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互联网+”教学平台,拓展军事职业教育途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深化军队院校改革,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把军事职业教育摆到了与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实践同等重要的地位[1][2]。军事职业教育作为院校教育、部队训练的补充和拓展,是加快培育生成新型作战能力的有力支撑。但是,如何借助军队改革之际,结合军事职业教育自身规律,应用信息技术,构建军事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拓展军事职业教育途径,使军事职业教育形成与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相互协同的良好共同育人生态系统,是军事职业教育发展迫切要求。

2.军事职业教育的本质内涵与特点

2.1.军事职业教育的群体异质化与多样化日益凸显

从军事职业教育的特点看,其受教育的群体层次多、任务广。教育对象既包括刚入伍士兵、士官、刚完成基础学历教育的实习军官和在职军官,也包括正在接受基础教育的军官学员,同时还包括文职人员。如何使军事职业教育满足不同岗位需求、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个性军人的需求,是军事职业教育面临的新挑战[3][4][5]。

2.2.军事职业教育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的特点

部队的任务是“打仗”,军事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打胜仗”其培养人才目标非常明确。军事职业教育既包括军队院校教育又包括部队的教育训练,既包括学历教育又包括非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其根本的目的都是为了塑造和提升职业岗位的任职能力,侧重培养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课程和专业设置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核心是培养军事岗位任职能力[6],最终要满足学校到部队的|“课堂教学–战场需求”无缝对接的目的。

2.3.军事职业教育具有内容更新快,信息化程度高的特点

军事职业教育是贯穿于军人职业生涯全程的教育,是一个具有多样性、应用性、终身性等多种特征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内容更新速度快。但是现行的许多职业教育的内容不能适应部队实际需要,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信息量不大、专业针对性不强,发现和解决军事岗位现实问题的能力不够。目前,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战争演变,技术和装备的更新速度加快,军事职业教育必须与军队建设发展同步,教育过程要与信息化作战要求相适应,广泛运用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进一步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2.4.军事职业教育具有教学组织方式灵活,学制多样的特点

由于军事职业教育的对象类型多,分布范围广,在教学组织方式上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的特点,也具有培养周期长、素质提升慢的特征,这两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迫切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教育,需要灵活的教学组织方式,和多样的学制,满足不同教学类型和课程的需求[7][8]。

3.基于“互联网+”的军事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新发展

4.构建“互联网+”教学平台,拓展军事职业教育途径的措施

Figure1.Thestructureandfunctionofthe“Internet+”teachingplatform

4.1.“互联网+课程”

4.2.“互联网+虚拟实验”

4.3.“互联网+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电子教案、经典案例、学员论坛等模块供学员自主学习和查阅资料。互联网高速的发展,为慕课和微课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可录制有针对性的微课视频,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供学员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使用。平台的建设要充分发挥军内各高校的特长优势,特别是在计算机、通信、高科技武器装备等方面有特长的专家教授,制作更多、更好的、符合部队实际的授课课件和教学视频,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为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成才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的平台。

4.4.“互联网+交流互动”

网络教学平台还可以开设“在线答疑”等交流互动专栏,官兵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地学习、交流、答疑和互动。网络教学平台具有强大的服务功能,为学员和教员在网上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提供全面的工具支持,其良好的交互功能,可及时、有效地加强教员与学员的沟通,提高教学与实践的效果。能一定程度上解决师资队伍数量和能力不能满足军事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

4.5.“互联网+考核评价”

军事职业教育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必要加强教学组织的过程管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多重、动态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将学员的考评体系定位在综合型、实用型和创新型上。军事职业教育考核评价应重点考察学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操作技能,选择适合相应课程和课程标准的考核形式。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加强网络化考评的建设,建立基础知识、练习、测试和考核一体的网络考试系统,实现“不定时”和“不定点”的考评形式,构建由多种考核方式构成的开放、创新的考评模式,还可以建设边学、边考的远程开放考核评价模式。

5.营造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生态学习环境

Figure2.Openandsharedlearningenvironmentmodel

营造开放、共享的学习环境,让资源实现共享,学员可以进行多种形式学习,丰富学员的实践经验,熟悉专业岗位的职责要求。构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内容选择、学习资源开放几个方面开放的学习环境。营造开放共享的学习氛围,让学习变为一种习惯,让学习变为一种乐趣,使学员自由发展,与环境协调发展。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实验室和网络环境教学过程中增加部队元素,营造实战氛围,让课堂变为战场,拓宽军事职业教育途径。

6.结语

军事职业教育的内涵是一个不断丰富的概念,在强调军事人才基本特性的同时,着重突出新型的特质,也就是说应该为军事人才提供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技能的渠道和方式,提供必要的外部环境,为军事人才能力素质的强化和提高提供必要条件。“互联网+”教学平台在提高军事职业教育教学效率和管理水平、增强学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营造了开放、共享的学习环境,拓宽了军事职业教育的途径。有助于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和军事职业教育整体设计、统筹建设,形成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

THE END
1.“互联网+课堂”的初中英语教学方式调查“互联网+课堂”的初中英语教学方式调查,互联网+英语课堂,教学方式,问题与对策,如今互联网技术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解决了存在已久的“教”与“学”的问题,进而使传统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学习环境充满了https://wap.cnki.net/lunwen-1023480545.nh.html
2."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方式改革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学生和教师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网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加深学习的深度,做到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移动学习.对于教师而言,如果能将涌现出的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等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相结合,优势互补,应当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不http://www.yidu.edu.cn/detail/article/590ae3e8ede4d7805f0e3d92.html?q=C/N&uorg=999999
3.“互联网+”时代高校计算机教学方式探讨李岩cqvip: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被应用到高校教育领域,推动了教学模式的转变。而文章主要对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分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互联网教学方式对高校教学的影响,然后探讨如何改进、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旨在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著录项 来源 《科学大众》 |2018年第10期|P.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popular-science_thesis/0201277170063.html
4.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方式如今,互联网已融入日常生活,传统教育方式发生变化,课堂上,老师应将教学方式与之结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师上课时要多使用带图片和视频的课件,充分将读和听结合,使学生掌握主要知识点,并在课堂结束后进行问题答疑解惑,巩固课堂所学英语知识。 http://lcrb.lcxw.cn/paper/pad/content/content_58790.html
5.“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初探“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式呈现 1.提升学生课前预习能力课前预习一直是教学开展中的难点,虽然课堂教学中预习不在之列,但是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开展中,学生就能够较好地接受预习的学习工作。例如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重难点剥离,让学生提前着手,并且借助网络,查阅资料,将http://epaper.sxjybk.com/jsb/20230115/html/content_20230115002002.htm
6.个性化学习云平台反馈互联网+解锁上课新方式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只是投影、视频、3D动画这些花样繁多的教学辅助手段吗?当时空距离被互联网拉近,教与学,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请看记者在上海、重庆、广州等地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的调查。 优质教学资源上云、在线远程教学诊断,让“教”的过程有了更多助力;在线自主前置学习、学习情况实时反馈,让“学”的过程少了许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WrulSdSJZSU6QLrUm5hI190409
7.计算机教学论文学校及教研组先将教师按模块教学进行分工,各教师负责相应的模块教学和项目实训工作。教师围绕技能模块,决定、组织并实施课程的开设和完成教学任务的完成,选定的模块分别为影视后期制作、PS 图形图像的设计、园区网的互联和网站建设、企业网络的搭建和应用、网络综合布线五个。本次研究中,主要进行的实训项目为影视后期制作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fanwen/jisuanji/733129.html
8.壹学车官方网站壹学车,为教练员提供全新的教学方式。专为教练员打造的人机交互智能计时培训终端,提供多种互联网+时代教学新手段。 作者:壹学车官方 时间:2016-02-01壹学车互联网+计时培训终端核心功能之一:视频教学 培训时,教练员可以先言传身教一遍驾驶要点。在学员在实际培训的过程中,若有遗忘的地方,可通过标准化的教学视频,http://yixc.com/coach.html
9.“互联网+教育”是面向新时代,基于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变革教育教学“互联网+教育”是面向新时代,基于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变革教育教学理念、优化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教育新业态、提升教育治理水平、构建教育新生态的历史进程。 A. 正确 B. 错误 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https://www.shuashuati.com/ti/3ed4e943bf3a40cabea91f653a07e802.html
10.互联网+华文教育项目经过10余年的合作探索,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海外华文教师学历函授教育覆盖面不断扩大,课程设置更趋科学合理,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教学体系。教学方式采取网上远程指导加定期面授的形式,学生根据教材自学,教师远程指导并批改作业,寒暑假学校派出教学小组到海外教学点进行面授。该项目有助于海外华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学历化和https://www.clef.org.cn/ds/220371758d.html
11.基于互联网的创新教育12篇(全文)总之, 陕西高校应该深入研究在线课程教学改革, 融合互联网和教育, 将互联网作为平台和工具, 积极发展在线教育, 提高教育教学的创新性, 创新在校教育管理机制, 构建优秀的网络课程开发与设计、运行的教学团队, 不断开发优质的在线课程资源, 努力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吸引力, 同时还需要不断探索在线教育的运营模式, 以满https://www.99xueshu.com/w/ikeyhzjxnewm.html
12.郑勇名师工作室(互联网+教学)本工作室的设立,旨在通过工作室工作的开展,探索将微课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互联网+课程”在高中教学中的功能和价值,发现“微课”设计制作的原则、方法,找到“‘互联网+’课程”开发应用的最佳方式和途径,完成高中“微课”教学资源建设,提高教师的“微课“制作水平,优化“翻转课堂”的操作策略,从而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http://www.xlejy.com/studio/index.php?r=studio/intro/index&sid=328
13.“智慧教室”如何改变未来教育?了解‘数字一代’学生的学习习惯,熟悉数字化的教学环境,探索更适应学生的信息化教学方式,要求我们必须借力‘互联网+’,开拓创新一体化教学新模式,建设一个‘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一体化开放教学环境。” “互联网+教学”迫使授课方式改变 “智慧教室”、“智慧校园”的建设,为实现“互联网+”提供了基础和平台。https://jsc.fjrtvu.cn/info/1065/22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