单新浪财经

《萨拉米斯之战:拯救希腊和西方文明的海战》

[美]巴里·施特劳斯著,杨彬译,索·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公元前480年9月下旬的一天,希腊战舰在狭窄的萨拉米海峡迎战入侵的波斯舰队,处于劣势的希腊人用策略蒙骗了敌人,最终取得胜利。这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海战。希腊的胜利改变了西方历史的走向,阻止了波斯帝国的扩张,为雅典的黄金时代奠定了基础。古典学家及历史学家巴里·施特劳斯借鉴了考古学、气象学和法医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他自己划桨的经验,修正了我们对这一场关键之战的了解,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希罗多德对战争的叙述。

《无土之地:如何走出土壤困境》

[美]乔·汉德尔斯曼著,王飞译,方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全球95%的粮食产量依赖于土壤,然而土壤正在以不可持续的速度被侵蚀。21世纪内,全球的大部分农田将失去表层土壤。气候变化造成的侵蚀加剧,加上世界人口不断增长带来的对粮食的需求与日俱增,迫切需要解决这场危机。微生物学家汉德尔斯曼面向非专业读者,颂扬土壤的能力,揭示气候变化、土壤侵蚀、粮食和水安全以及药物发现之间的复杂联系。她讲述了土壤的起源故事,解释了土壤如何被侵蚀以及随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她从几千年来持续耕种同一土地的原住民那里吸取经验,为大规模农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

王笛著,李德英、谢继华、邓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中国内陆城市成都作为研究对象,以“叙事”的方式考察公共空间、下层民众、大众文化和地方政治的关系,将“街头文化”作为中心,展示街头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从城市的外观、民间艺人的表演到民众谋生的方法以及对街头的争夺等。与以往研究的角度不同,本书力图把人们的注目焦点从精英转向民众,从沿海转向内地。

《夏日木屋札记》

[瑞典]妮娜·波顿著,薛荷仙、刘羿、陈薇宇译,广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继《鳗鱼的旅行》之后备受瞩目的自然文学作品,一次奇妙又有趣的瑞典乡间木屋避暑之旅,一段与不同物种邂逅、互动的美妙时光。本书讲述了作者在母亲的乡间木屋度假时,与周围世界的小生物邂逅、互动的奇妙经历。飞蚁共舞其实是一场盛大的“婚礼”?看似讨厌的乌鸦其实聪明可爱又有同情心?在作者笔下,狐狸、蜜蜂、松鼠等动物是启发日常哲思的邻居与访客,植物和细菌也有着独特的生命语言和沟通方式。

《东京往事》

[日]松原岩五郎著,熊韵译,四川人民出版社

纪实文学《东京往事》被誉为思考日本现代社会性的必读之作。本书作者松原岩五郎为体验日本明治中期最真实的贫民生活,伪装成穷人混入贫民窟之中,在世间最黑暗之所挣扎求生五百余日后,写下了在这饥寒之窟所闻、所历的种种贫民生活琐事,展现了作者对该时期东京独特的观察和他对当时下层民众苦难社会生活的深切同情。

《教育研究:一种非正统的导论》

[荷]格特·比斯塔著,祝刚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为进步定价:美国经济指标演变简史》

[美]伊莱·库克著,魏陆、罗楠译,格致出版社

美国人是如何开始用货币单位量化社会进步和福利的?在当今GDP主导的世界中,价格不仅是度量货物和商品的标尺,也是度量我们环境、社区、国家甚至我们自己的标尺。本书回溯了美国现代社会如何和为何采用货币化的价值和资本主义价值观作为度量人类财富指标的漫长历史,在这一过程中美国逐渐摒弃了早期的社会和道德标准——后者没有对日常生活进行定价。如同19世纪一样,当今社会对用何种统计指标评判我们的经济和国家是否“健康”,充满了政治争议。本书有助于我们理解用经济指标度量社会福利和道德目标的局限性和危险性。

《傲慢的堡垒:性侵犯、问责与和解》

[美]玛莎·努斯鲍姆著,陈玮译,浦睿文化|岳麓书社

在本书中作者结合女性主义、哲学、法学、社会学等,深刻剖析了男性物化和支配他人的心理成因和社会根源。在美国司法历史的背景下,她还揭露了三个在性侵问责方面存在缺陷的特权领域,即三座“傲慢的堡垒”:司法界、艺术界和体育界。这些傲慢横行、充满有毒的男子气概和腐败的领域,正是法律最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努斯鲍姆不仅痛斥男性的特权,而且警惕受害者的报复心态存有的隐患。在她看来,只有建设性的精神、宽宏的心态、积极的爱,才能走向真正的问责与和解。

《岛上寻星》

[美]艾伦·莱特曼著,李磊译,文汇出版社

一个夏天的夜晚,莱特曼在海中小船里凝望繁星,瞬间被一种压倒一切的感觉征服:自身融合于伟大而永恒的统一。“人类存在复杂性”的探索之路由此展开——从圣奥古斯丁的绝对真理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从对恒星神圣和永恒的信仰到对死亡的觉悟,从原子的统一性到亚原子粒子的多重性,以及多重宇宙......莱特曼在科学思辨中追寻。

《暴风雨中的中国:尾崎秀实文选》

[日]尾崎秀实著,张秀阁、赵京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旧制度下的俄国》

[美]理查德·派普斯著,郝葵译,后浪汗青堂|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俄罗斯是个在国家政权方面的发展与欧洲其他国家不同的地区,严酷的地理条件和庞大的国土面积使得建立一个有效的政权极为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是将国家视为沙皇私有财产的世袭制政权。本书梳理了俄罗斯国家从9世纪到19世纪80年代的演变,讨论了它在管理俄罗斯社会方面的独特作用。

《土豆帝国》

[英]丽贝卡·厄尔著,刘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土豆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大部分人在公元1500年之前对它一无所知,但如今它遍植全球,成功进化成一种世界性的粮食作物。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世界近现代史的重要进程——大航海和移民、启蒙运动、自由资本主义兴起、全球化程度加深、帝国主义兴起——中,土豆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种高产的植物时而是欧洲移民赖以生存的口粮,时而是国家建设的切入点,时而成为文化交融的象征。从东方到西方,土豆的命运和世界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苦厄的终结》

《卡尔·克劳传:一个老中国通的上海往事》

[英]保罗·法兰奇著,聂祖国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浪漫派为什么重要》

[美]彼得·盖伊著,王燕秋译,译林出版社

本书重新阐释了浪漫主义的定义,并认为“复数”的浪漫主义是真正把握其精髓和表现的途径。在彼得·盖伊的笔下,来自德国、法国和英国的浪漫派先驱具有各自独特的风格,也呈现出某种“家族相似性”。盖伊还证明浪漫派的影响一直延续到20世纪,其深刻的烙印可以在T.S.艾略特和弗吉尼亚·伍尔夫身上找到。

《真理:哈佛大学与美国经验》

[美]安德鲁·施莱辛格著,谢秉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对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大学做了一次全面彻底的历史回顾,展现了哈佛从一所清教思想主导的学校成长为全球科学和社科人文教学研究重镇的历程。最难能可贵的是,呈现了哈佛与美国数百年来社会变革与动荡的紧密联系。

《非地点:超现代性人类学导论》

[法]马克·奥热著,牟思浩译,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如果一个地点是具归属感、关系性和历史性的,那么不具归属感、关系性和历史性的空间则规定了一个“非地点”。这一空间类型诞生于一种超现代性的处境中,后者由历史的加速、事件的增殖和空间的过剩所定义。“非地点”指的是因人或物的流动加速而产生的必备设施(如高速公路,火车站,机场等),以及交通工具本身,同时也包括大型酒店、超市等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它存在,但不作为任何有机社会的庇护。“非地点”不同于现代性社会中个体聚集而产生社会化的地点,“非地点”中有着超现代性的空间特性,通过某种象征性的契约关系,人们在“非地点”中表明身份而又获得隐匿性的存在。

《托马斯·哈代传》

[加]迈克尔·米尔盖特著,王秋生译,上海贝贝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的小说家和20世纪的诗人”。1982年,迈克尔·米尔盖特评述这位伟大作家传记的首版诞生。之后,有关哈代的诸多新信息纷纷问世,其中很多已出现在米尔盖特本人编辑或与他人合编的哈代作品集里;与此同时,一些学术研究也挑战乃至颠覆了许多既定的假设。在这部经过广泛修订、全面重审、细致扩充的新版传记中,作者不但借鉴了这些新材料,而且充分发挥了他长期研究哈代生平及作品所得的深刻理解力。

《黑圈:科耶夫思想传记》

[美]杰夫·洛夫著,孙增霖监译,我思Cogito|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亚历山大·科耶夫(1902—1968)是俄裔法国哲学家,对20世纪众多法国哲学家产生过重要影响,其黑格尔研究至今在哲学界发挥着作用。这部思想传记完整地诠释了科耶夫的作品,包括大量未发表的内容,展示了一个挑战现代社会的重要思想家的精神历程。

《朦胧的镜子——司马迁笔下的矛盾与冲突》

[美]杜润德著,丁波、丁慧添译,商务印书馆文津公司

本书是欧美学界对《史记》与司马迁研究的经典著作,作者杜润德是美国汉学界史记学研究领域最负盛名的学者之一,中译本属于“海外司马迁与史记研究丛书”第二种。全书共六章。第一章中作者探讨了司马迁写史的历史背景,第二章介绍了司马迁所描述的孔子,第三章追溯了中国古代六经传统与司马迁对儒家经典所做出的贡献;第四、第五两章考察了司马迁对中国早期最有影响力的两部著作《左传》和《战国策》的改编问题。最后一章,探索了后世学者试图在《史记》中寻求一个连贯一致的理念的问题。在本书中,作者系统地介绍了司马迁的历史世界,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史记》文本的文学性研究之上,对司马迁内心世界的精辟分析得到了美国汉学界的高度评价。

《治理贫困:法国的社会问题(1789—1848)》

[意]乔凡娜·普洛卡奇著,乐启良译,浙江大学出版社

贫困,在近代以前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关乎个人道德和劳动能力的问题。人们认为,穷人的贫困是因其自身好吃懒做或能力低下造成的,还通常将贫困和乞丐、流民联系起来,认为这是个人懒惰、堕落与不信神的结果。但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人们对贫困问题的理解出现了重大的断裂。此后,人们不再把贫困视为个体层面的现象,而更多地将之与双元革命(大革命与工业革命)催生的现代社会制度相连。于是,贫困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成为整个社会都需要承担的重要义务。本书依据翔实的史料,对这一时段中法国对现代社会中的贫困问题的诊断,以及提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梳理,找到了治理贫困的关键所在。

《峡谷与路标:爱德华·托马斯诗全集》

[英]菲利普·爱德华·托马斯著,杨泽芳译,大雅|广西人民出版社

《朝霞》

[德]尼采著,田立年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朝霞》初版于1881年,由5卷共500多条格言组成;1887年再版,增加一篇“前言”。在著作史上,《朝霞》是尼采中期代表作之一,位于《人性的,太人性的》第二卷(1880)与《快乐的科学》(1881)之间。本书主要对道德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是“对道德偏见的偏见”。

《理查三世史》

[英]托马斯·莫尔著,夏海涛译,商务印书馆

理查三世是金雀花王朝的末代国王,也是历史上颇受争议的国王。他作为暴君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来自托马斯·莫尔的《理查三世史》,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理查三世》即是以它为蓝本。本书主要叙述了理查登上王位及迅速垮台的过程,是关于这位国王的经典传记作品,也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人文主义作品。

《德国电梯社会:一个欧洲心脏地区的危机》

[德]奥利弗·纳赫特威著,黄琬译,薄荷实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20世纪80年代的狂欢中称德国为“电梯社会”——成千上万的熟练工人将自己的大众汽车升级为奥迪汽车,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将孩子送进了大学,并期望自己孩子的社会地位和财富进一步提高。然而所谓“电梯社会”的齿轮早已停了下来。由于没有了昨日的社会流动性,这个从外部看起来极其有序、富裕和健康的国家其实已经充满焦虑和冲突。奥利弗·纳赫特威以德国为例,使用了两个关键概念:倒退现代化和向下流动,对于分析德国当代资本主义危机而言,这其中任何一个词都不能被拿掉。作者批判性地分析了如今德国社会这种社会断裂的原因,并调查了因此而出现的隐患。他的结论是,尽管到目前为止,德国已经设法应付过去,但在表面之下酝酿的紧张局势仍有可能在未来破坏德国体系的稳定。

《为了国家,不惜一切:本-古里安传》

[以色列]汤姆·塞格夫著,李栋、单凌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美妆帝国蝴蝶牌:一部近代中国民间工业史》

[美]林郁沁著,陶磊译,光启书局|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科技绘图史——从远古时期到十九世纪》

[美]葛平德著,李丽、曹茂庆译,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爱自己的勇气》

[英]艾奥纳·霍洛韦著,周坤译,湖南人民出版社

《霸王龙与末日陨星坑》

[美]沃尔特·阿尔瓦雷斯著,张之远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恐龙到底在遥远的过去经历了什么而就此消失?这需要地质和历史方面的侦探工作来为我们找到“凶手”并为其“定罪”。本书中,一批杰出而坚定的科学家在全世界探索,寻找需要的线索。他们经历了反复的假设和推翻,受尽挫折之后最终立论,而详细的案情细节则由沃尔特·阿尔瓦雷斯为我们叙写。

《古代中国:尘封的辉煌》

[意]毛里齐奥·斯卡尔帕里著,许家桐译,创美工厂|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本书开篇回顾了中国从旧石器时代至盛唐的历史,讲述中华文明大一统的兴起、动荡与繁盛。继而从精神生活到物质生活,从建筑到音乐,从贵族墓葬到农民日常,全景式地展现古代中国文化。

《保卫人文主义:理论与政治的探讨》

[英]戴维·奥尔德森、罗伯特·斯宾塞编,王进、谢潇雨译注,东方出版中心有限公司

数十年来,形形色色的西方反人文主义思潮泛起,它作为自由主义另一种版本,看似激进,却受制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当中各种最有活力的发展趋势,唯一目的是要尝试建立另一种关于主体、现实、语言、文化与品位的知识商品化的模式。本书在多种意义上为人文主义做辩护,而不仅仅作为对一种思想传统的献礼或服务。作者认为,人文主义曾是而且依旧是一种更加稳定的政治—哲学承诺,在对待变革问题上更加精细、更具耐心、更加冷静,而且或许更加严谨。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与当代中国的中产阶级》

张珺著,席煦译,广东人民出版社

《私人铸币:工业革命时代的货币世界1775—1821》

[美]乔治·塞尔金著,李新宽译,万川|中国工人出版社

18世纪80年代,工业革命势头渐强,皇家铸币局未能生产出足够的小面额硬币,供工厂主支付工人工资。由于货币短缺威胁着工业的发展,制造商们开始铸造被称为“商业代币”的定制硬币。这些代币迅速被广泛接受,成为英国受欢迎的工资和零售货币,直到1821年,英国政府宣布除本国货币外的所有货币皆为非法货币。本书讲述了这一时期英国制造商挑战英国政府垄断铸币市场的故事,不仅审视了私人铸币在推动英国工业革命中的关键作用,还挑战了现代政府货币垄断所依赖的信念。

《生而贫贱:美国底层社会的贫穷与愤怒》

[美]戴尔·马哈里奇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调查记者戴尔·马哈里奇在书中记录了美国工人阶级生活状况日益恶化的趋势,探求在“美国梦”已然破碎的现在,如何重塑美国社会。

马哈里奇在加利福尼亚州沙漠中的一个废弃加油站里发现了很多涂鸦,他意识到,对于20世纪20年代的许多人来说,贫困既是现实,也是命运,一种从出生就注定的命运。加油站里用喷漆赫然写下的几个大字令他难忘——“生而贫贱”。以此为契机,在疫情、经济危机和社会运动即将颠覆美国既有秩序的背景下,马哈里奇沿公路驱车,探访受疫情冲击的底层民众。书中部分是原始回忆录,部分是调查性新闻报道,以及作者在美国各地拍摄的照片,进而帮助读者了解美国的贫困史和马哈里奇每天听到的人们的心声。

《异史氏:蒲松龄与中国文言小说》

[美]蔡九迪著,任增强译,思库|江苏人民出版社

“异”在中国思想史上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重要话题。本书正是通过对“异”这一话语的揭橥,将《聊斋志异》这部两百多年来广受欢迎的经典作品所蕴含的独特价值和深层意义呈现在读者面前。本书梳理了17—19世纪基于文学点评传统的《聊斋志异》阐释史,揭示了蒲松龄关于构建“异史氏”这一叙事者形象的多重策略,并独具眼光地探讨了三种故事主题:癖好、性别错位、梦境。

《记忆的终点——关于阿尔茨海默症的自然史》

[加]杰伊·英格拉姆著,慕容晓丹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阿尔茨海默症,它剥夺了受害者的记忆、清晰思考的能力,并最终夺走了他们的生命。几个世纪以来,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家庭成员每天都坐在他们身边,看着他们所爱的人记忆越来越少,直到他们曾经认识的那个人永远地离开。1906年,德国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阿洛伊斯·阿尔茨海默首次描述了这种疾病。一百年后,经过大量的科学努力,我们对阿尔茨海默症有了更多的了解,但它仍然影响着世界上数百万人,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方法。本书中作者从发现这种疾病讲起,讲到近年来发现斑块和神经元纤维缠结的科学解释,叙述了人类努力理解和抗击疾病的过程。

《商队城市》

[美]M.罗斯托夫采夫著,马百亮译,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

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时期不进行易货贸易。当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和尼罗河三角洲地带的文明繁荣发展时,来自各地的商队开始向着巴比伦和埃及进发。他们经历了怎样的繁荣?与各国王朝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他们又是如何形成一种独特的商队城市?历史学家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罗斯托夫采夫带我们回到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探秘黄沙中失落的古城,追溯一段人类文明交流史。

《避孕简史》

[美]唐娜·J.德鲁克著,小庄译,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文化|风之回响RESONANCE

从各类草药、引起痛苦的置入器,到避孕药物、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安全套,现代避孕药具如何变得更加科学、更加触手可及?作者追溯了现代避孕技术的发展及其对女性生活的深刻影响。通过回顾避孕技术的历史,作者剖析了避孕与社会文化、权力关系的复杂关联,进而指出,避孕技术的研发及使用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重视个人自主权利的外在标准,并且构想了避孕及养育的未来。

THE END
1.202412秋季批次期末考试《欧洲文学史》随机题答案雨果莫泊桑契诃夫3、西班牙最早出现也是最好的一部流浪汉小说是( )。(2 分) A、 《羊泉村》 B、 《十日谈》 C、 《小癞子》 D、 《坎特伯雷故事集》 标准答案:C 4、契诃夫创作的戏剧被认为是20世纪现代戏剧的开端,以下作品不属于该类的是( )。(2 分) A、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C586480556AUVT.html
2.最新版精编2020年艺术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188题(含标准答案)1.古典主义是现实主义最基本的文艺思潮。() 我的答案:√ 2.法家学派强调虚静的境界。() 我的答案:× 3.义和团是18世纪末发生于中国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我的答案:× 4.启蒙运动指的是18世纪初至1789年发生在德国的一场文化运动。() 我的答案:× 5.《论自命不凡》和《论https://wenku.baidu.com/view/fb660f6d5a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5.html
3.世界读书日出版机构推荐的书单,买它!文化课澎湃新闻正是从这本书,刘勃开始了他的历史人文写作。他似不经意地检读小说《西游记》(也包括了一些电视剧《西游记》内容),兴之所至、随手拈来史籍典故、今人段子,游刃穿插于文本、历史、现世当中,宛如孙行者精神附体。本是BBS盛世的遗珠,稍加整饬,即以适合他的方式等来真正属于他的读者。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099553
4.霞浦2021年事业编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网友整理版- 1:等到贝克特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20世纪60年代已经接近尾声了。他的一生不是在等待,就是在被等待。作为《等待戈多》的作者,虽然最终没有出席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不过,他也没有拒绝奖金,否则他就成http://www.sdsgwy.com/article/html/6848750.html
5.浪漫主义是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兴起于欧洲的一股文艺思潮,它反映浪漫主义是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兴起于欧洲的一股文艺思潮,它反映在艺术的各个领域:在德国是诗和音乐;在英国是诗、小说和风景画;在法国是绘画和雕刻。下列属于这一风格的作品包括①《唐璜》②《英雄交响曲》③《自由引导人民》④《日出·印象》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https://www.shuashuati.com/ti/bbbe151fdd3345948078b57f13d72ad5.html?fm=bdd480a450144034c3f3d24ec815d3f823
6.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在读本科的时候有不少同学对教育学比较感兴趣,也会选择这个方向进行深造所以会去考研,不少同学对学校的专业不是太了解,下面上海高顿考研网就来给大家推荐一个教育硕士专业不错的院校,并为大家整理好了考研大纲。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相关复试成绩基本要求 https://www.gaodun.com/kaoyan/sh/1220934.html
7.《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笔记(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书评马德普主编.《当代西方政治思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导论·课程简介:力图准确介绍各种政治思潮基本观点与主张的基础上,揭示各种思潮的兴衰起伏与西方社会政治发展变化之间的关系,分析各种思潮之间的联系与冲突,评价它们在理论上的得失以及历史上的作用,为我们认识西方政治生活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 P1一、西方政治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5258/
8.社会观察杂志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2018年第04期社会工作理论的'百家争鸣'对于社会工作来说,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可谓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百家争鸣'时期。随着独占鳌头的弗洛伊德心理动力学派的渐渐衰弱,心理治疗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客体关系学派(object relation theory)和自我心理学(self psychology),个人的心理从此变成与周围他人密不可分的动态关联中的自我状况(Goldhttps://www.youfabiao.com/shgc/201804/
9.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超全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②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http://www.gaokao.com/e/20181212/5c10ab52d6faf.shtml
10.比利时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国内经济危机和民族语言矛盾激化,比利时政局十分不稳。1968~1981年内阁更迭10次。1981年11月提前大选,12月17日,马尔滕斯组成荷语基督教人民党、荷语自由进步党、法语革新自由党和法语基督教社会党四党联合政府。政府协调内外政策,制订3年经济紧缩计划,国内政局才逐渐趋于稳定。 https://vibaike.com/428014/
11.走进西方音乐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D、文艺复兴 4、【判断题】格里高利圣咏是中世纪时期的一种音乐形式。() 5、【判断题】巴赫是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音乐家。() 2.1音乐的晨光 1、【单选题】()不是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 A、埃斯库罗斯 B、索福克勒斯 C、荷马 D、欧里庇得斯 2、【单选题】悲剧艺术跟希腊人崇拜()神有关。 http://xuzhou.ehqc.cn/html/94_93.html
12.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6、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所倡导的社会思潮是( ) A、人文主义 B、复古主义 C、自由主义 D、民族主义 7、下列历史人物真正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是( ) ① 克伦威尔 ② 拿破仑 ③ 德川庆喜 ④ 查理一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最先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国家是( ) https://www.oh100.com/chusan/806753.html
13.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意识形态。其代表作家有德国的()和(),法国的()和(),英国的()和()等;19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浪漫主义画派,代表画家有()的《梅杜萨之筏》、()的《自由领导人民》等。 参考答案:歌德;席勒;雨果;乔治·桑;雪莱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9074580.html
14.课程这是人类社会向全世界联为一体迈出的第一步。1500年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地理大发现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与它同时或前后发生的,在西方还有两大运动,一个是文艺复兴运动,另一个是宗教改革运动。三者从不同方面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鸣锣开道:地理大发现为资产阶级开辟了大显身手的广阔天地;文艺复兴向资产阶级注入了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3604ec696788f54b76784be
15.超星尔雅纷争的年代答案2022纷争的年代章节测试答案汇总1、【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对两希文明的正确概述:() A、知识与信仰 B、理性与宗教 C、哲学与神学 D、演绎与归纳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以下哪一个突出体现了现代社会的特征:() A、20世纪东方 B、20世纪西方 C、10世纪西方 D、10世纪东方 https://www.duote.com/tech/202103/171598.html
16.建筑风格:外国建筑史(概述)设计赏析18世纪英国庄园府邸追求豪华、雄伟、盛气凌人风格与追随意大利文艺复兴柱式规范和构图原则的大型公建,忽视使用功能,缺乏创造性和现实感。 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一)启蒙主义的“理性”与唯理主义的“理性”不同 启蒙主义建筑理论的核心——批判的理论,认为合乎理性的社会是“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的社会,宣传唯物主https://www.stonexp.com/show-15250-2.html
17.2023年自考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自考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理学教育理论的主要教育主张,理解明清之际启蒙教育思潮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注意教育思潮的基本教育主张,基督教新教的教育思想,掌握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理学教育理论 (一)理学教育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理学教育理论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原因和思想渊源与学术背景。 (二https://www.educity.cn/zikao/5009613.html
18.王岳川: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主潮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转型特征,表征出现代性艺术精神向后现代性审美文化价值偏移的重要趋势。进行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研究,不仅要分析其与19世纪文学理论思潮的内在承继关系,以及其与西方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知识社会学、政治学等的关系,以获得一个比较宽广的学术视野和工作平台;而且要进行20世纪时代精神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6413.html
19.极简西方艺术史:从原始艺术到后现代主义,48个流派让你一次全知道1987年,这幅作品的价值就达3500万美元。这一年,一位男子用一把短猎枪试图射击这幅作品,来表达他对于“英国政治、社会以及经济状况”的愤怒。枪响后,展厅中保护画作的玻璃展柜被击碎,玻璃将画面中圣母的长袍划出一道6英寸的口子。 12、佛罗伦萨画派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形成的美术流派,13世纪末已经形成,早期代表画家http://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3/0910/3668.html
20.海外教育概况期末考试答案2023春答案:正确答案:新教育的思潮促使人们对西方教育传统进行全面反思,推动了人们对于教育现象的重新认识.新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对20世纪欧美国家的教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构成成了20世纪西方教育的重要起点.但是,新教育只关注儿童个人的发展,注重精英教育,始终未能解决好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如儿童主动性与教师https://www.wkebb.com/c/b6fd77479c51a10022f69bded6ac2c6e.html
21.姜雪后人类与大屠杀:暴力的技术逻辑与文学的抵抗策略福柯在《必须保卫社会》中认为18世纪末出现了一种新的权力,这一权力将“使人死”这一传统的君主统治权逆转为“使人活”的权力,这一权力与福柯早期专注的肉体惩罚权力处于不同层面,并共同组成现代社会的生命政治治理术。这种“新事物”通过出生率、死亡率、发病率、寿命的统计技术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新机制的https://wxs.sass.org.cn/2023/0607/c6913a545740/page.htm
22.不朽的艺术网课答案(全文)26. 以下哪幅作品不是安格尔所做() 《浴女》 27.在文化史上,发生在1760年代后期至1780年代早期的德国文艺思潮是() 理性主义运动运动正确 对立冲突变化多样色彩艳丽 《泉》《土耳其浴女》《夜巡》《夜巡》- 正确 启蒙运动新古典主义运动狂飙突进运动狂飙突进 https://www.99xueshu.com/w/q6tp1ragwuo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