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种形式让你遇到金庸金庸新浪财经

金庸武侠系列不仅有纸书,还有电子书和有声书。

金庸翻译的两部作品已出版

近日,由徐克执导的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官宣定档2025大年初一。消息一经放出,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让无数人热血澎湃。在华语文学界,论作品改编成影视剧最多的,莫过于金庸了。金庸小说不仅仅只是小说,更有博大的情怀。这里装着千古文人的侠客梦,装着中国人的肝胆热血和英雄情怀,它已经成为一道刻进几代人血液里的文化密码:侠之大者,为国为家。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孙珺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孙珺(除署名外)

金庸小说何以长盛不衰?

超越类型小说,前所未有地广阔

凡有华人处必有金庸小说,这话一点也不夸张。金庸小说何以长盛不衰?

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说:“除了极为出色的想象力,金庸丰厚的学养使其小说超越类型小说格局,成为武侠小说、历史小说、言情小说、政治小说的集合,故格外耐读;而金庸的政治眼光、历史视野与文化立场,使其读者的光谱从最娱乐到最政治,前所未有地广阔。”

朗声图书总编辑何娴认为,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既是充满传奇故事和天马行空想象的虚拟世界,同时也承载着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金庸小说被誉为“世界华人的共同语言”,并被翻译为英、法、意、德、日、韩、泰、希腊、西班牙、波兰、芬兰等多种译文在全球出版发行。

20世纪80年代,金庸的武侠小说进入内地后迅速风靡大江南北。用陈平原教授的话来说,“明知这不过是夏日里的一场梦,我还是欣赏其斑斓的色彩和光圈。”此后,他将武侠小说作为一种类型小说研究,推出影响深远的著作《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

北大严家炎教授认为,金庸小说作为20世纪中华文化的一个奇迹,自当成为文学史上光彩的篇章。“如果说‘五四’文学革命使小说由受人轻视的‘闲书’而登上文学的神圣殿堂,那么,金庸的艺术实践又使近代武侠小说第一次进入文学的殿堂。”严家炎在北大开设“金庸小说研究”课程,还出版了研究专著《金庸小说论稿》。

随科技发展影视化和音频化,不断收获最多的受众

金庸作品有多个版本,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随着科技的发展,他的作品不断被影视化和音频化,一直在时代的浪潮里和最多的受众亲近。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改编上映的金庸武侠影视作品,单论“原著改编”,不含衍生创作的作品,就已超百部。

第一部金庸武侠电影诞生于1958年,是峨嵋影片公司拍摄的《射雕英雄传》,最早的金庸武侠题材的电视剧同样也是《射雕英雄传》,由香港佳视在1976年推出。而圈粉最多的当数由黄日华、翁美玲主演的1983年版。每当“依稀往梦似曾见,心内波澜现”的主题曲一响,多少人为之心潮澎湃。这首《铁血丹心》曾以交响乐的形式被搬上国家大剧院、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等舞台。

每一次的影视改编都会引起无数网友的热议,从剧情到演员。在即将到来的新年初一,由徐克导演的最新版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也将和大家见面。

2016年,在陈平原教授担任评委的“我与金庸”全球华文散文征文比赛上,获得一等奖的是一位盲人,他靠听金庸小说获得精神动力,最终战胜许多生活中的困难。这让陈平原教授对金庸的魅力叹服不已。

除了小说家,金庸还是功力深厚的翻译家

众所周知,金庸是成功的小说家,也是报人、学者。“15部武侠小说只是金庸先生作品的冰山一角。”金庸原秘书、金庸译文主编李以建说。原来,金庸还是一位优秀的译者。在金庸诞辰百年之际,朗声有限公司出版了金庸译文系列《达蒙·鲁尼恩短篇小说选》《幸福婚姻讲座》,以此致敬这位学贯中西的大家。

金庸先生曾先后担任《东南日报》国际电讯翻译编译、《大公报》电讯翻译,并曾与著名翻译家萧乾、杨刚等在《大公报》国际部共事。这两部译作都是金庸先生在《大公报》连载翻译的文学作品。

《达蒙·鲁尼恩短篇小说选》精彩再现了美国短篇小说怪才达蒙·鲁尼恩笔下纽约百老汇的江湖故事。达蒙·鲁尼恩本人是一名优秀的小说家,他的创作深刻影响了美国流行文化,他的故事充满了黑色幽默式的戏剧性,有着直击人心的独特力量。英国《卫报》曾评价“鲁尼恩创造了完全属于他自己的俚语和喜剧世界”,金庸在翻译这部作品时,也独具匠心地融入了大量粤语,使译文不仅保留了原作的风趣与韵味,同时更贴近本地读者的阅读习惯,金庸先生“东西圆融,通达无碍”的翻译功力由此可见一斑。

《幸福婚姻讲座》是法国著名文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安德烈·莫洛亚的经典戏剧作品。莫洛亚以生动的笔调,通过十二个“讲座”来探讨婚姻的各个阶段,从求婚到银婚纪念,涵盖了婚姻中的幸福与挑战。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婚姻生活的深刻思考,也是莫洛亚关于人性复杂性的深入探讨。而金庸对这部作品的翻译,也同样充分展现了他对人性与婚姻的洞察力。金庸曾说,小说是写人,武侠小说也是写人。这一点在《幸福婚姻讲座》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出版方在编辑出版两部译文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金庸先生非凡的翻译功力。这既是这位文学巨匠、翻译大家在文学翻译领域笔耕成果在内地的首次出版发行,也是安德烈·莫洛亚和达蒙·鲁尼恩这两位名家的原作中译本在内地的首次出版。无论译者和被译者,均是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家,作品本身包含了巨大的文学价值。

对话何娴

新读者不断加入“金迷”行列

广州日报:作为出版人和读者,您最喜欢哪部金庸作品,最喜欢的人物又是谁呢?

何娴:《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等都是我的心头好,一读再读。站在出版人的角度,每一部金庸武侠作品都有其不可替代的阅读价值。金庸小说中的豪杰侠客有曲折离奇的身世,有可歌可泣的爱情,更有舍生取义的理想与热血;而书中那些平平常常的小人物也一样有着真挚而动人的情和义、家国情怀……这些栩栩如生的小说人物已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被浓缩出了许多意蕴,进而成为各种日常生活和写作中的语言符号。可以说,金庸武侠的每一部作品都有它独特的魅力,每个人物角色的塑造都是很成功的,这些作品和人物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情境下会给不同的读者带来各不相同的感触和共鸣。要论最喜欢的作品或人物,它不只因人而异,也因时而异,即便是对同一个人而言,“最喜欢”也可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取决于阅读者在阅读时的心境,他(她)的处境不同,与书中人物相遇时会有不同的共情,人生的阅历不同,能够感悟到的东西也会不一样,这就是金庸小说可以一读再读的原因。

广州日报:现在的年轻人对金庸小说似乎没那么大的阅读热情了,您会否担心?出版方为吸引年轻读者做了哪些举措?

70年的时光,金庸武侠小说长盛不衰,已经完成了经典化。经典作品具有一种超越性,其价值不会因时空变化而动摇。

记者观察

当下的我们其实更需要金庸

金庸小说之所以这么迷人,并不在于他描绘了多么高深的武功,而在于他勾画了一个武侠的江湖,这里面有人性、有世情。以读金庸闻名的大V六神磊磊为金庸小说取了个名字,叫世情之文。“它有很多神奇武功,有很多让大家觉得很爽、很痛快的情节,但是里边也有很多世道人心的东西,我把它叫作世情。金庸先生写世道人心,写人性,写人情特别有意思,和别的作家不一样。”

比如“母爱”。六神磊磊以《笑傲江湖》中的一个片段来说明金庸如何通过一句话来细腻刻画为人母的用心良苦。小说中,福威镖局遭遇灭门之险,武艺高强的镖局夫人担心年纪尚小的儿子林平之鲁莽与敌人硬碰,同时还要呵护儿子的自尊心,于是她说:“平儿,若有敌人侵入内堂,妈妈只怕抵挡不住。”少年林平之闻此热血沸腾,带着宝剑守了母亲一夜。他满心以为自己在保护母亲,却并不知晓这实则是母亲一番安排在保护他。

“金庸的武侠世界,承载着人们对于正义、勇气、忠诚等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追求。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可以从武侠文化中汲取力量,激励自己不断前行。”六神磊磊说,金庸写出了人性的方方面面:光明的、阴暗的、能说的、不能说的、感人的、猥琐的、让人动容的、令人发指的……“他的笔下人物,有两种人格是很被赞许的:一种叫执着,另一种叫通透。有价值的执着,必然伴随着某些方面的通透。他的武侠小说为我们的文化记忆永远增添了一种对侠义的言说。”在他看来,金庸小说总是能吸引人反复去读,因为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人会在其中品到不一样的况味。

朗声图书总编辑何娴认为,金庸的艺术成就不仅表现在对武侠小说传统价值体系的成功改造、崭新的人文思想主题的提炼、深刻的人性刻画、人生境界的拓展和提升等方面,还表现在中国浪漫主义精神诗意的回归、天才级的想象方式、完善的长篇小说叙事规范及其成熟优美的民族文学语言艺术等方面。金庸小说中对“仁”和“义”的诠释远远超越了“武”和“侠”,彰显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在这个时代,我们其实更需要金庸。”

THE END
1.影迷集结号!金庸影视作品互动赏析分享会等你来!武侠活动如今,距离金庸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更多的朋友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位文学巨匠的魅力。以此为契机,佛山市图书馆将于2024年12月15日举办一场金庸影视作品赏析分享会。相信这是影迷们不容错过的盛事。活动将会在佛山市图书馆主馆·二楼电影馆举行,时间是下午2:30到4:30,所有有兴趣的朋友都可以免费参与,而座位有限,先到https://cul.sohu.com/a/835992161_122001006
2.颠覆传统武侠,与韦小宝在清初的江湖与庙堂大展拳脚部分根据金庸小说改编的影视剧《鹿鼎记》是金庸创作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小说名字中有“鹿”和“鼎”二字,“鹿”是“逐鹿中原”的“鹿”,“鼎”是“问鼎”的“鼎”。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主角韦小宝的种种奇遇,除了和天地会、神龙教等江湖团体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U1Mjk1Mw==&mid=2650077741&idx=2&sn=15a1550afd867c3804dc81b16f849a31&chksm=bf39cffacae6f5a7deb829979d3816956c3dc68ad872067922b028af28c50fd0c0e029fd0a64&scene=27
3.金庸亲题的桃花岛,隐匿苏城C位,封闭三年后竟美成这样!当代美术馆畔新建的“天使之翼”飞翔雕塑,高达20米,寓意比翼双飞、展翅翱翔,成为近期热门的打卡地。 登岛不远处,就有一处“桃花岛”三字摩崖石刻,当年金庸先生来到苏州,看见满岛桃花盛开,落英缤纷,欣然https://zhuanlan.zhihu.com/p/7214899913
4.陈氏太极范文11篇(全文)陈氏太极拳其主要的思想就是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武术动作进行相应的结合,所以了解动作背后的太极文化的内涵,对于陈氏太极的教学也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太极的阴阳平衡的理念外在的表现主要就是形神合一,进而来着力的打造一种健康的健身理念,明白武术修养对于陈氏太极拳的学习一样重要。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t350dlyp.html
5.灵山梵宫一小撷拈花湾金庸《笑傲江湖》中的诗句 戏说江湖醒人世, 拈花一笑万山横。 五岳寻仙不辞远, 一生好入名山游。 拈花湾禅食馆位于五灯湖畔,在繁华之中,独享一隅的静谧。 禅食 流淌禅的寓意,一桌一椅,一盘一点心;一它的内涵,是历经年代,传承至今的生活哲学与照彻山河的明灯; 它的精致,是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精研https://www.meipian.cn/1fnr45ov
6.金庸简介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010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 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馆“金庸馆”2018年11月12日下午4至6点设置吊唁册,让公众作最后致意。入围感动中国2018候选人物。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241458869405501339.html
7.侠义道·文化根·世情劫·家国梦——金庸武侠小说的多重维度借外馆纸书文献传递 分享到: [摘 要]: 侠行其经,文化其纬;武侠其表,世情其里;绚丽其外,寄托其内;江湖其虚,政治其实.金庸的小说中有刀光剑影、侠骨柔情,有历史反思、人性拷问,也有一个民族内在的困惑、寄托、关怀与省思.他以一种通俗文学,成功地熔铸了丰厚的传统文化、深刻的哲学理念以及充沛的现代意识.http://www.yidu.edu.cn/detail/article/5eff4203617c9365f0627fd2.html?q=C/N&uorg=999999
8.青铜文化(精选十篇)铜鼓和錞于同挂在一横木上,横木架在两柱上,錞于环钮于木, 一男子左、右手各持一槌,左手击鼓,右手击錞于[20]。(图2)二是八人舞乐铜饰上所铸演乐图像中,有一人奏錞于,左手抱持錞于于腰部,右手拍击錞面。(图3)。 三、錞于的文化内涵及其遗产价值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xx622eb.html
9.金庸丧礼在港举行,众多读者吊唁致敬港台来信澎湃新闻吊唁处后面便是“金庸馆”入口处,当天的展馆依然是人头攒动。这个常设展馆通过300多组展品介绍金庸早期事业、武侠小说创作历程和小说对香港流行文化的影响,还包括不少互动展品,如经典金庸电影、电视剧和主题曲选段,有助于人们了解金庸作品的历史文化内涵。 https://m.thepaper.cn/kuaibao_detail.jsp?contid=2628069&from=kuaibao
10.金庸其人(完整版)1967年,金庸与新加坡梁润之合作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创办了《新明日报》。同年,《笑傲江湖》在《明报》连载。 1969年,创作《鹿鼎记》,并在《明报》连载。同年,创办了《明报晚报》。 1970年,金庸在《明报晚报》发表《越女剑》,后,在《明报晚报》连载《三十三剑客图》。同时开始修订之前创作的武侠小说作品。 https://www.jianshu.com/p/6d3196436160
11.论转换性使用的内涵及其适用(44页)论转换性使用的内涵及其适用.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摘要 转换性使用规则在合理使用的判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长时间以来受到 美国法官的钟爱。转换性使用合乎了著作权法促进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宗旨,平 衡了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契合了合理使用制度设计的初衷。时移世易https://m.book118.com/html/2020/0827/6145240120002234.shtm
12.(已完工含忌敏线深扒)新倚天内涵深不可测,仔细扒来看编剧功力公认金庸小说的高峰是鹿鼎记、笑傲江湖、天龙八部这三部,倚天屠龙记是承上启下的转型作品,很多手法都是金老第一次尝试,结构布局都比射雕、神雕、书剑复杂很多,转型之作有缺陷再所难免,金老自己都承认,奈何有人非得说指出问题就是黑,影视剧编剧根据自己对小说主旨理解加以改编就是魔改。 赞(3) 回应 傻谈 楼主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39423245/
13.广州读书月,来重温金庸与梁羽生笔下的墨香侠骨金庸·梁羽生百年诞辰纪4月19日,“墨香侠骨——金庸·梁羽生百年诞辰纪念展”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主题馆一楼展厅正式拉开帷幕。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徐玉兰,广州市朗声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永辉、总编辑何娴,青年翻译家张菁,中山市政协委员、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戏剧协会会长李卉茵,读者代表、资深粤语配音员黎超然,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戏剧协会https://news.dayoo.com/gzrbrmt/202404/20/170614_54658756.htm
14.谈金好文过眼录添加中第20页话说金庸由于受到目的语宗教文化的影响,译者对于源语文本中的佛教文化意象进行了删减,并且用《圣经》术语来阐释佛教文化,从而赋予佛教文化形象以基督教的文化内涵。 三、英译《鹿鼎记》中的侠文化形象 根据金庸小说中不同侠士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可以将其分为有儒侠、墨侠、道侠等。本文以闵福德英译《鹿鼎记》中具有典型人格https://www.jyjh.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458&authorid=11189&page=20
15.启动仪式主持词(精选15篇)我们的于校长把教研工作视为学校工作的命脉,把教师的专业发展看做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为了打造优秀的教研团队,构建新型的研修文化,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名优的品牌效应。学校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全力为教师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在学校领导的全力支持下,一批有着共同愿景的老师幸福地走到了一起。 https://www.ruiwen.com/zhuchici/4838251.html
16.金庸武侠世界里的八位盖世名医(上)以上是金庸先生在《飞狐外传》中为我们讲的故事,第一人称的主角是一位叫作程灵素的女子。故事就是这样简单,然而金庸先生却给我们阐述揭示了一个关于中药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理论内涵:药即是毒,毒亦是药。用得好,用得对,再毒的药也能成为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而一旦用错,再好的药也会变成致人死命的大毒。https://epaper.xiancn.com/xdbjb/pad/html/202404/12/content_192157.html
17.从林青霞到张国荣四张图描绘明星的一生从林青霞到张国荣 四张图描绘明星的一生 秦煌 原名梁日成,香港无线电视甘草演员,其妻为资深广播人莫佩雯。秦煌由佳艺电视转投无线电视后服务了超过二十年,参演过110出剧集,一直都饰演胖胖的好人,例如金庸笔下的老顽童周伯通、《鹿鼎记》里的茅十八等,虽然有时候也会演出坏人令人跌破眼镜,例如《施公奇案》的僧格正雄等,https://www.gamersky.com/wenku/201410/475499_9.shtml?tag=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