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奏议十种收录周起元《周忠愍奏疏》二卷(清抄)、王家桢《司马奏疏》三卷(清刻)、马文升《马端肃公奏议》十四卷(清刻)、张瓒等《安南奏议》二卷、胡世宁《少保胡端敏公奏议》十卷存一至二、五至十卷、冯琦《文敏冯先生奏疏》四卷、王舜鼎《王司空奏议》不分卷、汪玄锡《汪东峰先生奏议》四卷、毕自严《回话奏疏》一卷、曹思诚《曹思诚奏议》不分卷,共十种,起于隆庆讫于崇祯,是研究明朝中后期政治、军事、外交、社会、民生等方面的宝贵资料。16开,5册,2010年影印出版,定价:2500元。
清代奏议十种收录施琅《平海奏疏总录》不分卷、王进善《内铨奏草》四卷、胡有陞《镇虔奏疏》二卷、姚延啟《奏疏》不分卷、王明德《王明德奏疏》一卷、方苞《望溪奏议》不分卷、王日温《都谏奏议》一卷、龚佳育《龚佳育奏议》一卷、禧耆等《勘定陵寝吉地奏议》不分卷、《嘉庆上谕奏稿钞》不分卷,共十种,起于顺治讫于道光,是研究清中前期政治、军事、社会、民生等方面的宝贵资料。16开,四册,2010年影印出版,定价:2000元。
南宫奏议三种此编收录明代严嵩、高拱、翁正春三人为内阁主事时所上奏疏。其中严嵩之《南宫奏议》三十卷,辑录了其在礼部时期的奏议;高拱之《南宫奏牍》二卷,为其初入内阁时期之奏疏,故数量不多。翁正春之《南宫奏草》四卷,为其在礼部主事及詹事府日讲官时所上奏疏,及其为省母乞归所上奏疏二十篇。16开,四册,2010年影印出版,定价:2000元。
内阁大库奏档内阁大库是皇宫收贮文书、档案的地方,实录、史书、录疏、起居注及前代帝王功臣之画像等物。内阁大库档案按时代划分,可分为明档,清档,清入关后形成的题本等各种档案、图册、试卷等。清档按其用途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内阁承宣或进呈的文件,记载国家政务的文件,官修书籍及为修书而搜集的文件,内阁日常公事的文件等。按其文种区分则包括红本、史书、实录、圣训、起居注、敕书、诏书、表章、各种档册、舆图、明档、满文老档等。此书收录从清顺治元年至咸丰元年间奏档一百○一册,清写本,首次影印出版,以飨研究。16开,四册,2010年影印出版,定价:2000元。
两宋名贤小集三百八十卷(宋)陈思编,陈世隆补编,清钞本。此书汇集两宋诗家小集,始于杨亿,终于潘音,凡一百五十七家,有绍定三年魏了翁《序》,及国朝朱彝尊二《跋》。16开,十六册,2010年影印出版,定价:7200元。
雪庐读史快编《雪庐读史快编》六十卷,明刻本,(明)赵维寰编,赵维寰字无声,平湖人。万历庚子举人。是书于诸史之中摘录其新异之事,汇为一编,始于《史记》,迄《新唐书》。明中期之后,此类著述甚多,如范理《读史备忘》八卷、谢肇制《史觿》十七卷、杨以任《读史集》四卷、余文龙《史脔》二十五卷、蒋以代《诸史采奇》四卷,等等,皆不如此编篇帙之大。此本镌刻尚工,印工清朗,书品甚佳,因内有违碍语入清代禁书之例,故而流传极罕。16开,八册,2010年影印出版,定价:4000元。
理藩院公牍则例三种理藩院是清代管理蒙古、回、藏等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理藩院初掌蒙古事,随着清廷全国政权的建立,更为总管蒙古、西藏、新疆等各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清统治者通过理藩院实施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康熙年间,修定《理藩院则例》,用法规固定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统治的各项措施。理藩院六司分掌爵禄、朝贡、定界、官制、兵刑、户口、耕牧、赋税、驿站、贸易、宗教等政令。此书收有《理藩院公牍》《理藩院则例》《理藩院修改回疆则例》三种。16开,六册,2010年影印出版,定价:3000元。
式古堂书画汇考《式古堂书画汇考》六十卷,清代卞永誉著录。著者根据前人著录和自己所见名迹而成书,是辑录上自魏晋、下止元明的一部系统而完整的书画著录。分为书考、画考,记载作品的款用、题跋,有时分列正文和外录,或注明纸绢、尺寸、印记等。两考之前,有《书评》、《书旨》及《论画》,系采辑前人之说。书考三十卷、画考三十卷,先纲后目,先总后分,先本文而后题跋,先本卷题跋而后引据他书,眉目清楚,有条不紊。所作引证,也较其他著录为详。16开,十四册,2010年影印出版,定价:7000元。
古玉图谱《古玉图谱》一百卷,(宋)龙大渊编,成书于宋淳熙三年三月敕编。乾隆四十四年康山草堂藏版刊印。此书为中国最早的一部有关玉器的专著。全书100卷,图700幅,搜集古代及宋代玉器。此书共分9部分:①国宝部,有圭、璧、璜、璋、符节、剑、戟等。②压胜部,有刚卯、撒帐钱、压胜钱等。③舆服部,有冠、朝带、玉佩、钗、等。④文房部,有砚、笔管、水丞、书镇、如意、尘柄等。⑤薰燎部,有鼎、炉、、敦等。⑥饮食部,有鬲、斛、杯、觥等⑦器部,有卣、洗、簋、豆、等。⑧音乐部,有钟、磬、笙箫、鼓等。⑨陈设部,有几凭、屏风、灯、枕、盆、瓮等。由此可见本书所记古代玉器极为广泛,除礼仪典祭用的礼器外,更多的是有关日常生活所用的实用品,并配以附图。可称为玉器工艺之巨著,是研究中国古代玉器的重要典籍之一。画家马远、马珪、刘松年等人为之作图。《古玉图谱》所绘之器,虽然目前能发现与图谱相符的旧玉极少。但所录之器若被发现,对研究乾隆之前古玉来说,是很好的实物参照文献。16开,四册,2010年影印出版,定价:1600元。
中国科举录汇编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秀才可以参加,考中的叫举人,可称老爷。举人第一名是解元,二至十名是亚元。被现选清代乡试选举人。科举录主要包括登科录、题名录、乡试录、会试录、同年录、科齿录等,其数量巨大,具有很高的历史学、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和人文地理学研究价值。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很少有像科举文献这样数量众多、价值甚高却尚未被充分利用的一类,内容丰富的科举文献充分地体现出科举的历史。科举录汇编了元明清六十余种科举录首次影印出版,为研究科举文化提供了最真实的一手资料。16开,十六册,2010年影印出版,定价:7200元。
晚清珍稀期刊汇编此汇编收录了晚清的珍稀期刊三十八种,是研究晚清的政治、时事、工业、农业、商业、经济、文化,学校、教育、军事等方面,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收有:《实学报》、《新学报》、《新世界学报》、《经世文潮》、《新新小说》、《环球中国学生报》、《汇报科学杂志》、《万国商业月刊》、《华商联合报》、《振群丛报》、《新民丛报汇编》、《宪政新志》、《民声》、《渝报》、《云南旬报》、《蜀学报》、《经徴成案汇编》、《美禁华工拒约报》、《蚕丛》、《秦中书局汇报》、《湖北学报》、《湖北警务杂志》、《北洋学报汇编》、《皇朝经济报》、《艺林》、《大同报》、《庚申》、《民心》、《云南法院月刊》、《湘路新志》、《宁波小说七日报》、《江苏》、《东亚月报》、《夏声》、《自治丛录》、《筹滇》、《武学》、《湖北地方自治研究会杂志》等是研究中国晚清时代重要的文献史料。16开,四十册,2009年影印出版,定价:20000元。
宋明状元图考录集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第一名称“状元”。“状元”是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荣誉。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因分科取士而得名。始于隋炀帝时期,发展并成熟于唐朝,后世一直延用此制,并不断改良、发展、完善,至清光绪三十一年(一九○五年)被废除,共延续了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人文思想、文化教育等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此书汇集了《宋历科状元录》八卷,明朱希召撰,明刻本。后附《元朝历科状元姓名》。《皇明历科状元录》四卷,明陈鎏撰,明隆庆刻本。《明状元图考》五卷,明顾鼎臣、顾祖训汇编,万历三十五年吴承恩、黄文德刻本。《状元图考》在明代被坊嗣数刻,售之考棚中者,以博吉兆。传世著录有几种刻本,此刻是较为重要之本。刻成后又陆续添加新科状元,补刻行世。《明状元图考》六卷,明顾鼎臣、顾祖训汇编,清陈枚增订。16开,四册,2009年影印出版,定价:2000元。
汲古阁宋人词文及填词集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里程碑,一千多年来无日不在脍炙人口。现由郑伟章先生编辑,将汲古阁所刻诸宋词荟萃成集,包括《宋名家词六十一种》、及《苏门六君子文粹六种》。有教人如何填词,其词牌名如何,每词上下阕字数,平仄押韵的《词苑英华九种》、《诗余图谱》。还有堪称词家百科词典的《词海评林》等。影印出版,以飨读者。16开,2008年出版,全二十册,定价:9000元。
汲古阁元人集及历代诗家元代除元曲外,诗文水平也是极高。汲古阁在刊刻大量的丛书、唐宋人诗文集的同时,也很重视元人诗文。现由郑伟章先生编辑,将汲古阁所刻元人文集荟萃为集本,包括《元四大家》、《元人集十种》,皆为难觅之本;另有《云林影画诗》、《历代诗家》系明人选评自魏晋至明代各著名诗人的代表诗作,并加有评语;影印出版,以飨读者。16开,2008年出版,全十八册,定价:8000元。
汲古阁丛书此书由郑伟章先生编辑,将汲古阁所刻毛晋诗集《隐湖唱和诗》,所撰刻书题识之作:《题跋》二卷,毛扆撰《汲古阁藏秘本书目》一卷附陈秉钥辑《汲古阁所刻书目》一卷、陈瑚撰《确庵文稿》四十卷、《从游记》二卷。冯武《遥掷稿》二十卷。释道源《寄巢诗》二卷,陆贻典《觌庵诗钞》六卷、《渐于集》四卷。顾梦麟《织廉居诗》四卷等。另有毛晋辑《山居小玩》十种。共十二种,影印出版,以飨读者。16开,2008年出版,全七册,定价:3200元。
清代轶闻本书作者裘毓麐,收录了清代名臣名将、文豪闺秀、侠仕畸人,遗逸高僧、宫闱秘史、里巷遗传,其逸事异文。共十卷。卷一、二为名人轶事,卷三为宫闱秘史,卷四为外交小史,卷五为文苑杂录,卷六为洪杨轶闻,卷七为梼杌近志,卷八为小说,卷九为游侠记,卷十为弈史。16开,一册,2008年影印出版,定价:400元。
古籍举要清钱基博着,钱基博先生是现代学术史上著名的国学家,字子泉,别号潜庐,无锡人。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生,与弟基厚孪生。主要著作有《经学通志》、《韩愈志》、《古籍举要》、《国学必读》、《名家五种校读记》、《文心雕龙校读记》、《版本通义》、《骈文通义》、《明代文学》、《四书解题及其读法》、《文史通义解题及其读法》、《周易解题及其读法》、《老子解题及其读法》、《孙子章句训义》等。此书为国学必读之书,分为十七卷,内容有孝经、论语、孟子、周易、尚书、诗、周礼、议礼、春秋、小学、诸子、西汉、正学、三国、朱子。16开,一册,2008年影印出版,定价:200元。
法墨珍图清代黄海水香居士辑。此书汇集了晋、唐、宋、元、明、各名家具有代表性,可做为楷模的书法、画图一百多幅,对其中的规格、题款、印章、进行评点。是一部鉴定名家字画的工具书。16开,一册,2008年影印出版,定价:400元。
五杂组明谢肇浙撰,全书共十六卷,分天部、地部各二卷,人部、物部、事部各四卷,由此五部合而成得名。书中对明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有较多的论述证辩。本书清代列为禁书。明代笔记史料极有价值,可弥补正史不足。2006年3月出版,16开二册,定价:600元。
抚闽奏稿是书系定长官福建巡抚时奏稿,定长,满洲正黄旗人,姓伊尔根觉罗氏。他在贵州、福建巡抚任上都有奏疏稿遗留后世。定长任福建巡抚时,台湾与大陆早已统一。台湾已作为闽省十府二州之一,归属福建巡抚所治理。此时已宇内升平,处于乾隆盛世。定长的这些奏折多是向朝廷报告雨水、收成、产粮斤数、府库所储银两、民风、物产、修造船只、处理案件、乡试、吏治、营伍等事。这些是研究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等方面的珍贵史料。16开全1册2006年出版定价:400元。
按闽奏议三卷是书系清初朱克简于顺治十二年开始担任福建巡抚时的奏疏。朱可简,字敬可,号淡子,别号石崖,其先明洪武间有名朱八三者,自苏州迁于扬州宝应,为宝应县人,居湖西之朱翁村。生于明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卒于清康熙三十二年(一六九三),享年七十八岁。从他的奏疏中,可见台湾与大陆分离,国家不统一,两岸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下,百姓遭遇之惨境。顺治十三年七月十七日,海逆(指盘踞台湾的郑氏父子军队)内犯,攻占省城,“焚劫异惨”。时朱氏在汀州考察,闻讯即统帅汀州兵马兼程赴省。朱克简关心民瘼,是个爱民的好官。他上奏折,为漳百姓和盐商免掉课税,在办理案件时严禁株连亲友,朱氏全活之民,何啻数百万,故数十年后一直为闽人所颂。16开全1册2007年1月出版定价:200元。
总理河漕奏议《总理河漕奏议》十四卷,明潘季驯撰。潘季驯先后四次担任河漕总督,历经二十七年,是明代中后期一位影响颇深治河名臣其,是书是他四任河道总督时所撰奏议,此书研究明清后期经济史,水利史、灾变史、治黄史、治淮史以及漕运史提供了重要的数据。16开,三册,2007年4月出版定价:1200元。
两台奏议《两台奏议》十卷,明邵陛撰。本书一部分是作者任江南、江北、江西巡按检察御史时的奏议,另一部分是任湖广巡抚的奏议。两台是指御史台和巡抚台。此书传世甚稀,邵陛在历官期间,体察民情,了解各地事实,对皇上敢言直谏,他的《奏议》颇具实际内容,是研究明后期政治、经济、教育史和江南北、江西、两湖地方史的重要参考数据。16开,一册,2006年7月出版定价:400元。
总督奏议《总督奏议》六卷,清李荫祖撰,清刻本。李荫祖是清汉军正黄旗。在清初顺治间,任直隶山东、河南总督和湖广总督两要职,既是清初处理地方政务的重臣又是领兵作战的战将。他关心民瘼,赈灾安民,惩罚贪官,颇得人心。其中五、六两卷是他在任湖广总督时所写。他的六卷奏议是研究清初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和有关地方史珍贵的参考资料。16开,一册,2006年7月出版,定价:400元,
总督四镇奏议《总督四镇奏议》十卷,明王一鹗撰,王一鹗,字子荐,号云衢,嘉靖举人、进士,曾任南京刑部主事、郎中、福建建宁知府、山东按察副使兼兵备宁远,兵部左右侍郎,后升任兵部尚书等。蓟辽所辖四镇即密云、蓟州、永平、昌平。蓟辽是拱卫京师的重地。本书即王一鹗任蓟辽总督时所奏有关。是书传世甚稀。是研究明后期历史、军事史的重要参考资料。16开,二册,2007年4月出版,定价:800元,
太仆奏议《太仆奏议》四卷、《续奏议》一卷,明张辅之撰。全书前四卷,收入辅之在工科给事中任上四疏;在礼科给事中任上八疏,其中请御朝讲疏、请受朝贺疏,即是辅之在万历二十七八年上疏请皇上视朝之疏。时神宗朱翊钧深居后宫,荒淫无度,经常不上朝视事。在兵科给事中任上四十六疏。关于倭事有:倭奴思归乞贡疏、岛倭终事未卜疏、倭夷狡谋尽见疏、倭患孔炽虏赏渐繁疏、东事危疑疏、朝鲜撤战议守疏等。这是三大役中役于东之疏。役于西、役于播,数十次上疏。在太仆寺任上仅三疏。其它忧亲告病给假乞休等有八疏。第五卷为《续奏议》,是辅之到南京任大理寺卿、工部右侍郎和工部尚书等职后所上十三疏。辅之的这些奏疏,是研究明代后期政治、经济、军事和治乱安邦历史的重要资料宝库。16开,一册,2007年4月出版,定价:400元,
平蛮奏疏《平蛮奏疏》不分卷,是书乃鄂尔泰任云、贵、桂三省总督时平定乌蒙叛乱之奏疏,约刻于雍正十年,本书为鄂尔泰所上长篇奏疏,专记顺治八年九月至九年二、三月间征讨乌蒙战役的实录。本书是鄂尔泰在七年中苦心经营、平定叛乱、开拓疆域、边境辑宁的一个特写。16开,一册,2007年1月出版,定价:200元,
三抚密奏疏稿暨三抚捷功奏疏这两部奏疏稿均自清初佟国器之手。所谓“三抚”,即佟国器曾连续担任过福建、虔(按:其时,清将江西赣南,福建汀,广东韶、惠、潮,湖南郴、桂等州并为一省,省府在赣,简称为虔)、浙江三任巡抚。前书三卷,闽、虔、浙各一卷,大多为向世宗所呈决策性建议,机密性较强,故题为《三抚密奏疏稿》三卷。后书仅闽、浙各一卷,缺虔部分,大多为作战请功报捷之塘报,机密程度不如前者强,故题为《三抚捷功奏疏》二卷。佟国器福建巡抚,在上的密奏和奏疏稿中,可见到,在顺治十年八月,郑芝龙曾上书朝廷,建议朝廷招降台湾郑氏。世宗信以为真,对郑氏父子采取“撤兵议抚”之策,郑“阳为归顺,阴行叛逆”。变本加厉,派军队抢占从泉州到福州的地面,攻城略地,抢夺粮饷,焚杀乡民,几无噍类。佟国器在密奏中一而再、再而三向皇帝揭穿郑氏玩弄“抚局”的阴谋,报告闽省危在旦夕,请求朝廷紧急派兵援闽。在抚和剿之间,佟氏向朝廷提出了真知灼见。这两部奏稿都涉及清初重大历史事件,包涵重大历史内容,尤其涉及清王朝如何处理与台海郑成功当局的关系,是研究这一时期政治、军事和实现祖国统一的难觅之宝贵史料。16开,一册,2007年1月出版定价:400元,
清两湖总督两广总督奏议《清两湖总督两广总督奏议》不分卷,收录了李瀚章在湖广总督和两广总督任上的奏疏。两者约共六十件。这些都是研究中国近代史及李瀚章传记之难觅原始史料。这六十件奏疏内容丰富,涉及方方面面的史料。两湖总督任上十六件,两广总督任上六十四件,大部分涉及整饬军伍、筹办海防事。此时正值中日甲午海战开战前后。他认为,时事多艰,人才难求,特别重视保荐人才和保护人才,如保荐丁士林、王之春等,保护著名学者王秉恩及海关监督德生等。16开,一册,2007年1月出版,定价:400元。
陕甘总督奏稿此书系清布彦泰于道光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任陕甘总督时的奏疏稿。布彦泰到任之前由林则徐署理总督,到任后林氏任陕西巡抚,因各疏大体均署名布、林,作者可视为二人。林则徐被流放到伊犁后,很得到时任伊犁将军的布彦泰等人的关照、爱护。委派林则徐到库车、阿克苏、乌什、和阗等地,行程七千余里,堪办开垦事宜,得田地六十余万亩。并上报林实为难得人才,翌年十一月,林则徐被重新起用,以三品顶带署理陕甘总督,是与布彦泰鼎立推荐分不开的。可见布彦泰于林则徐有知遇之恩。二十六年三月十一日,布彦泰正式到任接陕甘总督,同月授林则徐为陕西巡抚,仍留西宁,会办“番务”,至六月,扫平黑错寺和果岔两处叛乱。这部书包含大量西北陕甘地区政治、军事、经济、农业和少数民族地区历史史料,尤其可补充林则徐传记、年谱等著作史料之不足。16开,二册,2007年2月出版,定价:800元。
都兴阿奏稿此书为清军战将都兴阿之奏稿。此稿第一册上起自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十一月二十二日之奏疏,末第五十六册下迄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十月二十八日之奏疏,共百数十疏。都兴阿,字直夫,达虎里郭贝尔氏,满洲正白旗人。此书反映了都兴阿自同治元年至十三年亲自参加的直接镇压太平军、捻军和平定陕甘、盛京等地重大事件,涉及大小战斗若干次,涉及历史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陈玉成、李秀成等若干人,是一部研究清后期史、近代史、太平天国史、捻军史、近代军事史、陕甘和东北地方史以及近代许多著名历史人物的必读之书。16开,十册,2007年2月出版,定价:4000元。
抚夏奏议抚夏奏议六卷,系明黄嘉善在连续三任宁夏巡抚任上之奏疏稿,凡一百一十七篇。此书系明刻本,卷各一册,共六册。每册封页书名之下分别标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字以为序号,是难见之文献史料。黄嘉善官宁夏巡抚、陕西三边总督,又入枢府,可谓明代重臣,黄氏为山东莱州府胶州即墨县人。此书明万历以来未曾广为流通,实际是研究明代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尤其是研究西北各省、自治区地方史方面的重要史料。16开,一册,2007年2月出版,定价:400元。
粤西奏议粤西奏议五卷,系明吴文华在第二次任广西巡抚时所上各奏疏近百篇。前有明万历十六年(丁亥)四月广西提刑按察史郭棐所撰序。本书它涉及内容极为广泛,有剿平叛乱以报捷音各疏;有报水旱灾情,请求减免钱粮税收及开仓赈济各疏;有题参明皇朱姓宗室殴死人命,并地方钱粮大半皆充宗禄之费各疏;有纠劾贪庸怠玩官员各疏;有摘丈查豁虚增田亩,以减轻赋税疏;又有平乱之后酌议善后事宜,以永固地方疏,提出屯兵扼险、改复参将、经理三峒、分置操兵、开通道路、酌处经费各项措施等等。这些都是研究明代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尤其对研究广西地方史志者是不可或缺的读物。16开,一册,2007年2月出版,定价:400元。
于山奏牍《于山奏牍》,系清初于成龙所撰。成龙曾在湖广黄州、武昌为官,未曾官湖广总督,后官至两江总督。此为其任黄州、武昌知府和江防道台时所撰。本书卷六、卷七两卷为其官直时所撰。成龙莅任后,戒各州县私加火耗、馈上官礼节。寻据道府揭报不职知县,劾罢数员,而知县有以道府因无节礼,诬揭捏报,控告成龙者。他在《请禁讦告以正名义疏》中说:“如果道府不法,而抚臣姑容恣害,应重罪抚臣。若道府揭报属官,而属官反噬挟制,应加严处,以肃法纪。”这部书它是研究清初历史、平定吴三桂之乱以及广西、四川、湖北、福建、河北、江苏、江西等地方历史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史料库,尤其是研究清代第一清官于成龙这位特殊历史人物的最重要直接史料。16开,一册,2007年4月出版,定价:400元。
两江奏稿录存此疏为清琦善等撰。琦善,字静庵,博尔济吉特氏,满洲正黄旗人。嘉庆十一年由荫生授刑部员外郎。十七年升郎中。十九年授河南按察使。二十三年升布政使。翌年升河南巡抚。道光五年五月擢两江总督,兼署漕运总督。本书即是琦善在此任上的奏疏。第一册第一篇起自道光六年正月二十六日,第六册末篇止于七年五月二十五日。至七年五六月间,因处理黄河水利不当,以致“黄水倒漾”,“漕船倒塘灌放”,诏斥失机,着即开缺。他所撰写本书各疏,可见在治河、办海运方面还是有一些业绩的。这些奏疏能保存至今天,已属有幸,对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水利、漕运等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6开,一册,2007年3月出版定价:400元。
计部奏疏《计部奏疏》十卷,明李起元撰。李起元曾官三边总督。天启时的明朝已内外交困,北有满兵,南部云贵川也不安宁,财力枯竭,他向皇上表示,宁愿留在南京任留都的户部尚书,请另物色更合适的人选。皇帝不准辞,他于五年二月到任。所上第一篇疏即《辽饷中断,万分可虞疏》。李启元在户部尚书在这个管理全国钱粮军饷的要害职位上很为难,书中各篇奏议大多是为钱粮短缺而楸心、叫苦的。此书祥细记录了明末天启五、六两年间的全国经济生活状况,是研究这一时期政治、经济、赋税、盐课、军事、评判史,以及王朝如何走向衰败、灭亡历史的重大数据库。16开,三册,2007年3月出版,定价:1200元。
抄本黄公说字十二集四十五卷(清)顾景星撰。顾景星,湖北蕲州人。明贡生。清康熙间,举博学鸿儒,曾授翰林院检讨。未几,即称病请归,杜门著述。其著作二百余卷毁于火,今仅存《黄公说字》等数种。《黄公说字》作于康熙间,其殁后由子孙校录誊正。此书以许慎《说文解字》为基础,参考历代文字学及其它著作110余种,先按楷体分编,次引古文、小篆,兼收俗字,标释字体源流,收字不避帝王之讳,注音兼反切、直音并间注古音、方音,释义则博采众家之长并参以己意。历来无刻本问世,今据抄本影印。本书卷首有童世华、王梦华、阳海清、张青共撰前言。大16开,二册,1997年10月出版,定价480元。
小学稿本七种(清)戴震等撰阳海清、褚佩瑜辑。本书包括《经雅》(清戴震撰)、《操风琐录》(清刘家谋撰)、《凡诲书》(清刘心源撰)、《识字琐言》(清易本浪撰)、《字雅》(清英浩辑)、《音韵学稽古录》(清刘传莹撰)、《湖北方言》(傅廷仪撰)。其作者均为知名学者,于文字音韵训诂颇有造诣,戴氏尤享盛名。今皆据湖北省图书馆所藏稿本(或抄本)影印。本书卷首有阳海清前言。16开,三册,1997年10月出版,定价:660元。
皇明资治通纪三种二十九卷(明)陈建等编纂。《皇明资治通纪十四卷》,逐年按月记事,起于元至正11年(1351)红巾起义,至明正德16年(1521)止。此书入清遭全毁之禁,今流传稀少。《皇明续纪三卷》,仿《通纪》例,续至隆庆6年(1572)。《皇明通纪述遗十二卷》,捃拾稗史之言,按年逐月编排元至正11年至明隆庆6年间有关史料,以补《通纪》、《续纪》之遗,堪称前两书的姊妹篇。三者相辅,而成为一部明朝人编纂的明史编年长编,可与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明薛应旗《宋元资治通鉴》配套。本书卷首有石洪运、李天翔、阮娅菲共撰前言。16开,二册,1997年6月出版,定价:420元。
满洲编年纪要不分卷附编一卷周沆编撰。本书采录《开国方略》、《东华录》、《实录》、《宣统政纪》及私家笔记,以东北地区军政大事为主,记载明万历至民国初年间近三百多年的史事。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及中日、中俄关系等等。本书卷首有王清原前言。16开,二册,1996年10月出版,定价:350元。
抄本筹边纂议八卷续一卷(明)郑文彬辑。明代北部边境多事。万历时原籍辽东的郑文彬在山西潞安府做官,有感于满族的兴起必然会对边防构成威胁,辑从汉至明诸多大臣的筹边策略,绘制从辽东至青海的北部边塞图、搜集破敌方法及蒙古、满族的部落世系,编成《筹边纂议》八卷续集一卷,以供防御参考。16开,二册,1999年7月出版,定价:450元。
辛亥革命稀见史料汇编四卷杨铎、熊秉坤等着阳海清、孙式礼、张德英编。本书所收底本多为未刊稿本、抄本,少数为稀见印本。其内容包括(一)由辛亥革命参加者及其它有关人士撰写的辛亥革命回忆录,(未刊稿本、抄本);(二)专著《湖北革命实见记》(胡石庵着,民国元年铅印本)、《辛壬闻见录》(逸民着,稿本)、《辛亥革命史》(曹弼着,稿本)、《复刘英书》(章太炎着,稿本)、《辛亥革命史料》(张国淦编,铅印本);(三)从众多未刊和已刊文献中摘录类编的史料。全书有很高的文献史料价值。本书卷首有阳海清前言。16开,一册,1997年5月出版,定价:230元。
辛亥革命稀见史料续编三卷阳海清、孙式礼、张德英编。本书分为二卷,计收专著7种,传略6篇,半为著者手稿,半为稀见印本。专著包括《孙中山全集未收民元文牍》、《中山先生驻鄂记》、《辛亥粤乱汇编》、《湖北革命实见记》、《武昌两日记》、《辛亥武昌起义经过》、《辛亥革命史》、《纪元前事略》;传略均据手稿影印。唯其稀见(手稿均系首次付印,印本则为宣统三年或民国元年出版),足资各图书馆收藏和治辛亥革命史者采撷、参酌。16开,一册,2000年3月出版,定价:300元。
金毓黻手定本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清)四库馆臣撰金毓黻辑。世上通行的《四库全书总目》的每篇提要与《四库全书》相应书的提要没有一篇完全相同,不仅内容不同,甚至有的书名、卷数、著者都不同,实际上《四库全书总目》的提要不能准确反映《四库全书》。鉴于此,著名史学家金毓黻先生三十年代在主事奉天图书馆和辽海书社时,将文溯阁《四库全书》每篇提要辑出,亲自审定,编成《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出版。本书对了解《四库全书》及四库馆臣的工作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限于当时的东北时局,本书发行不广,很多人难以见到。今据辽宁省图书馆藏金毓黻手定印本影印,其中附有金代“解题”及“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与总目异同表”、“聚珍版提要与四库本提要异同表”等。本书是研究《四库全书》、《武英殿聚珍版书》及其中每种书的重要资料,可与《四库全书总目》并行。大16开,二册,2000年2月出版,定价:490元。
稿本华鄂堂读书小识四卷叶启发撰。长沙叶氏为清末民初湖南四大藏书家之一。撰者就家藏拾经楼宋元明刻抄本、名家批校本,对书籍板刻年月、文字异同及各本得失,详加考订,并缀以题跋。共收书一百六种,是一部专论目录、版本的读书札记。本书卷首有寻林前言。16开,一册,1996年10月出版定价220元。
吴大澄手批本弟子箴言十六卷(清)胡达源撰。湘军名将胡林翼之父胡达源所著《弟子箴言》,是一部古人修身教科书。全书分奋志气、勤学问、正身心、辨义利、戒奢侈、扩才识等十多门。曾国藩称其“自洒扫应对以及天地经纶、百家学术靡不毕具,甄录古人嘉言,衷以己意,辞浅而指深。”此书原刻本有著名学者吴大澄亲笔批语五百多条,近二万字。具有重要文物价值与一定的现实教育的意义。今据湖南省图书馆珍藏善本加以影印出版。本书卷首有寻林前言。16开,一册,1997年1月出版,定价220元。
朝鲜刻本樊川文集夹注五卷(唐)杜牧原撰宋元间佚名注。本书为唐代著名诗人杜牧诗集的最早注本。注者为南宋元初间人,刻于明正统五年朝鲜全罗道,此书过去不为人知,故清人注杜牧诗集时曾称前人未有注本。书中注文引用大量今已失佚的古籍,如引已佚《翰府名谈》一千多字,详细叙述杨贵妃之死,从不见人引用过。今据辽宁省图书馆藏本影印。本书卷首有韩锡铎前言。16开,一册,1997年5月出版,定价:230元。
稿本王船山先生南岳诗文事略三卷附南岳倡酬集一卷龙舟会杂剧一卷(清)王夫之着康和声纂。纂者搜集船山南岳诗文491首,自崇祯十五年至康熙三十年,按年编录,扶隐钩微,引申考证,篇末附案语加以考证。今据湖南省图书馆藏稿本,影印出版。本书卷首有寻林前言。16开,一册,1997年1月出版,定价200元。
《日知录》文渊阁本抽毁余稿(清)顾炎武着本书为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在复查过程中撤出的《日知录》一书的散叶,散叶上多以朱笔或墨笔所加的批语和勾画的符号,有字句及条段的删除。皆为后人认识清王朝文禁之严,文网之密,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数据。16开,线装一册,2000年11月出版,定价:290元。
东莞志[崇祯]张二果、曾起莘重修。张二果总裁、曾起莘订正。起莘,广东番禺人,明崇祯举人,后出家为僧,法号函是,以忠孝闻名。是志为八卷,分别为地舆志、政治志、学校志、兵防志、官师志、人物志、艺文志、外志。是志保存了东莞明朝各时期的兵额饷银、职官俸禄及人口、田地赋税的具体数字,又最早记载了袁崇焕的事迹,及明末西方传教士庞迪我的在华行踪,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东莞县志。是稿仅此抄本传世,现藏于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善本室。此影印出版,有助于对明代广东,特别是东莞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方面的研究。16开,2001年3月出版,二册,定价690元。
明稿本事类提要(明)藻玄阁辑。藻玄阁清抄本。此书为类书汇考之属,既有知识覆盖面广、门类齐全的长处,又有取材精练、易于把握事类要领的优点,是体现提要型类书广博和精练统一风格的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全书分七十个部类,既有天时地道、林木羽虫等自然知识,更侧重于人文方面知识。数据内容取材广泛,有采自诸子百家、《史记》、《通典》等重要典籍,也博取小说家类杂事、异闻方面的著述。引用书目大多在词条末尾以小字注明之,便于读者进一步查考。有的词目如清廉下附贪浊,俭约下附奢侈,既引有清官廉吏的故实,又引有贪官污吏的丑例,读者可在强烈的对比中,更好地把握词目的知识内容。此书在国内仅藏于吉林省图书馆,为传世孤本。今加影印,以供学术工作的参考。16开,二册,2001年出版,定价:690元。
罗氏雪堂藏书遗珍罗振玉字叙蕴、号雪堂,是近现代的著名学者,一生致力于金石、甲骨、敦煌及文献之学,刊书甚多,藏书亦富。他的藏书注重实用性,多有稀见之书,质量很高。辽宁省图书馆收藏的罗氏藏书是一九五一年由其孙罗继祖捐赠给东北图书馆(今辽宁省图书馆)的约四万多册。现从其二○○多部抄稿本中,选出有一定学术价值、流传稀少、字迹清晰的三十八部珍本,计经部五种、史部十六种、子部四种、集部十二种、丛部一种,均按原大影印出版。其中有明代文振孟所撰稿本《药园文集》,从未刊行,全国仅此一部;还有清翁方纲的稿本《诗附记》。(有罗继祖题识)、张惠言的稿本《周易虞氏义》(有罗振玉题识)、成达可的稿本《彭麓诗钞》以及《顺治二年兵部档册题本汇钞》(清抄本)、日本抄本《漱芳阁书画记》(有罗振玉题识)、日本伊藤长胤辑《三韩辑略》(清光绪罗氏抄本)、日本明治抄本《溃癕流毒》(清鹤间居士辑)等等,资料弥足珍贵。这些书的面世,将为当代学者提供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文献资料,以助于古籍的研究与利用。16开,十六册,2001年出版,定价:7600元。
明抄本万历起居注明史官编着。起居注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言行录。明以前起居注至今大都佚之不传。至明万历三年大学士张居正据翰林院编修张位奏请,令日讲官日轮一员记注当朝皇上起居,其前二十年起居事迹仍悉追录。原稿今不明下落,天津图书馆现藏明抄本,为大陆硕果仅存之善本。今据原版影印,前冠明史专家南炳文教授长篇序文。万历起居注是明实录底本,较实录为详,谢国桢认为此书是“研究万历时事最真实之资料”。天津图书馆特编索引一卷。16开,十六册,2001年11月出版,定价8000元。
坚瓠集《坚瓠集》,清代笔记名著。褚人获着生动记载历代人物,轶文琐事,兼收博采,间有里巷诙谐之辞,文字雅洁生动,可读性强。是研究古代文史的重要文献,也具有文学价值。清毛宗岗有序称之“搜录秦汉以来遗书,广求故明一代遗事”。今以吉林省图书馆藏清康熙间四雪草堂初印本影印出版。此书不见诸家小说书目著录,且与后世诸印本有些差异。16开,二册,2002年4月出版,定价:780元。
明史约(清)梅启照辑校。中国古代正史篇幅多长大,往往使读者见而生畏。明顾锡畴《纲鉴正史约》,上起唐尧,下迄元代,清陈弘谋增而订之,使研读正史者有一快捷方式。本书记事起自元末农民起义,迄清廷礼葬崇祯帝后,体例一仿顾氏《纲鉴正史约》。故视其为顾氏书之续编可,视为有明一代简明编年史或大事记亦可。今据湖北省图书馆藏梅氏藏书原本(稿本)影印出版。16开,一册,2002年4月出版,定价:420元。
三朝辽事实录十七卷总略一卷(明)王在晋辑撰。王在晋于明天启二年以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蓟镇、天津登莱;代熊廷弼;八月改南京兵部尚书。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1618)历光宗泰昌至熹宗天启七年(1627)三朝十年间,辽东战事频起,以至时论有“近事莫大于辽”之慨。此书用编年体,详记此十年间有关辽事者。末附《东夷考略》一卷,详述女真始末及辽事本源,并附有关辽事地图多幅为研读正编之一助。本书与熊廷弼《按辽疏稿》并读,可对明末辽事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此书流传甚少,今据湖北省图书馆藏抄本影印出版。16开,三册,2002年4月出版,定价:980元。
刘侍郎奏议六卷(清)刘昆撰。刘昆,云南景东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恩科,由优中式亚元。道光二十年(1840)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先后任湖南学政及巡抚。本书起咸丰八年(1858)其奉旨调补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止光绪十三年(1887)年迈告归,是其在此近三十年中奏稿之重要篇什的选辑本。所记之事多关经国安邦。如大凌河垦荒、漕粮运输、沿海税务、主持考务,特别是同治六年至十年(1867—1871)剿抚湖南及湘黔边界等地苗民起义、哥老会起义等奏议,约占本书的一半,是研究清中后期历史,特别是湘黔一带农民起义相当重要的第一手资料。16开,一册,2002年4月出版,定价:390元。
明代经济文录三种本书选编了《皇明名臣经济录》、《皇明经济文录》、《皇明经济文辑》三种明代经济方面的著作。书中所述有关开国、保治、圣学、储宫、宗藩、官制;财计漕挽、天文地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事;各行省情况;九边通考等内容。分类著录,各有侧重。从中可充分了解明代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貌以及明代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的始末。为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明代历史、明代社会经济发展史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影印出版。16开,12册,2003年7月出版,定价:5600元。
清代蒙古史料合辑本书汇集了清代有关蒙古方面的史料《钦定蒙古源流》、《蒙古世系谱》、《蒙古律例》、《蒙古游牧记》、《钦定续纂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其中《蒙古游牧记》是介绍蒙古山川地貌的史志类资料;《王公表传》体例与“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同”并“以汉字录入四库全书”。内容为“蒙古四十九旗及外扎萨克喀尔喀诸部,以一部落为一表传,有事实显著之王公等即于部落表传后每人立一专传。”各传详细介绍了蒙古各部的地理位置、管辖范围、攻伐、征战、归附及封爵等情况;个人专传详细记录了其生平事迹、战功及受封赏的情况等,内容丰富,资料详实,为全面了解蒙古各部的具体情况、其同清朝政府间的关系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数据。16开,七册,2003年7月出版,定价:2800元。
皇明异典述—即皇明异典述五卷皇明异事述一卷(明)王世贞撰。明世经堂刻本。作者叙称,异典“非常典也”,明初更革元制,“开辟甫始,庶事草创,往往进止人主一时之念而虽为制,虽异非异也”。《皇明异事述》则是作者完成“盛事”、“异典”二述后,“复摘其稍异而不可言典,可言典而不可言盛,或人与事之绝相类者或绝相反者,别录成卷”。故是书对研究明史,尤其是研究明代典章制度具有较高史料价值与版本价值。吉林省图书馆藏,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影印出版。16开,2004年3月出版,一册,定价:390元。
皇清奏议(清)魏裔介等奏议(康熙元年至五十六年、嘉庆十四年至二十三年),《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昭令奏议类著录,孤本。罗振玉等编辑的《皇清奏议》截止嘉庆十年,故是集史料价值不容忽视。全书楷书工整端秀,一笔不苟,堪称精抄本。吉林省图书馆藏,缩微中心版影印出版。16开,2004年4月出版,四册,定价:1500元。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清乾隆四十六年敕撰。清抄本,孤本。乾隆二十九年,命宗人府内阁考核宗室王公功绩,辑为表、传,乾隆四十三年正月、三月两阅其稿,乾隆四十六年又指出某些事迹不详、叙次草率及用语不当之弊病,“并着交国史馆恭查实录红本,另行改纂,以昭征信”,乾隆五十五年校订成书。事涉宗室王公殊勋茂绩、功过荣辱之评说,其中不乏清代开国之重臣,“如睿亲王多尔衮受诬黜爵,豫亲王多铎缘事降封,朕为核其生平事迹,昭雪加恩,复还原封世袭”,故如此慎重,不无道理。可见清史研究当重视是书之史料价值。吉林省图书馆藏,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影印出版。16开,2004年4月出版,二册,定价:790元。
平定两金川大功告成颂、恭纪即:平定两金川大功告成颂一卷平定两金川大功告成恭纪二卷(清)戴震、五泰、瑞保等撰。奏折原本。此折似从宫中流失,采锦封面,黄签题写“平定两金川大功告成恭纪”,左下题一小字“准”,折衬黄纸绘飞龙行云图,折页藏蓝底色,金线花边,宣纸裱糊,馆阁体恭书奏议内容,末分署“庶吉士臣戴震恭进”及五泰、瑞保恭进。戴震序涉及平定两金川重要史实,故此折既有史料价值亦有版本价值。原件藏吉林省图书馆,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影印出版。线装一函一册,2004年3月出版,定价:300元。
御倭史料汇编倭,日本之古称。十四世纪,在日本内战中失败的武士流为海盗,对我国明朝及朝鲜的李朝沿海一带进行走私抢劫等活动,被称为“倭寇”,到十六世纪中,才被逐渐解决。本书汇集了倭患及御倭方面的史料七种:《皇明驭倭录》、《御倭军事条款》、《倭情考略》、《倭患考原、恤援朝鲜倭患考》、《嘉靖东南平倭通录》、《经略御倭奏议》、《倭志》。其中《皇明驭倭录》,又名《驭倭录》。辑录了明洪武二年至隆庆六年间有关倭寇情况的诏令、奏议、纪事,对嘉靖时倭寇始末记载甚详。《嘉靖东南平倭通录》,“径自朱纨事起”。记述了嘉靖三十一年四月至四十三年三月间东南浙闽一带倭患情况。后附隆庆二年广东平倭及徐学聚《国朝汇典》一百六十九卷“兵部三十三”所载洪武二年至嘉靖二十七年与日本国往来事宜,“以昭其全”。因此,本书是研究明史,尤其是抗倭、御倭史不可多得的宝贵数据。16开,五册,2004年出版,定价2200元。
日本史料汇编日本,与中国隔海相望。唐朝时就曾派遣由大使、留学生、僧人等组成的遣唐使来华,进行文化、宗教、文物等方面的交流。本书所收录的内容为日本史料及琉球史料两部分。《日本舆地通志》、《倭名类聚钞》、《日本纪略》均为日人撰录。《日本舆地通志》对日本的疆域、山川、神社、佛寺、氏族、职官等的沿革记录甚详;《倭名类聚钞》所载内容“上举天地,中次人物,下至草木”,“卷中分部,部中分门”,“共四十部,二百六十八门”。门类齐全,语言精练。琉球史料收录了《琉球国志略》、《续琉球国志略》、《琉球小志》、《使琉球录》等详细记述了其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民族宗教及风俗物产。本书还收录了《日本国考略》、《日本图说》、《日本图纂》、《琉球图说》、《琉球入学见闻录》,为全面了解和研究日本历史提供了史料详实、内容丰富的宝贵数据。16开,七册,2004年出版,定价:3000元。
宋元资治通鉴(明)薛应旗撰。撰者采用《通鉴》体例,补编了宋元两代之史事。四库全书列入编年体存目,存世仅有明刻本。今据以影印出版。本书卷首有吴丰培前言。大16开,二册,1996年3月出版,定价:400元。
太平天国稀见史料三种(清)周腾虎等撰。本书据苏州市图书馆珍藏的清周腾虎所著《餐芍花馆日记》、《秣营琐记》及清徐僖所著《雪烦山房日记》三种原稿本,加以影印出版。本书卷首有吴丰培前言。16开,二册,1995年6月出版,定价:330元。
刘襄勤公奏稿十六卷(清)刘锦堂撰。刘锦堂是湘军将领,久隶左宗棠部,后进军新疆,平定了阿古柏叛乱,安定了全区,并出任新疆建省后第一任巡抚。他在新疆更改旧制,使新省二百年来由军政管理,而改为正规的行政制度,筹饷运粮,练兵汰勇,兴办屯田,安抚民族,有一定的建树。本书将他进驻新疆的奏稿,举凡经办之事元,如内政、外交,一切奏报政府的奏章具备于此,乃为新疆研究的可贵资料。此据光绪刻本影印,并附有何维朴所撰传记。本书卷首有吴丰培序。线装四函二十册,1986年2月出版,定价:200元。
诸葛亮传记集四卷附录二种陈翔华编。诸葛亮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伟大政治家。自西晋至清代的一千六百多年间所出现为数很多的诸葛亮传记或评传,是研究诸葛亮与其影响,以及各个不同时期思想文化现象的重要文献。本集汇印晋、宋、元、明、清各代所撰诸葛亮的传记共四卷。所收录有早期刻本及其它珍贵版本,计宋刻本二种、元刻本一种、明刻本八种、清刻本八种,以及清文澜阁四库全书精钞本一种、清钞稿本一种、刻本一种。其中有许多是极为稀见善本书。卷首有编者长篇代序《论诸葛亮的历史影响与其传记》。书后附编者新撰《诸葛孔明年谱新编》、《诸葛亮传记书(篇)目》二种。16开,一册,1998年5月出版,定价290元。
中国古代养生文献辑录中国是一个讲究养生,懂得长寿之道的文明古国,此书选辑了有关养生文献《寿世秘典》、《古今录验养生必用方》、《养生类要前集》、《养生月览》、《养蒙图说》、《养生杂类》、《养生编》、《泰定养生主论》、《寿养丛书》等,全面论述了养生的理论、养生的原则、养生常识,从药物、饮食、房事、自然、精神、起居等方面都有祥细的记载。此辑录首次影印出版,对于研究养生的医学届、及研究者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参考书。16开,8册,2006年8月出版,定价:4000元。
国朝诗人征略合编国朝诗人征略六十卷,清张维屏辑。清道光十年刊本。著者闲暇时分喜诵古人诗,读其诗即欲知其人。为方便世人查阅,故将散见于诸家文集及志乘说部诸书中的诗人生平事迹,汇集后厘为十卷。书中记载了从清皇太极崇德六年(1641)到嘉庆年间数百位诗人的姓名、字号、别称、籍贯、官位、卒年、生平事迹、代表作和诗集等。国朝诗人征略二编六十四卷,清张维屏辑。清道光二十三年刊本。此书是著者继《国朝诗人征略六十卷》成书二十余年后,感到师友老旧先后凋谢,《初编》不足以叙述尽著者所知的人、事、诗,当别为一编以补之。书中记载了从清顺治到清道光前期二百余年间三百余位诗人的姓名、字号、别称、籍贯、官位、卒年、生平事迹、代表作和诗集等。16开,4册,2004年8月出版,定价:1800元。
宋拓王献之法帖朱释本(晋)王献之书本帖为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的宋拓法帖,系宋绍兴二年(1132)春暮上石,为鲁阳赵氏珍藏之朱笔释文本,计《鹅群帖》、《鸭头丸帖》等。此帖是极为罕见的拓本。对于王献之的法帖流变及书法研究有很高的价值。此书用珂罗版影印。并注有释文。16开,经折装一册,2001年3月出版,定价:790元。
消闲四种(清)左潢编着,清代乾隆时安徽桐城人左潢,一生好游名山大川,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又好游艺之作。该书是作者所撰茶、酒、诗、赋游艺小品之汇集。茶余闲暇时仔细品味,会享有意想不到的乐趣。其《红楼茗饮》为饮茶游艺之作。《会真别趣》为饮酒游艺之作。《探花集字谱》为作诗游艺之作。《卧游名山图》为作赋游艺之作。《皖人书录》未著录,传本甚稀,仅天津图书馆收藏。16开,线装一函四册,2001年9月出版,定价:480元。
民国珍稀期刊—经济统计月志早期经济统计月刊。1934年-1941年中国统计研究所编。此刊记录每月经济动态,国内重大经济事件。还有以经济学为主的社会科学研究近讯、并介绍经济类新刊物。上海市商品市价、金、印市价、汇率、商船进出口货吨数、工商、金融行业等各类统计表。此刊最大特色是用英汉两种文字出版。系统地反映了我国三、四十年代的经济状况。16开全4册2006年出版定价:1600元。
中国共产党早期刊物汇编中国共产党早期为了宣传党的纲领,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对帝斗争,建立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出版了许多刊物有《新青年》、《共产党》、《向导》、《人民周报》、《实话》、《斗争》等。这些党的早期刊物,对党的理论发展及党的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及特别的现实意义。是党员及党支部一部珍贵的党史教材。8册,定价:4000元2005年6月出版
抄本历代高僧集传三十八卷(清)王先谦汇辑此书是清代著名学者王先谦编辑的佛教人物大词典。收录自汉明帝至明代高僧1830人,分为译经、义解、习禅、明律、护法、神异、感通、经师、兴福、杂科、忘身十一大类。资料虽辑自《高僧传初集》、《二集》、《三集》、《四集》等书,但经王氏分类整理而重新编定,成为具有学术价值的佛学参考工具书。今据湖南省图书馆藏稿本影印出版。本书卷首有龙玉明前言。大16开,五册,1997年10月出版,定价980元。
禅林象器笺(日)无着道元编。本书收集《百丈清规》等有关禅林规矩、行事、机构、器物等用语,对名目之起源以至现行之意义,一一详加说明。共分29类,总计1724条。此书被誉为禅宗大词典。本书卷首有河北禅学研究所前言。16开,一册,1996年2月出版,定价:240元。
中国历代观音文献集成夏荆山、娄玉田、濮文起等编。观世音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首。千百年来,观音菩萨以慈悲救难而名闻于世,成为人类真善美的化身,受到人们普遍崇拜,形成一种经久不衰的观音信仰文化。近几十年来,海内外佛教界人士从不同角度对观音文化现象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迄今尚未有一部系统介绍观音菩萨的文献数据。编者为此将分藏于京、津、沪等地各大图书馆,散见于佛经、史书、笔记、戏曲、绘画及民间传说中的观音菩萨文献资料汇编成书,以向读者提供一部完整、系统的观音文献。卷首有濮文起前言。16开,十册,1998年7月出版,定价:3900元。
密教发达志(日)大村西崖着。《密教发达志》于1918年刊行于日本,全书五卷,分述汉唐密教传译及发展史,尤偏重于有唐一代,举凡所见四百余种密教典籍,无不详加考核,析其义理,辨其真伪,用力之勤,前无古人,即在今日所见中外有关密教著作,亦无出其右者,尤其可贵的是本书作者毕生研究佛教艺术,对各国密教曼陀罗图像、绘画广事搜集,且深入探讨,故能评述密教各派坛场教相、源流、异同和演变。故被学术界公认为研究密教史的必读之作。16开,二册,2001年7月出版,定价:580元。
净土宗大典林明珂、申国美编。净土宗始于东晋慧远创兴念佛莲社,是中国佛教十三宗之一,后传入日本、朝鲜,进而成为一个国际性的佛教宗派。该书汇集了历代汉文大藏经所见有关净土宗的文献,内容包括所宗经论、经论诠释、诸师著述、传记系谱等四部分,按译述年代顺序编排,始自公元179年支娄迦谶、竺佛朔所译《般舟三昧经》,终至公元1988年黄念祖老居士之《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并附以敦煌吐鲁番文献中有关净土宗经典的残卷。16开,16册,2003年1月出版,定价:7600元。
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唐耕耦、陆宏基编。本书是从英、法、日、前苏联及我国所藏数万件敦煌秘室文书中选取有关社会及经济方面资料,汇编成册,用原件照片及现代释文分类影印,并附前人研究论著索引。这是一部大型的参考工具书。其中许多资料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对研究中国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大16开,六册,2006年出版。定价:3000元。
敦煌道藏李德范编,本书汇集了敦煌遗书中有关道教的资料文献五百余件,是至今发现最早的道教文献。其中就《道藏》厥收的有几十件,占有相当的比例,还有闻所未闻的古经书,这对于补充《道藏》的残缺和版本的校刊都及有价值。本书海三集了敦煌遗书中与道教有关的类书、辞书及文学诗歌等其它数据。本书不仅填补了我国敦煌道藏集方面的空白,还增补了《道藏》的残缺,而且也是一件道教史、道教经籍史、佛教关系史以及文学发展史的重要数据汇编。大16开,五册,2008年出版。定价:3000元。
中国书院志书院是我国古代私人或官府创立的藏书、教学、著书、刻书进行文化教育的场所,最早为唐开元年所设的丽正书院,征、藏、刊、校经籍典章,自东佳书院起,书院亦用以讲学。从唐以来经历了宋、元、明、清千余年的发展,书院已遍及全国,特别是宋代的四大书院,对后世书院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每个书院都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书院志详尽地纪载了书院发展史。此书收录了中国书院志十种,有《岳麓书院志》、《白鹿书院志》、《嵩阳书院志》、《东林书院志》、《南溪书院志》、《虞山书院志》。首次全面系统地将我国的书院文献汇聚成册,为教育界、历史界提供了珍贵的史料。2005年4月出版全书共12册,定价5600元。
太虚大师全书太虚大师(1889—1947),中国近代佛教界的领袖,新佛教运动的巨擘,民国以来佛教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十六岁出家,十八岁受具足戒于宁波天童寺寄禅和尚,法名唯心。太虚大师即是一位学识广博、思想深邃的佛学理论家,又是一位佛教改革的实践家。1913年,提出教理、教制、教产三大革命,撰文宣扬佛教复兴运动,在佛学理论上提出了许多独创的见解,其中“人生佛学”被后人发展为“人间佛教”理论,成为现代中国佛教的指导思想;他还创办佛学院,组织居士林,出版书报杂志,在培育新僧人才,团结各界信众,宣传佛教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太虚大师一生言论、著述颇多,主要著作有整理僧伽制度论、释新僧、新的唯识观、震旦佛教衰落原因论、法相唯识学、真现实论等。此次出版的《太虚大师全书》,主要依据1946年出版的《太虚大师全书》,在尽量保持原版内容的基础上适当修订整理。全书共分法、制、论、杂4藏,共20编1440多篇目,600多万字,为了让“真经”普度众生,方便阅读,采用简体横版方式。大32开,35册,2004年12月出版,定价:2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