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和落马,和谁有仇

他是改革强人,是政坛能吏,是官场明星,也是落马的省委副书记。

他就是仇和。一个标签繁多的争议官员。

高官频频落马时,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是距离你极近的,近得让人一时半会接受不了。仇和的落马,就是如此。

因为近,不免有更多的感触。回头看仇和仕途的起落,正是中国特色政治的一个样本。

正职就折腾,副职就消停

观察仇和的仕途,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任沭阳县委书记,折腾;任宿迁市委书记,折腾;任江苏副省长,安静;昆明市委书记,折腾,云南副书记,又安静了。仇和名满天下的几次改革,都是在当一把手,担任副职时则相对消停。

媒体曾这么报道仇和担任县委书记时的反腐:仇和从外县调入一名纪委书记,一位检察长;媒体还这么报道他的改革:任宿迁市委书记期间,他卖学校、卖医院,“一卖到底”。这就是中国现实中的一把手,虽然级别不高,但人权财权全部集中在一人手中,可以随意调配干部,还可以随意给经济发展定方向,几乎是全才。

当县委书记时,改革遇到争议,他说,“我也不强求你们统一思想,但我看准了的事,就要干”。

当副省长时,太湖爆发蓝藻危机,水利厅一名副厅长的意见与他不一样,总结发言时仇和的态度却变了,采用了副厅长的说法,“你们才是这方面的专家,言必称‘请教’。”

当了昆明市委书记后,仇和又变强了,“只要50%同意,我就干了;如果有80%觉得可以干,我觉得势头已过,没有干的必要了。”

打着“为公改革”旗号的铁腕强人

仇和作为一个地方官,被广为人知与改革有关。无论是任沭阳县委书记、宿迁市委书记还是昆明市委书记,他都不断在“改革”。

改革中的仇和,曾被身边的官员这么评价:仇和做事喜欢走极端,不重过程,重结果。这名官员回忆仇和强推的车拆惨状:铲车、吊车开路,公检法加上居委会的干部,一共出动300多人,居民限时搬完。“有个妇女的柜子太大,搬不出来,铲车上去了,轰,房子推倒了,埋在里面。这个妇女一下子昏了过去。”

2008年8月7日,时任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的仇和,在昆明市的一个城中村拆迁改造工程启动仪式上发言。仇和在各地主政期间,这样的拆迁改造不胜枚举。

当地流传的顺口溜,十分形象地再现了仇和强拆之狠:拆了你别哭,没拆你别笑,那是仇和没看到。

仇和反问质疑者,“不用强制力量行不行?中国要用50多年走完西方300多年的路,怎么走?只能是压缩饼干式的发展。”

这段现场描述,和仇和自己的解释,淋漓尽致地把中国基层官员的霸道与蛮横以及权力的任性呈现出来了。

强硬地推行拆迁,和当下各处的“满城挖”、“一指无”、“耿拆拆”如出一辙。仇和说,他是为了城市发展和百姓长远利益。其他一众类似的官员,大多也是这个口吻。我很难相信,一个爱民的官员,可以为了表达自己的爱去侵犯他爱的人。

如今那么多打着“改革标签”的官员落马,很好地回答了仇和“为公才改革,为私谁改革”的反问。不可否认,有的改革确实是为了民众的公共利益,但仇和本人的落马,多少能证明,有的真的是为了捞取个人仕途晋升的政治资本,有的则纯粹是为了给亲朋好友创造捞钱的机会。

骂声里步步高升的政坛能吏

一把手们,当然有人监督。谁?他们上级的一把手。一把手监督,才是中国最有效的监督。

仇和曾说,“我被一路举报,仕途却一路惊喜。”这话,我完全信。在前些年,不仅仇和如此,很多官员都是如此,在骂声里步步高升。

仇和强行扣除公务员工资的10%甚至20%修路,甚至离退休人员的工资也被扣除10%用作交通建设。“当时全县干部队伍简直炸了锅,但大家敢怒不敢言,他是县委书记,又是市委常委,地位特殊,告状都没用。”媒体还报道,为了治安好转,仇和给公安下指标,当地官员说,“治安当然是好了,但肯定也错抓不少人。”

采取强硬的行政手段,非法夺取公民合法的收入,为了治安下指标错抓人,这都是赤裸裸的违法。可是,在有些人看来这是仇和的个性,把违法当个性。

为什么他还能步步高升?因为骂他们的都是平头百姓或者一些官不大的人,而这些人的官帽是他的上级一把手发的,其他人再怎么看着不爽,也只能干着急。

仇和在昆明棕树营社区察看“出格”防盗笼。在他主政昆明期间,力主拆除居民防盗笼,引发民怨。

而且按当下的官员评价标准,仇和算是一个能人。他强拆,你反对,但几年后一座新城建成,上级领导来一看,很满意,至于你被强拆是否合法、强拆后补偿是否到位,都不能影响能官的政绩。这叫“瑕不掩瑜”,也叫“功大于过”。

这年头,只要打着“改革为公”的旗帜,犯点错误很容易被原谅。这可不是我拍脑袋胡乱总结出来的。有一年,我无意参加山西沁县一个大会,会上有官员就公开说,“对为了地方发展犯错的干部,我们要宽容。”

一旦这样的评价标准在官场成为明规则,胆子大的官员就容易在官群中脱颖而出。胆子大,不怕犯错,做事效率就高,成果也就来得快,政绩也就容易大,手里拿着尺子的上级官员,也就容易心生好感,犯错也能提拔就顺理成章。

善于自我包装的明星官员

或许有人要说,仇和的堕落可能是后期权力更大以后的事情。那么,我们在他权力不太大的时候,都对他做了什么呢?

把他的违法当个性,把明明老百姓也受损、官员也受害的事情,说成是“为公”。结果,权力不被监督,越来越任性。与此同时,他还成为高曝光度的明星官员。

成为明星官员后,仇和还被舆论称为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型官员”。据说,他保持每天必看40页书的习惯,熟读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和《世界通史》。

尽管如此,“不要截然把人治和法治当成是非的两极,承认宿迁的现状的话,能不能用人治来推动法治,用不民主的方式来推进民主呢?”仇和的这句话,却让我觉得他不是学者型官员,只能算是一个爱学习的“学习型官员”。

细看仇和的仕途和在各地施政的细节,不难看出,仇和是个有主意的人,认准之后不管手下谁反对,他都执意前行。因此,对于书本,他恐怕只是为自己推行个性强硬的施政方略寻找依据而已。

THE END
1.仇和北大教授担忧仇和新政:好人做事不一定利国利民 仇和谈为官之道 称“媒体仇和”不是真实的我 人物简介 仇和简历 仇和,中共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 男,1957年1月生,汉族,江苏滨海人,大学学历,学士学位,助理研究员(1986年),197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月参加工作。 https://news.cctv.com/special/qiuhe/shouye/index.shtml
2.仇和范文仇和一路走来充满争议——“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而闻名。cctv.com2009年12月14日16:47进入复兴论坛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内容速览]仇和,1957年出生。历任宿迁市委书记、江苏省副省长等职。他在主政江苏宿迁时的一系列超常规的激进改革,使他被称为“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2007年12月,任云南省委常委http://www.6dgww.com/tag/425694/
3.仇和之殇新西部网《新西部》杂志官网今年2月,刘卫高被曝出在宿迁市房产和商业项目已全部停工。3月17日,仇和落马后的第三天,中豪商业集团的官方微信对外宣布,董事长刘卫高因个人原因辞去职务。 杨维骏举报 仇和在昆明实施的“新政”,从一开始就引起很多争议。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张鸣在2008年2月就提出,拿人开刀的“仇和新政”能有多大作为?“就算我们认定http://www.xxbcm.com/info/1014/33254.htm
4.揭秘仇和的“左膀右臂”:一个得力秘书,一个神秘富商打印页面事实上,仇和并非如他所说的那样“只身一人”。宿迁的一位官员评价,仇和去昆明,也带去了左膀右臂,谢新松是“左膀”,刘卫高是“右臂”,一个是得力秘书,一个负责商业开发。 2008年12月27日,昆明,时任昆明市委书记的仇和参加一次活动典礼,手上贴着打吊针用的医用胶布。图/CFP https://www.hswh.org.cn/e/DoPrint/index.php?classid=34&id=31013
5.仇和刊名: 领导决策信息 Journal: INFORMATION FOR DECIDERS MAGAZINE 年,卷(期): 2004, (6) 分类号: D67 页数: 共1页 页码: 9 相关文献 相关论文(和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1]衡洁.仇和对解放思想有曲解[J].廉政瞭望,2008,():38.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QK200401824910
6.仇和做对了什么?仇和施政以铁腕霸道著称,这在言必称公仆、行必效循吏的时代,确实是异类。想要不滥权纳贿,胡作非为,几乎是不可能。2005年仇和在宿迁任职,出台了一项规定,当地婚丧嫁娶的酒席标准,党员、干部、公务人员不超5桌,百姓不超8桌。这显然是漠视民权的胡闹。仇和为官一路大拆大建,必然让很多合法权益受损。随着他的落马,很https://weibo.com/p/1001603821133844594491
7.仇和往事导读:2015年3月15日,两会刚刚结束,中纪委就发布了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被查的消息,这个伴随着诸多争议的个性官员,昨天还参加了全国人大云南代表团的全体会议,今天便黯然谢幕,不得不说颇具戏剧性。凤凰资讯综合过往报道,搜集了10件关于仇和的往事,让网友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人。 https://www.meipian.cn/2zgkdvra
8.“仇和”名字的由来仇和从省直机关下派到地方工作初期,很多人首先对他的名字感到好奇:“仇、和”,拆开来就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仇恨的“仇”,平和的“和”。一旦组合在一起,而且还是一位地方官员的名字,就让人有些手足无措的感觉:怎么读?怎么起了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因此,很多人最初都是喊他“仇(愁)和”,后来慢慢地通过广播https://www.jianshu.com/p/eaf741448a9d
9.双面“能吏”仇和人物仇和全程参加了今年的全国两会,但散会之后,他却被“留”下了。 3月15日12点55分,总理记者招待会结束不到20分钟,中纪委监察部网站上发布消息称,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 58岁的仇和,可以说是近20年来中国颇具争议的执政者之一。《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从江苏宿迁市委书记,到江苏省https://m.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9/47521.html
10.仇和百度百科沭阳吧仇和 百度百科..仇和出生在江苏省下辖的滨海县农村, 父母都是农民,家里原本有8个孩子,因为穷,死了两个。在他5岁的时候,亲眼看着自己的一个弟弟因为没钱治病死掉了,而自己能上学也是牺牲了三个姐姐的上学机会才换来https://tieba.baidu.com/p/2095888742
11.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被查:从宿迁起家,一路争议一路升迁1990年9月,仇和被任命为江苏省科委计划处、农村副处长,两年后出任省科委农村科技处处长。 1995年4月,仇和获得了赴美培训的宝贵机会,作为江苏省首期高级管理人才经济研究班的一员,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学习8个月时间。 在此期间,仇和读到一本书,书名为《政府的革命》,这是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推荐给美国官员读的,书的副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11384
12.“争议书记”仇和落马仇和全程参加了今年的全国两会。 3月15日,总理记者会结束后不到20分钟,一条爆炸性消息吸引了公众视线:仇和落马了。 中纪委网站消息,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这与他在公众场合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形成鲜明对比。3天前,两会云南团的小组讨论会上,仇和说:“我们这种体制,从中央政府到地http://epaper.hezeribao.com/shtml/mdwb/20150317/182088.shtml
13.仇和: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中共宿迁市委书记仇和,8年来一直以激进的手段推进改革。他 的施政历程,交织着他的个性特点、现实的政治体制和中西方文化的 影响。 两种极端评价集于此人一身:有人说他是酷吏,有人认他如青天; 有人说他大搞政绩工程,有人认为他颠覆了传统经济发展的思路;有 https://www.dzwww.com/jingjidaobao/renwen/200402110635.htm
14.没有仇和的昆明没有仇和的昆明 来源:云南房网 发表评论(1) 复制链接 分享到: 编者按: 时隔4年之后,从昆明书记职位上离任,就职云南省委副书记的仇和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4年前,仇和由江苏省副省长任上调任昆明市委书记,甫一上任就在一向平稳的昆明掀起了一场执政风暴,从政府机关全员招商到公布干部电话号码,从公开问责官员到大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30077087/
15.落马铁腕书记仇和:被一路举报但仕途一路“惊喜”“霸道”仇和一直争议不断。 仇和在昆明棕树营社区察看“出格”防盗笼。在他主政昆明期间,力主拆除居民防盗笼,引发民怨。 15日中午,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而仅仅在12天前,即今年“两会”开幕当天(3月3日)中纪委宣布河北省委常委、秘书长景春华接受组织调https://m.haiwainet.cn/middle/345831/2015/0317/content_28530870_1.html
16.“仇和对老百姓好,对官员苛刻”主席台上的仇和突然指着台下一位正在打瞌睡的青年干部说:你站起来,你是哪个单位的?你是来开会还是来睡觉的? 一时间全场目光聚集到仇和手指的方向,惊醒的青年干部慌忙起身,面对仇和的询问不知所措,稍后在旁人的催促下他报出了所在单位。“好,你坐下。”仇和说。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02/27/content_2079506.htm
17.仇和接受组织调查盘点《南方周末》报道仇和10年全记录2015年3月15日,中纪委宣布,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自他从政以来,两种极端评价集于此人一身:有人说仇和是酷吏,有人认他如青天,有人说仇和大搞政绩工程,有人认为他颠覆了传统经济发展的思路;有人怒斥仇和“简直是胡闹”……不少媒体曾对“仇和现象”进行过讨论。 从2004年起,《https://www.guancha.cn/Media/2015_03_15_312307_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