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04.14
学校教学楼命名(一)
一、教学楼:
(1)厚德楼
【释义】:“厚德楼”得名出自《周易》中的经典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愤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用“厚德”一词冠以教学楼名显得大气、恢弘且富有底蕴。
(2)敏行楼
【释义】“敏行楼”得名出自孔子《论语》经典名句:“君子欲敏于行而纳于言”。朱熹注曰:“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慎”。意即,凡有大作为之人做事都勤奋敏捷,勇于实践,说话却小心谨慎,少说废话、空话、大话、假话。用“敏行”一词冠以楼名富有哲理,劝学意义浓。
(3)崇文楼
【释义】崇:意即“高贵”“高雅”。语出《考工记·匠人》:“殷人重屋。堂修七尺,堂崇三尺,四阿重屋。”说明古人建筑的发达技术上所彰显出的聪明智慧。“崇文”一词,昭示了“高贵”的文化修养与文化水准。
用“崇文”一词冠以教学楼名显得高雅、有丰厚底蕴与内涵。
(4)崇德楼
【释义】崇:意即“崇敬”、“崇尚”。德:意即“道德”、“德行”、“品德”、“恩德”。语出《礼记·王制》名句:“上贤以崇德”意即:品质高尚之人都是崇高道德之人。
用“崇德”一词冠以教学楼名,就时刻在告知学生要增强道德意识,崇尚美德。这正是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所明确提出的,实施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其中,袁贵仁部长在解读《国家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时提出的三个坚持的首要的是“坚持德育为先,以德树人。”接着才是“坚持能力为重和坚持全面发展。”
(5)
致远楼
【释义】“致远”:意即“达到更远的理想目标”。语出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中的千古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在教育学生在求学过程中要以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实现更远的目标。也就是,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中,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
用“致远”一词冠以教学楼名内涵深厚,富有品位。
(6)清源楼
【释义】“清源”一词取自于朱熹的著名诗篇《观书有感》诗的后两句经典名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读书的深切感受。
用“清源”一词冠以教学楼名,旨在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并告知学生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各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
(7)毓秀楼
【释义】毓:产生,孕育。秀:优秀、秀美。取自成语“钟灵毓秀”: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泛指某地方山川秀美,人才辈出。语出自清陆以湉《冷庐杂识·神缸》:“天台为仙境,为佛地,无怪钟灵毓秀,甲於他邑。”和晋左思《齐都赋》:幽幽故都,萋萋荒台,掩没多少钟灵毓秀!
用“毓秀”一词冠以教学楼名显得很高雅、有诗意,读起来“上口”。
(8)德润楼
【释义】德:道德、德行、品德;润:滋润、濡养。取之于“德润人心,匡复人性,文化天下”这一前瞻的教育理念。“德”就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太阳。德润人心,就是要使求教师们修身养德,用高尚的师德浸润学生之心地,濡养学生之性情。使受教育者真正成为有人性美德、有社会公德、有职业道德、有个人品德而又善于自律内省德行的人。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
用“德润”一词冠以教学楼名,具有显明的时代感、思想性和永恒性。
(9)思齐楼
【释义】思:想、期望。齐:看齐、赶上。取成语“见贤思齐”,语出自孔子《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
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这是求学问之人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能跟别人堕落下去。
用“思齐”一词冠以楼名,寓意儒雅、深刻。
(10)润泽楼
【释义】润:滋润;泽:恩惠。语出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春夜喜雨》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及《史记·西门豹传》:“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明代著名教育家王守仁把教育比作“时雨春风”,滋润花木。他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因此,当今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像春雨懂物的需求而去滋润一样,和风细雨,恰到好处。
用“润泽”一词冠以楼名,不仅给人以美感,也有很深的寓意。
(11)凌飞楼·凌云楼
【释义】凌飞:在相当的高度即将展翅飞翔;凌云:高耸入云。语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望岳》的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一千古名言,彰显着一种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或缺的摩天壮志。用“凌飞”或“凌云”作为连体或对称的两座教学楼名称,寓意贴切、深刻。
(12)撷英楼·掇英楼
【释义】撷(xié)、掇(duō):摘取、吸取。英:精华。意即吸取精华。语出宋·陆游《东篱记》:“放翁日婆娑其间,掇其香以嗅,撷其颖以玩。”这是陆游对花卉的殷殷呵护与陶然欣赏。
用“撷英”或“掇英”作为连体或对称的两座教学楼名称,有较深刻的寓意。
二、实验楼
(1)躬行楼
【释义】躬:亲自;行:行动,实践。语出宋代陆游告诫他的孩子子聿所作的著名诗篇《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
躬行。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行动实践。
用“躬行”一词冠以“实验楼”的楼名,准确贴切、含义深刻。
(2)知行楼
【释义】“知”:意即,知识;“行”意即,实践。“知行”一词语出明代最著名思想家王守仁《传习录》卷:“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这就是历史著名的“知行合一”思想。“知行合一”的意思: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
用“知行”一词冠以实验楼的楼名,也同样非常贴切、富有内涵。
三、综合楼(或礼堂)
(1)树人堂
【释义】树:种植,引申为培养;人:人才。语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就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的人才观:培植以后一年就有收获的,是庄稼;培植以后十年才有收获的是树木;培植以后百年才有收获的,是人才。说明培养一个人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用“树人”一词冠以综合楼或礼堂名称,既与学校的名称相吻合,也让老师们懂得培养人才的艰辛与事业的重任。
(2)树蕙堂
【释义】树蕙(huì):意即,种植名贵香草(蕙草即佩兰)。比喻修行仁义。语出《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朱熹集注:“记种莳众香,修行仁义,以自洁饰,朝夕不倦也。”元杨载《次韵引浚仪公题兰竹卷子》:“树蕙连丛竹,秪应族类同。”明徐世溥《怀芳草赋》:“彼采萧兮一日三秋,况树蕙兮百畮千头。”
用“树蕙”冠以综合楼或礼堂名称,体现人“潜心修行、品质高洁与崇高的爱国情怀”之丰富内涵。
四、男女宿舍
男生宿舍
(1)才俊楼
【释义】才俊:也作“才隽”。才能出众之人。语出自唐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三学士》诗:“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也出自宋代著名的爱国英雄与政治家文天祥《江行有感》诗:“莫恨吾生误,江东才俊多。”
用“才俊”一词冠以男生宿舍楼名称,丰富了内涵,赋予了厚望。
(2)鹏举楼
【释义】鹏:鲲鹏、大鹏;举:高飞远举。语出自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渔家傲》中的名句:“九万里风鹏正举。”意即人要象大鹏那样胸怀抱负、志存高远、乘万里风高飞远举。
用“鹏举”一词冠以男生宿舍名称,显得豪迈大气、刚性十足。
(3)轩昂楼
【释义】轩昂:高扬、飞举。“轩昂”一词取自成语“气宇轩昂”意即人的精力饱满,气度不凡。语出自柳宗元的《招海贾文》:“舟航轩昂兮,下上飘鼓。”
用“轩昂”一词冠以男生宿舍名称,贴切、大气、刚性。
女生宿舍
(1)秀慧楼
【释义】秀:指女子表现出的“秀丽”、“秀气”、“秀美”、“秀雅”的气质;慧:智慧,又通“惠”,即:聪明。取自于成语“秀外慧中”,即:外表秀丽,内心聪明。通俗解释就是不仅长的漂亮而且心灵也美。语出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慧中。”
用“秀慧”一词冠以女生宿舍楼的名称,既贴切也形象、生动。
(2)蕙兰楼
【释义】蕙、兰:“蕙草”、“兰花”都是名贵的香草。取自成语“蕙心兰质”,意即: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特指女子的心地纯洁与性格高雅。“蕙心兰质”现引申意义是,蕙:指中国。蕙:中国的香草即“蕙兰”。中国兰花的中心“蕙心”指“中国心”。蕙心兰质意思是“蕙心”即“中国心”是兰花的本质。语出自唐代著名文豪王勃的《王子安
篇二:教学楼的命名参考资料
教学楼的命名参考资料
1号教学楼:荟萃楼
据《辞源》释:西晋文学家潘岳《射雉赋》:“稊菽蕞(zuì)糅(ròu),翳(yì)荟菶(bèng)茸(róng)。”引伸为会集,如荟萃。这里取名人会集意。
2号教学楼:齐贤楼
取自《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号教学楼:至善楼
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4号教学楼:知新楼
语出孔子《论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号教学楼:明正楼
出自《周易》:“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丽乎正,乃化成天下”大意为:日月附着于天,百谷草木附着于地。双倍明智附着于正道,乃可教化而达成天下的移风易俗。
6号教学楼:致远楼
语出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7号教学楼:天一楼
《庄子·大宗师》:“安排而玄化,乃入廖天一”。晋郭象注曰:“安于离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于寂寥而与天为一也”。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8号教学楼:人合楼
合,同心合力。“人合”寓潍院人为建设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而共同奋斗。该楼与“天一楼”遥相呼应,共同体现“天人合一”之意。
音体楼:闻韶楼
《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这些记载的意思是,孔子到齐国,听到虞舜时的韶乐后,三个月尝不出肉味来,他说,想不到音乐竟有这么高的境界,这么大的力量啊。后人用这个故事来形容音乐高妙,令人忘情。因为音乐系在该楼上,故名
·沁华楼育华楼朝华楼萃华楼
学智楼慧智楼博智楼启智楼
生宿舍:自强楼明志楼教学楼:尚学楼知行楼
办公楼:厚德楼
食堂:知味园
教工宿舍楼:师贤楼
综合楼:方舟楼
备用参考方案如下:
【备选方案】大公楼
景行楼
笃行楼
行思楼
知行楼
对应楼馆:B1实验楼。
致真楼
经师楼
积学楼
博学楼
尚学楼
厚德楼
正德楼
崇德楼
世业楼
世泽楼
济世楼
观海楼
聆海阁
怀远楼
宁远楼
积学楼”、“博学楼
励学楼
进学楼
思远楼
善思楼
进德楼
厚学楼
修学楼
文思楼
文德楼
方舟楼
行远楼
力行楼
敦行楼
名称出处:始见于《札记·曲礼》“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从政》篇也说“敦行不倦,持善不厌”。
名称释义:所谓“敦行”,就是要勉力去做,强调要重视动手的能力、实践的作风和对道德的践履。坐而论道、光说不做,只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对于全校师生来说,不仅要志存高远,还要身体力行,在实践中层现自己的知识与品格、抱负与才能,并在行动中勇于开拓创新,从而把知和行、理论和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有机地统一起来。因此,“敦行”既是一种作风,也是一种标准。只有知行统一,才能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有用人才。
世范楼
名称出处:语出《全唐文》“岂惟行为世范,言成士则而已哉?”
名称释义: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学高为师、行为世范。
济航楼
名称出处:语出《全唐诗》“文江学海思济航”。
名称释义:济,即“渡”之义。济航,即渡航。表达学校济航之志。
试航楼
名称出处:无
名称释义:试航即船只下水后进行的试探性质的航行。目的是了解船舶性能,及探索新航线或熟悉陌生航线上的地形特征、气象情况,掌握准确的航行资料等。这里喻指新生尝试走上社会之意。
4、对应东校区“思贤”图书馆
西校区图书馆:学贤馆
名称出处:语出《新语注释》“身学贤者之行”。
名称释义:图书馆中乃先贤智慧之汇集地,学子在此即为学贤。
南校区图书馆:慕贤馆
名称出处:语出《全晋文》“吾子亦何不慕贤以自厉,希古以慷慨乎”。
名称释义:意为学贤以自立自强。
篇三:教学楼命名
教学楼:凌志楼明德楼知行楼
学生宿舍楼:
第一套方案:思齐楼文蕙楼怡心楼雅行楼
第二套方案:逸馨楼逸轩楼逸安楼逸远楼逸清楼
第三套方案:汉风楼汉韵楼汉源楼汉渊楼汉景楼
第四套方案:问天楼揽月楼观星楼迎曦楼
第五套方案:邀月楼伴星楼卧云楼迎曦楼
教师宿舍楼:
格物楼致知楼
凌志楼:凌志,凌云之志,形容远大的志向。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扬雄传》:“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陵(凌)云之志。”
明德楼:明德:“明”,一为明白、清楚,二为懂得、了解,三为弘扬、彰现;“德”,指品行、品质、道德。“明德”,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于明德”),即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明德”在这里,就是要求学校以德为立校之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地把德育放在首位,推进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的有机结合,培养政治合格,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明德”同时也要求学校师生员工以德为立人之本,爱党、爱国、爱民,友天、友地、友人,自强、自省、自悟。
知行楼: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格物致知:格物致知【解释】: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教学楼的命名参考资料(二)
语出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7号教学楼:天一楼
致知楼
修远楼
名称释义:所谓“敦行”,就是要勉力去做,强调要重视动手的能力、实践的作风和对道德的践履。坐而论道、光说不做,只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对于全校师生来说,不仅要志存高远,还要身体力行,在实践中层现自己的知识与品格、抱负与才能,并在行动中勇于开拓创新,从而把知和行、理论和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机地统一起来。因此,“敦行”既是一种作风,也是一种标准。只有知行统一,才能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有用人才。
张家港校区图书馆:近贤馆
名称出处:语出唐·皮日休“近贤则聪,近愚则聩”。
名称释义:意指希望学子多去图书馆,接受先贤智慧的浸染。
5、对应东校区“卓能”体育馆
西校区体育馆:卓捷馆
名称释义:希望学子灵动卓捷。
南校区体育馆:卓拔馆
名称出处:《全晋文》“存幼而卓拔,风情高逸”。
名称释义:希望学子身健体强,卓拔岸然。
张家港校区体育馆:卓立馆
名称出处:语出《全后汉文》“所立卓尔,度蹑云纵”。
名称释义:意即以超群的智慧与胆识,卓拔于天下
其他类似参考馆名:
卓尔馆
名称出处:典出《汉书》:“夫唯大雅,卓尔不群”。马端临《文献通考》务得经明行高,卓尔茂异。
或可称:行健馆
名称出处:《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6、对应东校区“观海楼”、“聆海阁”、“学海苑”、“四海轩”、“聚海堂”等饭店及食堂
西校区食堂:海宴楼(原西苑餐厅)
名称出处:旋闻海宴河清,远播民舒物泰。——五代·欧阳熙《龙寿院光化大师碑铭》。
名称释义:海宴河清意为沧海波平,黄河水清。形容国内安定,天下太平。
南校区食堂:星海阁(张家港校区餐厅)
名称出处:《隋书》“四望谓日月星海。”
张家港校区食堂:海岳楼(南校区的餐厅)
名称出处:典出《礼记王制》“居山高而尊者,为岳”,《全唐文》“瑶林肃天,灵资海岳”。
其他类似参考楼名:
碧海楼
名称出处:语出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瑶台有路。”《乐府诗集》征途向何处,碧海与青天。【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有所思】李白“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
海容楼
名称出处:取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名称释义:体现我校师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博大胸怀。
海阔楼
名称出处:取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名称释义:激励广大师生在广阔的人生舞台上尽展才华。
兴海楼
名称出处:取自《文天祥诗全集》“王气如川至,龙兴海上州”。《可闲老人集》“势合风云兴海隅”。
名称释义:表达我校学生肩负着振兴祖国海洋事业、保卫蓝色国土的神圣职责。
7、对应东校区“敬学园”宿舍区
西校区学生宿舍:志学园
名称出处:语出《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名称释义: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南校区学生宿舍:勤学园
名称出处:语出《三字经》“古圣贤,尚勤学”。
名称释义: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张家港校区学生宿舍:乐学园
名称出处:语出《三国志》“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名称释义:乐学,是一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孔子的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充分说明了乐学的重要性。只有从兴趣出发,让乐趣充溢学习之中,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爱上学习,乐于求知。
**中学教学楼景观命名方案(三)
学校楼名路名校区名的命名,不应成为孤立行为,只有将其纳入学校文化战略的总体架构中策划,才能与学校的文化性格融为一体,并彰显出本校的文化特征。由此,我们对学校建筑物、道路的命名,便以“崇文尚德揽月志,追求卓越育栋梁”为红线贯穿,弘扬“崇文尚德,追求卓越”的校训,力争形成我校的文化品牌。具体设计便是以此十四字组词、因字取义,力争“无一字无出处”,同时“虽引古事,而莫取旧辞”,达到“凡用旧合机,不啻自其口出”的效果。
贯穿主线:
崇文尚德可致远
追求卓越育栋梁
释义:
故以此二句十四字为基,设计我校主要楼名、路名。
一、楼名
崇文楼
高二A部教学楼,《魏书·高祖纪下》:“国家虽崇文以怀九服,修武以寧八荒,然於习武之方,犹为未尽。”唐李暠《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诗:“偃武尧风接,崇文汉道恢。”此处崇尚文化,追求真知之意。
尚德楼
高二B部教学楼。:,“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地势舒展,君子取法于地,以深厚的德行来成就事业)。“厚德”即广厚之德,犹如“大德”;大地具有广厚之德,气势厚实和顺,故能载生万物。与此相对应,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中华民族对于“道德”有着无比的崇敬。品德,是施教者和受教者必修的课程。只有每个人,我们才可以形成善良、友好、互敬、互爱、互助的良好团队,我们才可以拥有高尚的人格、美好的情操、和谐的个性。
原电教楼
名称出处:语出《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和“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另见诸葛亮《诫子书》“非宁静无以致远”。作为个人要“志远”,并能“致远”,一所学校同样需信念坚定、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开创未来。以此名体现我校在强化特色的基础上再创辉煌的高远追求。
追风楼
高一A教学楼。语出《文选·曹植》:“驾超野之驷,乘追风之舆。”李善注:“超野、追风,言疾也。”
晋葛洪《抱朴子·名实》:“骋逸足以追风。”
陈去病《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诗:“天马奔腾雾霭空,翩乎逐电与追风。”谓我校学子,皆追风少年,在求学之路上,跃马扬鞭,早成大器。
致卓楼
高三教学楼
名称出处:典出《全唐文》“卓尔遐举,蔼然高致。”及《先唐文》“故铨才授任,必求之卓越;考能核用,亦存乎望实”。
名称释义:追求卓越既是目标,更是一种精神,是学校应有的一种境界。
综合楼。名称出处:典出《诗经·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名称释义:此句意为崇高德行如巍巍高山,令人敬慕,值得仿效。德乃修身之首,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这正是教育之第一要义。
新图书楼。语出《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名称释义:意为学有所得的同时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意在倡导师生员工知行统一、注重实践、身体力行、学以致用。同时也指对事业专心致志,锲而不舍。
四海轩
餐厅。名称出处:典出《论语》“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
名称释义: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用以指全国各地。
男生宿舍:志学园
女生宿舍:勤学园
二、路名
笃学路
对应道路:
进大门路。名称出处:典出《三国志·吴志·孙瑜传》:“济阳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
名称释义:“笃学”要求学生志于学,专于学,厚于学,在知识与技能上实现厚积厚载。
尚德路
对应道路:教学区主干道。名称出处: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又见《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名称释义:意指弘扬光大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理想追求,乃学习的第一要义。
笃志路
餐厅门前路。典出《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五、景观名
映雪亭
二门内花园内亭。
囊萤亭
女寝前八角亭。
典出成语“囊萤”说的是:晋朝的家境贫寒,无油点灯夜读,在冬天的时候他就在户外借着大雪的反光来读书。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
同舟廊
二门内花园内花廊。名称出处:学海无涯,同舟致远。学海烟波舟共济。《易》曰“朋从尔思,同气相求,同舟共济。”
行舟廊
女寝前花廊。名称出处:汤汤川流,中有行舟。――三国魏·曹丕《善哉行》
李白《流夜郎永华寺,寄寻阳群官》“朝别凌烟楼,贤豪满行舟。”
孟浩然《登龙兴寺阁》:“骤雨一阳散,行舟四海来”。
**中学教学楼、行政楼命名及标语设计建议提纲(四)
一、容。
(一)博学楼“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将“君子”去掉,改为“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追求整齐、对称
(二)超越楼“休动之人,志慕超越思致超越,学而不倦”次序调整为“思致超越,学而不倦休动之人,志慕超越”避免重复之嫌
(三)创新楼“时时创新事事创新处处创新人人创新”次序调整为“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事事创新”更有逻辑性
二、释义去掉。
三、字体颜色改为烫金。
四、教学楼、行政楼命名及标语布局作以适当调整。
五、利用制作的照片视频播放格式的文件展示设计的实际效果,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动态演示,使我们更能够直观、深入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进行修改加以完善,以实现更加完美的效果,打造我校特有的文化氛围。
当我听到经校委会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将以校训命名教学楼、行政楼消息时,心中不由赞叹这个想法太好了、太妙了;同时对命名辅以古语、名言作标注,更是觉得创意精妙,有利于我校塑造良好的浓郁的文化氛围。在这里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二)博学楼“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语出先·荀况《荀子·劝学》。意谓: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涂,行为也就没有过失。该句通俗易于理解,不仅对学生生活、学习有重要启示意义,同时也是对教师的一种督促,这也是我校在教法、学法方面的经验概括。为追求整体四栋楼的整齐、对称,可将“君子”两字去掉,改为“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并不影响对该名言的理解和认识。
(三)超越楼此处争议最多,焦点集中为两处:难理解和重复。“思致超越,学而不倦”出自宋叶适《胡壡名说》。思致指人的思想意趣或性情、才思。整句可解释为志存高远,喜欢学而不厌倦。“休动之人,志慕超越”出自三国劭《人物志·体别》。意谓:完美而知变之人,心志仰慕于超越常规。从解释中可看出这两句并不重复,而是从不同角度强调要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尤其“休动之人,志慕超越”更是对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来说,更有现实的教育意义。作为学生不能仅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更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尤其当前国国际形势下,更能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为避免重复之嫌,将次序调整为“思致超越,学而不倦休动之人,志慕超越”。
(四)创新楼有人认为这里应使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古语来表示创新,我认为还是用现在这个标语更好。一方面,如果全部都采用原汁原味的古语作标语,这会使使我们置身于浓厚的传统文化中,缺乏时代气息,这也和我们新学校格调有些不入;另一方面,创新虽然古人提到,但仅限于个别有志之士,而创新成为全民族的共识则是改革开放后近几十年的事情,现在,大到国家,小到企业、学校、个人都越来越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因此,我觉得用这几句名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我对“时时创新事事创新处处创新人人创新”次序调整为“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事事创新”。代表学校领导班子时时处处在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不断创新的务实精神。
二、释义去掉。对于教学楼、行政楼标语的释义舍去这一想法,我是基于三个方面考虑:首先,我认为传统文化就像茶一样,需要自己去品、去悟、去体会。如果把释义设计在墙上,就如同剩饭一样,索然无味;犹如事先告知悬疑剧结局,毫无悬念可言。其实对于一所高中,师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构成、思维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去理解和接受标语,当然每个人认识可能不完全相同,认识层次、程度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无论如何,这些标语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积极向上的;其次,释义去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求标语的涵,这正是说明标语对学生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们会积极主动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最后,各个学校也没有在楼体标语后面注释的先例,这样只能显得拖沓冗长,事倍功半,同时也不美观,影响整体效果。
三、字体颜色改为烫金。当我看到最初设计效果图片时,命名与标语放在一起,字非常多,而且非常小,给人感觉楼的名字很不突出。我校广场周围三处用到红色:标语、校名和学校雕塑。如果楼体命名及标语都设计红色,给人感觉就是色调单一、重复、缺乏创新,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印象。其他学校教学楼命名较多烫金字体,给人以大气,显得上档次,这也是我们这所新学校所需要的。
四、教学楼、行政楼命名及标语布局作以适当调整。我查阅几十所学校教学楼命名及标语照片,发现都是教学楼名字单独占一面;标语另占一面,不在一起,而且多是烫金立体字体,所以我提到颜色更改为烫金,释义去掉。另外,命名在广场四周各楼体的角落一侧,进入校园,四栋楼区分十分醒目;标语分别在楼的侧面,与楼体名字对角,使广大师生时刻都能感受校园文化的熏。
五、利用制作的照片视频播放格式的文件展示设计的实际效果,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我查阅有关学校教学楼命名及标语设计的照片和资料,在借鉴、吸收各校优秀之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制作了设计后的实际效果照片,动态演示,使我们更能够直观、深入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进行修改加以完善,以实现更加完美的效果,打造我校特有的文化氛围。
四栋楼的命名及标语设计整体体现我校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深刻挖掘其涵,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同时又折射出我们对文化标语赋予新的时代涵,彰显全校师生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更加拼搏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开创临西教育美好明天的信心。
校园文化相比来说好比人的脸面,而对教学楼、行政楼命名及标语设计又好比化妆,所以我们应追求完美、极致,否则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