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充分发挥基层公共文化空间的作用,形成“文化+旅游”相融合的发展趋势,以人民群众的真正需求为中心,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效能,探索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文化+旅游”;创新+文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效能;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新模式
2018年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根据该方案,改革后,国家旅游局与文化部合并,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不再保留原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由此文旅机构合并开启了文旅融合的新时代,“诗和远方走在了一起”。文化和旅游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旅游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与推广的过程,文化事业产业的发展能够激发旅游产品的开发创新。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必须要借助文化的力量,进一步拓展旅游业的发展空间。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新时代公共文化应该如何高质量发展呢
以江苏省如皋市为例浅谈文旅结合在公共文化中创新发展
如皋市,江苏省县级市,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与苏州市隔江相望;东部与如东县连接、南部与通州区相邻,西部与泰州市接壤,北部与海安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477平方公里(不含长江水面),人口140万人。如皋市被国际自然医学会评为世界六大长寿乡之一。截至2011年底,如皋145.28万人中百岁老人高达270多人,其总数位居中国县(市)之首,此外,如皋市90岁以上的老人有4000多人,80岁以上的老人有40000多人。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如皋市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长寿之乡。2019年3月如皋市文广新局、如皋市体育局、如皋市旅游局合并成如皋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如皋市文旅体融合也正式拉开了序幕,文旅体融合发展成为如皋市文化工作者的重要工作课题。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开展文旅结合的工作:
一是坚持地域文化与旅游相融合。依托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精心策划一批特色文旅项目。如皋市政府每年主导开展旅游文化节,2019年4月27日“长寿之乡·诗意小城”第八届旅游文化节在龙游湖风景区开幕。本届开幕式上的旅游商品、文创产品、非遗展示展销活动以及优秀社团展演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当日,我市所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向市民免费开放。作为文化融合发展的探索者、先行者,如皋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过程中,充分利用区域特色文化与自然景区等优质旅游资源,大力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融合发展,成功探索出具有当地特色、百姓与游客欢迎、文旅融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
1.打造区域特色文化品牌丰富文旅融合内涵
如皋是长三角著名的旅游城市,日益增长的游客数量成为如皋在构建旅游和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对此,如皋迫切需要以构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借助旅游资源,以优质文化服务提升百姓和游客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而发挥公共文化和旅游的全面发展。
江苏省级非遗项目“杖头木偶”剧目“董小宛和冒辟疆”常年在如皋4A级“水绘园”景区内演出,在百年古建水明楼旁的小画舫旁,传统的音乐和唯美的木偶,把游客带入如诗如画又应情应景的文化意境中。“演出效果很棒,让我们对如皋水绘园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来自上海的游客说。如皋市文化馆的传统品牌文艺活动“雉水之夜”演出已经把舞台长期定龙游湖公园内,和旅游景点紧密结合起来。如皋市文化馆的“非遗小集市”,也经常出现在景区和商场内。这些系列品牌活动为游客和市民献上深浸着本土生态魅力、历史遗韵、民俗风情的文化大餐。
如皋市文化馆、图书馆、少儿图书馆还把分馆扩散到了各类景点、学校、社区服务中心和体育中心等城市角落,一座温馨别致的读书角、阅读亭成为游客停留歇脚的好去处,当地市民凭借图书馆的“一卡通”在这里实现通借通还,外地游客也可以在这里点上一杯地方茶,享受免费阅读的乐趣。
目前,如皋市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中,把传统文化场所和旅游的创新发展相结合,在原有市文化广场的内的城市规划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的基础上全新打造建了爱心城市馆,结合国家试点的数字文化馆建设,在文化馆大厅内打造出了数字体验空间,加入了文旅结合体验内容,让传统文化场馆进一步发展成城市旅游参观点之一。
2.坚持特色区域非遗文化与旅游融合
如皋的非遗丰富多彩,其中又以花木盆景和长寿美食广为人知。
如皋盆景,江苏如皋民间传统艺术之一,2014年11月,如皋盆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我们在4A景区水绘园内设置了盆景园,专供游客欣赏,2018年10月28如皋还举办首届中国.如皋小微盆景实景展,微型盆景是对传统盆景造诣的一种突破创新,解决了传统盆景体积大、难养护等难题,便于携带和摆放,符合现代都市生活的氛围。微型盆景着重于形态小巧,造型玲珑别致,更注重整体艺术美的内涵。每一小组盆景的各种摆件需表现出各异的形态,并注意整体的布局。聚散的致,主题突出,最后达到制作者的艺术构思和审美情趣,这就是微型盆景艺术的生命力所在。本次展览会吸引了海内外各地盆景爱好者和各地游客,来自韩国的游客说“没想到在江苏如皋这个江南小城,我们还能看到这样的意境的微型盆景,我要买回去,让朋友们都来如皋走走看看”,边说边让商家打包了几盆微型盆景通过国际快递寄回韩国。
2017年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决定授予如皋为“中国长寿饮食文化艺术之乡”,如皋市白蒲镇获评“中国长寿饮食文化传承基地”称号。如皋人的长寿秘诀很多,其中尤以富有如皋特色的长寿饮食为最,如皋的长寿饮食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种类齐全,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长寿饮食文化和长寿饮食产业。如皋长寿饮食风味独特,如皋萝卜、肉松、火腿等特色长寿美食无论从外观还是口味都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舌尖上的满足;如皋的各类长寿饮食传统生产技艺分别获批为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文化旅游产业是综合性服务业,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各个领域,文旅融合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抓住了文化精髓并进行了深化和活化。在个类传统节日庆典、旅游文化节等活动中,我们集中展示了如皋各类传统小吃专栏。如乾隆题字"只此一家"的“三香斋”白蒲茶干、董小宛为冒辟疆制作的董糖、老炉烧饼、蟹黄鱼圆、林梓潮糕、等,使游客在不同景区可以品尝到不同特色的如皋美食;我们还在旅游景点现场将一些如皋传统美食生产工艺进行了演绎,使这些传统生产制作工艺在各景区焕发出地方文化光芒。
如皋的传统的非遗制作技艺和美食通过不断的创新改良和突破,在文旅结合中被本地和外地游客所认可,保证了非遗文化延续传播同时还产生了良好产业效益。
二是坚持区域特色建筑文化与旅游融合。区域特色建筑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综合体。江苏如皋“东大街”位于古城的东北角,内城河蜿蜒其中,是如皋古城仅存的老街区。“东大街”始建于南宋,经历代营构,现在“东大街”具有清末民初的风貌特征。在水运发达时期,“东大街”是城内主要的商业街。老街巷里的居民是这座古城最好的读者,在东大街看老人们聊天,更能感受到古城如皋历史和文化的深厚。
如皋按照建设精品旅游城市的标准化要求,同时加强古建修复、景观改造、立面修缮、灯饰工程,营造了优美旅游环境,并在一些传统的文化场馆内也加入了东大街的建筑特色元素,让广大游客在旅游中时时都能发现美、享受美、传播美。
三是坚持创意文化与旅游融合。依托旅游资源,对传统特色的文化资源进行创意化开发,充实了旅游文化内涵,丰富了旅游业态。
1.影视文化开发和旅游,影视与旅游的结合不是新鲜的事,它们的结合主要有:
影视基地转换成旅游吸引物,形成一个以影视为主、旅游为辅的模式,如横店影视城、三国城、水浒城等;
在电影创意中,无意中制作出来的城市名片,引发旅游目的地的兴旺,在电影《疯狂的石头》里让很多人知道了重庆,而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又让重庆成为了网红城市,让很多人都想去重庆看看这座山上的城。
目前如皋正在打造“如皋电影文化小镇”并成功入选2019年江苏省重点旅游项目。
四是以全面发展为战略,做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深度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