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理论视角下对中美贸易争端报道的比较传媒

此文为2019年度“人民网奖学金优秀论文奖”获奖论文。

摘要

关键词:框架理论LDA主题模型中美贸易争端人民网华盛顿邮报

在2018年的这场贸易争端中,中美两国不仅投入大量政治、经济、外交资源进行博弈,同时也使用了大量媒体资源为自己赢得舆论优势。人民网和华盛顿邮报网站是中美两国国家级的新闻网站,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通过对比两大新闻网站上以“中美贸易(U.S.-Chinatrade)”为话题的新闻报道,探究两家媒体的报道框架,对于认识中美两国媒体的新闻报道规律、发现新闻报道差异有一定的帮助,最终对于改进我国媒体的国际传播策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研究意义与文献综述

1.研究意义

在国家层面,研究不同类型的新闻框架能够指导现实的舆论引导实践,丰富舆论引导的方法体系。在国际层面,日益“走出去”的中国要求我们的媒体必须了解国外媒体的新闻框架,这样才能与国际社会进行高水平对话。在媒体层面,主流媒体虽然掌握着巨大的舆论资源,但随着社会多样性外溢到媒体领域,主流媒体的舆论影响力被稀释,主流媒体必须适应来自多样性框架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对新闻框架进行理论建构与方法探索。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使用Python编程语言对大量新闻文本进行自然语言处理,大大提高了内容分析的效率,拓展了新闻理论研究的方法手段。

(二)文献综述

目前,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研究贸易战的文献不多,与我国政府和媒体业界对中美贸易争端的重视程度不相匹配。从百度学术的搜索结果来看,真正符合“贸易战”和“新闻传播”的结果只有三篇,包括吴玉兰和罗予翎在论文《国际贸易新闻传播传播影响力评价模型构建——以“中欧光伏贸易战”为例》、《我国国际贸易新闻报道的传播影响力探析——以“中欧光伏贸易战”为例》和彭丽的《如何提升门户网站财经专题传播影响力——以新浪网、网易网“光伏贸易战”专题为例》。这三篇论文主要研究国内财经报纸对单一商品争端的报道,研究角度较窄,宏观视角也较为欠缺。

国内框架理论研究主要有三类研究方向:(1)对国外框架分析研究成果的引介(2)对框架分析的理论解读(3)框架理论在现实案例中的应用。第一类的代表性论文是孙彩芹的论文《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作者从研究内容、研究典范、分析路径、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框架理论在国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第二类的代表是潘忠党的《架构分析:一个亟需理论澄清的领域》,对框架理论进行深入探讨。第三类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方博在其硕士论文《新闻框架与社会图景建构——以<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对甲型H1N1流感的报道为例》中,对比了中美两国主流媒体在对H1N1流感事件的报道中的一般框架要素的分布状况,最后对两份报纸的新闻框架进行总结。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处理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流程

本文主要采用无监督的机器学习技术,通过潜狄利克雷分布(LDA)算法建构主题模型。无监督的机器学习是为了探寻文本数据中“隐藏的结构”,事先并无训练样本集,通过机器聚类等算法,来发现数据潜在类别规则。无监督的机器学习最常见的应用是主题模型的挖掘。

本研究的主要思想是将人民网和华盛顿邮报网站的文本看作一个混合概率分布,而将其中的每个主题看作在词语上的一个概率分布。通过代码运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词语概率分布,然后对词语进行解释、归纳后得到每个概率分布对应的主题。

(三)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其次,在人民网和华盛顿邮报网站的内容搜索框中进行关键词测试。经过多轮测试发现,除了“中美贸易战”之外,人民网的搜索结果中还包括了“中美贸易争端”、“中美贸易谈判”等,与“中美贸易战”具有强关联性,若单独使用某个词语将损失部分数据,同时,几个词语都是“中美贸易”的子集,使用“中美贸易”将包含更多可能的主题,因此,本文将关键词的范围扩大,以“中美贸易”作为主关键词进行检索;在华盛顿邮报网站的搜索结果中,除了“U.S.-Chinatradewar”之外,还包括“U.S.-Chinatradedispute”,“U.S.-Chinatradefight”和“U.S.-Chinatradenegotiations”等,基于同样的考虑,将华盛顿邮报网站的搜索关键词定为“U.S.-Chinatrade”。

三、基于LDA建模的新闻主题识别

本文使用Python构建LDA主题模型时,其基本思路是按照整体和分段两个层面进行。在整体层面上,本文把两个网站的所有数据视为一个主题集合,通过LDA主题建模,分别提取主题。在分段层面上,本文将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的数据分为12个阶段,每两个自然月为一个阶段,分别提取每个阶段的主题,并尝试发现新闻报道主题的变化。

新闻媒体的作用之一是议程设置,议程设置为公共舆论提供议题。在新闻实践中,一个新闻主题出现的数量和频率是衡量主题重要性的重要指标,也是显示话题提供者对社会某一方面问题表示关切的重要暗示。

2018年3月以后,人民网和华盛顿邮报网站的报道数量激增。通过观察可发现,人民网的报道数量分布依然是簇状分布,连贯性较弱。2018年10月23日美国宣布特朗普将与习近平在G20会议期间会面,在此出现一次报道高峰之后趋于整体减少。基于人民网在“中美贸易争端”中对美方做法主要持批评态度的判断,可以合理推断该事件之后中国一直在释放善意信号,逐渐减少批评报道的数量,淡化事件影响,中国逐渐从被动对抗状态转入积极讲和状态。华盛顿邮报网站的报道数量相对连贯,在中国政府转入讲和状态后,其报道数量依然保持了相对多且稳定的趋势,美方态度强硬,对华态度依然以对抗为主。

(二)人民网的主题模型识别

1.可视化人民网的主题关键词

人民网数据共经过两次关键词可视化建模。第一次建模后,结果显示“中国”、“美国”是最主要的关键词,其他更有意义的关键词被掩盖。因此本文进行了第二次实验,去除“中国”和“美国”两个词语,获得了更丰富、更细腻、更具有实际意义的结果。以下所述均为第二次实验结果。

尽管人民网的报道主题整体比较一致,但仍可以看出前后变化。从2017年1月-2018年2月,人民网在“中美贸易”话题上更多展现“发展”和“合作”的世界愿景,“全球”、“世界”、“国家”、“合作”、“市场”、“投资”等词汇高频出现;而在2018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其话题逐渐转向具有实体意义的“国家”、“市场”和“企业”,主题更加务实,虽然“全球”、“世界”等词仍有一定比重,但“国家”、“市场”、“企业”、“发展”、“政策”、“贸易战”等词的比重显著增加。

2.识别人民网的LDA主题模型

本文使用LDA模型提取主题后的结果如表1。在表1中,人民网的新闻主题紧紧围绕经济领域展开,包括对中美贸易形势的研判、政府出台举措稳定经济压力、政府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寻找出路、政府稳定对内对外投资、表达中国政府的经济发展理念、宣传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国推出发展经济的举措。其中一个稍微不同的主题是中国密集开展主场外交活动。总体来说,人民网比较集中地报道了在贸易争端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度、举措和期望。虽然报道范围有限,内容单一,但塑造出中国政府的实干、高效形象。

(三)《华盛顿邮报网站》的新闻主题模型识别

1.可视化华盛顿邮报网站的主题关键词

与人民网一样,《华盛顿邮报网站》的数据经历了两次关键词可视化建模。第一次建模后,结果显示“trump”、“China”、“president”等词是最主要的关键词,关键词高度同质化并且意义有限。因此本文进行了第二次实验,去除“trump”、“China”、“Chinese”、“American”、“president”、“week”、“report”7个词语,获得了更丰富、更细腻、更具有实际意义的可视化结果。以下所述均为第二次实验结果。

2.识别华盛顿邮报网站的LDA主题模型

通过提取华盛顿邮报网站在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关于中美贸易争端的新闻报道的主题,得到如表2结果。

在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华盛顿邮报的新闻主题更加广泛,涉及到美国国内政治,如中期选举、美国两党在国会的博弈;还有美国经济,如国内产业空心化导致的工作岗位减少、国际贸易等;另外还涉及国际政治,如半岛核问题、美伊关系问题、移民政策问题、防恐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国家安全问题。众多不确定因素交织在一起,展现着中美贸易问题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四)人民网与华盛顿邮报网站的新闻主题对比

为了对比人民网和华盛顿邮报网站的报道主题之间的差异,本文将两家媒体的主题再次进行归纳,得到结果表3。

从表中可以直观地看到,人民网的报道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主要是表达中国的经济发展举措、理念等方面,对于外交和内政的涉及不多。这种报道模式虽然单一,但塑造了实干奋进的政府形象,营造了全国上下一条心,真抓实干求奋进的舆论氛围,使舆论呈现简单的和谐。

华盛顿邮报的主题分布广泛,经济、外交、内政均有涉及,基本上涵盖了现阶段美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冲突。华盛顿邮报擅长构建庞大的“冲突”视角,“中美贸易争端”这个原始主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一张巨大的冲突网络之中,每个主题在冲突网络种都占据一个节点,各个节点之间存在或强或弱的张力。这张网络反映了“中美贸易争端”问题的现实复杂性。

四、基于主题模型的新闻框架分析

框架的本质是一种思考和解释结构。不同的新闻媒体有着不同的新闻报道框架,不同的新闻报道框架能影响其在舆论中的作用。人民网和华盛顿邮报分别是中美两国重要的新闻媒体。人民网定位为《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而华盛顿邮报是美国华盛顿最大、最老的报纸,具有强大影响力。它们是中美两国舆论场中的中坚力量。对比分析他们对重大议题的新闻框架,不仅可以发现双方在说什么,更重要的发现对方想说什么,以及是怎样说的,这是发现媒体报道规律、制定传播策略的基础。

(一)话语框架:愿景式与事件冲突式

(二)报道范围:窄域框架与宽域框架

中美贸易争端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问题,它对中美两国经济发展影响重大,涉及到进出口贸易、农业、工业、金融、股市、货币、国内就业、知识产权转移和保护、经济战略实施等一系列经济议题,同时也牵动到两国的内政和外交。不仅如此,作为发生在全球经济总量最大的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争端,必然影响着全球发展的预期。从报道内容的丰富性角度来说,人民网和华盛顿邮报网站显示出不同的特点。

发展链条:世界(全球)、国家——投资、合作、一带一路——实现发展

危机链条:贸易战、贸易保护主义——国家——市场——企业——发展

(三)报道对象:个人主义框架和集体主义框架

而人民网更倾向于使用“中国”代表国家,国家领导人出现的频率并不像美国媒体那样高,甚至很难在图5(b)这样的宏观图景中找到国家领导人的名字,形成一种集体主义框架。

结论

(一)两家媒体的框架对比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家媒体的报道框架差异。总体上来说,人民网以中方为中心构建了简单和谐的愿景式报道框架,主要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理念和呼吁世界共同发展的愿景,通过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宏大命题,表达了中国走向世界的决心和信心,也为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和平发展提出了中国方案,展现了宽阔的世界眼光和大国担当。而华盛顿邮报网站的事件冲突框架以事件的阶段性和复杂性为特点,多角度地展现中美贸易争端中多主体参与、各方联系广泛、不同逻辑链条交织、事态诡谲多变的现实图景。中外媒体的框架差异巨大,中国在应对国际舆论、回应国际诉求、解决国际问题时,不能简单将所有问题简化为经济问题,应该保持清醒头脑,转变思路,多管齐下处理问题。

在报道方式上,人民网在报道中运用的话语体系、报道内容较为单一,以我为主的宣讲姿态在对外传播中也难以有较大收效。在与国外媒体的交流合作中,我国媒体应调整传播姿态,改变对内对外一个思路的传播方法,在国际舆论中争夺主动权。

(二)本论文的优势与不足

本论文中采用了大数据文本挖掘技术对新闻文本进行文本分析,对于在计算机、互联网时代继续前进的新闻传播学而言是一种探索式的研究,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本论文从宏观角度研究中美贸易争端在新闻报道中的框架特点,不仅对于今后新闻媒体在应对国际争端时提供了一个参考,也为框架研究提供了一个宏观视角的思路。但本论文中也有一些不足:该研究方法无法像人工编码那样细腻和全面;仅研究了两家新闻媒体,有代表性但不够全面;受主客观的影响,对于新闻主题的解读存在一定的局限与偏差。对于本论文的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会积极改建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松.大众传播建构理论和框架理论研究综述[J].理论界,2010(8).

2.肖伟.试析新闻框架的层次与类型[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

3.刘朝霞.《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2008年北京奥运会报道的比较——框架理论的视角[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3(4).

5.张楠.从媒介现实到受众现实——从框架理论看国内媒体“非典型肺炎”报道[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6.王自跃.框架理论下中美媒体中菲南海争端报道比较研究[D].2016.

7.李梦悦.美国主流媒体2011年涉华报道框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8.方博.新闻框架与社会图景建构——以《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对甲型H1N1流感的报道为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9.林萍,黄卫东.基于LDA模型的网络突发事件话题演化路径研究[J].情报科学,2014(10).

10.楚克明,李芳.基于LDA模型的新闻话题的演化[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28(4).

11.马晓姝.基于LDA模型的新闻话题发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12.王斌.国际政治视域下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

13.秦升.中美贸易争端:特朗普的动机与中国的应对[J].中国发展观察,2018,No.188(08).

THE END
1.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从对资料的分析角度上看,科研的类型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克莱斯万对两者分别下了定义:“定性研究: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度;定量研究: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的,而不是用语言文字。” 目前,学术界对定性研究的界定,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在国外,定性研究一般是指“在自然环境中,使用实地体验https://www.enago.cn/academy/ding-xing-yan-jiu-yu-ding-liang-yan-jiu/
2.什么是“实证研究”?与“案例研究”区别是什么最后当改善的边际效用越来越小时,结束研究。案例研究根据研究者分析层次与案例数分为四类:第一种是单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94734-1-1.html
3.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的主要区别进行病因学研究时,可采用描述性研究或实验性研究,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实验性研究中 A.实验 进行病因学研究时,可采用描述性研究或实验性研究,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实验性研究中 A.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暴露情况是自然存在的 B.由实验者决定哪个组暴露于可疑因素,哪个组作对照 C.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样本大小相等 D.https://www.shangxueba.cn/zj52469.html
4.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区别是什么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 1、定义不同 相关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相关的方向和相关的程度。但是相关分析不能指出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也无法从一个变量的变化来推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情况。 回归分析则是研究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它对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之间的数量联系进行测定,确定一个相关的数学方程式,根据这https://m.dongao.com/zjjs/zy/202106173464033.shtml
5.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区别是什么回归和相关都是研究两个变量相互关系的分析方法。相关分析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方向和相关的密切程度。但是相关分析不能指出两变量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也无法从一个变量的变化来推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关系。https://m.gaodun.com/wenda/chuji/120069.html
6.文献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的区别是什么学术知识文献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的区别是什么 二者的区别是在分析的重点与分析的手段上有不同。两种方法的主要差别是:内容分析法将非定量的文献材料转化为百定量的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对文献内容做出定量分析和做出关于事实的判断和度推论。而且,它对组成文献的因素与结构的分析更为细致和程序化。https://www.xueshubox.com/studybad/1955.html
7.概率方向和分析代数方向的研究有什么区别?申请方分析和代数作为数学研究的两种主要方法,在数学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而概率的研究方法也基本可以分成分析https://www.applysquare.com/topic-cn/Be77Y1j92/
8.科研必备:23种常用的资料分析方式汇总!ROST content mining是一款免费的大型内容分析研究性工具平台,主要功能包括:辅助各学科进行研究,协助完成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方面的研究,凡是需要分析论文、微博、博客、论坛、网页、书籍、聊天记录、电子邮件、本地文本类格式文件、数据库中各类文本字段的学科,都可以使用本软件,分析方法目前支持:分词、字频统计、词频统计https://lyxy.jju.edu.cn/info/1053/2975.htm
9.生物分析研究员和药物分析研究员有什么区别工资待遇区别 岗位名称 平均工资 较上年 生物分析研究员 ¥14.0K -8% 药物分析研究员 ¥10.9K +4% 说明:生物分析研究员和药物分析研究员哪个工资高?生物分析研究员高于药物分析研究员。生物分析研究员平均工资¥14.0K/月,2024年工资¥13.9K,2024年工资低于2023年,药物分析研究员平均工资¥10.9K/月,https://www.jobui.com/gangwei/pk/shengwufenxiyanjiuyuan-yaowufenxiyanjiuyuan/
10.量化分析是什么意思?量化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区别是什么?量化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区别是什么? 一、概念不同 定性研究是指研究者运用历史回顾、文献分析、访问、观察、参与经验等方法获得教育研究的资料,并用非量化的手段对其进行分析、获得研究结论的方法。 定量研究的结果通常是由大量的数据来表示的,研究设计是为了是使研究者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比较和分析作出有效的解释。 http://finance.yutainews.com/caijing/2023/0323/58293.html
11.2014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83.现有一项关于学生学习的动机水平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的研究,在分析两者的关系时,有人建议用相关分析,有人建议用回归分析。 (1)简述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和联系。 (2)若学生动机水平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95,能否判断学习成绩的变异可用动机水平来解释?如果可以,解释量是多少?如果不可以,为什么? https://edu.sina.cn/kaoyan/fxzn/2014-01-08/detail-iavxeafr9388049.d.html
12.医微客(2)即使有分析对象,但不具体。比较常见的是虽然出现了“作用机理”或“因果机制”这样的词汇,但这个机理或机制的具体内容却不详。 (3)写出来的都是干条条,像是编书一样,所谓研究问题就好比是书的目录,没有具体展开,等等。 在这些问题中,最令人困惑的地方就是因为分不清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将其他地方的内容挪https://www.ewitkey.cn/xinguan/show-25904.html
13.槲皮素与异槲皮素的区别研究分析上禾生物如果没有葡萄糖成分,槲皮素在小肠的吸收就会通过更慢速、更低效的被动扩散过程来完成。因此,异槲皮素是槲皮素一种更高生物利用度的形式。在动物研究模型中比较得到槲皮素,异槲皮素的生物利用度:槲皮素的生物利用率为2%,异槲皮素为12%(见下表)。 产物名称 生物利用率 系数https://www.chemicalbook.com/SupplierNews_85908.htm
14.社会网络分析法与复杂网络分析法香樟经济学术圈的财新博客因此,网络分析法的核心思想就是从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经济社会和自然界的问题。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社会网络分析法;第二部分,介绍复杂网络分析法;第三部分,概括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复杂网络分析法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网络分析法 社会网络分析法是网络分析法的一种,是社会学家根据数学理论发展起来的定量分析https://cec.blog.caixin.com/archives/171543
15.数学专业的数学与计算机专业的数学的比较(转)在物理,化学,工程上应用的,也以分析为主。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出现,一些以前不太受到重视的数学分支突然重要起来。人们发现,这些分支处理的数学对象与传统的分析有明显的区别:分析研究的问题解决方案是连续的,因而微分,积分成为基本的运算;而这些分支研究的对象是离散的,因而很少有机会进行此类的计算。人们从而称这些https://www.douban.com/note/173604997/
16.“的”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怎么样/这样/那样”不带“的”而作定语情况也存在,条件是必须出现在数量词前。下面我们来分析其原因。 (6)a.一个怎么样*(的)人? b.怎么样(的)一个人? (7)a.一个这样*(的)人 b.这样(的)一个人 跨语言的研究显示,如果若干定语都前置于核心名词,那么数量成分前面的定语主要是区别性的,而后面的成分https://www.fwsir.com/wenshi/html/wenshi_20070328225846_28054.html
17.1对原地推铅球项目中出现的两种投掷方式的分析”(配图版)笔者将体育生分成两组,测试每一位初始成绩以及平均成绩。训练开始后,一组学习前倾式投法,另一组学习后仰式投法,每隔2-3个月记录测试成绩,同时根据对不同的训练手段和计划,以及力量训练项目,分析所两个技术的区别之处。 3.研究结果 经过近1年的数据统计,通过各运动员各阶段的成绩数据,对应最新高考评分标准得出相https://www.jianshu.com/p/0fe309f76862
18.靶向和非靶向代谢组分析技术区别靶向和非靶向代谢组分析技术区别 代谢组学是生物体内生化反应的集合,是生命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研究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代谢组学是基于高通量分析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研究生命在内、外环境影响下的内源代谢活动,包括代谢物的类型、数量和变化的检测和分析,从而研究集体生命。活动发生和发展的本质。https://www.chem17.com/tech_news/detail/3470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