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一周热点学前教育立法,加大托育经费投入,解决幼师编制……今年“两会”这些热点值得关注!中国玩具婴童网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的工作任务,引发各级代表委员热议。以下是CPE中国幼教展为您梳理的热点议题,覆盖学前教育、托育、协同育人、素质教育等方面。

关键词:学前教育

李克强总理: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加大社区养老、托幼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在规划、用地、用房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新华社)

栗战书委员长:今年将制定学前教育法

3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提到,过去一年,修改教育法,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两次审议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推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根据年度立法工作计划,2022年预安排审议40件法律案,制定学前教育法等。

柳茹委员:鼓励不同主体多种形式办园增加供给

当前,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十分必要和紧迫。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园长柳茹表示,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高度上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一方面,拓展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方式,鼓励不同主体通过多种形式办园,以增加有效供给,缓解普惠性资源不足问题;另一方面,调整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结构,扩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的覆盖面,多为老百姓提供“离家近一点、价格低一点、质量好一点”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海霞委员:学前教育发展应因地制宜

全国政协委员海霞建议,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指导探索适合当地园所的教学模式,做到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科学实施。通过地方市、县、区内各园所开展观摩交流、教学评比、创新案例竞赛等方式,引导、鼓励教师挖掘与当地自然大环境、园所小场地情况及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相匹配、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刘林委员:保障普惠性幼儿园经费

当前,普惠性幼儿园发展中最突出的短板是经费保障机制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建议,建立科学的普惠性幼儿园教育成本测算办法;建立合理的办园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健全督导检查机制,确保普惠园的收费标准和政府补贴标准之和,不低于成本测算标准,或当地同等级公办园的生均标准。(中国教育新闻网)

管培俊等十二名委员:解决幼儿园教师编制问题

幼教编制不足是当下学前教育发展中暴露出的关键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有利于缓解幼教师资严重短缺的现状,还能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学前教育的队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联合11名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出台幼儿园教师编制标准,补齐学前教育师资的短板与弱项,从根本上破解编制不足的难题。(中国教育报)

张俊廷委员:倡导第三孩免费上幼儿园

葛道凯代表:将学校安全法纳入立法计划

关键词:托育

施大宁委员:加大经费投入为托育发展赋能

当前,我国城市多数家庭都是双职工家庭,存在0—3岁婴幼儿照护难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建议,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为托育机构发展赋能。一是落实托育服务专项经费,列入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预算管理。二是继续实施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惠及更多县市,支持建设普惠托育服务项目等。

黄玲委员:鼓励社会各方建设普惠性婴幼儿托育机构

托育难、托育贵问题是影响育龄家庭生育意愿的主要原因。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省广播电视局原一级巡视员黄玲建议,将普惠性婴幼儿托育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和保障力度,依据需求规划扩充建设公立婴幼儿托育机构。探索多元化托育服务模式,鼓励社会各方力量投入普惠性婴幼儿托育机构建设。

农布央宗委员:促进学前教育托幼一体化发展

刘林委员:分级分类建立托育服务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在提案中建议,合理确定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和市场化托育服务机构比例,并建立分级分类服务标准,促进托育服务机构多样化发展。

法蒂玛代表:设立育婴师行业黑名单机制

三孩政策的颁布实施和双职工家庭居多的现实,使得育婴师颇为抢手。但当前的育婴师行业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培训不足即仓促上岗等,这可能给受照护的婴儿带来一定安全隐患。全国人大代表法蒂玛建议,设立育婴师行业黑名单机制。对于有犯罪前科、有精神类疾病、有虐待儿童史、执业技能差、不诚信及低道德底线的育婴师,一旦证据确凿,使其在全行业失信,不允许在育婴行业执业。

关键词:协同育人

周强院长:让“依法带娃”成为家长必修课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向大会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对一些父母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怠于履行抚养监护义务、为孩子订“娃娃亲”等行为进行训诫,发出家庭教育令,对虐待儿童的剥夺监护权,让“依法带娃”成为家长必修课。

杨建德代表:构建和完善惠及所有家庭的教育服务网络

构建和完善惠及所有家庭的教育服务网络,是当前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提升家庭教育规范性、科学性、实效性的迫切需要。全国人大代表、民进成都市委会主委杨建德建议,一方面,可依托社区学院、开放大学等建立县级以上家庭教育指导机构,负责辖区内家庭教育服务及各类机构的业务指导、考核评估、课程开发、教育研究和队伍培训等。另一方面,可在高校、师范院校和研究机构开设家庭教育专业和课程,开展家庭教育研究和国际交流,大力培养和壮大家庭教育专业队伍。

邵志豪代表: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表示,学生的成长与培养,家庭教育是基础、是底色,学校教育是核心、是主体,社会教育是保障、是环境。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急需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特别是“双减”政策落实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向同行。

张志勇代表:将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列入新的职业目录

为了防止家庭教育培训市场乱象频出,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建议,一是将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列入新的职业目录,予以规范和管理。二是尽快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教师任职资格制度,从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需要具备家庭学、儿童学、卫生学、健康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专业素养,亟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教育部门尽快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教师专业资格准入制度。三是由教育部门会同全国妇联研制出台家庭教育指导教师专业标准,以确保家庭教育指导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关键词:双减

韩平委员:出台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条例并推动全面实施

杨善竑代表:建立常态化督导检查机制

朱晓进委员:统筹好三类关系推动"双减"有效落实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晓进表示,"双减"后,教育生态明显优化,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同步破解。主要问题集中在,当前"双减"未能有效衔接教育评价改革,"指挥棒"的导向叠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仍给部分家长带来了困惑和焦虑。为此,他建议,要统筹好治标与治本、校内与校外、部署落实与风险防范三种关系。(芥末堆)

周洪宇代表:明确主管部门、出台标准治理非学科类培训

治理非学科类培训机构,首先要明确主管部门。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发现,目前全国已经有21个省份明确了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相应主管部门,但仍有多个省份没有明确主管部门,大部分省份未出台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分类标准和审批流程。

陈贵云委员:加强非学科监管避免音体美教育应试化

中考对音体美教育以分数形式计入总分,推高非学科类科目的报班热、考级热。一些地方体育、艺术类校外培训火爆,个别机构将兴趣班演变成新的竞争赛道,音体美教育应试化、功利化现象凸显。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陈贵云建议,应高度重视音体美教育应试化,防止“双减”之后演变为新型负担。(重庆日报)

俞敏洪委员:减少校外任务和各级评估检查

中西部地区县、乡、村学校普遍存在各种校外任务和各级评估检查长期干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环境的情况,教育教学有时也只能退居其次。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建议,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规范精简各类报表填写;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学校资料、档案存储数据化水平,减少大量重复工作。(芥末堆)

关键词:素质教育

范迪安委员:大力推动科技艺术课程建设

目前,世界各地的科技院校纷纷加大了艺术教育力度,并与艺术院校研究联合课题;艺术院校也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与艺术创意的融合,通过跨学科、跨专业的方式培养新型人才。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建议,加大对艺术院校科技艺术专业的支持力度,支持高等美术学府科技艺术学科整体规划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尽快形成立足前沿的教材和课程;促成各地科技馆的艺术化,鼓励科技馆转化为科技艺术馆。

雷鸣强委员:引导教育工作者争做美育工作者

当前,各地各级各类学校的美育课程建设正有序推进,美育师资稳定增长,美育活动蓬勃开展。但也存在一些瓶颈、短板亟待破解、补齐。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雷鸣强建议,要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引导文化部门、文化团体和有资质的培训机构与学校联合办学,解决美育资源不足、活力不显等难题。要完善美育评价机制,将学校美育工作成效纳入绩效管理和学校评定范畴。

尤立增代表:加快后冬奥时代冰雪人才培养

后冬奥时代,如何扎实推进校园冰雪运动?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教师尤立增建议,加快推进学训基地“滑雪馆、短道速滑馆、游泳馆、综合训练馆、学训中心”等建设项目,同时,整合政府、协会、赛事组织、冰场、雪场、俱乐部、培训机构、装备企业、院校等资源,调动多方力量参与,推动冰雪运动良性发展。

一周行业重要资讯

今年5月,主流电商平台相继宣布取消预售制度,去繁就简,直接开售现货。受618大促影响,消费需求集中释放。中国玩协对天猫平台销售数据追踪显示,2024年5月除拼插积木、粘土和娃娃外,其他玩具重点品类销售额均同比增长,其中增幅前三的品类分别为手办、儿童自行车和盲盒,分别增长63.6%、30.0%和28.7%。

THE END
1.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提出了四条工作原则。 一是依法规范。必须将校外培训机构纳入法制的轨道予以管理。具体就是要依法依规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审批登记、开展专项治理、强化日常监管,切实规范校外培训秩序。校http://www.cnlawweb.com/legal/comments/2024121646741.html
2.教育部:严查培训机构“卷款跑路”!近日,全国校外培训行政执法工作现场会在广东广州召开。 会议指出,“双减”事关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各地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统筹“双减”和“双升”,提升校内教育质量,提升校外治理水平,坚持政策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MDczNjY3OA==&mid=2247497080&idx=1&sn=d2823d110e7a49d4a3a7bf544ce61755&chksm=ea67a6b1dd102fa7546ba18840271aa3cd041819b77ec3def5a8e95aa3628887e533ec9631ac&scene=27
3.农村小学教育现况调研报告(通用11篇)3、教师培训落后。做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的把握,更多要依赖于教师培训工作。可是,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选送培训和校本培训不到位的现象。 很多学校的教师外出就会影响校内教学。其次在于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缺少培训经费。校本培训不到位,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学科教师数量不足,https://www.yuwenmi.com/zw/740960.html
4.学校督导问题整改落实报告(通用16篇)(八)其他督导工作。我区督导办在完成重点工作的同时,按照省文件要求,协调党政办、教管办等科室,对于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如乱收费、乱办班、学生课业负担情况、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治等工作也积极参与督查督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七、积极开展法治教育宣传活动。 https://www.wenshubang.com/baogao/2508520.html
5.教育年度工作总结自20xx年我们就响应上级号召,把中专班办在农村,办在企业。先后举办了两期校外培训班;xx级已经毕业,xx级都已毕业。 教育年度工作总结 篇2 20xx年,市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实现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总目标,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更加注重机制创新和队伍提升,更加注重布局规https://www.yjbys.com/gongzuozongjie/niandu/3071999.html
6.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12篇(全文)职业教育贯穿一个人的一生,除了包括在校学习期间所获得的学历证书外,还包括走向社会后所参与的各种职业技能再教育培训工作所获得的资格证书。换言之,职前教育是针对个体在校期间开展学历教育,而职后教育则是通过社会、企业职业技能培训、成人教育等途径来获得或者进一步强化职业技能。当前河南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之间https://www.99xueshu.com/w/ikeyeng3vwgk.html
7.广西玉林农业学校我校非常重视校企合作的建设工作,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与区内外 215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校外实习实训就业基地 110家,校企合作企业接收学生就业超过85%。 1.校企合作,制度先行。为保障我校教学实践和学生就业,我校于今年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学校校企合作相关事宜。并且先后制定了《广西玉https://www.gxylnx.com/index.php?s=news&c=show&id=3708
8.双减学校自查报告为大力规范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我局于11月联合县市场监管局、县公安局、县住建局、县文旅局、县卫健局、县消防大队以及县城管局开展了校外培训机构(含托管机构)治理工作。截止11月20日查处全县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5家,1家完成了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4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发放停办;查https://www.ruiwen.com/zichabaogao/8017909.html
9.小学双减工作总结精选21篇“双减”工作的总体目标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校内方面,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二是在校外方面,使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各种乱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训热度逐步降温。 https://wenku.puchedu.cn/32835.html
10.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年度总结为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__年暑期校外培训治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和《保山市教育体育局转发关于开展校外培训“监管护苗”20__年暑期专项行动的'通知》两个文件的要求,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合法合规的办学,8月1日—8月25日,昌宁县教育体育局对辖区内12所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专项检查,检查人员每到一处https://m.zuowendang.com/fanwen/1734574238.html
11.临沂多地暂停线下培训!这些培训机构停办!退学费!各乡镇(街道)要迅速将通知传达到辖区内每个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好日常巡查监管,对不服从管理,顶风开展线下培训和组织其他聚集性活动的校外培训机构,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并按程序报送相关机关列入黑名单,纳入失信联合惩戒。县直有关部门要履职尽责,齐抓共管,会同教育部门合力做好全县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工作。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938962
12.《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3)强化日常监管。主要强调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动态监管,保障规范办学。 (4)规范校内办学。主要强调加强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规范办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严禁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或将学生负担转嫁家长,推向校外培训机构的问题。 (5)加强课后服务。要求充分发挥中小学校主渠道作用,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解决学生、特别https://www.sdjyxww.com/shandong/803.html
13.山东省校外培训机构新政策(3)强化日常监管.主要强调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动态监管,保障规范办学. (4)规范校内办学.主要强调加强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规范办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严禁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或将学生负担转嫁家长,推向校外培训机构的问题. (5)加强课后服务.要求充分发挥中小学校主渠道作用,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解决学生,特别是小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433810549596823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