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嗓歌王骆玉笙文化频道

骆玉笙跟韩永禄学京韵大鼓精心策划入天津

四后年,20岁的骆玉笙见到了一个影响她一生的人——韩永禄。

采访

嘉宾:还有最关键的我觉得就是她碰上韩永禄,

记者:韩永禄。

嘉宾:韩永禄就是刘宝全的弦师,三弦,奶奶总说三分唱七分随,就是这个伴奏对演员在舞台演出非常重要的影响,韩永禄跟刘宝全年龄相差无几,韩永禄号称是三弦圣手,一个鼓界大王,两个人合作很多年,但是后来就在这个收入的分成上有一些矛盾,刘宝全就说,你离了我刘宝全你没饭了,韩永禄说我没了你刘宝全我去找个好徒弟。

记者:另立门户。

嘉宾:当时我觉得韩永禄的确是有这么一个,一直在物色人,我印象里,奶奶跟我说那个时候,第一次见韩永禄的时候,奶奶的养父还活着,骆彩武还活着,那个时候在南京,就吃了一桌饭,也没有正式的提拜师,好你跟我学吧,就开始学,但是那个时候她学的也不是非常规范,那时候叫二黄大鼓,就是把京剧的一些二黄唱段跟大鼓书搁在一起,结合一块,就是说你观众来既听到京剧的清唱类似,然又能听到大鼓书。

解说9:骆玉笙回忆说“韩先生请了曲艺界十几位同行出席拜师仪式,他很开通,没有让我磕头。只行了礼,就算拜师了。从此,我成了韩先生关门的弟子,也算正式归了京韵大鼓这一行。”

拜师后,骆玉笙开始跟韩永禄规范地学习京韵大鼓演唱技法,规范唱腔、板式等,为闯天津做着准备。

记者:我听说不论南北的艺人,最后一定要在两个地方唱红,先在北京,北京唱红不算最后唱红?

嘉宾:不算行。

记者:不算行。

嘉宾:还得在天津,天津的观众认了你,你才真拿到了这合格的证。

记者:这才像全国的角了?

嘉宾:对了。

解说10:天津是北方曲艺的故乡,北方曲艺的形成、发展、传播都离不开天津。虽然一些曲种本不是诞生在这里,但却在这块土地上扎根、生息、繁衍,从而给这些曲种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骆玉笙明白,去天津演出是她必须要逾越的一关。

记者:不至于和大王唱对台戏。

嘉宾:对对对,其实他是带着那个心情来的,师父是带着这个心情来的,还有就是她选择那个戏园子,那中原公司,当时也是找了道上的一些人,送了重礼,当时中原公司可能是能够通过广播,就是咱们收音机去播放的那么一个。

记者:等于类似于直播。

嘉宾:直播的那种,然后选择了这个第一次演出的地点,还有就是她演唱的几个段子,第一个是唱三天,当时允许就是你们来,先唱三天看看,行不行,你能不能在天津立稳脚跟,第一段就是《击鼓骂曹》,《击鼓骂曹》是少白派的代表做,白凤鸣最早也是师从刘宝全,他也跟韩永禄,也是韩永禄的徒弟,少白派的《击鼓骂曹》,师父说这个段子呢,天津人听的少,而且很火爆,有这个夜深沉,有这个击鼓,单手击鼓,这是一个拿手的,然后第二天唱的是《大西厢》,《大西厢》是传统的京韵大鼓的传统段子,他应该在宋武跟胡石那个时代,就刘宝全之前就有了,就是最有木板大鼓很多痕迹的,腔调和那个文字特别的俚俗的那种,《大西厢》第二段,然后第三天唱的是《七星灯》,就诸葛亮祭寿,三国的段子,三天以后就一炮打响,几乎就说,可以说刘宝全半壁江山吧,就说已经被小彩舞占了。

解说11:骆玉笙在天津一炮打响,正式使用“小彩舞”的艺名,并获得了“金嗓歌王”的称号。不久骆玉笙搬进了法租界教堂后的一个独门独院的住宅里,正式定居天津。

记者:那后来刘宝全先生回到天津以后,这突然出来一个小彩舞是吧,他怎么接受这个现实呢?

嘉宾:是,他也想听一听到底这个小彩舞怎么样。然后他就到奶奶当时站脚长期演出的那个小梨园去了,去的时候怕别人认出来拿着扇子遮着,然后在后边看,然后观众认得出来,就跑到后台告诉奶奶,小老板那时候小彩舞小老板,刘宝全来了,老太太也害怕。

记者:那这个对您奶奶是个很大的心理压力?

嘉宾:是压力,赶紧跟师父说刘宝全来了,怎么办,师父说别管他,你就唱你的,然后呢这刘宝全回去了,她觉得来而不往非礼也,你来了我也不能去看你,我也得学你的,然后她也偷着去,因为那个时候奶奶学戏,几乎就是学大鼓,好多都是听来的,因为她正式学的是京剧,小偷嘛,外号小偷,学艺偷艺,然后呢她就到刘宝全的园子里头去听,刘宝全那肯定也有观众又是线人,又在这个告诉刘宝全小彩舞来了,那么刘宝全那天的演出就唱了许多的嘎调就是技巧非常多的。

记者:技巧高的。

嘉宾:技巧非常高的调,老太太听完了以后,当时还觉得他这个调门怎么不一样呢平时,回来跟师父在排练的时候就照着刘宝全那个唱法唱,韩永禄说你怎么这么唱啊,我那天去听刘宝全的,你可别听他的,他那是成心在那调你。

解说12:除演出外,三弦圣手韩永禄继续倾心传授骆玉笙尚未掌握的唱段,不断增加上演的数量。而骆玉笙在演唱中也不断地改进,逐渐的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自成一派。

记者:骆派和这个刘派,包括和这个白派他们比,主要区别在什么地方?

嘉宾:刘派他的演出的曲目三国段子居多。

记者:武戏多。

嘉宾:武戏多,武打,因为刘宝全原来也是唱老生的,他好像是有一次他在舞台上演出的时候他忘词了,唱《空城计》,然后呢这个司马懿来到城下最后就是,他唱完那一段最后还差一句“我身边缺了个知音的人”,他在弹琴嘛《空城计》,司马懿到城下说了好几句就等他把那句唱了,他就没唱,喊了他好几遍他走神了,然后呢没唱走神,没办法这幕也得过去了,过去之后下了台司马懿问他你怎么回事,今儿那句你怎么没唱,哎呦,忘词了,这在江湖上这叫什么话,不能再干这一行了,奇耻大辱,从那以后他才改了的京韵大鼓。白派大鼓呢,唱的就是柔情的东西比较多,像这个《红楼梦》啊。

记者:文戏

嘉宾:文戏,这些比较多。

记者:才子佳人。

嘉宾:才子佳人比较多,然后比较就是很轻柔,很柔情的东西比较多,但是他们的那种歌唱性都没有骆派要强,那么骆玉笙在唱时候,她就把刘派和白派的特点,甚至还有少白派的一些特点,她都融合在一起,加上她以前京剧的功底,从小在这上海大世界长大,什么滩簧啊,

记者:都往一块揉?

嘉宾:往一块揉,然后骆派的特点就是刚柔并济,既有这个非常高亢嘹亮抒情的这种高音,也有非常柔情非常很妩媚的那些颤音,京剧里叫擞,就咱们就叫颤音那种很多,表现故事,表现人物情节更细腻,更感人,舞台效果就要比他们更好一点。

解说13:1936年6月,骆玉笙赴北平演出,夜场场场爆满,并惊动了北京梨园界,马连良、谭富英、言菊朋等都来观看演出。余叔岩,李少春等更是场场必到。

记者:我听说过去刘宝全先生他们,说这个京韵大鼓的时候主要是以叙事为主,但是到了骆老师这个地方的话,抒情就很见长了?

嘉宾:她抒情性非常见长,因为骆先生她的嗓音非常独特,所以说就奠定了骆派这个韵律性非常强,不是在那干数词,刘先生是半说半唱,张昭献计,他就完了,反正你也听着他是在唱,唱里头其实在说话,骆老师不,张昭献计,她里面有很多的技巧。

THE END
1.艺术家骆玉笙,是怎样用一生的心血,来传承京韵大鼓艺术的呢尽管经历了诸多磨难,可凭借自身坚毅的性格,以及对京韵大鼓艺术的热爱,骆玉笙终于排除万难、盼来了大解放。解放后的她参加了天津曲艺团,不再用艺名“小綵舞”,改回了本名骆玉笙。而且脱胎换骨,从旧时代的卖艺人,变成了受人尊敬的人民演员。 三.用一生的心血,传承京韵大鼓 https://cul.sohu.com/a/794933165_121159374
2.骆玉笙骆玉笙在出生6个月的时候,被卖给天津艺人骆彩武,并改姓“骆”;也因此,她连自己的出生地都不知道。骆玉笙4岁时随养父在上海“大世界”游乐场演唱。在骆彩武的培养下,骆玉笙7岁开始学京剧;9岁,拜苏焕亭为师,学唱京剧老生;1926年登台演出;1931年改唱京韵大鼓;1934年又拜韩永禄为师,学京韵大鼓,承刘宝全派;1939https://www.qiuwenbaike.cn/wiki/%E9%AA%86%E7%8E%89%E7%AC%99
3.大师.骆玉笙先生!花香之地无和平,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 ,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 京韵鼓王一代宗师骆玉笙人物经历:1914年8月31日,骆玉笙出生在江南地区,自己根本不知道确切的出生地点;6个月大时,被送给江湖艺人天津人骆彩武做养女。1918年,骆玉笙跟着养父母漂泊于上海、南京、武汉等地,开始配合养父演出杂耍。常常是骆彩https://www.meipian.cn/504tzo5r
4.骆玉笙80年代末以后的骆玉笙,由于年龄的关系,登台的机会已经不多,演唱也以小段为主,但每每登台,热情的观众便如趋之若鹜一般,可见骆玉笙三个字对曲艺观众的意义之大。 2002年5月5日,这位艺术大师因呼吸系统衰竭在天津辞世,享年89岁,她在寂静中离开亲人,离开她热爱的文艺舞台和观众。骆玉笙曾任第五、六、七、八届全国http://baike.soso.com/v178910.htm
5.骆玉笙档案,骆玉笙资料,骆玉笙图片天津中国大戏院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夏季游艺会”,不仅有露天电影,还有露天杂耍,荣剑尘、小彩舞、小蘑菇参加演出,楼底下大戏院是京剧,李少春、袁世海、李宝奎、高维廉、阎世善、李幼春、于莲仙、新丽琴、艾世菊等演出。 1989年10月12日,农历己巳年九月十三日: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揭晓 中国唱片总公司为庆祝中国唱片出版http://www.5nd.com/profile/165.htm
6.曲艺大码头骆玉笙是天津乃至全国曲艺舞台上最具影响力的大师级艺术家。曾用艺名“小彩舞”、“筱彩舞”,中国当代著名曲艺大师、鼓曲界泰斗、京韵大鼓“骆派”艺术的创始人,有“金嗓鼓王”的美誉。骆玉笙7岁开始学京剧,9岁拜苏焕亭为师,1926年登台演出,1931年改唱京韵大鼓, 1939年首次在北京登台演出京韵大鼓。1979年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B%B2%E8%89%BA%E5%A4%A7%E7%A0%81%E5%A4%B4/15891182
7.骆玉笙骆玉笙(1914年8月31日—2002年5月5日),女,1914年8月31日出生于江南。骆玉笙以“嘎调”“盛名,被誉为“金嗓歌王”,为“骆派”(骆调)创始人。1941年,骆玉笙应邀到北京演出。1951年参加天津曲艺团,演唱的新编革命题材曲目《黄继光》《光荣的航程》等获得赞誉。1953年,随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到朝鲜前线慰问演出。196https://m.douyin.com/share/challenge/1622506863042563
8.梨园百年琐记骆玉笙,女,京韵大鼓演员。艺名小彩舞。 4岁随养父骆彩武在上海大世界演唱,她9岁拜苏焕亭为师学唱京剧老生,14岁在南京登台清唱,17岁正式改唱京韵大鼓。1934年拜鼓王刘宝全的弦师韩永禄为师学唱刘派大鼓曲目。1936年起辗转于北京、天津演出。她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在“刘派”基础上,又集“白派”、“少白派https://history.xikao.com/person/%E9%AA%86%E7%8E%89%E7%AC%99
9.中国文艺网7月24日晚,纪念骆玉笙诞辰110周年专场演出在天津中华剧院举办,“刘派”“白派”“骆派”京韵大鼓传人和岔曲、梅花大鼓名家同台演出,老中青少幼同台献艺,观众大饱耳福,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展现了天津曲艺事业蓬勃发展的新气象。该专场演出由中国文联、中国曲协、天津市委宣传部主办,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文联、天津http://www.cflac.org.cn/wlyw/202407/t20240728_1325908.html
10.薛宝琨:相声在学者中最大的知音中华读书报这是怎样的一种欣赏和共鸣啊? 可以说,薛宝琨不仅是侯宝林先生的知音,也是所有相声演员的知音,说他是相声在学者中最大的知音,恐怕也不为过。 大概十年前,我回天津,还见过一次薛先生。我当时想约薛先生写文章,和我的研究生老师张圣康说起来,张老师就帮着联系,又一起和我去了一趟薛先生家。 https://epaper.gmw.cn/zhdsb/html/2022-03/30/nw.D110000zhdsb_20220330_1-12.htm
11.天津天津旅游天津旅游百科利顺德大饭店位于海河西岸台儿庄路,与凯悦饭店毗邻,始建于1863年。和平区台儿庄路33号23311688 皇宫饭店:解放北路177号,22300888 泰莱饭店(和平区解放北路与彰德道交口),现为天津饭店一分店。 交通饭店(和平路与滨江道交口) 国民饭店(和平路、赤峰道、哈尔滨道之间) https://z.mafengwo.cn/wiki/136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