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竞赛“抄”成第一名,语文老师夸赞,作文要注意3抄2不抄文章名句

侄女在学校组织的小学作文竞赛中,得了第一名,激动地回家报喜。哥哥也很高兴,让她总结经验,戒骄戒躁,将好成绩保持住。

侄女却不以为然,说写作文并不难,抄就可以了。

哥哥大为惊讶,作文竞赛“抄”成第一名?学校知道吗?后果严不严重?

尽管侄女向她爸爸百般解释,但无比担心的哥哥,还是带着娃去找了语文老师。

没想到,语文老师却当着孩子的面,大肆夸赞,说作文“抄”得好。看着哥哥一脸震惊的样子,老师解释说,这种抄,不是抄袭,而是有条件有智慧地“抄”,并且做到“3抄2不抄”。

一:作文要注意“2不抄”

①不抄别人的经历

老师说,如果把别人的经历,抄进自己的作文里,那就真的是“抄袭”了。

这个我也赞同。记得有一次写作文《我的父亲》,当时我就犯了难,我爸爸每天种地早出晚归,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写啊!

于是写作文就像是闭着眼睛走夜路,没几步就撞了墙。

我去问我妈,她没读过什么书,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就去借了一本作文书,让我看了以后学着写。于是,我就大大方方地“抄”了一篇——爸爸下雨天背着我去看病。

没想到,老师在点评时说,那天班上有5个同学下雨天被爸爸背着去看病。我们5个人也就“一战成名”,这事让我记到如今。

孩子写作文时,如果一股脑把人家的事抄到自己的作文里来,很容易就被老师看出来是咋回事。孩子一旦受打击,形成畏难情绪,以后再写作文,下意识就会退缩。这样的情况,作文难有进展。

②不抄明显与自身不符的句子

明显与自身不符的句子,就是指如果你是小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却像大学论文,那就明显太不符合孩子的认知了。老师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比如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经在读书时,作文里就写了一句“空气受热而上升,他处空气来补其缺,遂流动而成风。”

这话虽然得到了老师的赞扬,他自己却很不是滋味。因为那时候他才十岁,明显写不出这样的句子,他感觉很羞愧。

有些老师为了不伤孩子的自尊,觉得孩子多背一些这种句子也挺好,就当众表扬一番。而有些老师,则会质问学生是否抄袭。

这种不协调的作文,在考试时,也很难拿高分。

二:作文要做到哪3抄呢?

说完了不抄的部分,语文老师开始敲重点,说让孩子“抄”,并不是真的去把别人的作文抄成自己的,而是要懂得通过“摘抄”来积累知识。

①摘抄名人名言

所以说,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养成摘抄名人名句的习惯。

只是怎么摘抄名人名言,也是要掌握方法的。因为如果只摘抄了不会用,那就相当于白做了。

我侄女很喜欢翻阅作文书,当时她也只是摘抄了其中的名言名句,然后在作文里瞎用。

后来老师指导她说,引用名人名言,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在合适的语境下用。所以摘抄名人名言时,可以将原文中的语境稍微备注一下,并且分好类。下次翻开摘抄本,一下就知道自己的作文里能用哪些句子。

后来我侄女就重新整理摘抄本。比如这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放在“知识”一类,并且备注说,描写爷爷知识渊博,下次写人时也可以引用。

②摘抄好词好句

名人名言可以直接引用,但好词好句却不可通篇照搬,而需要自己开动脑筋进行改写。

比如侄女摘抄的好句“白云仿佛被太阳晒化了似的”“几声清脆悦耳的鸟叫声伴随花的清香,恬静温柔地飘来”。

她如果在写景时,照搬这样的句子,难免就有点像“抄”了。但她的作文里写了一句“白云像被太阳晒化了的棉花糖,星星点点地缀在了蓝天里”,被老师当众表扬。

这样的好句摘抄多了,孩子自然就有灵感,然后在大脑里构造许多美好的意象。他写作文时,这些意象就如流水般潺潺而出了。

很多孩子写作文,就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磨磨蹭蹭不愿意写;写了半天一看,上面还只有个题目,而笔头都快给咬完了;作文写完了,却牛头不对马嘴,前后文完全不搭边;句子不通顺,或者直接记流水账。

THE END
1.「高中作文」材料的核心词不合常情怎么办(二)(附范文)(1)外界知识繁多,且对我们来说是间接的,不经过思考无法真正应用于实际。 (2)他人传授的知识可能具有局限性,不完全适用我们的情况,甚至会误导。 (3)只懂得从外界摄入,会形成惰性思维,使创新力下降 5.思辨 只内化知识忽视外界摄入可以吗? 1)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够节省时间精力,看得更远。 https://zhuanlan.zhihu.com/p/577819797
2.论文抄袭表现在哪些方面?论文抄袭是指不加引注地使用他人已发表文献中具有完整语义的文字表述,并以自己的名义发表,是最为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 一、内容抄袭 (1)论点(结论、观点)抄袭:抄袭他人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中的论点、观点、结论; (2)论点论据(实验和观测结果分析)抄袭:抄袭他人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中的论据、论证分析、科学实验(对象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5765095/
3.学界公认的科研规范中,规定不得剽窃抄袭他人成果,不得在未参与学界公认的科研规范中,规定不得剽窃、抄袭他人成果,不得在未参与工作的研究成果中署名,不得以任何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的行为。这条原则属于当代科研工作者应该坚持的()。A.公正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bgkdetail?id=bfab5e3eb90d6c85ec3ac6cc&fr=search
4.亦明:实名举报: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长期剽窃在王彬彬的三篇研究瞿秋白“挨整”命运的文章中,博古的命运最为诡异:在2008年以前,王彬彬仅提及博古的名字两次;而在作于2008年的《瞿秋白的不得不走、不得不留与不得不死》(简称《瞿秋白的三个不得不》)一文中,博古变成了直接迫害瞿秋白的凶手。 二、《从瞿秋白到韦君宜》的抄袭问题 2002年,王彬彬https://m.douban.com/note/739399530/
5.这个清明节,世界发生了很多大事……新闻频道中广联合会职业道德建设委:抵制抄袭剽窃、高片酬 3月30日,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在京成立。委员会倡议,中国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应当遵守10条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包括自觉抵制高片酬、拜金主义和奢靡之风;不抄袭、剽窃他人创意及成果等。 https://news.hexun.com/2021-04-06/203349243.html
6.湖南大学研究生疑剽窃保密申请书涉事教授称可能是学生偷看↑云南财经大学教师列出的抄袭证据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评审专家可自愿申请或推荐,经过审核后聘用进入专家库,每个受理项目都是从专家库中随机选择同行专家,由基金委发送评审材料,整个过程有严格的保密程序。 而评审完毕或者无法评审的,应当及时退回、删除或者销毁评审资料,不得擅自留存,更加严禁抄袭、剽窃或者扩散申请书中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1&newsId=1529775
7.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侵害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法院规范性11.5【抄袭剽窃类案件确定软件版本的方法】 11.6【软件的对比】 11.7【源程序与目标程序的对应性】 11.8【实质性相似的认定】 附则 第一章 基本规定 1.1【审理原则】 审理侵害著作权案件,在行使裁量权时,应当加大对著作权的保护力度,鼓励作品的创作,促进作品的传播,平衡各方的利益。 1.2【审理内容】 审理侵害著作https://www.beijing.gov.cn/zhengce/fygfxwj/202308/t20230817_3224608.html
8.“三生三世”“热血长安”等热播剧陷入抄袭门,编剧投资方谁来背据说,受雇于制片人的编剧有时不得不委身于制片人的“阴阳契约”!这种追求即时买卖的市场环境自然也会催生出无心打磨剧本的编剧。 2.受资本左右,影视行业急功近利 虽然抄袭行为的产生跟编剧水平有关,但其实,更本质的原因在于资本热钱都进了影视圈,让这个体系规矩都还没立住的行业,又被各路“财神爷”搅和乱了。https://www.tmtpost.com/2585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