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情绪的作用拓展建构理论

678#——学前童理健康与辅导、选择题1.下列影响学前童理健康的因素中属社会性因素的是(A)A.托幼机构B.动机C.先天素质D.情绪2.下列适于筛选检查法的评估具为(B)A.童为调查表B.丹佛发展筛选量表C.婴幼智能发育量表D.韦克斯勒量表3.学前童理辅导的基础理论有精神动学、为主义和(A)A本主义B认知主义C完形主义D神经学4.个体理学认为,类的主要存动机是(D)A良好的际互动B追求卓越,摆脱卑C满各种需求D我实现5.依恋理论的代表物是(D)A.亚杰B.拉扎鲁斯C.劳恩菲尔德D.鲍尔6.船船说:“笑笑,你可以帮我找找我的围吗?”笑笑说:“你没看正戴在我的脖吗?”这段话反应了哪种沟通分析的类型(C)A互补性沟通B暧昧型沟通C交叉型勾通D有意义沟通7世界上第套智测验量表是法国理学家于1905年编制的(C)A.韦克斯勒量表B.麦卡锡童能量表C.纳-西蒙量表D.瑞量表、填空题1.阿德勒学派发展出来的套实际的辅导法所寻求的四个标为是:注意、___权利____、报复和___卑____。

2.格测验可以分为结构不明确的___客观化测验___和结构明确的__投射测验___两类。

3..我们将那些持久地、经常地表现出与所在的环境和氛不相符合的为和情绪表达的童,称之为___情绪和为异常童____。

4.完整治疗学派认为理问题产主要有恐惧层,觉察层和虚假层、困惑层、爆发层等五个层。

5.四种常见的活地位是:我不-你,我-你,我-你不和___我不-你不_____。

6.沙箱理疗法是由英国的科医_____劳恩菲尔德_________创始的。

7.国际上第个理健康组织成于1908年___5___。

三、名词解释1.系统脱敏法种逐步消除不良条件情绪反应的治疗技术,常被于法学会我松弛,也不能对所恐惧的场景进想象的童。

积极情绪的作用拓展建构理论一、本文概述积极情绪的作用拓展建构理论(Broaden-and-BuildTheoryofPositiveEmotions)是一个深入探索积极情绪对人类生活影响的重要理论。

该理论主张,积极情绪不仅能提升个体的即时心理体验,更能对个体的认知、行为和社会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这种影响体现在拓展个体的瞬间思维活动序列,促进个体构建持久的个人资源,如身体资源、智力资源、社会资源和心理资源等。

本文将对积极情绪的作用拓展建构理论进行深入探讨,详细阐述其核心观点、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积极情绪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并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其理论基础深深植根于多种心理学流派,包括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积极心理学等。

这些学派共同为积极情绪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认知心理学强调积极情绪对于个体认知过程的影响,认为积极情绪能够促进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Isen等人(1987)的研究发现,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的个体在解决问题时表现出更高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积极情绪被认为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护因素,能够缓解压力、增强心理韧性,提升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Fredrickson(2001)提出的“积极情绪的拓宽和建设理论”就是情绪心理学领域对积极情绪作用的重要阐述。

积极情绪能够增强个体的社会交往意愿和能力,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例如,笑容、笑声等积极情绪的表达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积极心理学则是一个专门研究积极情绪和积极心理特质的学科领域。

它认为积极情绪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激发个体的潜能、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两维评价模式:是美国心理学家克耶斯提出的积极心理学的两维诊断与评价系统,包括心理疾病症状与主观幸福症状两个维度。

3、积极心理品质:指与消极心理相反的与积极行为有关的心理过程,包括幸福感、满意感、最佳状态、专注与投入、乐观与希望、感恩与宽容等认知和情感,是人类的高级潜能,需要不断练习才能学会并巩固。

4、主观幸福感:评价者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的综合评价。

其核心是对自己的满意感。

5、幸福的公式:由塞利格曼提出,认为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

6、社会比较:人们总倾向于将自己的处境与别人的处境相比较。

向上的社会计较对幸福感带来威胁,特别是对于低自尊、高神经质的人来说,在经历了向上比较之后,主观幸福感会大大减弱;相反,在经历了向下比较后,会体验到强烈的幸福感。

7、流畅体验:当你从事一项活动,内心全部充满相容、和谐的感受,你的心灵、意愿和想法在这时候变得协调一致,完全不会产生任何分歧。

在积极心理学中,这类特殊时刻的体验就叫做流畅体验。

8、高峰体验:马斯洛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伟大的潜力,每个人都可以发展自己的潜力达到自我实现,“高峰体验”便是“自我实现”的短暂片刻。

10、自成目标:是指活动本身成为了促进活动进行的最大奖励,它并不追求未来的报酬或者外在的物质奖励,而是把做这件事本身当成最大的回馈。

11、积极情绪:源于情绪二维模式,情绪由激活或唤醒水平和愉快度两个维度组成,将位于愉快度正效价的这一极,即有愉快感受的情绪成为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的作用:拓展-建构理论高正亮童辉杰△【摘要】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Fredrickson的拓展-建构理论解释了积极情绪体验不但反映个体的幸福,而且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长期的适应价值。

即积极情绪具有两大核心功能:瞬时的拓展功能,可以拓展个体即时的思维—行动范畴;长期的建构功能,可建构个体长久的身体、认知、社会等的资源。

通过两大功能,积极情绪促使个体产生螺旋式上升并增进个体幸福。

【关键词】积极情绪;拓展-建构理论;积极心理学RoleofPositiveEmotions:TheBroaden-and-buildTheory.GaoZhengliang,TongHuijie.Collegeofeducation,SoochowUniversi-ty,Suzhou215123,P.R.ChinaSeligman曾指出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是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主观幸福感。

相对于传统临床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更为为,认为反社会者存在低皮层觉醒水平,比正常人活动减退,存在一个“刺激饥渴”的慢性阶段。

“成熟化延迟”由Hill和Watterson提出的攻击行为脑电图慢波异常的假说,并得到纵向研究认同。

Dustman等对222位正常男性从其4~90岁进行脑电图频谱变化研究,在中央区和枕区发现儿童时期波、波相对活性逐渐减少,成年期相对稳定;在整个生存期限中波相对活性平均在6~24岁时逐渐增加,接着逐步衰减;波在4~8岁时相对活性最小,随后稳定增加[16]。

Lindberg等发现反社会人格障碍杀人犯两侧枕区、波相对活性比正常人显著增加;波全面减少,以枕叶为甚,结果提示反社会人格障碍杀人犯存在脑成熟延迟。

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脑电图研究结果提示攻击行为产生存在脑功能异常的生物学基础。

对攻击行为的评估预测有一定指导作用。

但脑电慢波增加与攻击行为相互关系的解释还停留在假说阶段。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5):810~815AdvancesinPsychologicalScience810积极情绪的概念、功能与意义郭小艳王振宏(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西安710062)摘要积极情绪是指个体由于体内外刺激、事件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

积极情绪能够激活一般的行动倾向,对于认知具有启动和扩展效应,能够建设个体的资源,撤销消极情绪产生的激活水平,能够促进组织绩效。

积极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身体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积极情绪对于个体的适应具有广泛的功能与意义。

关键词积极情绪,心理健康,身体健康。

分类号B842.6积极情绪近年来在国外情绪心理学研究中受到了充分重视,有了相对比较广泛的研究,许多研究对于积极情绪的概念、积极情绪的功能以及积极情绪对于健康的意义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分析,也开展了许多实证研究。

尤其是Fredrickson的积极情绪的扩展和建设理论提出以来,促进了积极情绪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1积极情绪的概念积极情绪(positiveemotion)即正性情绪或具有正效价的情绪,“positive”即正性的、积极的。

许多研究者给积极情绪给出过具体的描述或定义,如罗素(Russell)曾提出“积极情绪就是当事情进展顺利时,你想微笑时产生的那种好的感受”[1]。

Fredrickson认为“积极情绪是对个人有意义的事情的独特即时反应,是一种暂时的愉悦”[2]。

孟昭兰(1989)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3]。

情绪的认知理论则认为“积极情绪就是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或得到他人积极评价时所产生的感受”[4]。

从分立情绪理论的观点来看,积极情绪包括快乐(joy,happy)、满意(contentment)、兴趣(interest)、自豪(pride)、感激(gratitude)和爱(love)等。

积极心理学现已成为一个呼声渐高的研究领域,自积极心理学问世以来,学者们对积极情绪的研究就投入了极大地热情。

积极情绪也称为正性情绪,是一种积极的、正性的情绪。

Fredrickson在他的“积极情绪的拓展-建设理论”中提出,积极情绪是个人对有意义事情的特有即刻反应,是一种暂时的愉悦。

孟昭兰(1989)则指出“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

积极情绪作为一种正性情绪,在健康、人格培养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

梳理概括已有的研究成果,有利于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1积极情绪与健康人格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健康人格必不可少的方面,积极情绪被认为与人格有密切关系。

健全人格指人的本性得到充分发展,指明了人的成长方向,可作为普通人榜样的人格。

积极情绪有助于人格特质的培养,健全个体人格,使个体增强自信、自尊及勇敢面对困境等。

Laura发现,积极情绪对生活意义有很强的预测作用。

如果个体的情绪状态不积极,对生活缺乏追求,导致精神不佳,就很难说培养健全人格了。

也有研究认为神经质和外向性与积极情绪有关联。

Charles等23年的纵向研究考查了外向性与神经质对情绪最初水平和情绪改变模式的影响,高水平的外向性与较高的积极情绪的稳定性有关,高神经质分数使消极情绪随年龄下降的趋势变慢。

也有研究认为积极情绪通过积极的归因方式影响人格,具有积极归因的个体,在遇到琐事时更倾向于正确与客观的看待事情,更能得到社会支持,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更能积极地行动面对。

而积极的行动和积极健康的观念也促进了稳定、持久的人格的形成。

情绪多成分系统使研究者不能仅从一个侧面研究情绪过程,也不能使用一种测量方法就概括情绪的科学规律。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情绪的不同认知也会产生不同结果。

因此,对积极情绪与健全人格之间的关系的实证探究还不够丰富,这在以后的研究中是一个重点。

2积极情绪与幸福感在一种好的心境中感到乐观,对个人的生活感到满意,体验幸福和愉快,这种好的心境,多数情况下是在积极情绪的作用下产生的。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积极情绪五大作用【摘要】积极情绪在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积极情绪的作用:提升幸福感、增强心理韧性、改善人际关系、提高专注力和创造力,以及增强身体健康。

积极情绪能带来积极心态,促进个体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和挑战,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积极情绪还有助于加强个人和他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提升合作和沟通效率,促进人际关系更为和谐。

积极情绪还能激发个体内在的潜力,提高专注力和创造力,有助于更有效地处理问题和实现目标。

积极情绪还能增强身体健康,促进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患病风险。

积极情绪对个体的发展和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情绪、幸福感、心理韧性、人际关系、专注力、创造力、身体健康、总结。

1.引言1.1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积极情绪五大作用积极心理学是一门探讨人类正面心理体验和积极功能的学科领域,强调个体的优势、能力和快乐。

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阈下,积极情绪具有五大作用,对个体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积极情绪有助于提升个体的幸福感。

积极情绪如喜悦、希望、爱等能够让人感到快乐满足,从而提升整体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使个体更加乐观向上。

积极情绪还能增强个体的心理韧性。

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时,积极情绪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增强心理的抗压能力,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情绪状态。

积极情绪还能改善个体的人际关系。

积极情绪能够传播和感染他人,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增进亲密关系和友谊。

积极情绪还有助于提高个体的专注力和创造力。

积极情绪能够激发个体的内在动力和创造力,促使个体更加专注于工作和学习,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积极情绪还能增强个体的身体健康。

积极情绪有助于释放身体中的有益荷尔蒙,提升免疫力,减轻压力和焦虑,促进身心健康的平衡和稳定。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积极情绪具有五大作用,对个体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都有积极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培养和保持积极情绪,从而享受更加健康快乐的生活。

积极心理学第一章积极心理学概论绪论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谢尔顿、劳拉.金:“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

定义:“研究有助于发挥人、团体和机构的最佳状态或功能的条件和过程的一门科学”。

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题积极情绪体验(主观层次)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积极人格特质(个体层面)●积极的组织系统(群体层面)具体来讲,积极心理学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强调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来挖掘人的潜力与创造力,激发人的活力,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寻求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观念等第一节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积极心理学的产生1、产生:20世纪末,美国兴起,首倡者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MartinEPSeligman)和米哈里奇克森特米海伊(MihalyCsikzentmihalyi)。

1997年塞利格曼就任APA主席提出“积极心理学”思想。

2、历史必然性——当今世界为什么需要积极心理学?(1)心理学自身发展要求。

它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

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与探讨,由此造成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巨大“空档”,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呼吁:心理学应该转换为研究人类优点的新型科学。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

柏拉图:“让全民快乐是一切制度的根本。

”(2)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稳定繁荣人类的积极品质(3)中国普及积极心理学的意义理由:中国人习惯于看到事情糟糕的一面,比欧美人更容易不快乐;小康社会阶段。

二、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前景光明对人性一种伟大的尊重和赞扬对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智理解三、评价存在的问题:1、心理学中精神病理学的传统所带来的问题;2、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所引发的问题;3、Frankl的思辨性观点所带来的问题。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CapitalNormalUniversity2006年第1期(SocialSciencesEdition)(总第168期)心理学研究积极情绪的性质和功能王艳梅1汪海龙2刘颖红2(1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北京100089;2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北京101301)摘要:积极情绪是人类情绪中很有适应意义的一类情绪,但直到近十年,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对积极情绪的研究才受到重视。

本文对积极情绪研究的起源、积极情绪的性质和特征、现有的积极情绪的理论及其适应性功能进行了介绍,并对积极情绪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积极情绪的研究起源人们对积极情绪的认识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快乐(joy)和愿望(desire)视为最基本的情绪种类,认为快乐与高兴一样,均为一种愉悦体验。

在过去的两千多年中,人们对积极情绪一直给予模糊的承认,但积极情绪没有成为心理学家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对积极情绪的研究得到了重视,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临床心理学的研究,一是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一)临床心理学的研究最初人们对积极情绪感兴趣,是因为积极情绪在抑郁的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临床心理学家发现对抑郁患者进行积极情绪体验的训练,可以减轻抑郁症状。

戴维森(Davidson)评述愉快为:它是积极情绪状态群中的一个代表,是个体不想改变目前状态并且想保持这种状态时的一种幸福感受,但是愉快的确切特征及与其他情绪的区别,还有待在未来的研究中进行严格的界定。

干预组参加朋辈团体积极心理辅导,每周1次共8次;等待组在期间不进行任何的心理辅导。

采用社交苦恼与回避量表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成员进行测评。

结果显示:与等待组相比,干预组在干预前的社交苦恼与回避量表和情绪自评得分无显著差异,在干预后的社交苦恼与回避量表和情绪自评得分显著提高。

研究表明以提升积极情绪为切入点的朋辈团体心理辅导是提升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积极情绪拓展-建构理论朋辈团体心理辅导社交焦慮一、引言拓展-建构理论认为个体所感受到的积极情绪体验不仅反映个体的幸福,还利于个体发展,即积极情绪具有两大核心的功能:瞬时拓展功能和长期建构功能,通过这两大功能,使得个体产生螺旋式上升增进幸福感[1]。

社交焦虑指个体对某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有着强烈的忧虑、紧张或恐惧的情绪和回避行为[2]。

其主要研究包括社交焦虑的病因学、认知加工、测量和干预等方面。

但对处于并未达到社交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而其社交焦虑水平高于常模状态的社交焦虑群体的干预研究却相对较少。

因此,如何抛开传统的消极心理学视角,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实现对并未达到社交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而其社交焦虑水平高于常模的社交焦虑人群的干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招募四川某高校学生44人,筛选出社交苦恼与回避量表总分在12分以上的34名,进行访谈,了解基本情况,最终确定30名,并随机分成干预组15名,等待组15名。

(一)研究方法。

在干预前对30名成员进行前测,测后对干预组进行每周一次共八次的朋辈团体心理辅导,等待组不接受任何干预但其他方面与干预组相似。

交流与探讨722020年2月(上)/总第254期引言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于1998年提出的,重点研究使人们感到幸福和快乐的因素[1]。

条件反射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建立在刺激-反应机制上的,学生所要做的就是形成条件反射行为;核心观点是要求学生通过尝试错误的方式来训练特定的行为,教学就成为不断地纠正错误的过程;其外在表现就是学生选择能受到奖励(正强化)的行为或者避免受到惩罚的行为。

另外,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都重视和强调物理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作用,特别是发现在社会互动环境中学生的模仿行为对学习效果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体验到各种情绪,如希望、焦虑、快乐、厌恶等。

情绪影响认知研究新视点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分析法,综合分析了以下内容:①积极情绪的扩展和建构理论;心境一致性理论。

②实验室情绪诱发方法:图片诱发;电影片断、音乐诱发;词语、阅读材料诱发等。

③情绪评定指标:面部表情和生理指标。

④体育运动中情绪对认知影响研究的现状。

关键词:情绪;认知;拓展与构建理论;心境一致性;体育运动心理学情绪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

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当客观事物或情境不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对情绪状态诱发及控制技术的发展,认知心理学不只是将认知过程作为研究内容,而是引入情绪这一重要的影响变量,探讨情绪与认知的交互作用,这就使得情绪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呈现出交叉研究趋势,这一发展趋势又拓宽了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在体育运动中,情绪伴随着整个运动过程,影响着运动的感知、记忆、思维、注意、技能的学习以及动作的完成。

但当前在体育运动心理学领域中对情绪问题的研究范围较窄,主流研究一直局限在两个问题上:在竞技运动心理学中,研究集中在赛前焦虑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上;在锻炼心理学中,研究集中在运动锻炼与焦虑、抑郁的关系上[1]。

在竞技领域中,运动员的高度紧张焦虑情绪的产生往往都伴随着消极的认知,影响运动员的竞赛成绩,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赛前、赛中能否把运动员的情绪调节到最佳竞技心理状态,这已是每一位运动员和教练员都渴望和追求的一种参赛心理状态,也是运动员技战术水平在比赛中充分发挥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心理保证。

拓延-建构理论Fredrickson提出积极情绪"拓延-建构"理论,认为积极情绪具有拓展们瞬间知能、建构和增强们个资源的功能。

这是由积极情绪与事件所蕴涵的积极意义、所产的积极结果间的良性互动造成的。

积极情绪往往发于积极倾向的环境。

该理论启我们:要重视学积极情绪的培养,从个和组织两个层探索并实施学积极情绪的培养策略。

、积极情绪“拓延—建构”理论的基本内涵()积极情绪的“拓延—建构”功能Fredrickson(1998)把积极情绪的早期研究整合起来,提出积极情绪“拓延—建构”理论。

该理论认为,各种具体的积极情绪,如兴、兴趣、满感、豪感和爱等,表看来不同,但都有拓宽们瞬间知能、建构和增强们个资源(如增强的体、智、理调节能和社会协调性等)、提升们主观幸福感等功能。

先,积极情绪有助于们瞬间知能的拓展。

研究表明,消极情绪通常窄化们的知能,如害怕使逃跑,愤怒使攻击,厌恶则使作出驱逐的动。

与消极情绪相反,积极情绪拓展们注意、认知与为范围,使能更有效地获取和分析信息、作出更恰当的动选择并采取创造性动。

其次,积极情绪具有长期持续地增强个资源的效应。

再次,积极情绪不仅能对个资源产长期持续的效应,也能产弥漫性的积极影响,如处于兴状态的个体,往往在体、智、理和社会适应等均表现出拓延能。

()积极情绪“拓延—建构”的发机制积极情绪“拓延—建构”理论认为,积极情绪的“拓延—建构”功能是由积极情绪与事件所蕴涵的积极意义、所产的积极结果间的良性互动造成的: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个体其思维更开阔,以积极的态认识事件,更容易发现事件(甚逆境事件)所蕴涵的积极意义,有更强的适应环境的动机和能,这常常给个体带来积极结果;反过来,发现的积极意义、产的积极结果将继续引发个体积极情绪。

回顾文献,缺少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前的脑电图资料。

笔者推测脑功能损害及异常是暴力攻击行为的病理基础,而精神分裂症与暴力攻击行为可能互为因果。

为此,由Seligman建立并领导的积极心理学网络,着重于在3个方面的探求:一是积极的特质,强调优点、美德、智力和运动等优秀的个人特质,此领域的主要研究者有GeorgeVaillant,RobertSternberg,PeterSalovay和Mayer等;二是积极的制度,包括民主、牢固的家庭和自由的探究;三是积极的情绪,主要的研究者有Deiner,Suh,Lucas等,密歇根大学的Fredrickson在此研究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1]。

由上观之,积极情绪的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课题。

1积极情绪积极情绪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对于积极情绪的确切概念,目前还没有一致的意见。

Russell认为积极情绪是当事情进展得顺利时,你想微笑时产生的那种好的感受[2]。

情绪的认知理论认为积极情绪是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或得到他人积极评价时产生的感受。

Fredrickson认为积极情绪是对个人有意义的事情的独特即时反应,是一种暂时的愉悦[3]。

关于积极情绪的类别,Tomkisn认为积极情绪应包括兴趣(interest)、快乐(joy)。

Fredrickson在早期认为,积极情绪可以分为一些一般性的元素,包括快乐(joy)、兴趣(interest)、满足感(content)和爱(love)[4],后又把自豪(pride),感恩(grati-tude)加入积极情绪[5]。

由此可见积极情绪是一个涵盖较广的范畴。

关于积极情绪的理论研究领域,目前影响最大的理论当属扩展-建构模型,它由Fredrickson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由Fredrickson,JoinerM.Tugade,F.Losada等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及应用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

2拓展-建构理论拓展-建构理论解释了积极情绪的进化适应价值,呈现了积极情绪促进个体向上发展的作用机制,其中拓展功能和构建两大功能是模型的核心部分。

2.1拓展功能积极情绪能拓展个体即时的思维-行动范畴,包括拓展个体注意、认知、行动等的范围[6]。

Fredrickson认为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均具有进化适应的意义。

消极情绪能使个体在威胁情境中获益,当个体体验到生命受威胁时,消极情绪会使个体产生一种特定行动的趋向(如体验到恐惧时,流经肌肉群的血液增加,从而为逃跑作好准备),并窄化个体的思维行动资源,从而使个体更加专注于即时的境况,迅速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以求得生存。

而积极情绪具有完全不同的适应价值,当个体在无威胁的情境中体验到积极情绪时,会产生一种非特定行动的趋向,个体会变得更加专注并且开放,在此状态下,产生尝试新方法、发展新的解决问题策略、采取独创性努力的冲动。

THE END
1.情绪的功能有哪五个情绪的功能有哪五个 秦老师 2024-12-02 10:29适应功能(有机体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多种适应方式);动机功能(它能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组织功能(情绪对其他心理过程的影响);社会功能(情绪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识别功能(觉察他人情绪的能力就是所谓同理心)。 适应功能:有机体在https://localsite.baidu.com/article-detail.html?articleId=15061261&ucid=Pj6vnHc4nWR&categoryLv1=%E6%95%99%E8%82%B2%E5%9F%B9%E8%AE%AD&ch=54&srcid=10004
2.情绪的作用是什么一、精神方面:情绪在人们的意志行为和目的行为发挥着重要影响。好奇、兴趣会促使人们去探索复杂的表现,积极情绪对活动起协调、组织的作用。反过来,消极情绪则起破坏、瓦解、退缩的作用。 二、生理方面:人们好的情绪状态可使大脑及下丘脑等神经中枢通过释放出激素、神经递质等,作用于免疫细胞,达到增强免疫功能,提高身体机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article/d47d66a1ec43872483e4675fd2a9f945.html
3.情绪情感的功能和作用情绪情感的区别和联系→MAIGOO知识情绪情感的功能和作用 情绪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摘要:情绪能够使个体针对不同的刺激事件产生灵活自如的适应性反应,并调节或保持个体与环境间的关系。许多种情绪都具有调控群体间的互动功能,其他的情绪,诸如同情、喜欢、友爱等,也能起到构建和保持社会关系的作用。它们可以增强群体内的凝聚力,而且有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https://www.maigoo.com/goomai/227929.html
4.情绪的作用在最广泛的领域里为人类的各种活动提供动机:情绪的这一动机功能既体现在生理活动中,也体现在人的认识活动中。生理内驱力是激活有机体行为的动力。而情绪的作用则在于能够放大内驱力的信号.从而更强有力地激发行动。情绪反应却比内驱力更为灵活,它不但能根据主客观的需要及时地发生反应,而且可以脱离内驱力而独立地https://www.med66.com/new/1a31a2009/2009917zhangx115522.shtml
5.情绪的组织功能──关于情绪对认知操作的影响的几个实验总结尽管有弗洛伊德主义在先,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后,从不同的方面阐述过情绪的功能性价值,然而,在行为主义统治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崛起的年代里,很多心理学家把情绪看做行为反应或认知的结果,因而在相当长的时期之内,从理论上遏止了情绪的作用的研究(Lazarus,1984)。https://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10839.html
6.情绪及其功能情绪及其功能 情绪是一种由“内、外”刺激所引发的一种主观的激动状态。这种状态是由个人主观感受、生理反应、认知评估、表达行为4种成份交互作用而成。情绪是身体内部的信号,它告诉我们正在发生的事情。 情绪按照内容可划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有: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在此基础之上,衍生出:爽快、舒畅https://xlzx.nyist.edu.cn/info/1087/2372.htm
7.港大ICB客席讲师陈永仪:平衡专业度和情绪之间的关系情绪的功能和作用 情绪的定义:感觉及其特有的思想,生理与心理的状态,以及相关的行为倾向。 情绪通常受特定因素的影响,什么叫特定因素?首先就是感觉,感觉是被刺激后心境离开基准点的波动。其次是生理反应,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们的认知,每个人不同的想法,都会导致最后的行为倾向的不同。那么对人类来说情绪存在的功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07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