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文旅厅:“三个聚焦”有效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文化站文化馆图书馆传统文化

近年来,福建省文旅厅着眼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通过打造公共文化新空间、创新村晚+模式和福建百姓大舞台、建设乡村戏台、举办福建音乐舞蹈节、培育阅向未来青少年演讲比赛等阅读推广品牌、开展街头文化艺术展示展演等项目和平台,有效推进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据统计,上杭县图书馆等7家公共图书馆入选文旅部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目前,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上等级馆(站)比率超90%,共创新打造公共文化新空间700多个,年均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3万多场。

聚焦“资源好不好”做大优质文化资源体量

一是建设数据库,让优质文化资源“可共享”。目前,省图书馆共有馆藏数据库103个,容量超485TB,年均访问点击量约4000万次。其中,“福建文化记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项目53个,包括地方文化专题纪录片800多集,照片20万余张,专题数据库10余个,内容涵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信俗、畲族文化、船政文化、朱子文化、海丝文化、茶文化、福建地方戏等福建地域特色文化。省艺术馆的公共文化云平台推出“学才艺”线上培训,面向全省征集并建设全民艺术普及师资库,截至目前共征集优秀师资47名,拍摄课程78门,共520课时,系列课程各平台播放量已超百万,实现了群众文化的地域均衡化。

二是聚力出精品,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出彩”。推动群众文艺精品创作。省艺术馆先后组织开展“街艺福见”全省街头文化艺术展演活动入围节目和十佳达人征集评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小戏小品剧本征集、全省原创小品小戏作品征集等活动,组织专家指导打磨提升,打造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的群众文化精品。在国家第十九届群星奖上,福建省有4个作品入围决赛,厦门六中合唱团荣获合唱门类群星奖,是福建省十八大以来首次获得该奖项。2024年长三角地区暨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获一金三银好成绩。

三是培塑新品牌,让公共文化服务“聚人气”。为深化全民阅读、助力书香社会建设,省文旅厅先后在全省部署开展“读中华经典颂时代华章”诵读比赛、阅向未来全省青少年演讲比赛活动。诵读比赛自2019年开始,已成功举办六届,赛事得到各级各类图书馆、各级文化馆、高校、中小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等近300家单位、机构参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六年来共征集到诵读作品15505个,线上线下参与人数累计超2000万人次,参与者涵盖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领域行业,最小7岁,最大74岁。演讲比赛自2019年开始,已举办2届,全省600余家图书馆、文化馆、学校、培训机构等参与,征集到参赛作品5000余件。

创新村晚+模式。省文旅厅着眼尊重群众自创精神,指导推动各地创新“村晚+”模式,促进繁荣乡村文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今年,全省已举办“村晚”活动500余场,受惠群众近百万人次;12个乡村入选2024年“四季村晚”全国示范展示点名单。

创新培育“街艺福见”街头文化艺术展演活动品牌。自2021年以来,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活跃街头文化氛围,省文旅厅在全省部署开展街头文化艺术展示展演活动,推动在历史文化街区、城市广场、大型公园和景区景点等区域常态化开展街头文化艺术表演活动,为城市公共文化注入新动能,提升城市美誉度。

聚焦“渠道畅不畅”做优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一是织密服务网络,让优质文化服务“更便捷”。实现省、市、县(区)、街道、村(社区)5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全省建成公共图书馆97家、文化馆(艺术馆、群艺馆)95家、各类博物馆147家,美术馆19家,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111家,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6000多家;建成公共文化新空间约730个、“百姓大舞台”约500个、乡村戏曲小戏台约5300个。省级重点文化设施项目省图书馆改扩建已完成、海峡演艺中心进入收尾阶段,省美术馆有序推进。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评估定级,等级馆占比均超90%。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等级,等级站占比超90%。

二是优化服务空间,让优质文化直通“家门口”。一方面,强化政策引导,高位谋划,将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纳入《福建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纳入文旅融合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补助项目,明确提出要创新打造一批融互联网服务、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于一体的城市书房、清新书苑等公共文化新空间,作为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重要阵地。另一方面,强化典型引领。在全省部署开展首届“福建最美公共文化新空间”评选活动,遴选福建最美公共文化新空间30个,并在媒体上进行展示宣传。

三是推进数字赋能,让优质文化直达“手指尖”。深入推进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建设。省图书馆已搭建起覆盖全省90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的福建省公共图书馆虚拟专网(VPN);探索智能导览运用AR技术,实现全馆空间、资源及服务三大导览功能的无缝融合,提升读者的沉浸感与体验感,可实现“一部手机玩转图书馆”;设置全天候智能客服大屏终端,数智人24小时在线,解决非工作时段的读者服务难题,有效应对借阅政策咨询、图书查找、预约服务等问题,提升服务效能。

聚焦“机制顺不顺”做活文化资源直达机制

一是深化文化惠民工程机制,让优质文化“暖人心”。拓展公共文化场馆错时延时开放。在内容上,各试点场馆在提供阅读、艺术普及、展览展示展演等基本服务基础上,对接群众需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化个性化服务,每年在全省公共图书馆部署开展读中华经典颂时代华章诵读比赛和阅向未来青少年演讲比赛,助力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深入推进,同时,指导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开展艺术夜校、非遗奇妙夜、深夜图书馆等特色化个性化服务,深受群众欢迎。

二是深化公共文化供需对接机制,让文化供给“接地气”。擦亮“福建百姓大舞台”品牌。鼓励引导群众自办文化活动,丰富高品质的文化供给。省里出台政策,指导支持各地建设常态化“福建百姓大舞台”室外演出空间和乡村小戏台,坚持“百姓编、百姓演、百姓看、百姓乐”,开展富有时代气息、体现节日文化内涵、具有鲜明价值导向的文化惠民演出,让不同社会群体、职业背景、年龄层段的百姓组成的群文团队和群文能人走上舞台、展示才艺。目前,全省已建设“百姓大舞台”约500个、乡村戏曲小戏台约5300个,年均演出2000多场,形成了“周周有演出、节目有特色、人人都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是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机制,让文化供给“更丰富”。深入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各级政府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每年安排经费,以政府采购形式,由社会组织承担春燕行动--福建乡村音乐会文化惠民演出;制定《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百姓大舞台”文化惠民演出实施办法》《“福建百姓大舞台”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实施方案》,对参与百姓大舞台演出的文化社团给予支持补助。

此外,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法人治理机构改革,24家地市级以上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建立了以理事会为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聘请社会知名人士参加公共文化机构的管理和运行。

省文旅厅还指导各级文旅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志愿者日常招募、管理、运行、激励机制,整合志愿服务资源,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推动志愿服务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会同省委文明办等部门联合举办福建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吸引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文化志愿服务。据统计,全省公共图书馆已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数290多个,志愿者服务队伍人数近3万多人;全省文化馆已组建已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数1200多个,志愿者服务队伍人数近3万多人。

THE END
1.基层图书馆助力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以新宾满族自治县图书馆作者: 杨秀[1]作者机构: [1]新宾满族自治县图书馆,辽宁新宾113200 出版物刊名: 图书馆学刊 页码: 91-94页 年卷期: 2024年 第5期 主题词: 基层图书馆;文旅融合;社会合作;文化体验 摘要:文旅融合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梳理基层图书馆开展文旅融合的现状,概述新宾满族自治县图书馆开展文旅融合https://wenku.baidu.com/view/f5c8c5ab6f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e.html
2.《“阅读+旅游+N业态”图书馆演绎文旅融合新主角》入选全省公共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全省公共文化场馆提振文旅消费典型案例,城阳区图书馆提报案例——《“阅读+旅游+N业态” 图书馆演绎文旅融合新主角》入选。 近年来,城阳区图书馆立足构建“城乡一体”阅读服务网络,紧扣文旅融合深度发展主题,以构建“图书馆+”融合发展体系为导向,主动顺应文旅消费转型升级新趋势,打造了“阅读https://qd.ifeng.com/c/8fMhAeMU9Nt
3.区文旅局多措并举探索乡村书吧活态化运营之道同时,区文旅局根据读者需求不定期调整图书类目,保持书吧的新鲜感和吸引力,让文化服务更多更广惠及读者,推动“乡村书吧”成为老百姓的“文化粮仓”,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加油站”。 二是面向村民免费开放,打造公共文化平台。芦家园村乡村书吧位于芦家园村史馆南侧,占地约200平方米,配备了空调、投影仪等设备,装修温馨http://www.czxh.gov.cn/czxh/c100083/202412/c746b79ed9fd4dfbbd752d8ab42b5dfc.shtml
4.喜报通渭县图书馆入选全国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名单2024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主场活动在云南省图书馆举办,活动现场公布了204个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通渭县图书馆优秀阅读推广案例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名单。 标准引领 优质均衡 高质量打造书香社会实景图 近年来,通渭县图书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秉持“传承文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91057
5.传媒论坛2020年第13期最新目录投稿动态基于“微咨询”的图书馆咨询服务能力再造 马小艳 基层图书馆提升读者服务质量的策略探讨 施春英 文化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旅服务创新探索——以安徽省图书馆为例 王兰真 公共图书馆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及推广 杨俊华 公共图书馆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研究 林婷 http://www.soripan.net/tougao/qikan-110383.html
6.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期刊[3]候淑香.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图书馆服务与创新措施[J].科技资讯.2022,20(11).DOI:10.16661/j.cnki.1672-3791.2201-5042-6506. [4]陈颖.探析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创新发展模式[J].科技创新导报.2021,(15).DOI:10.16660/j.cnki.1674-098X.2108-5640-3660.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hbkjty202005008
7.文旅融合时代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思考公共图书馆是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教育文化机构之一。目前,部分公共图书馆已或多或少地在为中小学生提供研学旅行服务,这些服务已经具备了《规范》中规定的研学旅行服务的部分特点,但仍是一种非目的性的研学旅行服务。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研学旅行服务将日趋规范化。 http://lnstudytour.com/nd.jsp?id=558
8.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杂志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主办关键词:微信公众号 高校图书馆 服务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微信公众号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也将自身的资源与服务在微信平台。文章讨论了微信公众号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意义,提出了基于微信公众号的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新模式,以适应高校师生多元化需求的发展。 探讨贵州https://www.youfabiao.com/nmgkjyjj/202001/
9.核心期刊2025年重点选题汇总(第三期)共38本期刊《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系教育部主管、湖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科类学术理论刊物,办刊成就突出,目前该刊为“首届中国百强报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全国三十佳社会科学学报、全国高校社科名刊、教育部首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期刊、综合性人文社会https://www.zgcsswdx.cn/info/12339.html
10.公共服务一体化(精选十篇)(三)文旅方面。 2020年底,全市有文化馆10个,博物馆53个,公共图书馆10个、图书总藏量924.74万册。100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35家星级饭店、168家旅行社、46家高等级民宿、10家省级旅游风情小镇、3家3A级以上景区城、34家A级景区镇、1059家A级景区村庄。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u7st7t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