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及答案汇集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及答案汇集、浙江省2012年1月自学考试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语文教学独立设科始于(B)A.清未B.秦朝C.唐宋D.南北朝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认识常用汉字的数量是(B)A.3000个左右B.2500个左右C.3500个左右D.2000个左右在小语教育发展史上,明确提出小语科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儿童语言的是(A)A.1953年B.1956年C.1958年D.1978年4.语文情境教学实验的主持人是(D)A.丁有宽B.李吉林C.于永正D.王菘舟5.综合体现语文素养的是(C)A.识字B.写字C.习作D.阅读6.口语交际能力是交际能力的(A)A.并行概念B.上位概念C.下位概念D.科学概念7.建国后第一次列入语文课程标准的是(D)A.汉语拼音B.写字教学C.学法指导D.综合性学习8.新的语文课程评价观突显教学评价的(D)A.终结性功能B.隐性功能C.科学功能D.发展性功能9.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数据,对特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价值进行判断,这种研究是(C)A.评价研究B.基础研究C.应用研究D.发展研究10.在小语中比重最大、用时最多的是(B)A.阅读教学B.习作教学C.识字教学D.口语交际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中国古代教育已专门设立语文学科。

(Y)2.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N)3.不同的课程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和育人功能。

(Y)4.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Y)5.阅读是语言运用和语言外化的过程。

(Y)6.对小学生的作文,1-2年级称写话,3-6年级称习作。

(Y)7.口语交际教学就是以往常说的听说教学。

(Y)8.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活化”的学习。

(Y)9.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就是考查学生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程度。

(N)10.在语文教学研究中,变量是一个与常量相对应的概念。

(N)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912至1913年,国民政府颁布《壬子癸丑学制》,取消中小学的读经课,把此课改为__国文____。

2.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___探究___的学习方式。

3.____汉字__是语文课程内容的载体,是构成语文课程的基本要素之一。

4.汉字是音、形、__义____三者构成的统一体。

5.小学生基本的阅读技能和方法是精读、略读和__泛读____。

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作者是著名诗人______。

7.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是语意教学和______。

8.从教学评价结果看,可以把教学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和___非定性评价___。

9.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评价主要从正确、流利和__速度____三个方面进行。

10.语文教学实验研究包括______和验证性研究。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阅读3.作文4.综合性学习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1.如何理解“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答:交际是人类特有的解决社会联系任务的活动,实现交际的工具有多种,但最重要、最有效、使用最广泛最方便的工具是语文。

(2分)这种重要的工具性质表现在外延上,指语文贯穿在人类的一切交际活动中;(3分)从内涵看,则指语文实现着人类交际的各种重要的功能,主要包括:概括和传递信息的功能;自我表现的功能;根据不同的对象施加影响的功能;自我教育的功能;创新功能.(5分)2.简答写字教学的意义。

1.答:写字教学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写字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积极影响;写字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写字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具有美育的意义;写字是巩固识字的有效手段。

3.简答综合性学习的策略。

4.语文教学研究设计的基本环节是什么?答:语文教学研究设计包括选择研究课题、进行文献检索、确立研究假设、拟订行动方案、撰写研究计划等五个基本环节。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答:第一,这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学生是在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的;反过来人文素质的提高又促进对语文工具的掌握。

第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语文包涵两个方面:语言文字的形式方面和它所负载的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等内容的方面。

学习语文课程不仅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要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

语文课程把表达形式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和重要目的,是它与其它课程在性质上的区别。

第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

对语文课程来说,每一篇教材都只是一个学习的案例。

语文教学既要重视语文形式的学习,又要重视语文内容的熏陶感染作用;要在学习语文形式,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受到文化、思想、情感的熏陶,也就是“寓教于文”。

1.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不重视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Y)2.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Y)3.课程目标是教学的具体要求。

(N)4.传统识字教学主张先集中识字,后读书。

(Y)5.提出“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的是孔子。

(N)6.在功能和结构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有差别的。

(Y)7.中年级观察作文的最佳形式是分格训练。

(N)8.语文教学实验报告的价值是以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条件的。

(Y)9.口语和书面语是一个动态的复合过程,互动性较强。

(Y)10.综合性学习不是一种个体性学习。

()N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0世纪90年代以前,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工具性和___人文性______的关系争论上。

2.语文课程标准把改变学生的____素养_____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

3.目前中国主要的三套小语教材是___人教______版、北师大版和江苏版。

4.我国_____1953____年正式公布《汉语拼音方案》。

5.现行的阅读课模式有两种,一是知识理解型,二是_________。

6.从听、说、读、写看,语文素养综合体现在_________能力上。

7.让学生通过完成实际任务来表现语文学习成就的评价方式是_________评价。

8.关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新课改中应更重视__终结性_______评价。

9.语文教学实验研究可分真实验、_________和前实验。

10.根据调查对象,语文调查研究可分为全面调查和____个别_____调查。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课程目标2.语感3.语文教学评价4.语文教学实验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与历年相比,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有哪四方面的新变化?2.写字教学的策略是什么?答:重视培养习惯;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重视写字基本功的训练;重视示范和指导;坚持持之以恒的训练.3.阅读教学的意义是什么?4.语文教学评价的功能是什么?答:衡量学生语文水准,评定语文教学效果;诊断学生学习困难,反馈语文教学情况;激励学生学习动机,促进语文教学工作。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1.试述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答:即针对“知识为中心”或“知识能力为中心”,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既要形成知识和能力,又要掌握过程和方法,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针对“复现为中心”,提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强调通过熏陶感染和语文实践,提高学生感悟、体验、积累、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针对“教师为中心”,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针对“课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提倡大语文教育观,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使课程资源由“窄”变“宽”,由“死”变“活”。

2.结合实际,谈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型的语文教学模式,沟通课内外联系,实现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整体优化。

2)活动涉及范围广泛,形式多样,特别提倡学生自由选择活动内容,自主设计活动程序,倡导学生个性凸显和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个性的生成和发展。

3)综合性学习涉及面广,吸纳的信息量大,对指导教师的要求高,有利于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

、浙江省2011年1月自学考试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宋元时期,散文类阅读教材包括___________。

“四书五经”被定为学校的基本教材,《小学日记切要故事》是故事类教材的代表。

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识字总目标是:认识___________个左右常用汉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3.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将识字教学简化为“认识”和“会写”,体现认写分开,___________,加强认字,降低难度。

4.小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包括掌握识字的三套工具:掌握汉语拼音,能运用汉字结构规则分析字形和学会使用___________。

5.关于___________教学过程,可分为:听后阅读,利用无意记忆熟悉汉字;利用有意记忆,分批认识汉字;先识后写,逐步达到四会等三个阶段。

6.“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相互作用”几种模式,是人们对___________的过程的概括。

7.我国传统作文教学中“___________”的训练序列:鼓励学生驰骋想象,放胆作文,不受约束;到了一定阶段,要求他们学习精炼严谨的作文方法。

8.语文教学评价实施方法较多,考查的方法包括___________、作业批改、日常观察和阶段考查等,考试的方法包括书面考试、口头考试和操作考试等。

9.常用的___________评价方式有结构性表现测验、口头表述、模拟表现、实验、作品、项目以及成长记录袋等。

10.按照___________划分,语文教学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和评价研究四种。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大纲名称的变化,实质上表达的是对语文课程形式和内容认识的变化。

(Y)2.汉语拼音是学语文的基础,对儿童智力发展起重要作用,能有效地提升学生人素养。

(N)3.宋元是中国古代蒙学语文教学大发展的时期,识字教学的方法包括:诵读“三、百、千”一类的读物;读书;辨别字形;认字牌和认字块等。

(Y)4.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任务之一是:大胆地改革传统的小学作文教材体系,科学地制订小学低、中、高年级的教学目标、训练内容、训练方式以及训练方法。

(Y)6.主要发展学生初步的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

这是小学高年级作文训练的要求。

(Y)7.语文课程功能的重新定位,未来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使得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Y)8.坚持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Y)9.在试卷编制过程中,编制双向细目表的过程是提高命题科学性的重要一环。

双向细目表应该按知识要点进行纵向设计,按能力水平进行横向设计。

(N)10.等级制和百分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书面考试常用的两种评分方法。

(Y)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四书》是古代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它包括(A)A.《论语》、《孟子》、《大学》、《春秋》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孟子》、《春秋》、《中庸》、《论语》D.《春秋》、《大学》、《孟子》、《中庸》2.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改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上述评价建议是针对什么提出的(C)A.评价的价值取向B.语文评价的目的C.课程评价主体D.课程评价手段3.运用汉字构字规律归类识字,以看图识字为基础,形声字归类为主体,辅之以基本字带字、偏旁部首识字、形近字对比、反义词对比等多种形式。

这种识字教学方法是(C)A.注音识字B.分散识字C.集中识字D.韵语识字4.把学习方法和过程归纳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步的是(B)A.《论语》B.朱熹C.荀子D.《中庸》5.把阅读教学的序列归纳为“自博而约,自易而难,自近而远”的是(B)A.朱熹B.韩非子C.荀子D.孟子6.既发展语言能力,又发展一般心理能力,而关键是发展一般心理能力。

持这种主张的小学作文训练序列是(C)A.“科际联系型”训练序列B.“写作能力型”训练序列C.“心理能力型”训练序列D.“语言交际功能型”训练序列7.说明小学生每个年龄阶段的主导活动是什么?以及在这些活动中语言应完成哪些社会联系的任务的是(B)A.语言功能发展系统B.语言文字知识技能训练系统C.思维能力训练系统D.思想内容积蓄系统8.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主线序列中,低段(一二年级)重点训练学生的(A)A.表达功能和调节功能B.想象功能和交往功能C.表现功能和启发功能D.想象功能和启发功能9.学生学习评价是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学习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类,所依据的标准是(B)A.评价内容B.评价结果呈现形式C.评价用途D.分数解释参照标准10.调查研究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划分的依据是(D)A.资料收集的方法B.研究的范畴C.调查的功能D.调查对象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1.探究性阅读2.兴趣性教学策略3.开放性教学策略4.语文教学调查研究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1.“语文”课程定名的含义。

答:1904年1月13日,清朝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中小学必修课程设“读经讲经”和“中国文学”两门课程,这是我国语文教学独立设科的最早名称。

1920年1月12日训令全国各个国民学校先将小学一、二年级国文(文言文)改为语体文。

学校文言教科书分期作废,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改革。

1949年,“语文”课程正式定名,意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全面训练。

叶圣陶在1964年2月1日《答滕万林》一信中回忆说:“‘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

”1949年8月,叶圣陶亲自起草《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草稿》,蒋仲仁起草《小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草稿》。

两份草稿都旗帜鲜明地规定了从小学到中学必须重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全面训练任务,并以此来确定学科主要教学目标。

2.语文课程资源的构成。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3.阅读教学的“质疑问难,合作探究”阶段应该注意什么?4.选择研究课题的途径。

教育教学理念发展带来的新课题;语文教学理论研究中的空白点;(2分)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矛盾;在观察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时发现的问题;(2分)从各种信息交流中发现课题;(1分)从招标课题中获取选题。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1.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口语交际教学有哪些作用?浙江省2010年10月自学考试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主张“熟读精思”,“虚心涵泳”的教育家是(C)A.王夫之B.韩愈C.孟子D.朱熹2.属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的是(D)A.思想品德B.语文能力C.审美情趣D.思维能力3.叶圣陶先生说:“有了课本或选文,然后养成、培植、训练的工作得以着手”,这句话说明了语文教材是(B)A.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B.是课程目标的载体C.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D.构成语文课程的基本要素之一4.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的斯霞老师是下列哪种识字写字教学实验的尝试者?(D)A.注音识字实验B.电脑识字实验C.韵语识字实验D.分散识字实验5.下列属于当代阅读教学经验的一项是(B)A.情境教学B.学思结合C.博览群书D.熟读成诵6.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和聂恰耶娃把小学的作文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具体形象的记叙文,第二类是看图作文和听音乐作文,第三类是读书笔记。

此写作序列类型属于(B)A.语言交际功能型B.写作能力型C.心理能力型D.科际联系型7.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停滞期是(B)A.从2000年至今B.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C.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D.民国初年至20世纪50年代8.从课程标准看,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更加灵活而有弹性,既具有导向性又具有延展性,由此看来,综合性学习(D)A.有利于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B.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型的语文教学模式C.革除了过去单纯依赖教师传授知识的弊端D.有利于学生个性的生成和发展9.“通过相互比照评定一篇作文在某一批作文中相对地位的评定方法”属于(A)A.参照量表法B.整体评价法C.分项评定法D.九堆评分法10.“编码体系”、“图式记录”属于(D)A.语文课堂观察研究B.语文教学个案研究C.语文教学调查研究D.语文教学实验研究二、填空题(每题1分)1.《四书》指的是《大学》、《_____春秋______》、《论语》和《孟子》。

2.语文课程标准规定,1-2年级叫“写话”,3-6年级叫“___习作________”。

3.秦代蒙学识字读本《苍颉篇》上承《史籀篇》,下启《___________》等,开蒙童汉字读本编排体系之先河,影响着后世二千余年的识字教材的编写。

4.一种学习活动,它既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是一种审美活动,还是巩固识字的有效手段,这种学习活动叫_____文字游戏______。

5.阅读理解的三种代表性观点是“自下而上”模式、“自上而下”模式以及___________模式。

6.作文教学的弊端表现在:阻碍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提高;阻碍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阻碍学生_____思维______素质的提高。

7.口语交际教学的___________主要包括语意教学和语境教学。

8.综合性学习教学计划制订应做到:第一,要按学段或学年来制订,至少要按___________来制订;第二,综合性学习一般采用“主题学习”的形式。

9.一个完整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

10.语文教学的个案研究主要包括特殊学生的个案研究和___________个案研究两大类。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1.语文科的“语”字是辛亥革命的产物。

(N)2.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处。

(Y)3.阅读、识字、听说、作文合一,这是我国解放后教材编写的基本格局。

(N)4.我国古代的识字教学从来就是伴随着统治阶级的道德伦理教育一起进行的。

(N)5.鲁迅曾尖锐地指出,现代不少学校是所读非书,无书可读,不许读书,读不好书。

(Y)6.个性型作文训练序列强调以“发展个性”作为主线,其代表人物是苏霍姆林斯基。

(Y)7.1924年,叶圣陶在我国第一部语文教学法专著《新著国语教学法》中专门讨论了口语教学的问题。

(Y)8.综合性学习是一门整合各学科内容的综合性课程。

(Y)9.难度分析中,难度系数P越大,说明此题难度越小;P越小,说明此题难度越大。

(N)10.在语文教学研究中,语文教材是一种自变量。

(Y)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1.口语交际2.集中识字法3.字词知觉4.作文训练的序列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1.简述识字教学的主要任务。

2.简述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简述“以名家名篇为主体组织阅读教学”实验的特点。

4.简述国内小学语文课程综合性学习的探索现状。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联系自己或他人的教学经验阐述语文课程性质的见解。

2.试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浙江省2010年1月自考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南北朝时期的《昭明文选》,_________的《古文观止》等,是我国古代家喻户晓的著名语文选本。

2.癸卯学制规定的中小学必修课程中,有“读经讲经”和“_________”两门课程,这就是我国语文教学独立设科的最早名称。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_____探究____的学习方式,是现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

4.语文课程目标,是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规定人才培养的_________和具体规格。

5.课程资源大致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毫无疑问,_________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

6.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应该是两个方面:第一,_________的工具;第二,通过拼音帮助学习普通话。

7.阅读教学的开放,天地非常广阔,主要做法是“课内外联系,_________,学科间融合”。

8.根据口语交际能力的结构,我们认为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教学和语境教学。

9.言语功能和学生_________的规律应当成为我们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根本依据,或者将其称之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主线。

10.口语交际的教材应该包括________和辅助教材两部分,辅助教材在形式上要注意以音像资料为主。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包括工具功能、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

()4.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同1993年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相比,汉语拼音降低了要求,减少了内容。

()5.据记载,先秦时期,初读经书阶段一般先读《孝经》、《论语》,然后再读《春秋》、《尚书》、《诗经》等其他经书。

()6.写字教学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写字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积极影响,写字是巩固识字的有效手段。

()7.我国古代写字教学的经验可以归纳为:重视起步阶段写字基本功训练;重视写字方法的传授;识字与写字分开进行;用写字以正心。

THE END
1.在课改中如何做好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充分重视口语交际教学,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因此,怎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摆在教师面前。本文结合自己近年来的课改实践,谈谈培养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几点体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课改中如何做好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https://www.unjs.com/w/95432.html
2.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含教学反思)20241215234538.pdf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学进度表(含教学反思) 周次节教学内容备注 18规范教育、口语交际1和2、我上学了1 28我上学了2、识字1、识字2、识字3 8 3识字4、识字5、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 8 4试卷一、汉语拼音1、汉语拼音2、汉语拼音3 58汉语拼音4、汉语拼音5、汉语拼音6、汉语拼音7 68汉语拼音8、语文园地二、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215/6022133140011011.shtm
3.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整册教学计划及各单元教学计划.docx?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整册教学计划及各单元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为了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制定了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整册教学计划及各单元教学计划。本册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经典的传统篇目,也有贴近学生生活的现代文章,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整册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0966110.html
4.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总结(精选28篇)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总结(精选2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https://teacher.ruiwen.com/shiyongwendang/jiaoxuezongjie/297640.html
5.小学语文一年级统编教材培训心得(精选20篇)余英老师先介绍了部编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教材概览、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三部分内容,重点介绍"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内容,并就各个板块提出详细、具体的教学建议甚至是教学的操作步骤,使老师们有路可循,少走弯路。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些朦胧的认识,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https://mip.jy135.com/xindetihui/933452.html
6.浅谈小学低段写字教学的有效性8篇(全文)笔者认为完全可以把写字环节放在课前或者课中,老师应重视写字的重要性。在低段,尤其是一、二年级,更要把大笔时间花在写字上,学生对生字进行观察,正确书写的过程其实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既学到了书写技巧,又记住了生字新词,一举两得。 在写字教学中,“最好也是最省力的办法,则是亲笔做示范给学生看。"这种示范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su2zfon.html
7.精语文教学计划15篇“研”起来,要先“学”后“研”,努力实现两个“零距离”:向理论学习,研究理论发展的最新动态,努力实现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最前沿的“零距离”; 联系实际,加强学习,不断转变教学观念,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积淀底蕴;向学生学习,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努力促进教师与学生的“零距离”,不断提高在小学语文领域里实施https://www.qunzou.com/jihua/jiaoxue/1844114.html
8.语文理论学习心得(通用11篇)通过学习,我深刻明白了,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今后,我将在克服学生朗读过程中存在的弊病以及出现的问题的同时,自己也得加强朗读基本功的训练。因为,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要有长流水,要有一溪活水,也只有教师的朗读水平提高了,才能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正确地指导和点拨,才会对学生提更高的要求,还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30426112046_2758316.html
9.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精选10篇)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从低年级抓起。 如何让学生能轻松,愉快的进行口语交际、学会交际,成为我研究的内容。基于此,我提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 2、课题提出的意义 学习新课标后,我领悟到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mwbwo51.html
10.一年级语文工作计划知多少教育网学生找春天,画春天,在“语文园地”中唱春天,在“口语交际”中讲春天。教材安排的几幅精美图画,可帮助一年级小朋友更好地欣赏春天的美景。全单元体现了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的整合,把语文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 二、教学目标:http://knowith.com/news-13-26191.html
11.辅导班小学语文教学计划(通用13篇)六年级共有四个班,一班、二班学生基础一般,需加强双基的训练,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三班学生基础扎实,分析能力强,本学期将在训练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四班由原来的敬文小学五年级直升单独成班,学生较好,今年将作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要求 https://mip.oh100.com/kaoshi/jiaoxuejihua/617888.html
12.第二学期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1、为了提高我校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教研组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积极组织了二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老师们共同参与备课、研讨,从各课语言点的分析到课文难点、重点的把握,从教学方法的应用到学生学法的研讨,点点滴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https://www.cnfla.com/gongzuozongjie/3796707.html
13.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方法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的一个平台,如何在这个平台上,让学生能在短暂的课堂中,如何学得更多更轻松?方法是少不了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小学低段学生的基本特点以及低段语文教学的目标 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低年级的小https://www.qinxue365.com/fangfa/407082.html
14.绘本阅读在农村小学低年段中的实践与作用——以小林实验小学二(一)绘本教学 绘本教学与常规的语文教学有所不同。学生所用的教材中,一般是文字较多,图画较少。而低年段的学生识字量较少,由于课本的限制,学生往往只能依靠文字或者课文中的插图进行想象或者联想。因此在常规教学中,教师要想学生理解课文,需要着重让低年段的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在此基础上,再讲解课文内容,帮助https://gdxk.southcn.com/zh/jwqk/ktbg/content/post_705935.html
15.语文单元教学总结在确定目标这个环节中,要注意紧扣单元教学要求、课文学习重点和训练重点,因为这些要求和重点直接体现了教材编者的意图,明确规定了教些什么学些什么。在整个教材中,它们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渐进性,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可依据学生的实际,将这些要求和重点进一步具体化,使之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https://www.9136.com/jiaoyufanwen/jiaoxuezongjie/251826.html
16.小学生识字教学论文(共13篇)【导语】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生识字教学 论文(共1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小学生识字教学观论文 小学生识字教学观论文推荐 在整个小学教学中,低年级是识字量最大的阶段。而且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如果沿用“老师讲,学生学”的传统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被动学习,学生就会感到单调乏味。因https://www.hrrsj.com/jiaoxuelunwen/qitalunwen/676884.html
17.教好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5大关键核心观点:能够准确理解教科书编排意图,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坚持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教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并不是什么难事情。 (一)强调教材在教学中绝对地位与作用 语文教科书的各项内容是教学内容的核心及重要载体。理解与把握教科书编排意图,需要充分了解教科书的体系结构、栏目设置及主要内容,https://www.meipian.cn/3e1nc8k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