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仇和落马意味权力的绿林时代终结

中纪委官网在15日中午放出的猛料让大家瞬间就明白了,原来段子有时候不仅是段子,还可能是真实的段子。

回去不了的人是仇和。中央候补委员、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刚刚开完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仇和。据称他在上午参加完人大闭幕会回到云南团驻地职工之家后被带走。

在媒体报道中,他头一天还在参加云南团全体会议,而在更早一天(13日)上午的团组讨论中,他也从容自如,并认为“我们这种体制,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应该是世界上最廉政。”

——48小时后,duang一声,仇和本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中纪委收了。尽管“严重违纪违法”的具体细节还没有透露,但坊间猜测指他存在腐败问题。

岛叔一位云南的朋友说,“昆明原来有个螺蛳湾批发市场,仇和把那给拆了,重新建了个新螺蛳湾,开发商背后的资本就是江浙来的。”而这个来自江浙的开发资本,伴随了仇和的升迁线路。从宿迁,一直跟到昆明,隐隐都有这帮强悍的江浙老板的身影。这个紧随的背后,脱不了权钱的默契交易。直到去年,这帮老板陆续被查,便顺藤摸瓜,揪出了仇和。

下午网络上新鲜出笼广为流传的《史记仇和列传》也说到这事,“包揽新城之营造者,坊间所指,乃仇和乡党云尔。”

可见,仇和事涉土地城建腐败的说法显然不是小范围内流传。

又一个“能官”让人失望了

搞政绩工程、不近人情、霸道、理想主义、酷吏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仇和标签。同时,另一面,雷厉风行、能干、务实等等很正面的评价,他也没少得。

为什么?撇开人脉、背景这些尚不明朗的因素先不谈,支持他的人有一条相当拿得出手的理由,那就是不管你喜不喜欢、接不接受他的这种风格,至少他是个执行力强、能办成事的官员,俗称“能吏”。

一般来说,上级领导是要用“能吏”的,甚至有时候会有些“宽容”地使用。另一方面,老百姓对“能吏”其实也常常有种特别的“欣赏”。因为“能吏”一般都用铁腕驾驭权力,前提常常是铁腕治官。

沭阳人看到仇和把已经升迁、连副省级干部发话要查都没搞定的腐败前任拉下马来的时候,很难不拍手称快吧。宿迁、昆明的老百姓听说在仇和手下,各级官员开会不敢迟到打瞌睡,否则就受罚的那些故事,想必也是很开心的。

老百姓恨的是贪官,爱的是清官,向往的是天下为公,在某种程度上还都希望多一些能官。所以一个比较“纯”的贪官落马,比如谷俊山那样的,一是军人没战功,二是生平事迹本来不详,现在入耳全是负面丑闻,舆论完全是一副痛打落水狗的架势。但如果是一个能官蜕化为贪官,却往往更让人感到失望。

仇和就是最近让人失望的那个。

仇和的样本意义

在岛叔看来,对仇和等人“失望”其实没什么意义。他的落马,恰好印证了当前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决断。没有什么例外,上不封顶,也不考虑“事主”的“明星形象”,按党纪国法办就是了。

但仇和也的确有一种标本意义。

他的最近20年(1996-2015),处在中国改革最激烈的时代中,他本人则以一种“另类官员”的高调姿态,以主政一方的角色,以“权力就这么任性”的方式,面对着许多官员都在面对的问题。陷入腐败泥潭,自然要以身败名裂为代价,但其执政经历中反射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观念和思路,却更值得反思。

比如,仇和要解决城市发展资金项目等问题,让干部统统出去招商引资,完不成招商引资任务,就等于自动辞职。但“全员招商”背后,是对官僚体系功能分区的一次破坏,说得难听点,就是“不务正业”,同时,不同部门本身掌握的资源不一,为了完成招商任务,难免挖空心思“降格以求”,把自己手头上的权力和资源用足、用尽,极易产生恶性竞争和权力寻租。往往是无底线的优惠政策、低价出让土地在前,低水平的项目、烂了尾的工程在后。这种只顾眼前,甚至只顾一任官员政绩的发展,显然并不符合科学发展的理念。

2008年3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姚洋在一个论坛上对“仇和招商模式”表示担忧,批评昆明片面追求GDP的做法,言辞激烈。后来仇和请姚洋去昆明考察,姚洋送仇和两本书:《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和《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年多后,姚洋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现在看来,这两本书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而这种鲁莽的改革,持续下去的唯一动力,只是来自一位不知疲倦而偏执的书记仇和。人一走,立马就歇菜。所谓“人亡政息”,有些改革失败的原因,只是因为不尊重基本的规律。

至于更受诟病的“卖光”政策,更值得警惕。仇和在宿迁时期的名言就是“能卖不股、能股不租,以卖为主”、“宿迁515万人民所居住的855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要可以变现的资源或资产,都可以进入市场交易。”,以至于敢把医院和学校都卖掉。以这种极端手段处置国有资产,即便往好了说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要是腹黑点想,“只要可以变现的资源或资产”都“变现”了,这一任的GDP和政绩当然杠杠的,但不可再生的资源如土地等都掌握在私人或者某些利益集团手中,以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谁管?后面来接班的还有什么本钱来进行社会治理?这不是上卖祖宗田,下吃子孙饭。“我死之后,管它洪水滔天?”

改革不再需要“绿林范儿”

这种政府全员招商引资、大卖国有资产的事情其实在前些年也不是个案,只是仇和搞得更高调、更出格、更“破釜沉舟”、更理直气壮而已。仇和落马的消息传来时,岛叔一位朋友不无感叹地炫了一把深度,他说仇和落马,意味着改革的“绿林时代”终结了。

什么是“绿林”?就是无视法律,不要规矩,杀人放火受招安。这种改革初期粗放的治理思路,在某个阶段为冲破固有体制的束缚起到了不小作用。但这个破坏旧体制的过程,伴随的是日渐庞大的任性权力。权力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样,你赋予它更多的自由,带来的可能是推动社会的变革,但也很可能带来的是尾大不掉的恶瘤。

这个现象在仇和等官员身上,也是如影随形。任性的权力让他们变成了“改革先锋”,也堕落成了偏执的权力盲从者。所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约束权力的任性,让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顺畅运行迫在眉睫。

正如今天李克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坦言的,“要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是谁都不能在法外用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受到社会的监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惩治乱作为,也反对不作为、庸政懒政是不允许的。”改革和法治并非对立者,而是必须要统一前行。在法治的框架下推进改革,也要在改革的过程中完善法治。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改革者必须带上的紧箍咒。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时期的改革更需要清醒的建设者,而不是任性的莽夫。

当然,岛叔觉得,听其言观其行和不以人废言的古训还是要的。所以,关于腐败,其实仇和也有很好的观点,照录如下:

“腐败我看有三种:第一种是贪污,第二种是决策失误造成经济损失,第三种是宁愿少干事,甚至不干事,保证不出事,四平八稳,按年龄大小、皱纹多少、胡子长短排队等提拔,失去机遇,影响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后两种比第一种造成的损失更大,更可恶。”

THE END
1.仇和北大教授担忧仇和新政:好人做事不一定利国利民 仇和谈为官之道 称“媒体仇和”不是真实的我 人物简介 仇和简历 仇和,中共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 男,1957年1月生,汉族,江苏滨海人,大学学历,学士学位,助理研究员(1986年),197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月参加工作。 https://news.cctv.com/special/qiuhe/shouye/index.shtml
2.仇和范文仇和一路走来充满争议——“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而闻名。cctv.com2009年12月14日16:47进入复兴论坛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内容速览]仇和,1957年出生。历任宿迁市委书记、江苏省副省长等职。他在主政江苏宿迁时的一系列超常规的激进改革,使他被称为“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2007年12月,任云南省委常委http://www.6dgww.com/tag/425694/
3.仇和之殇新西部网《新西部》杂志官网今年2月,刘卫高被曝出在宿迁市房产和商业项目已全部停工。3月17日,仇和落马后的第三天,中豪商业集团的官方微信对外宣布,董事长刘卫高因个人原因辞去职务。 杨维骏举报 仇和在昆明实施的“新政”,从一开始就引起很多争议。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张鸣在2008年2月就提出,拿人开刀的“仇和新政”能有多大作为?“就算我们认定http://www.xxbcm.com/info/1014/33254.htm
4.揭秘仇和的“左膀右臂”:一个得力秘书,一个神秘富商打印页面事实上,仇和并非如他所说的那样“只身一人”。宿迁的一位官员评价,仇和去昆明,也带去了左膀右臂,谢新松是“左膀”,刘卫高是“右臂”,一个是得力秘书,一个负责商业开发。 2008年12月27日,昆明,时任昆明市委书记的仇和参加一次活动典礼,手上贴着打吊针用的医用胶布。图/CFP https://www.hswh.org.cn/e/DoPrint/index.php?classid=34&id=31013
5.仇和刊名: 领导决策信息 Journal: INFORMATION FOR DECIDERS MAGAZINE 年,卷(期): 2004, (6) 分类号: D67 页数: 共1页 页码: 9 相关文献 相关论文(和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1]衡洁.仇和对解放思想有曲解[J].廉政瞭望,2008,():38.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QK200401824910
6.仇和做对了什么?仇和施政以铁腕霸道著称,这在言必称公仆、行必效循吏的时代,确实是异类。想要不滥权纳贿,胡作非为,几乎是不可能。2005年仇和在宿迁任职,出台了一项规定,当地婚丧嫁娶的酒席标准,党员、干部、公务人员不超5桌,百姓不超8桌。这显然是漠视民权的胡闹。仇和为官一路大拆大建,必然让很多合法权益受损。随着他的落马,很https://weibo.com/p/1001603821133844594491
7.仇和往事导读:2015年3月15日,两会刚刚结束,中纪委就发布了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被查的消息,这个伴随着诸多争议的个性官员,昨天还参加了全国人大云南代表团的全体会议,今天便黯然谢幕,不得不说颇具戏剧性。凤凰资讯综合过往报道,搜集了10件关于仇和的往事,让网友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人。 https://www.meipian.cn/2zgkdvra
8.“仇和”名字的由来仇和从省直机关下派到地方工作初期,很多人首先对他的名字感到好奇:“仇、和”,拆开来就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仇恨的“仇”,平和的“和”。一旦组合在一起,而且还是一位地方官员的名字,就让人有些手足无措的感觉:怎么读?怎么起了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因此,很多人最初都是喊他“仇(愁)和”,后来慢慢地通过广播https://www.jianshu.com/p/eaf741448a9d
9.双面“能吏”仇和人物仇和全程参加了今年的全国两会,但散会之后,他却被“留”下了。 3月15日12点55分,总理记者招待会结束不到20分钟,中纪委监察部网站上发布消息称,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 58岁的仇和,可以说是近20年来中国颇具争议的执政者之一。《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从江苏宿迁市委书记,到江苏省https://m.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9/47521.html
10.仇和百度百科沭阳吧仇和 百度百科..仇和出生在江苏省下辖的滨海县农村, 父母都是农民,家里原本有8个孩子,因为穷,死了两个。在他5岁的时候,亲眼看着自己的一个弟弟因为没钱治病死掉了,而自己能上学也是牺牲了三个姐姐的上学机会才换来https://tieba.baidu.com/p/2095888742
11.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被查:从宿迁起家,一路争议一路升迁1990年9月,仇和被任命为江苏省科委计划处、农村副处长,两年后出任省科委农村科技处处长。 1995年4月,仇和获得了赴美培训的宝贵机会,作为江苏省首期高级管理人才经济研究班的一员,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学习8个月时间。 在此期间,仇和读到一本书,书名为《政府的革命》,这是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推荐给美国官员读的,书的副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11384
12.“争议书记”仇和落马仇和全程参加了今年的全国两会。 3月15日,总理记者会结束后不到20分钟,一条爆炸性消息吸引了公众视线:仇和落马了。 中纪委网站消息,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这与他在公众场合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形成鲜明对比。3天前,两会云南团的小组讨论会上,仇和说:“我们这种体制,从中央政府到地http://epaper.hezeribao.com/shtml/mdwb/20150317/182088.shtml
13.仇和: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中共宿迁市委书记仇和,8年来一直以激进的手段推进改革。他 的施政历程,交织着他的个性特点、现实的政治体制和中西方文化的 影响。 两种极端评价集于此人一身:有人说他是酷吏,有人认他如青天; 有人说他大搞政绩工程,有人认为他颠覆了传统经济发展的思路;有 https://www.dzwww.com/jingjidaobao/renwen/200402110635.htm
14.没有仇和的昆明没有仇和的昆明 来源:云南房网 发表评论(1) 复制链接 分享到: 编者按: 时隔4年之后,从昆明书记职位上离任,就职云南省委副书记的仇和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4年前,仇和由江苏省副省长任上调任昆明市委书记,甫一上任就在一向平稳的昆明掀起了一场执政风暴,从政府机关全员招商到公布干部电话号码,从公开问责官员到大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30077087/
15.落马铁腕书记仇和:被一路举报但仕途一路“惊喜”“霸道”仇和一直争议不断。 仇和在昆明棕树营社区察看“出格”防盗笼。在他主政昆明期间,力主拆除居民防盗笼,引发民怨。 15日中午,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而仅仅在12天前,即今年“两会”开幕当天(3月3日)中纪委宣布河北省委常委、秘书长景春华接受组织调https://m.haiwainet.cn/middle/345831/2015/0317/content_28530870_1.html
16.“仇和对老百姓好,对官员苛刻”主席台上的仇和突然指着台下一位正在打瞌睡的青年干部说:你站起来,你是哪个单位的?你是来开会还是来睡觉的? 一时间全场目光聚集到仇和手指的方向,惊醒的青年干部慌忙起身,面对仇和的询问不知所措,稍后在旁人的催促下他报出了所在单位。“好,你坐下。”仇和说。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02/27/content_2079506.htm
17.仇和接受组织调查盘点《南方周末》报道仇和10年全记录2015年3月15日,中纪委宣布,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自他从政以来,两种极端评价集于此人一身:有人说仇和是酷吏,有人认他如青天,有人说仇和大搞政绩工程,有人认为他颠覆了传统经济发展的思路;有人怒斥仇和“简直是胡闹”……不少媒体曾对“仇和现象”进行过讨论。 从2004年起,《https://www.guancha.cn/Media/2015_03_15_312307_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