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媒体聚焦扬州大学深入开展本科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模式重构教学体系——“卓越教学”激发人才培养活力

从古代诗词中的“九天揽月,五洋捉鳖”谈到“嫦娥5号”飞天,再到探究化学反应中的热力学平衡……日前,扬州大学化工学院沈明教授的“物理化学”课程“火”了。师生们从化学探讨到时政,从科技拓展到诗歌,激辩以课堂为圆心,拓展到实验室和宿舍,并从线下延伸到线上,累计1万余人参与热议……

素以深奥且枯燥闻名的化学课,因加入思政“催化剂”意外破圈。这是扬州大学深入开展本科教学改革的生动注脚。近年来,学校以“卓越教学”计划为主线,大力推进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模式变革、教学体系重构,有效激发了人才培养活力。

重塑教学框架,统摄人才培养

临近深夜,学校水利动力工程重点实验室内却灯火通明。大三学生张芷瑜正与团队开展最新一次“高效环保排污泵系统”产品研发和市场分析。作为一家初创公司的技术和营销骨干,张芷瑜在主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的同时,还辅修了市场营销等“微专业”。

“微专业”指的是通过一组5—10门的专业核心课程,培养某一领域关键技能的专业模式。这种灵活的模块结构是强化跨学科课程学习、构建知识交叉融合的重要路径。2021年,学校优化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打破固有学科边界,深入推进跨课程、跨专业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对于当下学生来说,在本科阶段没有跨专业的课程学习体验不是完整的本科教育。”学校副校长俞洪亮认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极大拓宽了人才培养的内涵和外延,社会对具有全面世界观和完整知识体系的人才需求愈加强烈。为此,学校在全国率先开展“卓越教学”探索与改革。2016年,学校首次通过了《扬州大学本科教学卓越框架》,系统构建出本科教学内涵式发展的“四梁八柱”。近期学校又公布了框架的2.0版本,进一步制定出专业品牌化提升、一流课程建设等“八大战略”,擘画出“多元融通”的教学改革蓝图。

出身经商世家的张芷瑜一直有个创业梦,但高考时却阴差阳错地选择了水利工程专业。本以为就此与梦想失之交臂,入学后才发现学校拥有灵活的“微专业”模块,并建立了完善的“双创”教育协同机制。如今,依托专业知识、专业模块,张芷瑜参与创立了江苏沃普水泵科技有限公司,并将研发的高效环保排污泵成功打入市场。

“新的教学框架着重解决了综合性大学办学特色资源释放不充分、本科人才培养资源不畅的问题。”校长丁建宁介绍说,框架构建了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立了微专业教研共同体,重塑了本科卓越教学质量文化,通过体制机制的“优化组合”推动了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和教育体验的“转型化合”。

聚焦品牌引领,深化课堂改革

第一次走进学校机电实训中心,很多人都觉得“光怪陆离”。传统教室里原有的高讲台被“削平”,并且可以在教室里四处移动;“变形金刚”式的模块课桌取代了传统的固定桌椅,课堂布置变得灵活多变;云台投影设备通过无线覆盖到每一名学生,所有人都可以自主地“坐而论道”……

“教学硬件的改变反映的是课堂内生结构的演变。”学校教务处处长王承堂认为,技术革命、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律等因素深刻改变着课堂的组织形态。传统说教式、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课堂如何因势而新,成为教学改革的“元问题”。

为了深化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学校以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为牵引,进一步提升课程建设整体质量与水平。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程,每年分级分类建设核心通识类课程、公共基础类课程和核心专业类课程,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一流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同时,学校进一步推进虚拟仿真实验室等高水平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完善了研究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双轮驱动的教学支撑体系。

课堂变革的根本在教师。为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需求,学校多措并举,建立了完善的教师发展体系。严格落实新教师为期一年的教学见习制度,实施教学能力全周期培养制度;常态化举行“本科教学节”,构建师生跨学科深度互动、学院互鉴互赏的教师发展机制。

资源集聚和理念创新为课堂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学校3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3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门……教育教学的品牌引领效应不断凸显。

创新评价体系,激活质量文化

新春伊始,年味正浓。可学校数学科学学院教师王雪梅大年初九就登上了讲台。寒假里,本该休息的她已连续五次登台授课。更奇特的是,台下端坐着的“学生”不是别人,而是各个专业的教师,其中不乏一些名教授、大专家。

人人上讲台,个个赛金课!这是学校首届“本科教学节”的生动缩影。寒假期间,学校以200余场教学主题活动掀起了教学大比武的热潮,从名师讲堂到教改论坛,再到技能竞赛,6000余名教师利用假期争相切磋探究教学本领。

年近六旬的王雪梅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成了全校教师追捧的“明星”。不久前,因教学成果显著,她与徐辰武、魏万红、高功步等4名普通教师获得了学校首届“本科卓越教学奖”,共获得80万元奖金。

重奖背后,教师们看到的是鲜明的政策导向。近年来,学校每年拿出300余万元,设立“优秀教学奖”“金讲台奖”等一系列本科教学奖项荣誉,真金白银地重奖在课程讲授、教学改革、教育管理等环节表现突出的一线教师。

“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在学校党委书记焦新安看来,学校要让讲台成为大学教师的荣誉台,成为他们神圣的专业领域和教育阵地。今后,学校将持续完善本科卓越教学体系,让教师“爱教学、善教学、精教学”成为校园永恒的标杆。

THE END
1.学期教学工作框架计划.doc学期教学工作框架计划本次工作计划介绍:作为有着丰富经验的工作计划人员,我制定了学期教学工作框架计划,以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该计划考虑了工作环境部门主要工作内容数据分析和实施策略等方面。工作环境包括学校的教育政策教学资源学生和教师素质等因素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47425378.html
2.课堂教学模式的框架(精选十篇)TPACK框架从教师技术整合的知识框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审视框架及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的语言框架等方面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可为我国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提供很好的改革思路。基于以上思路,以TPACK理论为出发点,结合师范生教育教学特点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重新进行设计,恰当的融入新的教学内容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方法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svf48e.html
3.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解释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学会学习,最终目标是学生成为独立而自律的学习者,而其外显特征是教室里发生着高水平的智力投入与碰撞的活动。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主要突出了教学中的四个要素:教学目标、预习作业、教学板块、学生清单。对四个要素的运用进行一定范围的规限,使之在有效教学的区域内得到呈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926/15/18662494_412523881.shtml
4.《基于课堂教学——框架设计与实践应用》《基于脑的课堂教学——框架设计与实践应用》本书以简明方式,给教师呈现了一些脑与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提供了一个基于脑的教学的实践框架,方便教师开展探索性和验证性的实践。本书将有助于引导教师关注脑科学研究成果,使教师走上基于脑的教育之路——一条实证教学的道路。 https://www.jianshu.com/p/7f46bf28d181
5.以大概念为核心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课程教学中,以大概念对全部单元内容进行统整,围绕大概念对单元各板块育人价值进行梳理,提炼板块小概念,构建大概念与小概念的关联,设置单元框架图,确定单元学习目标。 (一)大小概念框架 本单元共有四个板块,为了加强学生对大概念的认知与理解,教师提炼板块小概念,以形成立足于大概念的整体教学框架。 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705/10529777.shtml
6.以大概念为核心的中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本单元共有四个板块,为了加强学生对大概念的认知与理解,教师提炼板块小概念,以形成立足于大概念的整体教学框架。 由表1可知,单元大概念中以“生日让同学互相了解,增进彼此关系”为基础,引领学生对板块内容加以分析,以纵向深化与横向拓展角度统整单元内容,有助于学生学习建构意义。纵向深化方面,学生对大概念有深入了解http://i.yanxiu.com/user/train/personal/viewHomework.tc?projectid=9264&hwid=25995584
7.教学结构体系范文12篇(全文)根据上述的前提基础条件, 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 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基础, 以综合软件开发能力培养为导向, 以CDIO模式为教学手段, 设计了以下“四个平台+四个模块”为主体的《数据结构》课程实践教学框架。 2“四个平台” 2.1 专业实验室平台 实验室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 实验室建设尤其重要。实验室https://www.99xueshu.com/w/ikey8i4mpwzu.html
8.《认识比》的教学反思《认识比》的教学反思8 在教科院张老师和学校领导老师的帮助下,我执教了《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自我感觉较以前的数学课堂提高了一大截。现自评一下。 纵观整节课,感觉优点有三: 一、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其次是放手学生,探究新知;最后是归纳总结,拓展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jiaoxuefansi/20180827000008_1708452.html
9.《高效教学:框架策略与实践大夏书系》(吉姆·奈特)简介中小学健康教育:理论与实施策略名家论语文丛书-语文阅读与成长高效教学:框架、策略与实践走在路上-我的语文教学心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当当自营 进入店铺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胶订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7561793 http://product.dangdang.com/24213468.html
10.浅谈CLIL教学模式及课程设计四个C充分体现了CLIL教学以内容、文化为导向,以语言为媒介,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促进学生对专业内容的认知能力。4C教学框架从一个全面的视角将不同的因素整合,为教学法提供了整体框架。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将学科和语言看成两个独立的元素,而是将内容置于“知识学习”领域(融合https://hrbeu.ihwrm.com/index/article/articleinfo.html?doc_id=3291406
11.构建新结构教学评框架有效反思和改进学习测评【摘要】:提高学习测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理论上需要研究、实践中需要构建新结构学习结果质量体系,包括以大概念为核心的结构化知识、以关键能力为核心的结构化能力、以真实生活情境为核心的结构化问题情境和以深度学习品质为核心的结构化学习水平,并构建新结构教学评框架,作为教学评管理工具、实践指南和操作范式。根据新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JJF202106008.htm
12.国家级创新团队深化“三教改革”“两重构三融合双养成”教学学校电子商务省级“双高”专业群《物流数据分析与应用》课程改革按照“两重构三融合双养成”的理念创新教学设计。“两重构”即课程坚持任务导向,围绕真实项目重构教学框架,坚持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导向,围绕岗位需求重构教学内容;“三融合”即将三全育人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在人才培养及课程教学全过程、全情境,课程设计及授课过程将https://org.ttcdw.cn/577024358782136320/column?id=674495952438091776&navId=578004300116959232
13.让“面积”单元的教学走向深度学习内容本文以“面积”单元切入,借助单元教学,利用深度学习构建教学框架,从整体勾连知识框架结构、充分体验知识建构过程、细节落实教学评一致性,阐述了走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设计原则,并进一步提出了走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设计策略:基于核心内容,确定单元学习主题;基于客观学情,明晰单元学习目标;基于活动体验,规划单元学习活动;https://tpd.xhedu.sh.cn/cms/app/info/doc/index.php/91947
14.认识与反思认识教学反思(精选11篇)一、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其次是放手让学生探求新知,拓展延伸,最后是归纳总结。 课堂教学中,我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注重丰富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对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http://cooco.net.cn/zuowen/178927.html
15.教学设计的基本构架新课程目标是纵横交织的:纵向结构由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组成,横向结构由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板块(方面)组成。从而构建了立体式的目标框架,使五个板块(方面)在各个学段在三个维度上都能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要求。https://www.fwsir.com/jy/html/jy_20080807130950_163128.html