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政府事务治理的双重转化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政府事务的治理转化,本质上是通过乡镇的协商沟通,使得各级政府安排的工作任务能够得到人民群众具体的同意。而要获取农民具体的同意,乡镇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包括对乡村社会的准确认知,对复杂事务的综合处置,对人际关系的有效协调,对多变情势的自由裁量,等等。这些能力要求,从根本上决定了乡镇的运行机制。换言之,乡镇的组织形态和工作体制,内在地取决于乡镇将政府事务转化为治理事务的能力要求,而不是取决于上级政府的制度规定或乡镇自己随意为之。

乡镇干部通过包村或包片来开展工作,这是乡镇最基础的一个运行机制,也是提升乡镇干部对乡村社会认知程度,训练乡镇干部综合能力的基本路径。包村包片干部在处置各项治理事务的过程中,需要在村民、村干部与乡镇各部门之间进行频繁的协调,从而充分训练了乡镇干部的协调能力。另外,包村包片的实践打破了官僚制的层级设置,实现了权力下沉,赋予包村包片的乡镇干部很大的自由裁量权。遇到重点工作的时候,乡镇还会采取分组包干的做法,对全镇工作人员重新进行配置。

无论是包村包片,还是混编混岗,这两者都属于乡镇在开展治理转化时对“人力”的转化,即灵活调配和组织几乎所有的乡镇人员,将他们培养成为熟悉农村、综合能力强、协调能力强、能够自由裁断的治理能手,从而更好地胜任复杂的群众工作。

除了“人力”转化之外,乡镇还需要进行“需求”转化。即将自上而下的政府需求转化为农民能够接受的需求,以及将农民的真实需求转化为政府的需求。

对于乡镇来说,大多数的政府事务都带有相对明确的政府需求,因此,如何将政府的需求转化为农民愿意接受的需求,是乡镇治理转化的重点和难点。以治理事务为主的乡镇政府,在进行政府事务的内部转化时,会受到治理事务本身的影响。当政府事务脱离广大农民的需求时,乡镇就会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对政府事务进行内部转化,并使得转化之后的政府事务在一定程度上偏离既有的政府需求,从而便于进一步将其转化为相对容易执行的治理事务。

随着国家涉农资源不断增多,上级政府在安排工作任务的时候,越来越重视对农民需求的回应。因此,有些政府事务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带着一定的财政资源,没有规定具体的建设需求。这时候,就需要乡镇收集和转化农民的需求,使其成为政府具体的需求。乡镇之所以有动力进行农民需求的收集和转化,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是因为这样做有利于乡镇对其他带有政府明确需求的政府事务的治理转化。乡镇对农民需求的收集和转化,主要是借助人力转化的渠道,即包村包片的工作体系。农民的需求通过村组干部传达给包村干部,包村干部将这些需求带给乡镇的领导班子,由其结合资源的总量、农民需求的轻重缓急、政府的重点工作任务等因素进行统筹安排。

乡镇为了将政府事务转化为治理事务,一方面通过包村包片、混编混岗的工作方法将有限的人员转化为充分适应治理事务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对政府需求和农民需求的双向转化,使两者尽可能得到有效的匹配。这些转化过程决定了乡镇的运作形态很难呈现出程式化的科层制和部门化的专业性,给人们一种“不太规范”的观感。作为一级政府,这种看起来“不太规范”的运作形态,确实体现了处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乡镇政权的独特性。

THE END
1.瞭望·治国理政纪事“我也是个老基层”中央要闻不断壮大的基层党组织,让基层焕发创新活力,激励各行各业干部群众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努力奋进。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双黄乡中心小学的学生在吃营养餐(资料照片)。项文俊摄 工作倾斜基层 走进金华市武义县俞源乡新九龙山村,村口一幢整洁宽敞的村务办公大楼吸引了记者的注意。http://www.gdbb.gov.cn/szyw/202412/t20241211_105787.html
2.党原镇:“全链条”发力赋能“头雁”队伍建设今年以来,党原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重要抓手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坚持“全链条”发力,有效加强村干部在选拔、教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着力打造结构优、本领强、敢担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4ODg1NjkzNA==&mid=2247545386&idx=1&sn=9a4576508a824db175b1ecf59b910aa8&chksm=fdd41923caa390358b5c7c3061a3e8cac56a8ba1ef2b764cc2783ac97d01a6b3d0e44ef62ec8&scene=27
3.村干部专职化管理办法.docx村干部专职化管理总结_村干部专职化管理办法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第1篇:村干部专职化管理的好处 浅谈村干部专职化管理的好处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稳定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充分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打造一支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想干事、能干事、不出事的高素质、发展型村干部队伍。龙场镇党委、政府https://www.taodocs.com/p-507579581.html
4.村干部专职化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规范村干部行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及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全面推进我区村干部专职化管理,特制定本暂行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管理的对象是:职数内管理的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干部(https://www.wm114.cn/wen/192/383202.html
5.深化“专职化”管理锻造“全能型”村干先锋文汇推行村干部专职化是基层所盼、大势所趋。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委组织部积极运用探索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的实践成果,进行“升级版”的系统谋划,推行“1+5+N”的村干部专职化管理模式,为乡村振兴积蓄稳定的骨干力量。 再造进出管理流程,实现“好中选优”。姜堰区坚持打破藩篱、放眼未来,把牢专职村干“入口关”。https://tougao.12371.cn/gaojian.php?tid=3743007
6.银河办事处发挥“四个作用”推进村干部专职化管理落实落细根据郑州航空港区党工委关于推行村干部专职化管理的部署要求,银河办事处按照“个人申报、述职评议、专职化能力测试、考察公示、办事处审核、区级报备”的流程,择优纳入专职化干部58名。为着力解决干部干与不干、干多与干少、干好与干坏的差别问题,该办事处制定了专职村干部月绩效考核方案,注重发挥好“四个作用”,推https://www.hntv.tv/hkg/article/1/1778663096231944193
7.天水:村干部队伍全面实现两个“专职化”夯实乡村振兴组织基础天水市主动对接新形势新任务,大胆探索实践,对村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新要求,通过村党组织书记和大学生村文书两个“专职化”建设,从源头推动村级班子优化提升,村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持续增强,也让村级集体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 武山县四门镇罗湾村 罗湾村位于武山县四门镇北部山区,原来的村班子队伍组织动员力弱、带领致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598858
8.村(社区)干部专职化管理绩效考核细则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加强村班子和村干部队伍建设,促进村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根据《**村干部专职化管理暂行办法》(北办发〔2017〕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考核对象:主持日常工作全体村干部(以下简称为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的“第一书记”、大学http://www.fanwy.cn/1w/202/402692.htm
9.社区支部书记专职化是什么意思专职村干部一是专职村主要干部,限于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各行政村职数设置1—2名,不符合条件不设。围绕岗位全职化、选拔多元化、培训专业化、管理规范化、成长持续化、报酬工薪化“六化”目标,按照“一个意见、三个办法”(即《关于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村干部工作报酬发放办法》《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817496630410330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